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暑假精品课(部编版)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历史暑假精品课(部编版)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1.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农业、数学和天文等科技以及书法、绘画与雕塑等文化成就;
2.认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上承两汉,下启隋唐,是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
3.体会科学和人文的价值,学习科学家和艺术家们刻苦钻研的精神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1. 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4.影响:这部农书对后世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知识点]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
[答案]
贾思勰现存最早多种经营商品生产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朝贾思勰撰写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齐民要术》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

还提出了多种经营和商品生产等宝贵的思想。

部农书对后世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2. 科学家祖冲之
1.时期:南朝
指南车、千里船等。

[知识点]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
[答案]
第七位近千年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南朝科学家t祖冲之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

他制定出当时最先进的历法《大明历》;还擅长机械制造,指南车、千里船等。

知识点三书法、绘画与雕塑、地理学
1. 书法:王羲之
1、时期:东晋
3、特点:“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知识点]
大放光彩的书画艺术
[答案]
《兰亭集序》书圣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王羲之是东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

他的行书、楷书摆脱了以往带有隶、篆的痕迹,当时的人就称赞他的书法为古今之冠,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王羲之的代表作是《兰亭集序》,达到收放自如、浑然天成的境界,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由于在书法艺术上的杰出成就,被后人誉为“书圣”,可以得出,①是《兰亭集序》,②是书圣。

4. 绘画:顾恺之
[知识点]
大放光彩的书画艺术
[答案]
东晋顾恺之人物画《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东晋顾恺之是当时最著名的画家。

他擅长的人物画,线条优美活泼,人物传神,富有个性。

代表作品有《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5. 雕塑
1、背景: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

[知识点]
石窟艺术
[答案]
云冈石窟龙门石窟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统治阶级为宣扬佛教,在一些地方的山崖上,开凿了许多石窟。

其中,最著名的是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

6. 地理
[知识点]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
[答案]
郦道元水经注地理学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北魏的郦道元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地理学家,他的《水经注》是一部综合性地理学专著。

★★综合补充: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分裂和统一
(1)分裂:三大分裂时期:春秋战国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五代辽宋夏金时期。

(2)统一:
①四大统一时期:秦汉时期,西晋,隋唐,元明清时期。

②九大统一王朝:秦、西汉、东汉、西晋、隋、唐、元、明、清。

③四次局部统一:东汉末年,曹操统一北方(黄河流域);东晋十六国时期,前秦统一北方(黄河流域);南北朝时期,北魏、北周先后统一北方;979年,北宋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局面。

知识点一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1. 下表为《齐民要术》中出现的农谚,由此可见该著作()
A. 反映百姓的生活观念
B. 推动经济重心不断南移
C. 促进生产技术的突
破 D. 有利于农耕经济的发展
[知识点]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
[答案]
D
[解析]
《齐民要术》系统地总结了六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劳动人民农牧业生产经验、食品的加工与贮藏、野生植物的利用,以及治荒的方法,详细介绍了季节、气候,和不同土壤与不同农作物的关系,有利于农耕经济的发展,D项正确;根据所学可知,《齐民要术》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并不能反映百姓的生活观念,排除A项;经济重心南移开始于唐朝中后期,《齐民要术》
成书于北魏,那个时候经济重心还没开始南移,排除B项;促进生产技术的突破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

故选D项。

知识点二科学家祖冲之
1. “祖冲之运用刘徽的方法,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

”体现了在探求圆周率计算过程中古代科学家的()
A. 多元与交融
B. 继承与创新
C. 实用与创造
D. 开放与传播
[知识点]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
[答案]
B
[解析]
据题干“祖冲之运用刘徽的方法,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

”和所学知识可知,祖冲之继承了刘徽的方法,而且还有所创新,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这体现了继承与创新,B项正确;“祖冲之运用刘徽的方法”反映的是继承,而不是多元,交融是对民族关系的描述,排除A 项;材料反映的是继承与创新,“实用与创造”表述不准确,排除C项;“开放与传播”与对外交流有关,排除D项。

故选B项。

知识点三书法、绘画与雕塑、地理学
1. 北魏统治者重视书法艺术,流传下来的魏碑书体成为中国书法艺术的一种重要形式。

这种书体带有汉隶笔法,融温文尔雅与粗犷彪悍于一体,结体方严,笔画沉着,变化多端,美不胜收。

(如下图所示)这表明魏碑艺术()
魏碑《张猛龙碑》(拓片)
A. 是我国北方民族交融的时代结晶
B. 是书法开始成为专门艺术的标志
C. 被称誉“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D. 其书法名家的代表为钟繇和胡昭
[知识点]
大放光彩的书画艺术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北魏统治者重视书法艺术”“这种书体带有汉隶笔法,融温文尔雅与粗犷彪悍于一体,结体方严,笔画沉着,变化多端,美不胜收。

”表明魏碑作为楷书的一种,在中国书法艺术宝库中散发着独特的魅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魏时期,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汉族与少数民族的交融,体现在书法上,造成字体带有汉隶笔法,同时苍劲厚重,粗犷雄浑,A项正确;东汉以后,纸的改进应用,促进了书法艺术的发展,书法已经成为专门的艺术供人们欣赏,排除B项;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被称誉“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排除C项;材料信息体现的是魏碑艺术有民族交融的特点,与书法家无关,排除D项。

