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课程规划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中课程规划方案
为更加有效地规范地全面实施高中新课程,保障我校高中新课程的实施,学校按照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省教育厅的工作要求,结合学校教育目标,制定《二中课程规划方案》。

一、课程规划依据
1、政策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试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各学科《课程标准(实验)》
2、学校背景分析及学生需求评估。

二中是市重点高中,省级规范化学校,省级文明单位,省师德建设先进单位。

学校现有在职教职工207人,其中高级教师61人,整个教师队伍水平高,责任心强,爱岗敬业。

现共有54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5多人。

我校中考招生学生位次位于市的1万2千名到1万5千名左右,学生基础比较薄弱,但是进步空间巨大。

根据我校师资力量和办学条件,结合新高考的推进,为了更好的满足学生需求,我校积极稳妥地进行课程改革实验,探索具有鲜明特色、充满活力,体现新时代精神的课程,构建重基础、多样化、多选择、有层次、综合性的课程结构,尽可能地为每一位学生发展提供自主选择的空间,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为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质的劳动者、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奠定坚实基础,成为市提升率最高的普通高中。

二、课程规划理念
1.坚持“以人为本”,贯彻三个学会:学会学习和生活;学会做人与做事;学会生存与生活,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2.立足学校实际,坚持“立德树人”培养目标。

3.树立终生学习观,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4.渗透美育教育,发挥学科优势,以美促智、以美育德、以美健体,培养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5.设置满足学生需求的多元课程模式,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6.构建科学评价体系,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

三、课程建设与实施的原则
在充分领会新课程方案和学科课程标准的前提下,根据我校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编排、课程设置等方面整体设计,合理设置。

在必修、选修、校本课程等方面整体规划,积极探索,在探索中总结,在总结中调整,使课程方案体现逐年推进,学生自主选择空间逐步增加。

1、量力而行原则。

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根据学校师资、场地、设备等资源的实际,坚持以校为本,积极探索在学校层面实施新课程的有效途径和运行方式,探索高考与素质教育的协调发展之路,寻求一条适合二中学校和学生发展的有二中特色的课程规划方案。

2、稳步推进原则。

制定和完善各种与新课程实施相应的管理制度,强化以学科组、备课组为单元的校本教学研究制度,发挥各学科组的能动性。

既要长期规划、统筹安排、提前准备,又要分步实施、突出重点、循
序渐进,高二、高三尽可能多地开出选修课,选修模块在必修模块修完的基础上开出。

选修模块与必修模块之间没有必然逻辑关系的,亦可与必修模块同时开出。

三年内开出必修模块的所有课程,不断开发选修系列的课程,大力推进校本课程开发工作。

3、统筹合作原则。

一方面:系列之间、模块之间、专题之间有递进关系的课程,应按顺序开设;系列之间、模块之间、专题之间没有递进关系的课程,可同时平行开设,以便学生选择。

另一方面:新课程实验需要学校、社会家庭各方面的大力支持,才能顺利实施,学校要积极与社会、家长、学生联系沟通协调,统筹安排课程改革工作并加强合作。

4、教育创新的原则。

新课程从设立到实践本身就是教育创新行动,参与者必须勇于探索,大胆开拓,积极实践,善于总结。

在原有国家课程规划的基础之上,根据二中的办学理念,大力开展美育教育,展示学科之美。

四、课程结构
课程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

领域:设置了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体育与健康、艺术和综合实践活动八个方面。

科目:每个领域由若干个课程价值相近的科目组成,八个学习领域含语文、数学、外语英语、日语等)、思想政治、历史、地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