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六校2021-2022高一物理下学期期初考试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辽宁省六校2021-2022高一物理下学期期初考试试题
辽宁省六校2021-2022高一下学期期初考试
物理试题
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每个小题有四个选项,其中1-8题是单选,9-12题是多选,选对的得4分,有漏选的得2分,有选错的或不选的得0分) 1、下列关于运动的性质中说法正确的是()
A .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
B .曲线运动的加速度一定改变
C .匀速圆周运动是匀变速运动
D .变力作用下的物体一定做曲线运动
2、一个质量是2kg 的小球从20m 高处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则下落1s 时重力的瞬时功率是(g=10m/s 2
)()
A .20W
B .100W
C .200W
D .400W
3、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 图像如图所示,则对该质点的运动描述正确的是() A .前8s 内质点的位移为零 B .第2s 末和第4s 末质点在同一位置 C .第2s 末和第4s 末质点的速度相同 D .第3s 末加速度方向发生了变化
4、人用绳子通过定滑轮拉物体A ,A 穿在光滑的竖直杆上,当人以速度v 0匀速地拉绳使物体A 到达如图所示位置时,绳与竖直杆的夹角为θ,求此刻A 物体运动的速度是() A .θsin 0v B .θsin 0v C .θcos 0v D .θ
cos 0
v 5、如图,A 、B 两小球从相同高度同时水平抛出,经过时间t 在空中相遇,若两球抛出时的初速度都变为原来的2倍,则两球从抛
出到相遇经过的时间为() A .t B .
22t C . 2
t D .4t 6、列车关闭发动机进站,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当滑行300m 时,速度减为一半,求列车进站滑行的总路程是( )
A .400m
B .600m
C .900m D.1200m
7、光滑斜面倾角为37°,B 物体的质量是A 物体质量的3倍,两物体通过一根细绳连接跨在斜面顶端的光滑定滑轮上,A 搁在斜面上,B 竖直吊着,B 离地面高度h=3m ,托住B 使系统保持静止,然后松开。
求当B 着地瞬间A 的速度(g=10m/s 2
)()
A .3m/s
B .152m/s
C .6m/s
D .30m/s
8、轻绳两端分别连接A 、C 两物体,m A =1kg,m B =2kg,m C =3kg,物体A 、B 、C 及C 与地面间的动摩
擦因数均为μ=0.1,轻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可忽略不计.若要用力将B 物拉动,则作用在B 物体上水平向左的拉力最小值为(g=10m/s 2 )() A .3N B .4N C .7N D .8N
9、下列关于万有引力定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万有引力定律是牛顿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发现的
B .公式F=G
22
1r m m 中的G 是一个比例常数,是没有单位的 C .公式F= G 221r m
m 中的r 是指两个质点间的距离或两个均匀球体的球心间的距离
D .由F= G 221r
m
m 可知,当距离r 趋向于0时,F 趋向于无穷大
10、如图所示的齿轮传动装置中右轮半径为2r ,a 为它边缘上的一点。
左侧为一轮轴,小轮的半径为r ,b 为它边缘上的一点,大轮的半径为4r ,c 为它边缘上的一点。
若传动中齿轮不打滑,则()
A.b 点与c 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
B.a 点与b 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
C.a 点与c 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1︰4
D.a 点与c 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1︰8
11、一光滑的球A 放在曲面B 上,B 与地面的摩擦忽略,现用力
F 向左缓慢推动物体B ,则在B 向左运动的过程中() A .B 对地面的压力变大 B .B 对地面的压力不变 C .推力F 逐渐变大 D .推力F 逐渐变小
12、升降机中有一倾角为37°的斜面,质量为5kg, 斜面与升降机间无摩擦,斜面上有一个质量为2kg 的物体,当升降机以2.5m/s 2 的加速度向上匀加速运动时,斜面上的物体A 还是与斜面相对静止,g=10m/s 2
,则() A .升降机对斜面向上的支持力是87.5N B .斜面对物体A 的摩擦力是12N C .斜面对物体A 的支持力是20N D .斜面对物体A 的支持力是15N
第Ⅱ卷(主观题共52分)
二、填空题:(本题共有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13、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某同学设计了下图甲实验装置来研究加速度和力的关系,实验中让小车的质量不变,在平衡了摩擦力之后,打点计时器打出的某一条纸带如图乙所示,若打点计时器所用的交流电的频率为f ,则
①该实验中小车所受的合外力F一定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沙和沙桶的总重力mg
②若实验中测得的加速度大小为a,结合给定的纸带数据,可算出交流电的频率为f=______,再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多次重复测量,在某次实验中根据测得的多组数据可画出a-F关系图像如图丙所示
③分析丙图,此图线的OA段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
④此图线的AB段明显偏离直线,造成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
A.小车与轨道之间存在摩擦 B.导轨保持了水平状态
C.所挂钩码的总质量太大 D.所用小车的质量太大
14、一位同学用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其中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频率为50Hz,当地的重力加速度的值为9.80m/s2,测得所用重物的质量为1.0kg,若按实验要求正确地选择出纸带进行测量,量得连续三点A、B、C到第一个点O的距离如图B
所示,则:
(1)从起点O到打下计数点B的过程中重物重力势能减小量△E p=________J,此过程中重物动能的增加量△E k=________J(结果保留三位小数);
(2)在本实验中发现,重物减少的重力势能总是略大于重锤增加的动能,原因主要是因为(3)关于本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应选用质量和密度较大的重物
B、实验时应先放开纸带,再接通电源
C、打点计时器要接在电压为4-6V的直流电源上
D、测下落高度时,需从起始点算起,且选取的各点应距离起始点
适当远些
E、实验时需称出重物的质量
F、纸带上第1、2两点间距若不接近2mm,则无论怎样处理实验数据,实验误差都一定较大
三、计算题:(共36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15(6分)、宇宙中的恒星A有一质量为m的行星B,该行星B的星球半径是R,自转周期是T1,同时行星B以轨道半径r,周期T2绕此恒星A做匀速圆周运动,若测得恒星A的星球半径恰好是行星B绕其运行的轨道半径的1/10,则此恒星的平均密度是多少?
