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年糕400字作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做年糕400字作文
做年糕400字作文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
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帮大家的做年糕400字作文,仅供参考,欢送大家阅读。
“吃年糕,步步高。
”我们家乡的人在过年的时候,总要去加工厂做年糕。
今天,我和哥哥妹妹一起回到乡下奶奶家做年糕。
长这么大,我还是第一次去做年糕的地方。
做年糕的地方在一个用砖头搭的房子里,我一进年糕厂,一眼就看到了在水里浸了好几天的大米。
一筐一筐的大米排成一条长长的队伍。
几个工人齐心合力,一起把一筐筐大米倒入机器里。
“呜呜呜——”没几下子,一粒粒白白胖胖的大米就粉身碎骨,变成了洁白的米粉。
工人们再把磨好的米粉放到蒸笼里面去蒸,蒸熟以后又倒在石板上。
机器一开,“突突突……”转呀转,这些蒸熟的米粉就从机器的一个小洞里慢慢出来,变成了一条长长的年糕,好神奇哦!工人叔叔手起刀落,“咔——咔——”熟练地把它们切成一节一节。
我们几个手忙脚乱地用塑料袋把年糕一节节套起来。
哇,刚做出来的年糕真的好热,我们的手都被烫红了。
我快速地拿了一点刚出炉的年糕塞进嘴里,又香又糯,味道真不错!
做年糕太有意思了!今天,我大开眼界,终于知道年糕是怎样做出来的了!
新千年的第一个星期天,我跟爸爸到年糕店里去做年糕。
年糕店的设备很简单。
一台磨粉机,一台年糕机,一眼大灶。
但来做年糕的人却排起了长队,米箩从屋里排到屋外。
大灶上的年糕蒸里正冒着热气,还不时飘出糕花的香味儿。
终于轮到我们做了。
只见师傅把米倒进磨粉机里,经过两次滚压,米变成了很细的粉。
然后把粉倒进糕蒸里去蒸,把粉蒸熟,变成了糕花,再放到年糕机上去挤压。
挤压出来的年糕是连在一起的,再有机器上的一把剪刀把年糕剪成一段一段的。
这就成了平时我们所吃到的年糕。
听爸爸说,过去做年糕都是手工制作的。
把蒸好的年糕放到捣臼里捣,很费力。
因此,往往是十几家拼起来做,很热闹。
做年糕,要过年了。
小孩子特别开心,都要去看热闹,有时还能吃上一块年糕团,香喷喷的,很好吃。
那时,还有谁家年糕做得多,谁家的年成好的说法。
做年糕也就成了“年糕年糕年年高”的象征。
难怪现在的农民要做几大箩米的年糕。
现在,虽然一年四季都能吃上年糕,年糕已不再是过年特有的食品。
但从年糕店米箩排成的长队和来做年糕的人们那喜气洋洋的神情中可以看出,农村处处飘溢着“人乐年丰”的祥和气氛。
“吧唧——吧唧——”真好吃。
我们义乌有个习俗,是吃年糕。
吃年糕,年年高。
“做年糕了!”奶奶大叫,我就像狂风一样飞到奶奶身旁,观察奶奶是怎样做年糕的。
只见奶奶把糯米拿出来,放在水里泡。
等糯米像个白色的大娃娃的时候,就可以不泡了。
“奶奶,我看不清你了!”这时厨房里热气腾腾,白气娃娃在跟我玩“蒙眼睛”的游戏。
原来,奶奶在蒸糯米,过了一会,糯米
变的透明无暇,变得更白了,还流着“汗”呢!真是越来越可爱了。
接着,是碾碎糯米,从漏斗上倒下来,“白娃娃”争先恐后地从漏斗上掉下来,飞进大机器的肚子里,不一会儿,变成了“粉身碎骨”,“白娃娃”好似在说:“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哈哈!可爱的年糕,我来了!
“老头子,快来帮助!”奶奶大声地说,爷爷正在晒太阳,被吓了一跳,险些从躺椅上滚下来,说:“好好好,我来了。
”只见爷爷拿来了大铁锤,奶奶连忙把糯米放到捣臼里,爷爷抬起大铁锤,用力砸了下去,奶奶又把糯米翻了个身。
就这样,糯米被砸得好惨。
糯米像一个个身受重伤的士兵。
看!闪亮的大刀又来了,啊!“士兵”被切得一片片的。
哇!好香啊!真好吃。
我迫不及待地冲向年糕,真美味!
寒假到了就说明快过年了,我期待着跟外婆学做年糕,那年糕特别香甜美味!
