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火灾在建筑物内的蔓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压和烟囱效应对火
到走廊,进入其他敞开屋门的房间,或呈水平方向漫流。 灾蔓延的作用
此时,烟气的流动方向和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受外界风力的 影响。如图4-31所示。
三、烟在建筑物内
的流动规律*
四、火焰通过外墙
窗口向上层的蔓延
图4-31 烟在单层建筑物内蔓延的示意图
烟在多层建筑物内流动要受到两侧敞开楼梯间气流的 影响。如图4-32所示,楼梯间的对流通风将加速烟气的蔓
若起火房间面积为A,室内高度为H,烟层与地面的距 建筑物内的蔓延
离为Z,则烟气层的下降速度可表示为:
一、火灾在建筑物
dZ
式中,ρs为烟密度。
/
dt
蔓延的形式和途径
(二) 烟在建筑物内的流动和扩散
二、热烟气、火风
烟在单层或多层建筑物内蔓延时,首先冲上屋顶,逐 渐充满门窗以上的空间。然后越过门窗过梁或屋架梁,流
到1000oC,由查理定律可知,在体积不变时,气体的压力 的流动规律 与热力学温度成正比,计算可知室内气体将产生约为 4.57atm的压力。这个压力会对房间四壁、楼板及吊顶等产 四、火焰通过外墙
生很大的作用力,甚至使屋顶上移或使墙体产生裂缝。 窗口向上层的蔓延
火风压对火灾蔓延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使起火房间内部 压力升高,加快热烟气的蔓延速度。
内蔓延的形式和途径
室内发生火灾后,产生的火风压可能使屋顶发生位移,二、热烟气、火风 或在墙体上产生裂缝。在实际灭火过程中,总会出现水枪 手很难推开起火房间门的情况,这就是由于火风压产生的 压和烟囱效应对火
压力将房门顶上的缘故。火风压的大小与火灾温度和室内 灾蔓延的作用*
通风条件有关。假定起火前室内温度为27oC,起火后上升 三、烟在建筑物内
为:
dQ K T p dx
(4-61)
式中,K为传热系数,可按下式计算:
K 2K/ V 式中,V为热烟气流速,m/s;K’为常数,通常取 1.73kcal/(m2h℃)。
第七小节节火名灾在
(4-62)
建筑物内的蔓延
一、火灾在建筑物
假设壁面吸收的热量等于热烟气带出的热量,即: 内蔓延的形式和途径
降到500oC以下,蔓延的最远距离为81m;当热烟气流速 的流动规律
为0.3m/s时,可能蔓延的最远距离降低为37m左右。可见 四、火焰通过外墙 热烟气流速越大,蔓延距离越远。
窗口向上层的蔓延 因此,控制火灾在建筑物内蔓延,首先是要控制火灾
热烟气的流速,特别是在高层建筑物内,应尽可能减少进
入走廊或楼梯间内的烟量。
当起火点距离可燃物较远,火焰无法直接接触可燃物, 中间又没有导热媒介时,火焰的热辐射作用是引起火灾蔓
第七小节节火名灾在
延的主要形式。火焰的热辐射和可见光线、X射线和无线 建筑物内的蔓延
电波—样,可以看作是各种波长的电磁波,其中处于红外 一、火灾在建筑物
区1—10μm波段的电磁辐射与火灾的关系最为密切。
过程中不断向环境散热,使可燃物升温自燃。因为木材的 内蔓延的形式和途径
自燃点在400~500℃之间,所以温度在500℃以上热烟气的 所到之处,可燃物都有被引燃的危险。特别在密闭建筑物
二、热烟气、火风
内,高温热烟气中含有大量CO等不完全燃烧的产物,当 压和烟囱效应对火
蔓延到走廊尽头和的新鲜空气相遇时,还会产生爆燃,从 灾蔓延的作用*
2、火焰直接点燃 即起火点的火焰直接点燃周围可燃物。这种火灾蔓延 形式多在可燃物相距较近的情况下出现。
3、导热 主要是指由于金属管道或其他金属容器的导热作用, 将热量由墙、楼板、管壁的一侧传到另一侧引燃可燃物, 使火灾在建筑物内部迅速蔓延的现象。
4、热辐射
第七小节节火名灾在 建筑物内的蔓延
一、火灾在建筑物 内蔓延的形式和途径* 二、热烟气、火风 压和烟囱效应对火 灾蔓延的作用 三、烟在建筑物内 的流动规律 四、火焰通过外墙 窗口向上层的蔓延
dQ G CP dT
(4-63)
式中,G为热烟气流量,kg/s;dT为dX距离内温降,oC;
