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第一单元 第二课 第一框 早期国家与社会课件(3) 人教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禹
桀
世袭制、 大型宫殿
青铜铸造业、 甲骨文、强大 的军队和严酷 的刑罚
国家初创
文字成熟、 青铜铸造业 繁荣
约公元 商朝 前1600 年
汤
纣
公元 周武 西周 前1046 王 年
分封制、 礼乐制度
制度形成 体系
夏朝 建立
商朝 建立
西周 建立
西周 灭亡
约公元 前2070年
约公元 前1600年
公元 前1046年
读一读材料
回答问题:
1、孔子是怎么看待周代的礼乐制度的? 他为什么如此重视这些制度? 孔子重视尊卑等级,而礼乐制度恰恰 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工具。 2、你认为古代的礼乐制度有什么利弊? 一方面起到了维护统治、稳定秩序的作 用;一方面压抑了人的个性和创造性。
礼尚往来、礼贤下士、尊老爱幼、这样一 些优秀的文化传统,并不随着朝代的更替 而有所变更,殃殃中华之所以被誉为“礼 义之邦”,就是因为这些良风美俗使炎黄 子孙展现着高尚文雅、彬彬有礼的风采。 所以当今社会要大力发扬古代的礼乐文 明 。 礼乐制度是为了维护古 代等级制度,体现社会 的不平等,当今是民主 的社会,所以不能发扬 古代的礼乐文明 。
“……夏有禹,商有汤 。周文武,称三王。夏传子 ,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 。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 ,至纣亡。周武王,始诛纣 。八百载,最长久。”
——《三字经》
说一说 史籍中“夏传子,家天下”的说 法,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在这之前采 用何种制度?
什么是王位世袭制?
历史上将国王权位视为一家一 族的私产,实行父死子继或兄 终弟及的制度叫王位世袭制。
概括——西周
1.武王伐纣: 牧野之战
公元前1046年,商朝灭亡,武王建立西周。
2.都 城: 镐(今陕西西安) 礼乐制度 3.重要制度: 分封制
4.西周灭亡: 公元前771年 5.末代暴君: 周幽王
BC771年,西周灭亡。
朝代
建国 时间
开国 亡国 君主 君主
文化成就
在中华早期文 明史上的地位
约公元 夏朝 前2070 年
乐,泛指结合仪式典礼演出的音乐和乐舞, 也是周宗法等级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猜一猜,这是什么?
编钟(乐器)
“曾侯乙”编钟1978年在湖北随州出土
你能将它译成 现代文吗?
孔子
(孔子)入公门,鞠躬如也;趋进,翼如也。君召使傧, 色勃如也。君命召,不俟驾行矣。 鱼馁,肉败,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食于 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史记 孔子进国君的宫门时,低头弯腰以示恭敬;然后 急行而前,态度端谨有礼。国君命他接待宾客,容色 庄重认真。国君有命召见,不等车驾备好就尽快出发 前往。 鱼不新鲜,肉变味,或不合规矩宰生的都不吃。 不适当的位置,不就坐。在有丧事的人旁边吃饭,从 没有吃饱过的。
义务:服从国王命令,交纳贡品,守卫疆 土,管理地方事务,保卫周王室。
1、分封制的实行在当 时有什么积极作用? 2、时间长了分封制度 不会有消极作用?为什 么?
诸候国权力、土地 的扩大会威胁周王 的政权。
随着人类的不断繁衍,周王室与诸侯之间的 关系越来越疏远。特别是那些在比较边远的 地区的诸侯国还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与 周王室的关系更加越来越疏远。长此以往, 本来就因为生产力发展水平而存在不同程度 的分散性,独立性的诸侯国离心倾向越来越 大,越来越不满足于做一个小小的诸侯国君。 一些势力较强的诸侯国更不满足于自己的现 状,互相侵占土地,掠夺财富,甚至是吞并 小国,战乱由此而开始,500多年争霸战争 由此而产生,从此人民将陷入战争的水深火 热之中,给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灾难。
我国有文字 可考证的历 史就是从商 朝开始的, 甲骨文是中 国汉字的前 身。
你认识十二生肖吗?