农历十二月二十七日早上,我们终于要开始做年糕了,我的心情格外兴奋!
外婆手把手教我做年糕。
首先,把糯米团捏成碗一样的形状,然后在糯米碗里面放入馅料,包起来并把它搓成小球。
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很不容易!把馅料包在糯米碗里的时候,要把糯米碗边沿一点一点地捏在一起,渐渐形成一个小球。
外婆告诉我一定要捏紧了,不然会露馅。
捏好糯米碗边沿后,还要把糯米小球搓圆。
在搓之前,要在手心里沾点生面粉,防止糯米球黏到手上不好搓。
年糕的馅料可以是红豆、花生、芝麻……我最喜欢红豆馅,所以就放了红豆。
接着用竹叶把这包有馅料的小球裹住。
刚开始的时候,我笨手笨脚的,总是需要外婆放下手里的活来帮我一下。
后来,我渐渐找到了窍门,越做越熟练,外婆都夸我做得好,我可快乐了!我们把裹好的小球放入锅里蒸。
大约二十分钟后,香喷喷的年糕就出炉了。
我迫不及待地尝了一下,可甜了!
吃着自己包的红豆年糕,我的心里甜滋滋的。
我明年还要和外婆做年糕。
大家一定不知道传统美味的糖年糕是做的吧!我也没有见过,可是今天,我看到了。
糖年糕是温州人过年时需准备的一种食物,很好吃,是寓意着“年年高”的意思,寄托着人们对来年的一种美好愿望。
这个东西好吃,但是制作过程有点麻烦。
首先需要将糯米跟粳米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和起来,磨成粉,然后把红糖、芝麻、桂花等自己喜欢的配件放在年糕粉里。
不过,我们要想吃到好吃的糖年糕,我们就需要将年糕粉里中的小块捏碎,使年糕不会有些生,有些熟。
这些事情做好后,我们可以进展下一项工作了:蒸年糕。
我们要把年糕粉放在木桶里,因为是用蒸气来蒸的,所以我们要等很长时间,等啊等啊,慢慢的香味出来了,让人垂涎三尺啊!
接下来,需要二个人共同合作,才能完成,一人把将蒸熟的.年糕粉放入石臼里,一个拿着一石锤,锤一下,另一人迅速将年糕反一下,这样反复了了好长时间,美味手工的糖年糕终于新的新鲜出炉了,妈妈说这样锤出来的年糕才好吃,我就先偷偷得摘一点尝了一下,真是无比香甜啊,有着浓浓的年味。
接下来就是做造型了,
妈妈说,以后过年的时候都做金元宝或年糕砖等,讨个好彩头。
于是我做了好多的金元宝与鱼啊,准备送给我想要送的人,哈哈!
今天,我们和弟弟一家去年糕厂做年糕。
我们来到年糕厂时,叔叔昨天晚上送来的米已经在水里泡了一晚上,现在这些米可以直接和着水磨成面粉了。
做年糕的师傅把磨好的面粉带水都装在面粉袋里。
叔叔们把磨好的面粉弄干,这个过程我们等了一上午,终于轮到我们轧细面粉了。
我们把十多袋硬硬的面粉袋,送到窗户前,那位爷爷把它们拿了进去,把硬硬的面粉袋放进了机器里。
不一会儿,那些硬硬的面粉袋从机器的另一端掉了出来,立刻变成了软软的面粉袋了。
我仔细一看,那个机器就像橡皮泥里的压平器,在上面有五十多根又细又长的水泥钉。
等了一会儿,轮到我们煮面粉了。
我着急地等待着,过了好久,面粉煮熟了,叔叔们把他们放进了做年糕的机器里。
年糕从年糕机里伴着自来水流出来,像是一条又粗又长的“白色肠子”。
一位老爷爷不断地用刀把它切成一截一截的,它们纷纷掉进一个箩筐里。
热气腾腾地的年糕就这样做好了。
妈妈和婶婶急忙把年糕晾在外间的竹席上,等它们稍微干一点,放到了自己的车子上。
而我,只顾着吃那些热乎乎的裹有榨菜的年糕团,味道真好啊!
