人教版2019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C卷(检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2019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C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
1 .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兑(yuè)命》曰“学(xiào)学半”,其此之谓乎
B.一食(shí)或尽粟一石然后能自强(qiǎng)也
C.屋舍俨(yǎn)然下者飘转沉塘坳(ào)
D.佁(yǐ)然不动凄神寒骨,悄怆(cāng)幽邃
2 . 古人的智慧通过文字语言传承下来,成为我们民族文化的宝贵财富。
阅读下面连环画,选出与这个故事有关的成语。
1.公元前663年,齐桓公发兵讨伐孤竹国,管仲随军出征。
2.齐军因不熟悉孤竹国的地
理,凯旋途中迷失了道路。
3.齐军误入山谷,齐桓公赶忙
派出人马,分头寻找出路。
A.马到成功B.老骥伏枥C.按图索骥D.老马识途
3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
B.中国发展核武器是为了自卫,中国人民是赞成限制核扩散的国家之一。
C.鲁迅先生和周建人先生,还有别的一、二位朋友在后边。
D.中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的原因,是千千万万人努力的结果。
4 . 下列词语中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
A.当之无愧石破天惊参差不齐
B.慷慨以赴迫不及待相得益彰
C.姗姗来迟叹为观指略胜一筹
D.潜心贯注低回婉转静穆庄严
5 .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庄子,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B.《礼记》相传由西汉经学家戴圣所编纂,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
其内容主要记载了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思想、美学思想。
C.《回延安》这首诗是用塞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使用了富有地方色彩的词语,展示出了浓郁的塞北风情。
D.《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唐代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歌行体古诗。
此诗叙述了诗人的茅屋被秋风所破以致全家遭雨淋的痛苦经历,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崇高思想境界,是杜诗中的典范之作。
6 . 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它是人最基本的素养,是人生理想的基本前提,是大丈夫立于天地之间的底气。
②中国人常说“人穷志不短”,意思是不论你贫穷到什么程度,都不可以丧失志气。
③只要志气在,一切都可能有转机。
④志气对于一个人来说十分重要。
⑤贫穷不可怕,可怕的是丧失了志气。
A.④③⑤①②B.③④②①⑤C.③⑤④①②D.④①②⑤③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①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五十多岁了,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
去年春上到延安,后来到五台山工作,不幸以身殉职。
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
列宁主义认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要拥护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无产阶级要拥护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世界革命才能胜利。
白求恩同志是实践了这一条列宁主义路线的。
我们中国共产党员也要实践这一条路线。
我们要和一切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联合起来,要和日本的、英国的、美国的、德国的、意大利的以及一切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联合起来,才能打倒帝国主义,解放我们的民族和人民,解放世界的民族和人民。
这就是我们的国际主义,这就是我们用以反对狭隘民族主义和狭隘爱国主义的国际主义。
②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
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
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
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
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
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
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
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③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
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④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
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
可是因为忙,仅回过他一封信,还不知他收到没有。
对于他的死,我是很悲痛的。
现在大家纪念他,可见他的精神感人之深。
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
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7 . 文章从哪三个方面论述了白求恩的共产主义精神?
①分论点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分论点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分论点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 文章用哪一句话从理论上论述了“国际主义精神”,请你找出并写下来。
9 . 文章中对白求恩用了“白求恩”、“白求恩医生”、“白求恩同志”三种称呼,对此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从共产党员角度称白求恩为“同志”。
B.从病人和医务工作者角度称“白求恩医生”。
C.转述前线回来的人说的话,直称“白求恩”。
D.换用不同的称呼,表明白求恩多种身份。
10 . 比较下面两个句子,从表达效果看,哪一句好些?为什么?