二、热烟气、火风 压和烟囱效应对火
CP为空气比热,一般取0.24kcal/(kg℃)。
灾蔓延的作用*
由此
三、烟在建筑物内
K t p dX G CP dT
积分可得:
K p dX dT
G CP
第七小节节火名灾在 建筑物内的蔓延
一、火灾在建筑物 内蔓延的形式和途径 二、热烟气、火风 压和烟囱效应对火 灾蔓延的作用 三、烟在建筑物内 的流动规律*
四、火焰通过外墙
窗口向上层的蔓延
图4-33 高层建筑内烟气流动的示意图
多数情况下建筑物内的温度大于室外温度,由于烟囱 效应,室内烟气总的方向是自下而上。若起火层位于建筑
使燃烧蔓延。
3、闷顶 建筑物的闷顶空间一般都很大,普遍采用木质结构, 加上不设防火分隔,通风良好,热烟气很容易通过闷顶迅
三、烟在建筑物内 的流动规律 四、火焰通过外墙
速蔓延,而且热烟气在闷顶中的蔓延一般又不容易被及时 窗口向上层的蔓延
发现,危害更大。
4、通风管道
可燃材料制作的管道,在起火时能把燃烧扩散到通风
(二) 火风压和烟囱效应对火灾蔓延的作用
热是产生空气对流的根本原因。空气受热以后,在建 筑物内能够形成两种压力,一种是在起火房间内,由于温
第七小节节火名灾在
度上升,气体迅速膨胀,对楼板和四壁形成的压力,叫火 建筑物内的蔓延
风压;另一种,则是建筑物内始终存在的烟囱效应的作用。一、火灾在建筑物
1、火风压
2、烟囱效应
第七小节节火名灾在
所谓烟囱效应是指在垂直的围护物中,由于气体对流, 促使烟尘和热气流向上流动的效应。在第二章已经详细讨
建筑物内的蔓延
论了烟囱效应形成的原因、建筑物高度和内外温差对烟囱 一、火灾在建筑物
效应的影响等。
内蔓延的形式和途径
建筑物发生火灾后,热烟气在烟囱效应作用下很容易 二、热烟气、火风 通过电梯井、楼梯等通道向上蔓延。实测数据表明,在一 般建筑物内,火灾烟气的垂直流动速度约为2~4m/s。近年 压和烟囱效应对火 来新建的中庭建筑,火灾中热烟气向上蔓延的速度更快, 灾蔓延的作用*
间的蔓延情况大不相同。
二、热烟气、火风
压和烟囱效应对火
灾蔓延的作用
三、烟在建筑物内
的流动规律
四、火焰通过外墙
窗口向上层的蔓延
(一) 火灾在建筑物内蔓延的形式 火灾在建筑物内蔓延的形式与起火位置、可燃物数量 和分布及建筑材料燃烧性能有很大关系。常见的蔓延形式 主要有以下几类:
1、延烧 即可燃物表面起火后,由于导热作用使燃烧沿表面连 续不断地向外发展下去的火灾蔓延形式。延烧是初期火灾 蔓延的主要形式。
(二) 火灾在建筑物内蔓延的途径
四、火焰通过外墙
研究火灾蔓延途径对开展灭火战斗具有很强的指导作 窗口向上层的蔓延 用,从实际的灭火经验来看建筑物内的火灾蔓延主要包括 以下几个途径:
1、楼板孔洞 因为火势易于向上蔓延,所以楼板上的开口(如厂房
第七小节节火名灾在
内设备吊装孔、楼梯间、电梯井、管道井等)都是火灾蔓 建筑物内的蔓延
由上式可知,热烟气流量G越大,热对流造成的火灾 二、热烟气、火风
蔓延距离就越远。对于特定建筑来讲,烟流量的大小取决 压和烟囱效应对火
于烟流速的高低。理论计算和实验结果表明,在高3m、宽 2m的走廊内,起火房间门口温度为1000℃,当热烟气流速
灾蔓延的作用*
为0.8m/s时,它由起火房间流出后,经过81m以后温度将 三、烟在建筑物内
因此针对中庭建筑火灾烟气流动规律及烟气控制的研究已 三、烟在建筑物内
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
的流动规律
四、火焰通过外墙
窗口向上层的蔓延
(一) 烟的上升和下降速度 热烟气上升是因其密度比冷空气轻。建筑物内热烟气
第七小节节火名灾在
浮力产生的速度压可近似计算为:
建筑物内的蔓延
P ( V )2 4
一、火灾在建筑物 (4-68) 内蔓延的形式和途径
延的良好通道。通常条件下,热烟气垂直流速约为2~3m/s。一、火灾在建筑物
因此火灾向上蔓延的速度很快。
内蔓延的形式和途径*
2、内墙门
尽管最初火灾只发生在一个房间内,但是当内墙门被 二、热烟气、火风
烧穿之后,火灾将最终蔓延到整个建筑物。即使建筑物的 压和烟囱效应对火
走廊内没有任何可燃物,强大的热对流和高温热烟气仍可 灾蔓延的作用
高层建筑的中性面不在窗口,而集中于建筑物的腰部。在
