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洽文言文翻译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洽文言文翻译题
1. 陈洽传文言文翻译
陈洽,字叔远,武进人。
他好古勤学,与兄陈济、弟陈浚都有名。
洪武年间,他因擅长书法被推荐授予兵科给事中。
他曾奉命阅军,只要从他眼前一过,他便能记下来。
有的人再来一次,总是被他斥退。
皇上嘉奖他有才能,赐给他金织衣。
父亲戍守五开亡故,陈洽奔丧。
正值蛮人反叛,道路阻塞,陈洽冒险间道而行,终于背着父亲遗骨回来。
建文年间因茹王常的推荐,被召回任文选司郎中。
太祖即位后,他被升为吏部右侍郎,又改为大理寺卿。
安南战事开始时,朝廷命陈洽赴广西,与韩观挑选士卒从征。
到大军出发时,遂命他参赞军务,主管粮饷。
安南平定后,陈洽转为吏部左侍郎。
当时黄福掌管布政、按察二司事务,政策上专务宽大,安抚安南人民。
陈洽选拔有才能的人,振肃风纪,核实将士功罪,设置土官,处理军队粮饷,都办得有条不紊。
回到朝廷后,皇上命他兼代礼部、工部事务。
永乐七年(1409),他又参佐张辅的部队讨伐简定,将其平定。
回来后,随从皇上北征,与张辅在塞外练兵。
九年,他又与张辅前往交趾,讨伐陈季扩。
五年之后,他升为兵部尚书,又留下赞佐李彬军事。
仁宗将黄福召回,以陈洽掌管布政、按察二司,仍参佐军务。
宦官马骐贪婪残暴,陈洽无法控制,致使安南反叛者四起,而黎利尤为凶狠狡猾。
而荣昌伯陈智、都督方政无能为力,贼寇的势力越来越大。
陈洽上疏说:“贼人虽然请求投降,但他们内怀诡诈,到党羽逐渐壮大后,将不可控制。
乞请传谕诸将从速灭贼,不要为贼人所收买。
”宣宗颁敕严厉责备陈智等人,令他们进兵,他们又败于茶笼州,皇上于是削去陈智、方政的官职和爵位,命成山侯王通佩征夷将军印前往征讨,陈洽仍赞佐其军事。
宣德元年(1426)九月,王通到达交趾。
十一月进军应平,到达宁桥。
陈洽与将领们说地形险恶,恐怕有伏兵,应该驻扎下来察看贼人动静。
王通不听,指挥部队径直渡江,结果陷在泥淖中。
贼人伏兵齐起,官军大败。
陈洽跃马冲入敌阵,因受伤过
重而坠下马。
左右想把他扶回去,陈洽瞪眼呵叱道:“我作为国家大臣,食禄四十年,报国就在今日,义不苟且而生还!”挥刀杀死数名贼人后,自刎而死。
事情报到朝廷后,皇上叹道:“大臣以身殉国,一代能有几人?”赠少保,谥节愍。
授予他的儿子陈枢为刑科给事中。
2. 黄赭文言文翻译
黄赭:即黄赭石。
亦即褐铁矿。
用作颜料的是风化成的褐铁矿帽、褐铁矿结核表面的黄色粉,经分选、漂洗、加工成黄色粉末。
色调有棕黄、褐黄色,遮盖力强,对光、碱、微酸的作用相对稳定。
另:
赭黄:
1、土黄色。
古代皇帝袍服以此色染之。
《北史·綦母怀文传》:“怀文曰:‘赤,火色;黑,水色。
水能灭火,不宜以赤对黑。
土胜水,宜改为黄。
’神武遂改为赭黄。
”明宋应星《天工开物·龙袍》:“凡上供龙袍,我朝局在苏杭,其花楼高一丈五尺,能手两人,扳提花本,织过数寸,即换龙形,各房鬪合,不出一手,赭黄亦先染丝。
”
2、指赭黄袍。
清褚人获《坚瓠五集·海陵诗词》:“(金完颜亮)一日至卧内,见几上瓶中植岩桂,索笔赋云:‘一朝扬汝名天下,也学君王著赭黄。
’”清汪懋麟《元夜禁中观放烟火歌》:“赭黄盘龙覆御榻,羽林排列皆腾骁。
”
3、指黄中带赤的颜色。
唐封演《封氏闻见记·运次》:“赭黄,赭色之多赤者。
”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九》:“其上亦有乳垂,而其内高广俱不及三分之一,石色赭黄如新凿者。
”
3. 《甘利阅读答案(附翻译)》古诗原文及翻译
作者:甘利明·江盈科呜呼,味之至甘者,莫过于利;人之至苦者,莫甚于贫。
以至甘之味,投至厌苦之人,往往如石授水,有受无拒。
故四知却馈,杨震标誉于关西;一钱受选,刘宠著称于东汉;挥锄隐居,视同瓦砾;披裘老子,耻拾道遗。
史册所书,晨里落落;而垂涎染指,曲取贪图者,则天下滔滔也。
尝闻一青衿,生性狡,能以谲计诳人。
其学博持教甚严,诸生稍或犯规,必遣人执之,扑无赦。
一日,此生适有犯,学博追执甚急,坐彝伦堂,盛怒待之。