原句: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改句: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个个都佩服,个个都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11 . 请你找出文中的一处排比句,并把它写下来。
现代文阅读
打春
①打春,就是立春。
②打春,是春回大地的节气。
在24节气中,再没有比立春更让人这么喜气洋洋的了。
立春带着温暖不声不响就扑进了千山万水,融入了千家万户。
风变柔了,柔得像婴儿那绵绵的嫩手,拍打到哪儿,哪儿的禾苗就可了劲地生长; 雨,
, ;天变暖了,暖得屋外也像是农民冬日里烧热的大坑,娃儿们吆三喝四地翻跟斗,蹦高高。
不光娃儿们乐,苏醒了的青蛙也乐,乐得亮开嗓子唱上了,青蛙一唱,燕子就上场了,在天地间上下起舞……春天真好!
③真好的春天,是从立春开的头,起的步。
可为啥咱那父老乡亲要把立春喊成打春!乍一听,弄得人心里怪别扭的。
打,打架,打闹,打杖……为啥要把一个慈眉善眼的春天和这么个"打"字撮合在一块,这不是乔太守乱点鸳鸯谱了吗?
④仔细一想,满不是这么回事。
这打春,比那立春,要形象得多,要生动得多,要活灵活现得多!和“打”字结伴的词不光是打架,打闹,打杖,还有很多很多,多得辞典上密密麻麻弄出了好几页子。
别的咱不多说了,捡出几个熟悉的品品味道吧!
⑤先想起一个——打草稿。
草稿不是正式稿子,可是没有草稿,也就没有定论的文稿。
草稿所以草,是那繁杂的思绪就像春风抚过,春雨润过的土地,刚刚还是“草色遥看近却无”,转眼间就“万紫千红春满园”了。
而这“草色遥看近却无”,到“万紫千红春满园”的过程,用的那个“打”字,实际是说“孕育”哩!孕育不是出生,却比出生更重要。
草稿不是定稿,却比定稿更重要。
定稿不过是强化一个角落,要的是“一枝红杏出墙来”;不过是删繁就简,要的是“万绿丛中红一点”。
定稿要比草稿好得多,美得多,可要是没有那起先的草稿,哪会有后来的定稿?说透了,这打草稿就是谋划,就是构思,就是初创。
如此理解,那么这“打春”不就是谋划春天,构思春天,初创春天吗?在这么好的时令到来时,多思思,多想想——“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不是“一年之计在于春”吗?把握了春天,就把握了一年的好收成,好日子!这春“打”得应该。
⑥又想起一个——打鼓。
想起打鼓,就想起家乡的威风锣鼓。
那锣鼓要是响起来呀,听得人血液在脉管里使颈地奔跑,灵魂在思想里高兴地舞蹈。
那个声响,像是天崩,像是地裂,像是排山,像是倒海,像是……不说了,你就是把人间最有声威,最有气魄的词语都喊遍,也无法描画威风锣鼓的神韵。
这人间的鼓打到这个份上,真把人类从小虫虫、猿猴猴到现在这个样子,这个主宰天下的胆识气魄都活画出来了。
这鼓打得好!打得好的鼓不是天天打,时时打,是有了节日,有了喜事,值得美美庆贺一回了,才痛痛快快打一场鼓,打一场惊天动地的鼓。
如果把“鼓”字换成“春”字,“打鼓”就变成了“打春”,没想到这“打春”里有这么激动人心的意思。
“打春”就是闹春,闹腾个红红火火的春天,闹腾个威威风风的春天,闹腾个天遂人愿的春天。
看来这春还是打着好!
⑦打春,就是比立春好!老辈人说打春,咱这辈人也说打春,下一辈子,下下辈子千万千万也别忘了打春!