猪
猴
羊
兔
蛇
牛
马
龙
鸡
虎
狗
鼠
东边日出西边雨
一鸟不鸣山更幽
白下门东春已老 近来风雨又维舟
有人说,商朝的灭亡完全 是纣王宠爱妲己造成的,你认 为对吗?请说说理由。 商纣暴政引起民愤
周国势力的发展
概括——商朝 1.商朝建立: 约公元前1600年 2.突出文化成就: 青铜器 甲骨文 3.末代暴君: 纣
概括——夏朝 1.夏朝建立: 约公元前2070年,禹
2.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启
公天下
家天下
3.夏朝后期都城: 二里头 4.末代暴君: 桀
青铜时代和青铜文化
青铜时代:指人类社会已经发明和制作了 青铜器,并运用于生产和生活领域,使整 个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的时代。
青铜文化:青铜时代的一切物质文化和精 神文化都可称为青铜文化。
我国青铜文化的辉煌时期:夏商周时代
思考:请回答 ①该图所示的物体是 司母戊鼎 ②它是我国 商 朝的物品, 在国内外的地位怎样? 是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
③请列举四个与鼎有关的成语
一言九鼎 三足鼎立 问鼎中原 大名鼎鼎
说一说
有研究者指出,商代熔化铜液的坩 埚,最大的一次只能熔化12.7 千克铜。 因此,要浇铸司母戊鼎,需要八十多个 坩埚同时作业。如果加上制模、翻范和 修饰,再连同运输和配料,所需要的人 手和专门技能就更多了。
你认为古代的礼乐文明对现 代社会发展有什么利弊?
周代礼乐文化——中华礼仪的源头
随着时代的变迁,周礼的许多细则被废 止,其政治色彩,社会地位逐渐减弱。 “重礼敬德”的中华礼仪的精神传统却在 历史长河中沉淀下来。二十一世纪中华民 族的礼仪更大程度上属于一种社会公德, 它已由强制执行变成了公民自觉去遵守。 二十一世纪,礼仪仍然是评价一个人道德 品质和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准。
西周的建立
时间: 公元前1046年
建国者: 周武王
都城:
镐
假如你是统治者,面对广 袤的疆域,在“家天下” 的社会,你会采取什么措 施来巩固广阔的疆土?
分封制
在分封制下,受封的诸侯有哪些权利?
又要承担哪些义务?
权利:从国王手中获得土地、人口;可以 依据血缘关系,对土地及人口实行再分封; 再自己的封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拥 有行政、军师和征税等特权。
春秋时期,鲁国大夫季氏在院子里奏乐舞蹈,他用 了八排六十四人的乐舞队伍。孔子知道了,气愤难 忍,大发感慨道:“如果这样的事都能容忍,还有 什么事不能容忍呢?”原来,按周礼规定,只有天 子才能享用八排六十四人规格的乐舞礼仪,大夫只 能用四排三十二人。
1.哪个成语出自于这个典故? 是可忍,孰不可忍 2.孔子为什么如此生气? 孔子重视尊卑等级,他非常重视礼乐制度。因为礼 乐制度是维护社会等级制度的工具。它的目的是为 塑造贵族的等级身份意识和巩固宗法等级制度。
思考:
1、制造精美的青铜器,都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2、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能够生产出如此精美 的青铜器,说明了什么?
青铜器的意义
青铜器的产量和质量 折射出当时国家在物 质、技术及组织等各 方面所具备的强大实 力。技艺精湛、气势 浑厚的青铜大鼎象征 着那个时代灿烂辉煌 的文明。
容酒器
四羊方尊 (我国青铜器中的精品)
公元 前771年
走进西周
牧野之战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联合了很多不愿再 服从商朝统治的部落进攻商,纣王临时凑集人 马,在牧野(今河南汲县)与周激战。结果,因 为商朝的百姓都痛恨纣王的残暴,所以他们一 与周军相遇,就掉转矛头引导周军杀向纣王,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阵前倒戈”的故事。纣 王见大势已去,逃回朝歌,在他存放财宝的地 方——鹿台自焚而死,商朝灭亡。
礼乐制度的内容有哪些?
典章制度
行为方式 礼制 礼乐制度 伦理道德 风俗习惯 等诸多方面 音乐 舞蹈
乐制
------贵族生活的行为秩序 “礼”的制度是核心,规范贵族的 身份地位,使贵贱、长幼有序,涉及生 活的方方面面。
例如:贵族的“死”(避讳) 天子
大夫
崩、驾崩 诸侯
卒 文士
薨
不禄
乐—音乐和乐舞
周王
1.周朝时一个人的社会地 位和权力是怎么决定的?
诸侯
由宗法制为基础的等级制 决定的,由血缘决定。
2.这与现代社会有什么根 本差异?
卿大夫
士 平民 奴隶
现代社会崇尚民主、平等、 公平竞争和个人的奋斗,西 周强调等级,重视人的出身。 根本差异是:西周社会强调 社会等级。
礼乐制度
礼乐制度将等级制具体 化、生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