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案之胃痛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题干:
赵某某,女,51岁,干部,已婚。

2002-07-26上午,初诊。

患者自绝经二年来,情绪不稳,容易发火,心烦焦虑,面部烘红,口干口苦,夜寐不安,早醒梦多,时觉胃脘灼痛,痛势急迫,伴嗳气泛酸,喜喝冷饮,胃纳尚可,大便偏干,三、五日一行。

有“高血压”病史五年,常服降压药物。

父亲及哥哥有高血压史。

一周前因胃痛复发在外院就诊,胃镜检查提示为“胃角溃疡,幽门螺杆菌阳性”,腹部B超检查提示为“胆囊结石”。

服用过“达喜、吗叮啉”等西药,胃痛反复不止,今特来要求中医治疗。

查体:T:37℃,P:96次/分,R:20次/分,BP:18/13kPa。

面红目赤,腹软,中上腹剑突下压痛,肝脾肋下未及,墨非氏征(—),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

未见其它阳性体征。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总数9.5×109/L,中性53%。

大便常规(—),大便隐血:隐性。

主诉:胃脘灼痛反复二年,加剧一周。

辩病辩证依据:肝主疏泄而喜条达,患者自绝经二年来,情绪不稳,心烦易怒,肝气郁结,日久化热,邪热犯胃,故胃脘灼痛,痛势急迫;肝胃郁热,逆而上冲,故嗳气泛酸;肝胆互为表里,肝热夹胆火上乘,则口干口苦;肝火上扰心神,则夜寐不安,早醒梦多;大便干结,喜喝冷饮,舌质红,苔黄腻,均为里热之象;脉弦数,乃肝胃郁热之征。

西医诊断依据:1、胃脘灼痛反复二年,加剧一周,伴有嘈杂泛酸。

2、腹部平软,中上腹剑突下压痛。

3、胃镜检查提示为“胃角溃疡,幽门螺杆菌阳性”。

4、B超检查提示有“胆囊结石”。

5、原有“高血压”病史五年,目前BP:18/13kPa。

入院诊断:中医诊断:胃脘痛(肝胃郁热)
西医诊断:1、胃角溃疡
2、胆石症
3、高血压病(一期)
治疗:中医:治则:疏肝理气,泄热和胃。

方药:丹梔逍遥散加减:
丹皮12克山梔12克柴胡12克陈皮12克
白术12克茯苓15克白芍15克甘草9克
黄连9克吴萸6克
七剂水煎服
西医:一、一般治疗
1、饮食宜清淡、易消化,有规律。

2、戒烟。

3、节制饮酒。

4、慎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

二、药物治疗
1、抑制胃酸分泌:H2受体拮抗剂(泰胃美等)或质子泵抑制剂(奥
美拉唑等)
2、中和胃酸:硫糖铝、氢氧化铝等。

3、胃粘膜保护:铝碳酸镁、果胶铋等。

4、抗幽门螺杆菌:一个H2受体拮抗剂(泰胃美等)或质子泵抑制剂
(奥美拉唑等)合二个抗生素(阿莫仙、甲硝唑),或再合一个铋剂
(丽珠得乐)。

附带:三角巾包扎术
包扎术:伤口包扎在急救中应用范围较广,可起到保护创面、固定敷料、防止污染和止血、止痛作用,有利于伤口早期愈合。

包扎应做到动作轻巧,不要碰撞伤口,以免增加出血量和疼痛。

接触伤口面的敷料必须保持无菌,以免增加伤口感染的机会;包扎要快且牢靠,松紧度要适宜,打结避开伤口和不宜压迫的部位。

(—)包扎材料1 、三角巾用边长为1m 的正方形白布或纱布,将其对角剪开即分成两块三角巾,90 °角称为顶角,其他两个角称为底角,外加的一根带子称为顶角系带,斜边称为底边。

为了方便不同部位的包扎,可将三角巾折叠成带状,称为带状三角巾,或将三角巾在顶角附近与底边中点折叠成燕尾式,称为燕尾式三角巾(图6-29 )。

<br />
2 、袖带卷也称绷带。

是用长条纱布制成,长度和宽度有多种规格。

常用的有宽5cm 、长600cm 和宽8cm 、长600cm 两种。

(二)包扎方法 1 、头部包扎( 1 )三角巾帽式包扎:适用于头顶部外伤,方法如图6-30 所示。

<br />
先在伤口上覆盖无菌纱布(所有的伤口包扎前均先覆盖无菌纱布,以下不再重复),把三角巾底边的正中放在伤员眉间上部,顶角经头顶拉到枕部,将底边经耳上向后拉紧压住顶角,然后抓住两个底角在枕
部交叉反回到额部中央打结。

( 2 )三角巾面具式包扎:适用于颜面部外伤,方法如图6-31 所示把三角巾一折为二,顶角打结放在头正中,两手拉住底角罩住面部,然后双手持两底角拉向枕后交叉,最后在额前打结固定。