故选A项。

1. 世界上最早把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数学家是()
A. 蔡伦
B. 祖冲之
C. 张仲景
D. 贾思勰
[知识点]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
[答案]
B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祖冲之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准确数值推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人,B项正确;东汉时期,蔡伦对造纸术进行改进,大大降低了造纸成本,对中国和世界文明发展起到重要影响,排除A项;张仲景著有医学著作《伤寒杂病论》,提出了中医辨证论,排除C项;贾思勰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农学家,被尊为“农圣”,著有《农政全书》,排除D项。

故选B项。

2. “入木三分”多比喻见解、议论、分析、刻画很深刻,原形容书法的笔力极为强劲。

与此成语原意有关的人物是()
A. 司马迁
B. 王羲之
C. 汤显祖
D. 孔尚任
[知识点]
大放光彩的书画艺术
[答案]
B
[解析]
王羲之是东晋著名书法家,他的书法被誉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他笔力雄健,工匠用刀刻字时,发现墨迹已透入木板三分深,与“入木三分”成语原意有关的人物是王羲之,B项正确;司马迁是西汉史学家,著有《史记》,排除A项;汤显祖创作昆曲《牡丹亭》,排除C项;孔尚任的《桃花扇》成为昆曲的传世之作,排除D项。

故选B项。

3. 东晋王羲之的书法自由潇洒,将个人审美意识寄托于字体、笔意、结构、走势图是其代表作《兰亭集序》(摹本·局部)。

该作品的字体是()
A. 隶书
B. 楷书
C. 行书
D. 草书
[知识点]
大放光彩的书画艺术
[答案]
C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兰亭集序》是东晋王羲之的代表作,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C项正确;隶书、楷书、草书与《兰亭集序》无关,排除ABD项。

故选C项。

4. 如图作品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其作者是()
A. 柳公权
B. 王羲之
C. 欧阳询
D. 颜真卿
[知识点]
大放光彩的书画艺术
[答案]
B
[解析]
东晋王羲之集书法之大成,写出的字或端秀清新或“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他的代表作《兰亭集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

王羲之被后人称为“书圣”。

观察题干图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作品是《兰亭集序》,其作者是王羲之,B项正确;柳公权、欧阳询、颜真卿都是唐朝的书法家,与题干图文无关,排除ACD项。

故选B项。

5. 《齐民要术》一书综合整理了西周以来的农艺科学文献,记录了当时农艺的实践经验,涵盖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内容。

由此可知,这部书
A. 图文并茂,艺术水平高
B. 语言生动,可读性强
C. 家喻户晓,传播范围广
D. 内容丰富,综合性强
[知识点]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
[答案]
D
[解析]
根据材料“涵盖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内容。

”表明范围广泛,各方面的内容都有,D项正确;其余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ABC项。

故选D 项。

6. 祖冲之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领先世界近千年。

这项成果所属领域是
A. 数学
B. 历法
C. 医学
D. 文学
[知识点]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祖冲之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再结合所学可知,祖冲之是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他提出的“祖率”对数学的研究有重大贡献。

圆周率是数学领域的,A项正确;其他三项不对,排除BCD 项。

故选A项。

7. 割圆术是具有“极限”思维的圆周率计算方法。

用此方法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的科学家是()
A. 刘徽
B. 宋应星
C. 贾思勰
D. 祖冲之
[知识点]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
[答案]
D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朝科学家祖冲之运用割圆术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D项正确;刘徽提出计算圆周率的割圆术,A 排除;宋应星是明朝科学家,其著作《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十七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B排除;贾思勰是北朝农学家,著有农学著作《齐民要术》,C排除。

故选D。

8. 如图是张华同学做的历史笔记,与该笔记内容相符的著作是()
A. 《天工开物》
B. 《农政全书》
C. 《齐民要术》
D. 《本草纲目》
[知识点]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
[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C项正确;《天工开物》是明代宋应星所著的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农政全书》是明朝徐光启所著的一部农书、《本草纲目》是明代李时珍所著的一部药物学著作,AB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9. 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写道,“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

这体现中国古代农业注重
A. 发明改进工具
B. 改良作物品种
C. 顺应天时地利
D. 加工农副产品
[知识点]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
[答案]
C
[解析]
根据“顺天时,量地利”可知材料内容中说明发展农业要顺应天时和地利,故选C;根据材料内容可知中国古代农业注重顺应天时地利,没有体现发明改进工具、改良农作物品种和加工副产品,排除ABD。

10. 飞天是我国石窟艺术中最富舞蹈美感的形象之一,以下飞天形象的变化反映出()
大同云冈石窟中北魏早期的飞天舞姿雄健,具有游牧民族的审美特色北魏迁都洛阳后开凿的龙门石窟中,飞天的服饰、舞具都有中原汉风
A. 书画艺术成熟
B. 北方民族融合
C. 江南经济开发
D. 南北政权对峙[知识点]
石窟艺术
[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从迁都前具有游牧民族的审美特色,到迁都后有中原汉风,说明了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方民族融合,B项正确;飞天形象的变化体现不出书画艺术成熟,排除A项;北魏的石窟艺术与江南地区经济的发展无关,排除C 项;南北政权处于分立状态,而不是对峙,且这与石窟艺术的发展无关,排除D项。

故选B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