12 . 联系上下文,在第②段的横线上填上一个句子,使前后连贯。
13 . 品味第②段中画“”的句子,说说它好在哪里。
立春带着温暖不声不响就扑进了千山万水,融入了千家万户。
14 . 请说说第④段“这打春,比那立春,要形象得多,要生动得多,要活灵活现得多”一句在文中的作用。
15 . 文中第⑤⑥段对“打春”作了形象化的解释,请写出文中原话。
16 . 结合全文,简要说说作者在最后一段表达的思想感情和深刻寓意
三、情景默写
17 . 古诗文名句默写。
(1)《观沧海》一诗中写大海水波动荡,山岛高耸突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常被用来表达久别重逢,幸会难得的心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3)《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论语>十二章》中阐述“学”与“思”辨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课外阅读
醒心亭记
曾巩
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欧阳公作州之二年,构亭曰“丰乐”,自为记,以见其名义。
既又直丰乐之东,几百步,得山之高,构亭曰“醒心”,使巩记之。
凡公与州宾客者游焉,则必即丰乐以饮。
或醉且劳矣,则必即醒心而望,以见夫群山相环,云烟之相滋,旷野之无穷,草树众而泉石嘉,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闻,则其心洒然而醒,更欲久而忘归也。
故即其事之所以然而为名,取韩子退之《北湖》之诗云。
噫!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而名之以见其实,又善者矣。
虽然,公之作乐,吾能言之。
吾君优游而无为于上,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天下之学者,皆为才且良,夷狄鸟兽草木之生者,皆得其宜,公乐也。
一山之隅,一泉之旁,岂公乐哉?乃公所以寄意于此也。
若公之贤,韩子殁数百年而始有之。
今同游之宴客,尚未知公之难遇也。
后百千年,有慕公之为人,而览公之迹,思欲见之,有不可及之叹,然后知公之难遇也。
则凡同游于此者,其可不喜且幸欤!而巩也,又得以文词托名于公文之次,其又不喜且幸欤!
庆历七年八月十五日记。
18 .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本文写欧阳修以“醒心”名亭,而曾巩为之作记,并与欧阳修的文章《醉翁亭记》巧妙地联系在一起,以“乐”贯穿全篇。
B.第②段结尾句作者写了两个“善”。
第一个“善”是说这个亭子建得好,可让游人在山水美景中乐而忘归;第二个“善”是说亭的名字取得好,“醒心”二字合乎造亭的初衷。
C.欧阳修的“醉”只是表象,“醒”方是实质,“乐”则是体现,而这种“乐”正是“一山之隅,一泉之旁”的山水之乐。
D.曾巩由写山水之乐,而论及“公之贤难遇”,一方面表现欧阳修虽被贬滁州,仍然忧国忧民,另一方面,也说明得意门生曾巩对恩师的内心世界了解得很清楚。
19 . 翻译文中划线句。
20 . 简述本文的写作意图。
五、诗歌鉴赏
阅读古诗,完成各题。
卜算子(苏轼)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①人初静。
谁见幽人②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③。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注释)①漏断:指深夜。
漏,古人计时器。
以铜壶蛊水,水从壶中漏出,壶中箭上刻度显出时辰。
夜深时,漏壶水少,不闻滴漏声,称“漏断”②幽人:被谪幽居的人,这是作者自指。
③省(xǐng):理解,了解。
21 . 这首词是元丰五年(1082)十二月苏轼初贬黄州寓居定慧院时所作,词中借月夜___________这一形象托物寓怀,表达了词人___________的心境。
22 .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这句历来被人所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简要分析
六、名著阅读
23 . 《朝花夕拾》中,阿长的性格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列哪一个不是阿长的性格特点()A.迷信B.不拘小节C.马虎D.朴实
七、综合性学习
24 . 用一句话概括下列对话的主要意思。
2002年5月24日,美国总统布什在莫斯科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会谈。
在两国总统的答记者问中,布什总统说:
“武器已经不再互相瞄准。
”普京总统说:“任何手拿武器,哪怕是拿猎枪的都知道,让它退出弹药,远离人群,是最安全的。
”
八、作文
25 .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曾经痛苦,才知道真正的痛苦;曾经执着,才能放下执着;曾经牵挂,才能了无牵挂。
我们都曾经伤心过,放弃过,失败过;也曾经快乐过,追求过,成功过……
请将题目“曾经”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二、现代文阅读
1、
2、
三、情景默写
1、
四、课外阅读
1、
五、诗歌鉴赏
1、
六、名著阅读
1、
七、综合性学习
1、
八、作文
1、
第11 页共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