今天的收获真大,不但知道了年糕是怎么做出来的,还吃到了平时吃不到的年糕团。
我的拿手好戏是:做红糖年糕。
它带给了我快乐。
清晨,随着一声“我饿了!”传来,我朦朦胧胧的起床了,妈妈嚷着让我做红糖年糕给她吃,我无奈地走向厨房,穿上斗篷,戴上厨师帽和袖套,开始做。
首先,从冰箱里拿出年糕,拿起一个碗,放满水,给年糕洗个热水澡,把身上的杂质都洗掉。
锅中放入油,铺平,开小火,把年糕放进去,让它像烙大饼一样烙,翻来翻去,真的像烙大饼一样,很快就熟了,尝一个酥脆,刚想拿红糖,它自己就迫不及待地出来了,摔在地上,窸窸簌簌地叫:“真疼!真疼!”我清扫干净后,把年糕捞到盘子里,它也累了,让它睡一觉,把红糖和水放入锅中,大火,直至粘稠状,放入年糕,使两面均匀的沾上红糖水,就可以了。
我赶紧叫妈妈起床,她看到了,迫不及待地吃了起来,满嘴流油,两眼放光,舒适的闭上眼睛,嘴里不停地念:“好吃”突然,妈妈噗的一声,把年糕吐了出来,她苦笑地说:“你有一块没煎熟。
”我为难地笑了笑,妈妈说:“你再去煎一盘,作为你的惩罚。
”我只好容许一声,又去做红糖年糕,虽说是拿手好戏,但有几次还是会失败,但我不气馁,因为我知道失败是成功之母。
我的拿手好戏,给过我快乐,也给过我痛苦,但最重要的是给了我一个道理。
过年了,我一回老家,就对奶奶说:“奶奶,我要吃年糕!这次,我可以和你一起做年糕吗?”“额,好吧,不过你可不要给我拖后腿!”奶奶无奈地说。
大年三十到了,奶奶可真慢,她也不想想,我有多么喜欢吃年糕。
不过,今天她真的准备了材料!奶奶端来一个大铁盆,又拿来一壶水,一袋红糖,一袋白糖还有一袋淀粉。
她叫我把淀粉倒进去,是铁盆的一半。
我将淀粉一股脑儿到下去,可忘记要倒多少了。
“应该是一大半吧。
”我想。
我先到了一半,停了一秒,继续倒。
奶奶见状,赶紧扑了上去。
“这个可不能多到呀!”她喊。
原
来我还要继续倒下去的,可奶奶一扑,我手里的面粉全都倒在了我的脸上。
“啊!”我尖叫一声。
现在,我成了一个“面粉人”。
奶奶狂笑着把我带到卫生间把脸上的面粉洗干净了。
我吓得都不敢做年糕了,所以剩下的工作都要由奶奶来完成。
我看着奶奶熟练地将白糖、红糖倒入铁盆里,再然后就要加水了。
我看着,手不禁又痒了。
“我来倒!”我说。
奶奶将水壶递给我,我一倒。
“够了!”奶奶喝道。
我搅了搅,它立马变得黏黏的了。
我将它又搅了搅。
奶奶说可以蒸了,就将它拿过去了。
晚上年糕蒸好了,大年初一,年糕晒干了,我拿着年糕开心地喊:“
大年初一吃年糕,步步高升!”
今年秋天,我家稻子大丰收。
看着家里堆积如山的米,爸爸妈妈决定去年糕厂里做年糕。
年糕年糕嘛,年年高,过年吃年糕意味着来年可长高,我最喜欢了。
我们先把米淘洗干净,来到了年糕厂。
首先,把这些米全部倒入机器中,碾成雪白的粉,再把这些粉放进蒸笼里蒸熟。
我尝了一口蒸熟的粉团,软软的,很有嚼劲,还散发着一股淡淡的米香。
然后,爸爸和蒸年糕的师傅一起把这些已经蒸熟了的面粉团倒入机器里搅拌。
搅着拌着,从机器下方的一个口子里出来的就是那一块块白白胖胖的年糕了。
又过了几分钟,热乎乎的年糕“躺”在传送带上过来了。
瞧,就像刚出生的婴儿,白白胖胖的,可爱极了!我不禁咽了一下口水。
没方法,机器在飞快地运转着,爸爸妈妈手忙脚乱地将年糕放在架子上。
我们人手不够,不然年糕就要“坐滑滑梯”了。
我只好忍住“诱惑”,先帮爸爸妈妈把年糕放到架子上。
我们分工合作,
爸爸和妈妈负责从传送带上把年糕拿下来,而我负责把这些年糕平铺在架子上。
终于,在袅袅上升的热气中,年糕全都做好了。
看着一块块年糕整齐地躺在架子上,我开心极了。
时光荏苒,日月如梭。
