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风土人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郴州风土人情
郴州是个多民族地区,有汉、瑶、蒙、畲、回、藏、维吾尔、苗、彝、壮、布依、朝鲜、满、侗、白、土家、哈尼、傣、黎、高山、水、东方、纳西、柯尔克孜、土、仫佬、仡佬等27个民族。
在长期的社会发展中,郴州形成了独特的文化艺术和传统风俗。
至今仍广为流传的戏剧有:昆剧、祁剧、京剧、越剧、花鼓戏、花灯戏、皮影戏及杂技等。
其中尤以今年6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昆剧最负盛名,拥有全国六大昆剧院团之一的湖南省昆剧团。
郴州传统习俗极为丰富,计有安仁赶分社、瑶族起春节、瑶族团圆节、瑶族盘王节、伴嫁哭嫁及遍布农村各地的赶圩场等。
──安仁赶分社,始于宋朝,是为纪念炎帝神农而流传下来的民间盛会,属全国独有的民俗节日。
每年农历春分节前后,四面八方的人们齐集安仁县城,进行祭祀炎帝和中草药材、谷种、农具、农副产品、竹木器等商品交易活动。
赶分社期间,草药市场上摆满从全国各地甚至东南亚各国采集而来,涉及数百科近千种的中草药。
近些年来,当地政府以“分社”搭台,经贸唱戏,“兴千年药市,招天下客商”,使赶分社这一传统习俗焕发了勃勃生机。
──瑶族起春节,是瑶族人民的春耕纪念节。
每年的农历三月十一日,瑶人手持绿叶青枝,敲锣打鼓,齐集盘王庙,举行祭春活动,祭祀山川大地,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瑶族团圆节,是为纪念瑶族先祖六男六女受封婚配,团圆成亲之日。
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日,瑶人杀牲庆贺,喜气洋洋。
入夜,敲锣打鼓,到村外燃烧篝火,舞动火龙火狮,围堂歌舞,直到深夜甚至通霄达旦。
──瑶族盘王节是瑶族最隆重、最神圣的传统节日。
自农历十月十六日起,瑶人在盘王庙里举行“还盘王愿”的祭祀活动,历时7天7晚或5天5晚。
节日期间,既有庄严肃穆的祭祀活动,也有吟、唱、颂、歌、舞、表演、对白、说笑、与客人对唱等娱乐活动。
──伴嫁哭嫁,是旧时流行全市农村的一种历史悠久的婚礼习俗,伴嫁、哭嫁,嘉禾县称“坐歌堂”,桂阳县叫“坐花筵”,苏仙区谓“坐花园”。
伴嫁唱的歌,嘉禾县叫“伴嫁歌”,桂阳县叫“唱娘娘”。
哭嫁唱的歌,嘉禾县叫“哭嫁歌”,汝城县叫“哭喂喂”。
名称虽不一致,但内容大体一致,其歌词是出嫁闺女哭诉父母养育之恩,哭诉伴嫁姑娘、姐妹之间的离别之情,更多的是表达对封建婚姻制度的不满,以及对美满婚姻的向往。
伴嫁哭嫁歌曲调淳朴简洁,旋律优美动听,节奏感很强。
演唱时均无乐器伴奏,演唱形式有独唱、齐唱、对唱、轮唱、边说边唱、边舞边唱、哭唱、骂唱等。
──赶圩场。
郴州自古以来就有赶圩场的风俗。
自明代以来,郴州民间在水陆交汇处及城镇周围设置圩场(集市)进行商品交易。
交易日期或“一、四、七”或“三、五、八”或“三、
六、九”,各地依习俗而定,沿袭至今。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圩场
贸易活动日益活跃,成为全市农村商品流通的一个主渠道,形成了一批享誉整个湘南地区乃至
全省全国的大圩场,如嘉禾县塘村镇圩场、永兴县马田镇圩场、苏仙区良田镇圩场等。
“板梁古村”地处郴州市北陲的永兴县高亭乡境内,占地三平方公里,是至今发现的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湘南古村落,荟萃了湘南的古风水文化和宗族文化,又是开国大将黄克诚革命暴动地。
板梁村初建于宋末元初,强盛于明清时代,距今已有6 00多年的历史,全村同姓同宗,总人口2300余人,村民仍保持着原生态的民俗生活。
板梁古民居被湖南省“湘南古民居研究专家组”评定为:“规模最大、保存最好、功能最全、风水最旺、文化底蕴最厚重”的原生态古民居村落。
传说是由来自广东的地仙梅干择地而发达的村落,是明清时期金陵县的重要集镇,也是古官道通桂阳、耒阳的商埠之地。
板梁村落风水旺地,背靠象岭,傍倚九山河,山青水秀,视野开阔,东有寺西有庙,前有古泉后有古塔,村内连片360多栋
明清建筑保存完好,栋栋雕梁画柱,刻檐飘脊,砖雕、石雕、木雕样样俱全,山水人物、花鸟栩栩如生,古庙、古塔、古厅、古井布局机巧,石板古巷纵横相连,暗藏玄机。
板梁人杰地灵,是当地刘姓的主要开源地之一,全村2000余人同宗同姓。
根据资料记载,从板梁迁徙开发的刘姓村庄有40 0多个,逾8万众,遍布两市四县。
在历朝为官者数百人,大至官居清三品;富者一家曾捐赈灾粮6010担,合300余吨,碑记受皇封圣旨表彰;解放初期打成地主的有64家,历史底蕴厚重,乡土气息浓郁,民俗风情独具特色。
板梁村距郴州市45公里,距永兴县城20公里,距京珠高速公路7公里,距已开发的悦来温泉度假山庄2公里.
