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和狐狸》教学反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12课
《蝉和狐狸》教学反思
《蝉和狐狸》是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12课《伊索寓言》中的一则,主要讲述了狐狸花言巧语想把蝉从树上骗下来吃掉,但聪明的蝉十分善于观察、保持警觉,没有上狐狸的当。

这个故事生动有趣、跌宕起伏,深深地吸引着学生。

故事结尾,一句精辟的话语道出寓言的深刻内涵,引发学生去思考,去回味。

为了能使学生在已有的学习经验上进一步提高对寓言的理解能力,提高在学习中联系生活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培养良好道德品质。

我在教学中进行了如下尝试:
1、理论联系生活,注重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依附于课文载体实现的。

需要老师为学生创建感悟的平台,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促使学生自己去体验、去领悟。

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我充分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并抓住了课文与学生的情感契合点。

在学生学完了这篇寓言的寓意后,我趁热打铁,设计了开放性谈话:“生活就像一个大舞台,每天都上演着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很多时候我们也会遇到诱惑和欺骗,遇到挑战和危险,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你是如何面对的?”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谈体会。

“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畅所欲言说到了:“不要向《牧童和狼》里的牧童学习,要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要做一个实事求是,谦虚谨慎的人……”。

还有的学生想到了:“闯红灯引发交通事故,考试不检查丢分,迷信手机中奖”等生动的事例,情感教育得
到了升华,把课堂氛围也推向了高潮。

这一刻,我深深地体会到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决不能停留在中心思想、主题的归纳上,而应该面向生活,走进社会,让学生在语文教学中充分接触生活、感悟生活,展现自己的喜怒哀乐。

今后还应该积极进行这方面的探索,希望通过不断的努力能使语文课成为学生体验社会、展示特长,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培养良好道德品质的舞台。

2、巧妙设置情景,恰当运用表演,为学生插上一双想象的翅膀。

寓言故事的短小,也就常常会有一些可供学生进行想象的空间存在。

在分析狐狸和蝉的形象时我预设了两个情景想象话题:“想象一下狐狸赞美蝉时神态是怎样的”;“如果这是一只虚荣心强,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喜欢听承话的蝉,如果在听到美言后,可能会怎样想的,又怎样做的?”学生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了,讨论的气氛变得异常火热。

学生的想象力是让人欣喜的,在充分想象的基础上,学生眼中狐狸和蝉的形象逐渐丰满起来,为了进一步突破难点,升华学生对寓意的理解,我精心设计了“奇思妙想、创编寓言”,“舞台表演、情景再现”和“答记者问、现场采访”的环节。

在绘声绘色的课本剧表演和精彩不断的现场采访中,学生深刻感受到了狐狸的奸诈狡猾和蝉儿的聪明机警,肢体语言传递出的是他们对狐狸的谴责,对蝉儿的赞美,不知不觉中对寓意的理解就由书本上升到了生活的层面。

当有学生说到:“闪光的东西并不都是金子,动听的语言并不都是好话。

”“英俊狐狸先生,你坑蒙拐骗的伎俩已经被揭穿了,今后你可要自食其力,
不要再欺负小动物了……”“生活中我们应该做一个正直、善良的人,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换取丰收的果实……”这一句句闪耀着光芒话语,不正是孩子通过学习体验情感,感受生活的真实写照吗?
3、有效互动,积极评价,营造民主和谐课堂氛围。

本节课上,我与学生一直处于“对话”的状态,与同学们一起朗读体会狐狸的狡诈,想象蝉的内心活动,我觉得只有在师生的有效互动中,真正的民主课堂才能建立,也只有在民主的氛围中,学生才能无拘无束,畅所欲言。

当然,在某些环节的处理上,我认为还有欠完善的地方,值得推敲;在讲课时,感情的投入与感染能力还有待加强。

在这方面,我还应该不懈努力,不断锤炼驾驭课堂的能力,为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保驾护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