时间过得真快啊!转眼间,又要迎来新的一年了。
听说姥姥家做年糕,我与妈妈便去了姥姥家帮她做年糕。
做年糕前,得先做好准备工作。
首先,需要发面,放上酵母粉、牛奶和水搅拌均匀后,放上面粉,用手揉一会儿,当面粉揉成整体后,用盖垫盖上,等待发酵。
在这期间,将枣放进锅里进展煮制、晾干;第二天,面就能发好,可以开始做年糕了。
我拿出一块儿面,模仿着姥姥的动作,先揉出一个面团,然后在上面放上枣,“放两层,盖要比底大一些……”姥姥喋喋不休地指点着我。
不一会儿,一个有着凹凹凸凸小洞的年糕从我手里诞生出来了。
做完了这个年糕,我就有点不耐烦了,便自己琢磨着做一些小动物。
我先做了一个小刺猬,用剪刀剪出小刺猬身上的刺,又用红豆做眼睛。
这样,我的第一只小刺猬便完成了,它看上去活灵活现、栩栩如生;我得到小刺猬的启发,用掰下来的好多块面团,做成了一只有着水灵灵像荔枝一般眼睛的小兔子。
虽说做年糕不是我的强项,但是我却体会到了做年糕的真正乐趣。
因此,我有了一个想法,把我亲手做成的年糕带给爷爷奶奶尝尝,让他们体会到,我也是一个心灵手巧的孩子。
每年春节前,外婆都会给我们送来手工制作的水磨年糕。
每当这个时候,妈妈都会给我讲起她儿时的记忆:比方和小伙伴一起看大人“搡年糕”,还有外婆做的炒年糕,虽然当时用的都是很普通
的食材,但是却一直让妈妈念念不忘。
寒假里,我和爸爸商量一起为妈妈制作一盘炒年糕,给妈妈一个惊喜。
早上,我和爸爸去市场买了制作炒年糕必需的食材,有猪肉,有冬笋,还有韭菜和从爷爷家拿来的芥菜。
在爸爸的指导下,我先把年糕切成一小块一小块,咦,这年糕怎么这么硬呢?平时看爸爸妈妈切年糕可没这么费力。
勉强切好年糕,我接着剥冬笋,我把它的“衣服”一层一层地剥掉,然后交给爸爸处理,爸爸把冬笋切成一条一条的细丝,最后爸爸帮我切好了肉丝和韭菜。
万事俱备,开始炒年糕!我把油倒进锅,不一会儿,锅里“噼噼啪啪”的,跟放鞭炮似的,等它冷静一点,我小心翼翼地放入了肉丝,“咝咝咝……”,我往后一躲。
迅速翻炒了几下以后,我放入了笋丝和韭菜,继续用铲子翻炒,在爸爸的指挥下,我倒入了年糕洒了一点水,没有几分钟,炒年糕便出锅了。
这时,妈妈正好回来了,看见这一大盘炒年糕,显得非常开心。
妈妈尝了一口后,向我竖起了大拇指,“真棒!”
给妈妈做儿时的年糕,让我充满了成就感。
春节前,妈妈带我去做年糕。
一路上,我很兴奋,在心里不断猜想:会是什么样的呢?过了一会儿,车还没到地方,就传来“轰隆隆”的机器声。
走近一看,人可真多啊!一筐筐米排起了长龙,等待打成粉。
一颗颗浸泡过的白白的米粒在阳光的照射下更加晶莹剔透,闪闪发光。
轮到外公了,只见他利索地拿起一筐米,一只手拖住后边,往“怪物”口上倒。
说是“怪物”,其实是打米机器。
只见米粒很快被“怪物”吞噬,不见了踪影,外公急忙把筐放在出口处,不过一
会儿,洁白的米粉就缓缓地流了出来,满满的一大筐。
大家齐心协力,把米粉又扛到另一边排队等候。
终于排到了。
大家把粉倒到一张大萝筐里,一位师傅在粉中参加水和盐,搅拌均匀倒入蒸桶里蒸。
“如果不蒸,就是生的,做不了糕。
”妈妈告诉我。
米粉在滚烫的蒸汽中“挣扎”,我也在静静地等待奇迹的发生。
等了一阵子,开始做糕。
只见师傅把熟粉放进一个八公分大小的机器洞里,糕终于重见天日,慢慢地从洞口挤出来,不过一次还不够,糕又进入机器的“肚子”里进展一次“旅行”,这样挤出来的年糕才会又滑又嫩。
年糕出来后,被师傅切成一条一条滑下来,外公用手把糕摆好在竹簾上,望着白白嫩嫩的年糕我不禁垂涎三尺,也迫不及待去抓一条,那糕可真烫呀。
外公在年糕中包了些红糖,我津津有味地吃年糕,那味道真是人间美味啊!