已而生至,长跪地下,不言他事,但曰:“弟子偶得千金,方在处置,故来见迟耳。
”博士闻生得金多,辄霁怒,问之曰:“尔金从何处来?”曰:“得诸地中。
”
又问:“尔欲作何处置?”生答曰:“弟子故贫,无资业。
今与妻计,以五百金市田,二百金市宅,百金置器具、买童妾,止剩百金,以其半市书,将发愤从事焉,而以其半致馈先生,酬平日教育,完矣。
”博士曰:“有是哉!不佞何以当之?”遂呼使者治具,甚丰洁,延生坐觞之,谈笑款洽,皆异平日。
饮半酣,博士问生曰:“尔适匆匆来,亦曾收金箧中扃钥耶?”生起曰:“弟子布置此金甫定,为荆妻转身触弟子,醒,已失金所在。
安用箧?”博士遽然曰:“尔所言金,梦耶?”生答曰:“固梦耳。
”博士不怿,然业与款洽,不能复怒。
徐曰:“尔自雅情,梦中得金,犹不忘先生,况实得耶?”更一再觞出之。
嘻,此狡生者,持梦中之金,回博士于盛怒之际,既赦其扑,又从而厚款之。
然则金之名且能溺人,彼实馈者,人安得不为所溺?可惧也已!尝观韩非以出妇喻黜官曰:“为妇而出,常也,所贵善营私耳;居官而黜,亦常也,所贵善货殖耳。
”呜呼,韩子之言,世情也。
楚有一人为令,以墨罢官归,而美衣媮食,歌童舞姬,受享拟王者。
醉中语人曰:“我若无主意,听孔夫子说话,今且无饭吃,安得有此?”噫,此造业之人,造业之言。
然彼直狂诞,敢为此语,世之“口不若人,心若人”者,可胜数哉!(选自《明清散文集萃》)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博士闻生得金多,辄霁怒霁:(怒气)消除B.不佞何以当之不佞:不才C.博士不怿,然业与款洽,不能复怒怿:高兴D.楚有一人为令,以墨罢官归墨:错判官司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弟子布置此金甫定,为荆妻转身触弟子君为我呼人,吾得兄事之B.尝观韩非以出妇
喻黜官愿以十五城请易璧C.史册所书,晨星落落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D.人之至苦者,莫甚于贫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博士听学生说钱乃梦中所得,非常不高兴,但又想到自己已经用好酒好菜招待了他,于是就没有发作,又敬了学生两杯酒后就走出门去。
B.文章开头作者直陈自己的观点,然后连举杨震等四例进行论证,有理有据,说服力强。
C.作者用“造业之人,造业之言”痛斥那个楚令和他所说的话,表达了自己对这种 *** 丑陋言行的强烈批判。
D.这篇文章所讲的几个故事显示了金钱的巨大力量。
文章的思想意义在于抨击了贪官污吏的丑行,揭露了金钱的无形而巨大的腐蚀力量,让人们警醒和自戒。
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遂呼使者治具,甚丰洁,延生坐觞之,谈笑款洽,皆异平日。
(3分)译文:(2)然则金之名且能溺人,彼实馈者,人安得不为所溺?(3分)译文:(3)为妇而出,常也,所贵善营私耳;居官而黜,亦常也,所贵善货殖耳。
(4分)译文:。
4. 文言文翻译题
景公问太卜说:“你的道能做什么啊?”回答说:“我能动地。
”景公召来晏子,告诉了他这件事,说:“寡人问太卜说:‘你的道能做什么?’他回答说:‘能动地。
’地可以动吗?”晏子沉默没有回答,出来,见到太卜说:“从前我见到钩星在四心之间,地动了吗??”太卜说:“对。
”晏子说:“如果我这样说了,恐怕你将死了;沉默不说,恐怕君主胡乱猜疑。
你去说,君臣都好啊。
忠心于君主的人,难道就必须伤害别人吗!”晏子走了,太卜走进去见景公,说:“不是我能动地,而是地本来就要动啊。
”陈子阳听说这件事,说:“晏子沉默不回答的原因,是不想太卜死啊;去见太卜的原因,是怕君主胡乱猜疑啊。
晏子是仁义的人啊。
可以说是忠心于君上也对手下的人有好处啊。
''
1 夸耀自己的能力,好使国君欣赏。
2 做人既要真诚不欺,又要注意用适当的方法教育犯错者
5. 古文翻译《晋平公浮西河》急
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哦:
平公食客①
