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市政道路旧路改造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市政道路旧路改造设计
摘要:本文主要从旧路改造涉及的问题出发,对在旧路改造中的平面设计、纵
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路基设计、路面结构设计以及施工交通组织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旧路改造;工程设计;施工组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时期,城市的配套设施也在不断更新,市政道路作为重要的基础工程,它的建设质量及设计水平,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城市交通效益
的发挥以及居民的生活水平。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城市交通压力的不断加大,大部分
早期建成的城市道路逐渐显出定性混乱、断面与交通量不匹配、线形不规范、路面结构薄弱、地下管网容量不足等等一系列问题,极大的影响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主要根据旧路改造涉及的问题,对在旧路改造中平面设计、纵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路基设计、路面结构设计以及施工交通组织问题进行分析。

一、旧路存在普遍问题
1.地下管网设计容量不足,造成反复开挖扩容。

地下管线历来是城市的“血管”和“神经”,
道路地下管线涉及给水、雨水、污水、燃气、电力、路灯、有线电视、等十多种地下管线,
形成了一张错综复杂的地下管线网络。

2.交通组织混乱,过分强调机动车道路权。

受早期的城市规划理念的影响,目前慢行交
通缺少必要的行车空间、道路资源、停车空间等慢行服务条件,导致旧城道路交通混乱,缺
乏基本的行车安全及舒适感。

共享单车的出现正在倒逼城市慢行系统的加速建设及完善。

3.路面病害多,设计标准过低。

随着道路交通压力的日趋严峻,汽车保有量大的城市的
早期道路已经不能满足城市化进程的需要。

特别是汽车严重超载,对路面结构标准较低的路
面已造成严重的破坏,大量路面出现严重病害,影响道路寿命,降低了道路的整体服务水平。

4.附属设施不完善,人文关怀不足。

早期阶段,我国城市交通道路的设计主要是以解决
交通流量问题为目标的,这一设计理念下虽然能确保道路交通使用功能的发挥,但没有人与
道路之前存在的关系进行考虑。

二、道路现状调查及准备工作
在改造方案设计前,需对既有路面结构状态及沿线构造物进行评估和检测,统筹改造规
模及内容。

其工作内容包括:
1、既有路面病害及承载力的调查,方便对旧路病害有针对性的处理。

2、现状管线调查,对管网进行排查,弄清各管线位置及标高,以便在设计阶段做好管线
迁改以及保护工作。

3、对道路沿线既有构筑物进行外观及承载力等检测,特别是沿线桥梁、涵洞等构筑物。

4、对现状道路进行纵断面及横断面测量,应按确定的平面里程及桩号进行,保证设计成
果与实际相符。

5、与各管线权属单位确认各管线现状规模是否满足远期需求,以免造成道路二次开挖改造,投资浪费。

6、对设计使用年限的交通量进行预测和分析。

三、旧路改造设计内容
在旧路相关调查和检测资料的基础上,旧路的改造在考虑提高道路功能的同时,还应兼
顾工程经济性,灵活运用技术标准。

1、平面设计
旧路改造路线设计通常是在原有的路线设计基础上进行优化,充分利用原有道路。

对于
原有道路的一些平纵组合不当的路段和纵断面不合理的路段,从行车安全的角度出发,必要
时需改变平面线型,以获得利于行车安全的效果。

城市道路改造平面设计应兼顾旧路利用和线型要求,本着整齐规则的原则,避免大拆大建。

2、纵断面设计
旧路改造的纵断面设计相对比较复杂,设计时需着重考虑改建道路的现状标高、路网规
划标高、管道覆土要求、与周边建筑的衔接、路面结构方案等影响因素。

同时在满足自身排
水的同时还需满足周围地块的排水要求。

路线纵段拉破受路面结构影响最大,改建道路路线纵段设计与路面结构方案是相辅相成的,应以最大限度地使纵坡调整值贴近旧路补强厚度为原则,考虑道路横坡及超高进行设计。

在拟合纵断面时,还应尽量照顾平纵线形组合要求。

可采用规范规定的极限值,如坡长、纵坡或竖曲线等,在局部路段既有路为平坡时,可采用平坡,两侧再采取如设置锯齿边沟的
方式解决路段排水不畅的问题。

3、横断面设计
旧路横断面设计受控于旧路现状,一般需改造的道路,其沿街建筑、周边地块用地布局
及周边路网已基本成形,因此旧路改造横断面的确定需充分结合规划及现状,同时兼顾交通
量及现状绿化景观,提出合理可行的方案。

