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视角下民办高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就业视角下民办高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摘要]民办高校在我国属于新兴本科院校,由于起步较晚故在社会影响力、学校
底蕴以及人才培养的系统化方面均与老牌的高等教育本科院校有一定差距。
本文
从近四届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本科生就业情况统计情况来反馈本专业人才培养改良,以更好地适应新常态下医学检验技术人才培养的要求,为社会输送满意的人才。
长沙医学院是国家首批通过教育部认证升级为本科二批的民办本科院校,2005年升本至今已形成16个院系,38个本、专科专业、面向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的全国性高等教育的医学类本科院校。
医学检验技术学面向临床医学
涉及了实验室科学,已逐渐形成一门多学科交叉、技术先进、发展迅速的独特应
用型学科[1-2]。
长沙医学院医学检验系创立于2002年,2005年开始招收四年制
本科生,目前已向社会输送了1000余名本科毕业生[3],就业率一直较高。
医学
检验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早已发生转变,由以往普通流向医学检验科、血站、疾控逐渐导向涵盖了医学相关实验室、仪器试剂生产企业、第三方检验机构等更
广泛的多型就业渠道,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我系一直致力于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不断深化开展教学改革,以期为社会输送满意人才为目的。
通过研究调查2013-2016近四届的毕业生毕业去向可为造就新型的人才培养优化方案提供参考。
1.2013-2016届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状况统计
1.1整体就业情况
长沙医学院2013-2016届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全日制本科毕业生共XXX名,就
业率整体呈上升趋势且维持在较高水平。
尤其2015、2016届毕业生就业率已经
超过95%。
由此可见现阶段下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本科生就业形式良好。
1.2就业单位流向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目前医学检验技术本科毕业生大部分仍就业定向于各级医
院的检验科,与此同时,省级医疗单位的比例在下降,而导向基层医院(市级以
下医疗机构)就业的比例在增加,这同国家教育部以及长沙医学院的办学定位不
谋而合。
但是前往乡镇医疗系统就业的毕业生人数仍非常少,这说明一方面学生
家长的传统就业观念还没有转化过来;另一方面乡镇医疗机构的工作环境以及待
遇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4]。
1.3就业岗位类型分析
从表2可以看出,近4届本科医学检验技术毕业主要流向各级医疗机构的检
验科,但是也可以明显看出2015届、2016届毕业生前往第三检验机构为代表的
医学检验相关企业公司就业人数同期相比明显提高,随着新的医疗改革方案的出
台以及国内以艾迪康、金域检验为代表的第三方检验机构进一步壮大,预计今后
前往公司企业就业的毕业生将会逐步增加[5],由此看出,很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以第三方检验机构为代表的医学检验相关公司企业会成为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毕业
生就业的重要一块。
1.4 就业民族融合性分析
目前,全国高等教育大中专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占用全国大学生中重要的比例,而民办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就业情况更是尤为突出,而就2015届、2016届毕
业中少数民族学生从事医学检验技术方面的流向,类型比例还是较高的,突破了
以往的少数民族学生在就业方面地区性失衡,以及从事工作与专业不符的径口。
坚持民族团结,民族融合,民族平等的教育理念,树立多项型,专业型,创新型
的民办医学类高校少数民族学生为宗旨,为社会以及民族团结统一和谐发展培育
新时代血液。
2.就业变化给人才培养带来的思考
2.1应在培养过程中强化职业生涯规划、专业发展教育等内容,一方面改变学生传统固有的择业观,就业观,积极引导学生进基层为新医改做贡献;另一方面
引导学生个性化发展,早期选择适合自身的发展方向,避免学生毕业时眼高手低、茫然就业。
2.2新常态下医学检验技术就业流向已经或正在发生深刻变化,那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注意。
我系紧跟专业前沿发展,自2011年起陆续与金域检验、艾
迪康检验等开展了合作,并建立了正式合作关系,每年都会邀请公司企业领导来
校与学生交流,但是这种合作必须进一步深入,要逐步将双方的合作关系涵盖到
产-学-研-实习-就业“五位一体”的全方位、高广度的合作关系,以适应将要发生的
变化。
2.3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除了传统教学外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自学能力以及终身学习的观念[6-8]。
这样的毕业生才能很好地适应将来的
专业发展要求,掌握日新月异的医学检验技术。
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对高校人才培养具有指导性意义,新常态下的医学检验
技术专业正在快速发展,如何保证培养的毕业生具有足够的竞争力以及适应能力
就必须长期性紧跟专业发展前沿,不断更新人才培养方案,对于毕业生的就业调
查工作应作为常规工作长期开展,为更新人才培养方案提供重要参考。
参考文献:
[1]马润,王玉明,陈孝红,等.医学检验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J].卫生软科
学,2015,29(11):717-719.
[2]哈丽娜,马菊梅,高玉珍,等.宁夏医学检验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分析[J].西北医学教育,2014,22(4):695-697.
[3]周江,李子博,舒艺.基于PDCA循环的模块化教学法«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教学中
的应用设计.临床医学教育,2017,25:043-044.
[4]刘旻,范慧,杨雪梅,等.石河子大学医学院本科实习及就业情况调查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7,38(9):1291.
[5] 浦春,冯钢,路勇,等. 校企合作模式培养复合型医学检验人才的探析[J].中国实验
诊断学,2017,21(5):932-934.
[6]陈清泉,林旖,林梨平,等.基于转化医学理念的应用型医学检验技术人才培养模式
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6,11:53-54.
[7] 乔凤伶,李阳,张瑞华,等.医学检验人才专业能力基本标准和质量评价的调查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7,02:141-143.
[8]李倩,卢晓雪,毛旭虎.应用型医学检验本科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探索[J].安徽医
药,2017,21(4):775-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