晋平公浮西河②,中流而叹曰:“嗟乎!安得贤士与共此乐者!”船人固桑进对曰:“君言过矣,夫剑产于越③,珠产江汉④,玉产昆山⑤,此三宝者,皆无足而至。
今君苟好士,则贤士至矣。
”平公曰:“固桑来!吾门下食客者三千余人,朝食不足,暮收市租;暮食不足,朝收市租,吾尚可谓不好士乎?”固桑对曰:“今夫鸿鹄高飞冲天,然其所恃者六翮耳⑥。
夫腹下之毳⑦,背上之毛,增去一把,飞不为高下。
不知君之食客,六翮邪,将腹背之毳也?”平公默然而不应焉。
【注释】
①选自汉刘向《新序&S226;杂事第一》。
②晋平公:名彪,公元前557-532年在位。
西河:即黄河,因在冀州西,改名西河。
③越:越地,浙江一带。
④江:指长江。
汉:指汉水。
⑤昆山:昆父山的简称,多产玉。
⑥翮:读hè核。
羽茎,羽毛的枝柱。
⑦毳:读cùi脆,鸟兽的细毛。
【译文】
晋平公泛舟黄河,船至中流,他感慨地说:“啊!山川雄伟,景色壮丽,要是能够和天下的名人贤士共享此乐,该有多好啊!”船公固桑听了对他说:“您说错了!利剑产于越地,明珠出自江汉,美玉生在昆山,这三件珍宝都能无足而至,归您所有。
如果您真的爱好人材的话,那么贤士名人自然都会投到您的门下。
”平公很有些忿忿不平,说:“固桑啊,我门下现有食客三千多人,早饭不够,我晚上就去收租,晚饭不足,我清晨就去催粮。
难道能说我不爱惜人材吗?”聪明的固桑看到他执迷不悟,打了个比喻:“大雁穿云破雾,直上九天,靠的是双翼的羽茎。
至于腹背的绒毛,多一把或少一把,都无关紧要,不会影响它的飞翔。
不知您的食客是双翼的羽茎呢,还是腹背的绒毛呢?”平公语塞,无言以对。
【题旨】要精心选拔人材,滥用反而有害。
6. 黄碗巧文言文翻译
原文
黄琬早而辩慧。
祖父琼,初为魏郡太守。
建和元年正月日食。
京师不见而琼以状闻。
太后诏问所食几何。
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
琬年七岁,在旁,曰:“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琼大惊,即以其言应诏,而深奇爱之。
译文
黄琬从小就聪明,祖父黄琼担任魏郡太守。
建和元年(公元147年)正月发生日食。
京城里看不到那次日食情况,黄琼把他听到的情况告诉皇上,皇太后召见他问他日食的情况。
黄琼思考该如何回答太后的询问但却又不知道该如何描述。
黄琬7岁,在旁边,说:“为什么不说日食剩下的像初升之月?”黄琼恍然大悟,立即按照黄琬说的回答诏令,于是认为黄琬十分特别,十分喜爱他。
7. 文言文的翻译,题,解释及答案
1、宠常非之,独勤心物务,数为昱陈当世便宜。
分析:这话中的“之”并不指“三府掾属”而是他们的行为,翻译时要落实“之”的指代内容。
这句话可译成:陈宠经常批评这种现象,(他自己)独自努力专心于工作事务,多次向司徒鲍昱陈说当前社会上应解决的问题。
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分析:这句话有同学译为:如果他自己品行端正,那么不下命令他也会去做,如果他自己品行不端正,就是下命令他不会去做。
译句因为“他”指代不明而有歧义,原句“其”不能简单地译成“他”。
这句话可以这样翻译:一个人如果自己品行端正,那么不用他下命令别人也会去做……
3、亮祖不能屈也。
分析:据文意,这句话中“屈”的对象应是道同而不是朱亮祖,所以翻译时要准确地补充省略成份,可译作:朱亮祖没有能够使道同屈服。
(注意“不”译作“没有”)
4、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
分析:联系全文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作者(王安石)对孟尝君及
其门客的不以为然乃至鄙视,所以这句话译成“孟尝君只不过是鸡鸣狗盗之辈的头目罢了”要比译作“孟尝君只是鸡鸣狗盗这些人的领袖”要好。
5、子未我忘,岂能相及!
分析:这句话应当翻译成“如果你没有忘记我(而前来奔丧),也许还赶得上”。
“岂”不能译成“难道”,据文意,元伯是希望范式(字巨卿)来,所以应是祈盼的语气而不是反问语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