<br />
可以在眼、鼻处提起三角巾,用剪刀剪洞开窗。

<br />
( 3 )双眼三角巾包扎:适用于双眼外伤,方法如图6-32 所示。

<br />
将三角巾折叠成三指宽带壮,中段放在头后枕骨上,两旁分别从耳上拉向眼前,在双眼之间交叉,再持两端分别从耳下拉向头后枕下部打结固定。

( 4 )头部三角巾十字包扎:适用于下颌、耳部、前额、颞部小范围伤口,方法如图6-33 所示。

<br />
将三角巾折叠成三指宽带状放于下颌敷料处,两手持带巾两底角分别经耳部向上提,长的一端绕头顶与短的一端在颞部交叉成十字,然后两端水平环绕头部经额、颞、耳上、枕部,与另一端打结固定。

2 、颈部包扎适用于颈部外伤。

(1 )三角巾包扎:方法如图6-34 所示。

嘱伤员健侧手臂上举抱住头部,将三角巾折叠成带状,中段压紧覆盖的纱布,两端在健侧手臂根部打结固定。

( 2 )绷带包扎:方法基本与三角巾包扎相同,只是改用绷带,环绕数周再打结。

3 、胸、背、肩、腋下部包扎( 1 )胸部三角巾包扎:适用于一侧胸部外伤,方法如图6-35 所示。

<br />
<br />
<br />
将三角巾的顶角放于伤侧的肩上,使三角巾的底边正中位于伤部下侧,将底边两端绕下胸部至背后打结,然后将巾顶角的系带穿过三角底边与其固定打结。

<br />
( 2 )背部三角巾包扎:适用于一侧背部外伤。

方法与胸部包扎相似,只是前后相反。

( 3 )侧胸部三角巾包扎:适用于单侧侧胸外伤,方法如图6-36 所示。

<br />
<br />
将燕尾式三角巾的夹角正对伤侧腋窝,双手持燕尾式底边的两端,紧压在伤口的敷料上,利用顶角系带环绕下胸部与另一端打结,再将两个燕尾角斜向上拉到对侧肩部打结。

( 4 )肩部三角巾包扎:适用于一侧肩部外伤,方法如图⒍37 所示。

<br />
<br />
将燕尾三角巾的夹角对着伤侧颈部,巾体紧压伤口的敷料上,燕尾底部包绕上臂根部打结,然后两个燕尾角分别经胸、背拉到对侧腋下打结固定。

(5 )腋下三角巾包扎:适用于一侧腋下夕卜伤,方<br /> 法如图6-38 所示。

<br />
<br />
将带状三角巾中段紧压腋下伤口敷料上,再将巾的两端向上提起,于同侧肩部交叉,最后分别经胸、背斜向对侧腋下打结固定。

4 、腹部包扎腹部三角巾包扎适用于腹部外伤,方法如图6-39 所示。

<br />
<br />
双手持三角巾两底角,将三角巾底边拉直放于胸腹部交界处,顶角置于会阴部,然后两底角绕至伤员腰部打结,最后顶角系带穿过会阴与底边打结固定。

5 、四肢包扎(1 )臀部三角巾包扎:适用于臀部外伤,方法与侧胸外伤包扎相似。

只是燕尾式三角巾的夹角对着伤侧腰部,紧压伤口敷料上,利用顶角系带环绕伤侧大腿根部与另一端打结,再将两个燕尾角斜向上拉到对侧腰部打结。

(2 )上肢、下肢绷带螺旋形包扎:适用于上、下股除关节部位以外的外伤,方法如图6-40 所示。

<br />
<br />
先在伤口敷料上用绷带环绕两圈,然后从胶体远端绕向近端,每缠一圈盖住前圈的1 /3 ~1 / 2 成螺旋状,最后剪掉多余的绷带,然后胶布固定。

(3 )8 字肘、膝关节绷带包扎:适用于肘、膝关节及附近部位的外伤,方法如图6-41 所示。

<br />
先用绷带的一端在伤口的敷料上环绕两圈,然后斜向经过关节,绕肢体半图再斜向经过关节,绕向原开始点相对应处,现绕半圈回到原处。

这些反复缠绕,每缠绕一圈覆盖前圈的1/3 ~1/2 ,直到完全覆盖伤口。

( 4 )手部三角巾包扎:适用于手外伤,方法如图6-42 所示。

<br />
将带状三巾的中段紧贴手掌,将三角巾在手背交叉,三角巾的两端绕至手腕交叉,最后在手腕绕一周打结固定。

( 5 )脚部三角巾包扎:方法与手抱扎相似。

( 6 )手部绷带包扎:方法与肘关节包扎相似,只是环绕腕关节8 字包扎。

(7 )脚部绷带包扎:方法与膝关节相
似,只是环绕踝关节8 字包扎。

<br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