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教科版三年级上《一杯水的观察》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教科版三年级上《一杯水的观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观察、研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留心观察、敢
于提出不同的见解,合理地描述出自己观察到的现象,注意观察时
需要顺序;培养学生乐于合作与交流,乐于探究发现周围事物奥秘
的学习习惯,和在活动结束后,注意收拾实验用品的习惯。

2、科学探究:会用自己的感官(眼、鼻、舌、手、耳朵)和简单的器
材来观察水是一种什么样的东西,并用合适的方法记录观察结果。

3、科学知识:通过观察、对比等方法认识水是什么样的。

教学重点:
用自己的感官去观察水是什么样的,并在观察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比较、分析能力。

教学难点:
把观察到的现象进行科学地描述。

教具准备:
每组各一杯水、一杯果汁、一杯牛奶、四把调羹、一块玻璃、一块毛玻璃、笔和记录用的纸和多媒体课件。

课前交流:游戏:师说名称,生说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课前调查:水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如果没有水喝我们最长能活
多久时间?(小结:水与我们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


2、(出示课件:一杯水)说:“这是一杯普通的水,可是在日常生活中,
我们常常忽略了这一杯水里面所含的秘密。

一个爱动脑筋的小朋友,他总是能够从一些细微的地方发现问题,从而进行研究。


引入课题板书:一杯水
二、科学探究
(一)用感官观察水
1、(课件:讨论问题)对于这杯水,你们打算用怎样的方法进行研究?
2、学生说研究方法,师板书。

(课件:看、摸、闻、听、尝)
3、讨论:先用哪个感官,最后用哪个感官来观察是最科学的?
4、分组实验:现在同学们用这些方法进行研究。

比一比,哪一组发现
的秘密最多?边观察边写记录。

(小组里面怎样安排这个活动,小组
可以先商量我们自己该干什么。

)(课件:表格)
第小组
5、学生实验,师巡视。

6、汇报观察结果。

引导归纳,师板书:没有味道,没有气味,没有颜
色……(要求:说说你观察到的水是这样的?一人主讲,三人补充。

有什么看法可以及时提出。


(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自己的感官来观察水,并结合已有经验,把自己通过观察得到的体验用合适的方法记录下来,教师不要强调结论的惟一性、记录方式的惟一性,允许学生用文字、符号等方式记录。


(二)用比较的方法观察水
1、刚才同学们运用鼻、舌、眼睛、耳朵、手发现了水是没有味道,没有气味、透明,没有颜色的。

2、出示一杯被遮掩的液体,提问:你们是否可以判断这杯子里装的是不是水?你是怎样判断的?(课件:一杯水、一杯果汁、一杯牛奶)
3、大家用水和别的物体进行比较,说说我们可以用哪些方面去比较?
(颜色\声音\粘度-----)
4、学生选择比较点。

5、学生比较活动,师巡视。

(课件:表格)
6、学生汇报,师总结。

(通过上面的活动可以体会到,虽然都是用感官观察,但是用比较的方法,会发现水的更多的秘密。


三、总结,整理
整理实验用品,把观察用的水倒掉,把其他的物品整理好,供其他班级使用。

学生能体会到整理实验器材是科学课的基本要求。

这部分活动教师要鼓励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说说水是怎样的一种物质?
·怎样处理这些实验材料?
·如果我们面前有一杯水,我们应怎样去观察?
·用感官观察为什么要有个怎样的顺序?
板书:
一杯水
看没有颜色、透明
闻没有气味
尝没有味道
摸粘度

教后感:
表一:
第小组
表二:
第小组
附送:
2019-2020年教科版三年级上《不同用途的纸》教学设计
设计制作者:饶正辉
作者单位:温州市建设小学
设计思路:
本课教学活动以常见的纸为例对这一类材料进行研究,容易导致科学探究活动的深入,并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教材以“不同用途的纸”为题,设计了一系列的探究活动。

首先是“收集一些纸样”,这一活动可以在课前进行,这一活动为纸的研究做准备,要求收集的纸样要有典型性、有代表性。

教材中以图片的形式给出的几种纸样可以用多媒体展示出来,这样比在课本上出现更有利于学生了解纸的多样性。

其次是对收集来的纸样进行性能研究:主要研究吸水性能、承受拉伸的性能、承受弯曲的性能。

在这个系列活动中,可以借助多媒体对活动的操作进行演示,有利学生提验成功,提高活动的有效性。

最后用多媒体展示各种纸制物品,丰富学生对不同用途的纸的认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教学目标:
1.科学探究:让学生在活动中积极、主动的探究“不同用途的纸”。

能用对比实
验观察比较纸的性能,初步感知物体的性能与用途之间的相互关系。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积极主动、乐于探究、团结协作的态度。

3、科学知识:通过参与活动,获得纸的不同用途,以及纸的吸水性能、承受拉伸的性能、承受弯曲的性能差异的科学知识。

课前准备:
1.学生收集各种纸制品。

2.教师收集各种纸制品。

3.按组准备5种纸样。

4、多媒体课件
5.实验备用材料:培养皿、剪刀、、尺子、蜡烛、火柴、回形针
一、反馈课前收集情况,导入新课。

1.上课之前老师让你们去搜集不同的纸张,现在请你们小组内交流一下所
收集到的纸,并用你们自己喜欢的科学方法进行统计。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统计。

3.选择代表上台汇报。

4.小结课前的收集状况,多媒体展示各种各样的纸。

二、提出问题,猜想纸的各种性能。

1、面对这么多的纸,你想研究哪些问题?
2、将学生的问题做简单的记录。

3、分析这些问题,选择可行性较强的问题。

三、研究纸的三种不同性能。

1.各组选择研究的主题,明确学习任务。

2.制订计划,讨论设计研究的方法。

3.方法的交流与补充。

(重点交流焦点问题)
4.实验。

5.成果展示:
6.交流实验过程中的新问题、新方法与新发现。

四、不同的用途的纸。

1.根据自己的研究成果给自己的纸样分分类:它适合做什么?
2.根据需要你会选择怎么的纸?小组以互相挑战的形式创设特定的背景给对手制造疑难问题,并要求做出合理的解释。

3、知道纸有什么用途呢?小组交流并记录你们所知道的用途。

4、小组汇报。

5、多媒体播放:纸的各种用途。

五、结与评价。

(多媒体资料来源于:3.htm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中心小学林安棋)
小学教育资料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第8 页共8 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