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压箱密封结构[实用新型专利]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013.12.18C N 203349450 U (21)申请号 201320324446.0
(22)申请日 2013.06.06
F24F 13/08(2006.01)
F24F 13/24(2006.01)
F24F 13/28(2006.01)
F16J 15/04(2006.01)
(73)专利权人陈刚
地址236000 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颖西办事
处文振巷3-9号
(72)发明人陈刚
(74)专利代理机构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
有限公司 44224
代理人谭一兵
曾云腾
(54)实用新型名称
静压箱密封结构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静压箱密封结构,其包
括静压箱,所述静压箱具有底板及四个侧板,所述
侧板与底板分别固持连接,所述侧板包括相固持
连接的第一侧板及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顶部
边缘向内弯折延伸形成第一台阶,所述第一台阶
向上弯折延伸形成第一抵压壁;所述第二侧板底
部边缘向内弯折延伸形成第二台阶,所述第二台
阶与第一台阶叠合设置,所述第二台阶向上弯折
延伸形成第二抵压壁。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可
拆装结构的静压箱,省去了焊接工艺,加工更为简
单,组装也极为便捷,运输时占据空间大为降低,
降低了运输成本;在静压箱内设置第一抵压壁及
第二抵压壁上,匹配高效过滤器两面自带密封胶
构造,降低了气流传送过程中的损失。

(51)Int.Cl.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10)授权公告号CN 203349450 U
*CN203349450U*
1/1页
1.一种静压箱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静压箱(10),所述静压箱具有底板(11)及四个侧板(12),所述侧板(12)与底板(11)分别固持连接,所述侧板(12)包括相固持连接的第一侧板(121)及第二侧板(122),所述第一侧板(121)顶部边缘向内弯折延伸形成第一台阶(1211),所述第一台阶(1211)向上弯折延伸形成第一抵压壁(1213);所述第二侧板(122)底部边缘向内弯折延伸形成第二台阶(1221),所述第二台阶(1221)与第一台阶(1211)叠合设置,所述第二台阶(1221)向上弯折延伸形成第二抵压壁(12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压箱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抵压壁(1223)与第一抵压壁(1213)匹配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压箱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台阶(1211)上开设有第二装配孔(1212),所述第二台阶(1221)上开设有第三装配孔(1222),所述第三装配孔(1222)与第二装配孔(1212)匹配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压箱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两相邻所述第一侧板(121)的第一抵压壁(1213)侧边相互贴合设置,两相邻所述第二侧板(122)的第二抵压壁(1223)侧边相互贴合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压箱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静压箱(10)内卡持设置有高效过滤器(20),所述高效过滤器(20)底面外缘与所述第一抵压壁(1213)及第二抵压壁(1223)紧密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静压箱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板(122)上固持设置有连接板(123),所述连接板(123)上卡持有过滤器压块(124),所述高效过滤器(20)紧压在侧板(12)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压箱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静压箱(10)所述底板
(11)上开设有进风口(111),所述底板(11)上固持设置有均流板(13),所述均流板(13)匹配进风口(111)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压箱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121)底部开设有第一装配孔(1214),所述底板(11)通过第一装配孔(1214)与第一侧板(121)卡持固定。

权 利 要 求 书CN 203349450 U
静压箱密封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净化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静压箱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静压箱是高效送风口减少动压、增加静压、稳定气流和减少气流振动的一种必要的配件,高效送风口为千级、万级、十万级(无尘/洁净室)净化空调系统较为理想的终端过滤装置,广泛用于医药、卫生、电子、化工等行业的净化空调系统。

现有的高效送风口由静压箱10’、高效过滤器20’及散流板30’构成,如图1所示,静压箱10’内壁焊接有密封挡板11’,密封挡板11’经过刮灰、喷涂及密封胶工艺制作,高效过滤器20’放置于密封挡板11’上,通过过滤器压块40’与焊接在静压箱10’上的螺杆41’装配固定;为了牢固,通常在螺杆41’外加焊一个连接板42’,通过该连接板42’焊接固定在静压箱10’;散流板30’装配在静压箱10’出风口。

[0003] 现有高效送风口的静压箱主要由四个侧壁板焊接而成,加工较为复杂;同时产品占据空间较大,运输成本较高;其次静压箱内采用单层密封挡板进行抵接来完成密封效果,对产品的密封性能会造成影响。

鉴于上述理由,有必要对现有高效送风口的静压箱结构进一步完善。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背景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密封效果好,安装安全性能优良的静压箱密封结构。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静压箱密封结构,其包括静压箱,所述静压箱具有底板及四个侧板,所述侧板与底板分别固持连接,所述侧板包括相固持连接的第一侧板及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顶部边缘向内弯折延伸形成第一台阶,所述第一台阶向上弯折延伸形成第一抵压壁;所述第二侧板底部边缘向内弯折延伸形成第二台阶,所述第二台阶与第一台阶叠合设置,所述第二台阶向上弯折延伸形成第二抵压壁。