做年糕是玉环农村里的民俗,也是过年的象征,我爱做年糕。
星期六,我心血来潮,想做糖年糕。
在询问了妈妈后我就开始做了。
我拿出粉,倒在盆子里,然后再倒了一些热水,开始和面,起先我和得一点儿也不好,手上到处粘再着粉。
妈妈见了忙耐心地做给我看,我看得眼花缭乱,妈妈做的很快,把面粉都“制服”了,一个面团就在我眼前出现了,妈妈让我也试试,我小心翼翼地做着,没过多久,我手中也出现了一个像模像样的面团。
我得意极了,可是妈妈却对我说:“别快乐得太早,更难的还在后面哪!”听罢,我变仔细地看着妈妈切面条,然后再自己切。
妈妈说的果然没错,下一步就要炸年糕了,听妈妈说如果把年糕炸成金黄色的话,煮好的年糕会变得又香又脆,在煮的过程中,年糕也不会变形。
我先把油倒进锅里,等到锅里有咝咝的声音时,就可以放年糕了。
我放年糕时,油都顽皮地跳了出来,我吓得六神无主,好半天才缓过来,我看见年糕有香味了,马上手忙脚乱地把它翻了个面,我用了整整半个小时才把我的年糕炸完。
我把年糕全部放进锅里后,把水倒进锅里,等到水煮沸了,接放糖了,糖放得越多越好。
先开大火把糖融化了,再开小火慢慢熬十分钟,就可以起锅了。
我夹了一块年糕,尝了之后,“哇!”真甜哪!可是我的心更甜,因为我学会了做甜年糕。
奶奶来告诉我这个星期四要做年糕啦,听到这个消息可把我和姐姐乐坏了,我们全家星期四一起去吃年糕、做年糕喽!下午放学后爸爸接我们到了做年糕的机器厂。
里面机器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我们找到了爷爷奶奶,我们的大米正在经过一个机器磨成粉,我说:“这是什么呀?”奶奶说:“这是磨粉机,从上面的孔把米倒下去,米就在几秒钟时间变成粉落入篮筐里。
”磨好后的粉又细又亮,我们把篮筐排成长长的队,然后慢慢的前进,终于排到了。
我们把粉倒在四个蒸筒里分别蒸熟,机器厂里面非常潮湿,屋顶上飘满了水蒸汽,水蒸汽凝结成小水滴往下掉,米粉蒸了几分钟后,一号桶的出炉了,工人们把桶里蒸熟的米粉倒在了木板台子上,这时米粉已经变成了糕花,我一手抓起了一块热腾腾的糕花,一边吃、一边用小不铲子把糕花铲碎,接着其他三个桶的糕花也相继好啦,我们陆续把糕花都铲碎,铲碎后把糕花放到了机器里,通过机器的挤压糕花变成了一条条长龙,
慢慢从机器里走了出来,一个工人拿了一把大斧头,把冒着热气的年糕切成一段一段,爷爷、奶奶就用提前准备好的塑料袋把一条条年糕包装起来,我也学着奶奶的样子,把热乎乎的年糕用塑料袋包起来,然后整齐的放在框子里。
我拿了刚刚包好的年糕,趁热咬了一口,那香喷喷的味道真香啊!奶奶又笑盈盈地说:“沾上红糖会更好吃。
”我沾上红糖又咬了一口,这味道真是赞不绝口,这就是我们家乡的年糕,快来品尝一下吧!
今天,阳光明媚,万里无云,我们小区里一些大伯叔叔组织起来做年糕,我也跟着爸爸去看做年糕。
一到小区的亭子里,就看见一张长长的桌子上摆着一些已经做好的年糕:有的像金元宝,有的像小鱼,有的像小狗......旁边的叔叔和大伯不停地用双手搅拌像雪一样白的米粉。
没过几分钟,米粉已经搅拌得很均匀了,一位大伯把它放进炉里蒸。
不一会儿米粉也蒸熟了,热气腾腾的米粉变成了糕花,白白的浓雾在空中飘着,还散发出一阵阵糕香。
那糕香扑鼻而来,我赞叹道:“啊!真香啊!”
叔叔把木桶里的糕花倒在了石碗里,就开始捣年糕了。
一位叔叔拿着一个沉甸甸的锤子用力地咂向糕花,另一位叔叔用盐泡过的水揉向糕花,以免粘在碗上。
两位叔叔齐心协力,就这样,锤一下,揉一下,锤一下,揉一下......很快,糕花就变成了糕团。
大伯们把揉好的糕团揉成条,眨眼间,年糕就做好了,看得我直流口水,我吃了一口,可真是回味无穷啊!
通过这次观察,我体会到了虽然年糕吃起来很甜,但是做起来很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