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网络舆情处置应急预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总则
1. 目的:为有效应对单位网络舆情事件,及时、妥善处理各类网络舆情,维护单位形象和稳定,制定本预案。
2. 适用范围:适用于单位内部及外部网络舆情事件的预防和处置。
3. 处置原则:
- 坚持及时性、主动性、科学性和法治性的原则;
- 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 坚持公开透明,及时回应社会关切;
- 坚持团结稳定压倒一切,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
1. 成立网络舆情处置工作领导小组:
- 组长:单位主要领导;
- 副组长:单位分管领导;
- 成员:相关部门负责人。
2. 领导小组职责:
- 制定网络舆情处置工作方针、政策和措施;
- 审议网络舆情处置方案;
- 指导、协调、监督网络舆情处置工作;
- 处理重大网络舆情事件。
3. 设立网络舆情处置工作小组:
- 组长:办公室负责人;
- 副组长:宣传部门负责人;
- 成员:相关部门工作人员。
4. 工作小组职责:
- 负责网络舆情监测、分析、研判;
- 制定网络舆情处置方案;
- 负责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
- 负责网络舆情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
- 负责网络舆情处置工作的总结和评估。
三、舆情监测与分析
1. 舆情监测:
- 建立网络舆情监测系统,对单位官方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进行实时监测;
- 监测重点:关注网络舆情热点、敏感话题、负面信息等;
- 监测渠道:新闻网站、论坛、社交媒体等。
2. 舆情分析:
- 对监测到的舆情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和分析;
- 分析舆情发展趋势、传播路径、参与人群等;
- 预测舆情可能产生的影响。
四、舆情处置
1. 快速响应:
- 在发现网络舆情事件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 工作小组迅速查明情况,了解舆情背景和传播途径;
- 及时向领导小组汇报。
2. 信息发布:
- 及时、准确发布权威信息,澄清事实,回应社会关切;
- 通过官方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发布信息;
- 保持信息发布的一致性和及时性。
3. 舆论引导:
- 通过舆论引导,引导公众理性看待舆情事件;
- 邀请专家学者、媒体人士等参与舆情分析,发表观点;
- 加强与媒体、公众的沟通,争取理解和支持。
4. 问题解决:
- 对舆情事件涉及的突出问题,制定解决方案;
- 落实整改措施,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形成工作合力。
5. 应急处置:
- 针对突发事件,迅速启动应急处置机制;
- 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态发展;
- 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沟通,争取支持。
五、预案演练
1. 定期组织网络舆情处置演练;
2. 提高工作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
3. 完善应急预案,确保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六、附则
1. 本预案由单位网络舆情处置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2.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通过以上预案的实施,单位将能够更好地应对网络舆情事件,维护单位形象和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