根据前期交通量调查与分析,确定道路改造规模,拟定合理的路权分配。

由于受限于早
期规划理念,很长一段时间内,人流量和机动车车流量成倍增长,自行车逐渐淡出了城市生活,非机动车道在道路设计中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近年来,随着共享单车推广,慢行交通
逐渐重回大众视野,其重要性日益突出,在旧路改造中如何兼顾机动车交通及慢行交通的需
求是横断面设计必须考虑的重要内容。

4、路基设计
城市道路改造设计,新旧路面交接以及路基的加宽拼接是重要的难题,关系整个改扩建
工程的成败。

新旧路面交接主要存在不均匀沉降的问题,由于新旧路基沉降量修筑时间、修筑材料等不同,极易产生沉降不同,间接导致路面开裂、破损等病害。

路基加宽常常会导致路面产生各种裂缝、下沉等病害。

除此之外,由于旧路基固结沉降
基本完成,而新路基沉降较大,之间产生的纵向裂缝会较为明显。

而加宽段由于和老路基未
形成统一体,若处理不当会形成一个滑动面,并有可能随之滑动。

5.路面结构
旧路改造中路面结构的设计占重要地位,直接关系到改造后道路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

设计时,首先应对旧路路面进行调查分析,记录病害路面位置及数量,按车道数绘制出草图。

旧路路基经过多年的营运,可认为路基已基本稳定,旧路路面破损严重,出现沉陷、大面积
坑槽、基层受到严重破坏无法满足承载力要求的路段应进行挖除新建路面结构,一般采用混
凝土基层进行搭接。

对旧路原有路面弯沉值合理,路面强度满足要求的路段,沥青路面面层
进行铣刨,灌缝处理后加铺沥青面层。

砼路面修补开裂板块后进行沥青罩面。

为防止路面反
射裂缝的产生,还应进行防止反射裂缝的措施设计,一般采用旧路面与罩面层之间铺设土工
塑材或土工织物防止裂缝产生。

6.附属设施
为减少投资浪费,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在进行旧路改造时,还应考虑既有附属设施的利
用与完善,如现状照明设施、交通设施、无障碍设施等,充分利用,同时还需统一规范、查
缺完善。

各类井井框标高要随着路面的坡度及标高进行调平。

侧、平石均要统一规格。

绿化
景观应结合旧路特点与城市规划进行综合设计。

7.施工期间交通组织
旧路改造施工一般需要维持车辆通行,在一些车流量大的道路更是重要,如何组织施工
以令交通顺畅是施工进度的关键。

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单边施工,单边通车。

因此需严密地组
织施工,做好施工计划,工程才能顺利进行。

特别对于单边单向通车情况,在施工段两头,
还需派出专人指挥交通,让两个方向的车辆轮流通过施工路段。

旧路沿线通常有较多出入口及路线交叉,施工时需留出缺口出入。

但缺口太多,会严重
影响施工。

因此,施工时应全面考察全路段的出入口情况,并调查当地的小路连接情况,合
理地定出预留缺口的位置。

把可能合并的出入口尽量合并,必要时可修临时便道相连,使多
个出入口可从一个缺口出入。

四、结语
旧路改造具有施工周期紧、技术难度大等特点,既要对原路段进行最大程度的利用,又
要根据当前实际交通状况进行调整与优化。

由于旧路改造对土地资源的最大利用,相比于新
建公路,经济上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体现之一。

对旧路改造应因地制
宜,充分发挥原路的优点,以达到经济与技术的平衡为原则,使得改造以后的道路符合当地群众的需求,促进当地的发展。

参考文献
[1]CJJ36-2016 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
[2]张传贤.浅谈市政道路旧路改造施工技术[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28).
[3]孙茂辉牛浩.谈旧路改造工程路基路面设计问题[J].山西建筑,2017,43(7).
[4]何明权.浅谈城市道路旧路改造设计[J].四川建筑,2014,34(5).
[5]滕海生.改扩建公路路基路面设计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J].路桥科技,2012(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