[0006]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抵压壁与第一抵压壁匹配间隔设置。

[0007]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台阶上开设有第二装配孔,所述第二台阶上开设有第三装配孔,所述第三装配孔与第二装配孔匹配设置。

[0008]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两相邻所述第一侧板的第一抵压壁侧边相互贴合设置,两相邻所述第二侧板的第二抵压壁侧边相互贴合设置。

[0009]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静压箱内卡持设置有高效过滤器,所述高效过滤器底面外缘与所述第一抵压壁及第二抵压壁紧密接触。

[001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侧板上固持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卡持有过滤器压块,所述高效过滤器紧压在侧板上。

[0011]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静压箱所述底板上开设有进风口,所述底板上固持设置有均流板,所述均流板匹配进风口设置。

[0012]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板底部开设有第一装配孔,所述底板通过第一装配孔与第一侧板卡持固定。

[0013]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静压箱密封结构由于采用可拆装结构的静压箱,省去了焊接工艺,加工更为简单,组装也极为便捷,运输时占据空间大为降低,降低了运输成本;在静压箱内设置第一抵压壁及第二抵压壁上,匹配高效过滤器两面自带密封胶构造,降低了气流传送过程中的损失。

附图说明
[0014] 图1为现有高效送风口的结构示意图。

[0015] 图2为图1隐藏散流板后现有高效送风口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3为本实用新型静压箱密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4为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静压箱密封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0018] 图5为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侧板的组合示意图。

[0019] 图6为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侧板的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1] 如图3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静压箱密封结构包括静压箱10,所述静压箱10为可拆装式结构,所述静压箱10具有可拆装的底板11及四个侧板12,所述底板11上开设有进风口111,所述底板11上固持设置有均流板13,所述均流板13匹配进风口111设置,起到均匀分配气流的作用。

[0022] 所述侧板12与底板11分别固持连接,所述侧板12包括相固持连接的第一侧板121及第二侧板122,所述第一侧板121底部开设有第一装配孔1214,所述第一侧板121顶部边缘向内弯折延伸形成第一台阶1211,所述第一台阶1211上开设有第二装配孔1212,所述第一台阶1211向上弯折延伸形成第一抵压壁1213;所述第二侧板122底部边缘向内弯折延伸形成第二台阶1221,所述第二台阶1221与第一台阶1211叠合设置,所述第二台阶1221上开设有第三装配孔1222,所述第三装配孔1222与第二装配孔1212匹配设置,所述第二台阶1221向上弯折延伸形成第二抵压壁1223,所述第二抵压壁1223与第一抵压壁1213匹配间隔设置;所述第二侧板122上固持设置有连接板123,所述连接板123上卡持有过滤器压块124;两相邻所述第一侧板121的第一抵压壁1213侧边相互贴合设置,两相邻所述第二侧板122的第二抵压壁1223侧边相互贴合设置。

[0023] 所述静压箱10内卡持设置有高效过滤器20,所述高效过滤器20底面外缘与所述第一抵压壁1213及第二抵压壁1223紧密接触,所述过滤器压块124将高效过滤器20紧压在第一抵压壁1213及第二抵压壁1223上,所述高效过滤器20顶面及底面通过高效过滤器20自带的密封胶直接与第一抵压壁1213及第二抵压壁1223密封连接。

[0024] 本实用新型装配时,利用紧固件通过第一装配孔1214将第一侧板121与底板11卡持固定,将拉钉件嵌入相匹配的第二装配孔1212及第三装配孔1222内,使得第一侧板121与第二侧板122固持连接,组装成静压箱10;再将高效过滤器20放置在组装好的静压
箱10内,利用过滤器压块124的抵压力将高效过滤器20紧密贴合在第一抵压壁1213及第二抵压壁1223上,由于高效过滤器20两面自带密封胶构造,利用第一抵压壁1213与第二抵压壁1223双重阻隔作用,阻挡住从进风口111进入的气流,使得静压箱10的密封效果更为完美。

本实用新型运输时,将紧固件及拉钉件脱离,以将侧板12拆装运输,节省了大量空间。

[0025] 本实用新型的静压箱密封结构具有以下特点:
[0026] 1、由于采用可拆装结构的静压箱10,省去了焊接工艺,加工更为简单,组装也极为便捷,运输时占据空间大为降低,降低了运输成本;
[0027] 2、在静压箱10内增加连接板123结构,以装配过滤器压块124,克服了之前过滤器压块124装配性能欠佳的不足,加工要求低,装配便捷而且效果更佳;
[0028] 3、利用过滤器压块124的抵压力将高效过滤器20紧密贴合在第一抵压壁1213及第二抵压壁1223上,匹配高效过滤器20两面自带密封胶构造,降低了气流传送过程中的损失。

[0029]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

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图 2图 1
图 3
图 4
图 5
图 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