天鹅山国家森林公园
天鹅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湖南省资兴市附近. 地名由来
相传古代有一年,久旱不雨,民不聊生,有一天一只天鹅自远方飞来,栖息山顶,三天后,大雨如注故名天鹅山。
自然资源
公园内有保护树种:银雀、红豆杉、水杉、水松等还有世界稀有的银杉植物群落,计365株,其中最大的一株胸径45.7厘米,高19.5米,居全国之首。
竹类有方竹、罗汉竹、实心竹等。
野生动物有华南麂、短尾猴、相思鸟、猴面鹰、獐、麂、娃娃鱼、回龙乌鸡、清圹白鹅等。
风景资源多。
旅游特色
天鹅山,距公园管理处5公里。
座落于天鹅大桥5公里处的下水堡瀑布,瀑布宽4米高达70米,周围古树参天,环境清新幽静,景色十分可观。
天鹅大桥,1987年建成,长220米,高800米,采用吊装式建桥工艺,气势雄伟,全国少有。
立于桥上,极目东江湖水天色,千帆竞发情趣盎然,远望天鹅山顶,群峰挺拔,尤如天鹅于云雾中飞翔。
天鹅蛋,距天鹅庵100余米,有两枚椭圆形石头,每枚重约100公斤左右,相传为天鹅
之蛋。
濂溪口夕阳,地处天鹅桥东南5公里的东江湖畔,夕阳西下,晚霞满天,与浩瀚的东江湖相映成美景。
天鹅庵,距天鹅山顶0.5公里,古时人们对天鹅发雨感恩不尽,于是建庵祭祀天鹅神,现尚有遗址。
东江水库是全省最大的人工水库,水面宽24万亩,蓄水量81.2亿立方米,相当于半个洞庭湖,东江大坝是国内第一,世界第二的双曲薄壳大坝,堤高157米,中心弧长438米,堤体新颖奇特,气势磅礴。
湖内港道、水汊纵横,岛屿星罗棋布,坐落湖心兜率岛上的“兜率灵岩”,是一个深约10华里的溶洞,洞内钟乳石倒挂,石笋林立,洞中有洞,洞洞相连,千姿百态,还有兜率庵、东京寨、猴古瀑布、十龙潭、白薇故居等一批景观、景点。
郴州五盖山国际狩猎场,是全国第二大、江南第一家狩猎场,其中有狩猎价值的野生动物水鹿、黄麂、野猪等26种。
自1992年批准成立以来,接待了美国、日本、德国、瑞典、法国等10余个国家的狩猎者
“狩猎是一种文化”
对于狩猎场来说,为客人提供良好的服务是最重要的。
每当一个国外狩猎团到达之前,五盖山狩猎场都要派人提前一星期去狩猎区踩点,摸清动物出没的规律。
客人进山时,狩猎场要按1∶3的比例配备导猎员,并提供猎枪、猎犬等。
如果来的狩猎者太多,就要从其他地方请民间猎人来担任导猎员。
按照国际狩猎惯例,狩猎者要遵循“打公不打母、打老不打幼”的原则,只能猎杀老弱病残公的猎物。
这个时候导猎员的作用就非常大,“他们知道什么能打、什么不能打,会提醒那些狩猎者,国际猎人也知道这个规则,不会乱杀。
”
“大多数猎手不会轻易开枪。
他们在追赶猎物的同时,还对动物的习性进行研究,积累狩猎经验。
一般的狩猎期有7天左右,只能住在山上,这也是对野外生存能力的一种体验,富有刺激性。
”陈日元说。
打到指定的猎物,就意味着狩猎活动结束。
按照惯例,狩猎场负责给每位客人烤制1公斤猎物,并按客人要求制作动物的头、角标本,并代办海关出口等手续。
在郴州市旅游协会副会长雷荣看来,国际狩猎者是通过这种参与性很强的活动,来感受一种古老、神秘而又刺激的狩猎文化。
“狩猎并不是开枪打到猎物这么简单,每个国家的狩猎文化都不同,很有讲究的。
”雷荣说,比如日本的狩猎者,上山之前要举行烧香、敬神仪式。
西欧猎人则有一种习俗,他们猎取大型野生动物后,喜欢将猎物头部标本悬挂在大门口,以显示其身份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