16(8分)、一名跳台滑雪运动员经过一段时间的加速滑行后从O 点水平飞出,经过6s 落到斜坡上的A 点.已知O 点是斜坡的起点,斜坡与水平面的夹角θ=37°,运动员的质量m=50kg .不计空气阻力(g=10m/s 2
),求: (1)A 点与O 点的距离L 多大?(2)运动员离开O 点时的速度大小?
17(10分)、光滑的圆锥体固定在水平面上不动,其轴线沿竖直方向,母线与轴线之间的夹角为θ=37°,在圆锥顶用长为L =2m 的细线悬挂一质量为L =5kg 的小球,小球以角速度ω绕圆锥体轴线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g=10m/s 2
)(1)当小球即将要离开锥面时小球的角速度是多大?(2)当ω= 2rad/s 时,求细线对小球的拉力多大?
18(12分)、如图AB 为固定的半径R=1m 的1/4光滑圆弧轨道,下端B 恰与小车右端平滑对接。
小车质量M=4kg ,车长L=8m 。
现有一质量m=2kg 的滑块,由轨道顶端A 点以初速度v 0=4m/s 进入轨道,滑到B 端后冲上小车。
已知地面光滑,滑块与小车上表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当车运行了2.5 s 时,被地面装置锁住不动(g=10m/s 2
)。
求:(1)滑块到达B 端时,轨道对它支持力的大小?(2)车被锁住时,车右端距轨道B 端的距离?
(3)从车开始运动到被锁住的过程中,滑块与车面间由于摩擦而产生的内能大小?
答案
1 2 3 4 5 6 A C B D C A 7 8 9 10 11 12 C B
AC
BD
BC
AC
二、
填空题:(每空2分)
13、①小于②
3
216549s s s s s s a
---++ ③a 与F 成正比④C
14、①7.700J 7.605J ②重锤下落过程中存在着阻力的作用(或重物所受的空气阻力和纸
带所受打点计时器的阻力) ③AD
三、计算题:
15、(6分)设恒星A的质量为M,则恒星对行星的万有引力提供行星的向心力
=mr ------2分
M= ------1分
M=3 ------1分
ρ= ------2分
16、(8分)(1) 运动员下落高度h=gt2/2 ------1分
h=10×62/2=180(m) ------1分
A点与O点的距离L=h/sinθ ------1分
L=180/0.6=300(m) ------1分
(2)x=h/tanθ ------1分
x=180/0.75=240(m) ------1分
x=v0t ------1分
v0=x/t
v0=240/6=40(m/s) ------1分
17、(10分)(1)mgtanθ=mLsinθ.ω2------2分
ω=2.5rad/s ------2分
(2) F T cosθ+F N sinθ=mg ------2分
F T sinθ-F N cosθ= mLsinθ.ω2------2分
F T=54.4N ------2分
18、(12分)(1)从A到B:
mgR=------1分
V=6m/s ------1分
在B点:N-mg=m------1分
得N=92N ------1分
(2)ma m=μmg a m=2m/s2------1分
Ma M=μmg a M=1m/s2------1分
当物体和车速度相等时:v1=v0-a m t=a M t ------1分t=2s<2.5s ------1分
物体和车相对位移△x=x物-x车=6(m)<8(m) ------1分以后物体和车共同匀速运动
车:匀加x 1==2m 匀速x2=2=1m
x=x1+x2=3m ------1分
(3)产生的热量:Q=μmg·△x ------1分
Q=24J ------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