风力作用下,高层建筑内中性面以下的上风侧的窗口为进
气口,中性面以上的窗口则为排烟口。
也就是说,低层建筑窗口上风压的中性层不见了,而整个 高层建筑成了一个低层建筑的大窗口。
高层建筑物中烟气的流动情况如图4-33所示。在底层 地面进风的压力最大,排烟的压力几乎等于零;相反,在 顶部进风的压力等于零,而排气的压力达到最大。当把各 层进风和排气的作用相加,便可看出高层建筑中,下面各 层窗口只进风,而不排气;上面各层的窗口只排气,而不 进风。这并非意味着下层房间不排气,上层房间不进风, 只不过排气进风都由建筑物内部通道(如楼梯间、电梯井 等)实现而已。因此,高层建筑物一旦发生火灾,热烟气 和火焰经由建筑物内部通道迅速向上蔓延,很快发展为立 体火灾。
内蔓延的形式和途径*
5、热对流
二、热烟气、火风
房间内的高温热烟气密度比冷空气密度小,由于浮力 压和烟囱效应对火 作用热烟气将向顶部流动,经窗口上部流出,而室外的新 鲜冷空气将由窗口下部流入室内燃烧区,形成热对流。热 灾蔓延的作用 对流不但可以源源不断地供给新鲜氧气,使燃烧得以维持,三、烟在建筑物内
而且热烟气的高温作用使火灾在建筑物内能够迅速蔓延。 的流动规律
火灾蔓延的本质是热量在建筑物内传播的结果。火灾 第七节 火灾在
中热量主要以热对流、热辐射、热传导和飞火等形式传播。 建筑物内的蔓延
在实际火灾中各种热传播形式常常同时出现,但又以某一 一、火灾在建筑物
种或某几种传播形式为主。火灾在室内和室外、在起火房 间内部和在起火房间外部(如走廊等)及在不同建筑群之 内蔓延的形式和途径
由上式可求得建筑物上部的气流速度约为:
二、热烟气、火风
V 4 P
(4-69)
而在实际防火设计中,人们更关心靠近燃烧区热烟气
压和烟囱效应对火
的上升速度。研究发现,在一定条件下,上升热气流中心 灾蔓延的作用
的流速符合以下公式:
三、烟在建筑物内
1.696( gQ )1/ 3( f C f T0r0 )1/ 3 n1/ 6
T
(4-64) 的流动规律 四、火焰通过外墙 窗口向上层的蔓延
(4-65)
X G CP ln T0 K p T
(4-66)
热烟气温度降低到500℃以下,火灾蔓延的危险已经 很小,所以热对流可能蔓延的最远距离为:
第七小节节火名灾在 建筑物内的蔓延
L G CP ln T0 K p 500
(4-67) 一、火灾在建筑物 内蔓延的形式和途径
管的任何一点,它是使火灾蔓延扩大的重要途径,也火灾 蔓延最为便利的条件。
(一) 热烟气对火灾蔓延的作用
第七小节节火名灾在
室内起火点热烟气的温度很高,木屋火灾温度一般为 1100~1300℃,最高可达1340℃。即使在不燃建筑室内,
建筑物内的蔓延
火灾温度也在800℃以上。高温热烟气沿走廊、楼梯蔓延 一、火灾在建筑物
而使建筑物内的可燃物全面起火。对室内火灾而言,人们 三、烟在建筑物内 比较关心的是热烟气可能蔓延的危险距离。
的流动规律 热烟气在由起火房间通过走廊向外蔓延的过程中,热 量将不断被四壁吸收,温度逐渐下降。假设起火房间门口 四、火焰通过外墙
处的温升为∆To,距房间X处走廊的壁面温升为∆T,走廊断 窗口向上层的蔓延 面的周长为p,则单位时间内距离dx上壁面吸收的热量dQ
(4-70)
式中,ω为燃烧区中心处气流上升速度;g为重力加速度;
的流动规律* 四、火焰通过外墙
Q为燃烧热;ρf为热气流密度;Cf为热气流比热;T0为环境 窗口向上层的蔓延 温度;r0为燃烧区半径;n为燃烧区长宽比。
因此,燃烧区上升气流的质量速度可表示为:
m f r 2
(4-71)
式烧中区,中心α为处气气流流速上度升平速均度化;系r为数上,升ρf为气热流气半流径密。度;ω为燃 第七小节节火名灾在
第七小节节火名灾在
延。
建筑物内的蔓延
一、火灾在建筑物
内蔓延的形式和途径
二、热烟气、火风
压和烟囱效应对火
灾蔓延的作用
三、烟在建筑物内
的流动规律*
图4-32 烟在楼梯间蔓延的示意图
四、火焰通过外墙
(三) 烟在高层建筑物内的流动
理论推测和实际测定发现,与低层建筑不同的是,在 窗口向上层的蔓延
高层建筑中,并非每个窗口都同时进气和排气。这是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