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武威五中2013_2014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卷理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2014学年甘肃省武威五中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理科)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
1.(3分)(2013秋•凉州区校级期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化学反应中,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不一定发生能量变化
B.△H>0表示放热反应,△H<0表示吸热反应
C.△H的大小与热化学方程式中的计量数无关
D.反应产物的总焓大于反应物的总焓时,△H>0.
2.(3分)(2013秋•富平县校级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放热反应在常温条件一定能自动发生的
C.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决定反应放热还是吸热
D.吸热反应在常温下一定不能发生
3.(3分)(2014春•凉州区校级期末)沼气是一种新能源,它的主要成分是CH4.0.5mol CH4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出445kJ的热量,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2CH4(g)+4O2(g)═2CO2(g)+4H2O(l);△H=+890kJ•mol﹣1
B.CH4(g)+2O2(g)═CO2(g)+2H2O(l);△H=+890kJ•mol﹣1
C.CH4(g)+2O2(g)═CO2(g)+2H2O(l);△H=﹣890kJ•mol﹣1
D.
CH4(g)+O2(g)═CO2(g)+H2O(l);△H=﹣890kJ•mol﹣1
4.(3分)(2009•黑龙江校级学业考试)已知1gH2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142.9kJ的热量,以下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2H2(g)+O2(g)=2H2O(l)△H=﹣142.9kJ•mol﹣1
B.2H2(g)+O2(g)=2H2O(l)△H=+571.6kJ•mol﹣1
C.2H2+O2=2H2O△H=﹣571.6kJ•mol﹣1
D.
H2(g)+O2(g)=H2O(l)△H=﹣285.8kJ•mol﹣1
5.(3分)(2011秋•平顶山期末)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表示()
A.分子个数B.原子个数C.物质的质量D.物质的量
6.(3分)(2013秋•凉州区校级期中)对于3Fe(s)+4H2O(g)⇌Fe3O4(s)+4H2(g)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
A.B.
C.D.
7.(3分)(2013秋•凉州区校级期中)当下列反应达到平衡时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向容器中通入氩气,则化学平衡一定不移动的是()
A.PCl5(g)⇌PC l3(g)+Cl2(g)B.N2+3H2⇌2NH3
C.2HI(g)⇌H2(g)+I2(g)D.C2H4+H2⇌C2H6
8.(3分)(2012春•渭滨区校级期末)对某一可逆反应来说,使用催化剂的作用是()A.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
B.以同样程度改变正逆反应的速率
C.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
D.改变平衡混合物的组成
9.(3分)(2010秋•邯郸期末)下列关于平衡常数K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任何条件下,化学平衡常数是一个恒定值
B.改变反应物浓度或生成物浓度都会改变平衡常数K
C.平衡常数K只与温度有关,与反应浓度、压强无关
D.从平衡常数K的大小不能推断一个反应进行的程度
10.(3分)(2013秋•凉州区校级期中)在一定条件下,下列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I2(g)+H2(g)⇌2HI(g);△H<0,要使混合气体的颜色加深,可以采取的方法是()
A.降低温度B.增大H2的浓度C.增大压强D.减小压强
11.(3分)(2013秋•凉州区校级期中)下列反应达到平衡后增大压强或降低温度,平衡都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
A.2NO2(g)⇌N2O4(g);△H<0 B.3O2(g)⇌2O3(g);△H>0
C.H2(g)+I2(g)⇌2HI(g);△H<0 D.2NH3(g)⇌3H2(g)+N2(g);△H>0
12.(3分)(2007•宿迁二模)反应:X(气)+3Y(气)⇌2Z(气)+热量,在不同温度、不同压强(P1>P2)下,达到平衡时,混和气体中Z的百分含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应为()A.B.C.D.
13.(3分)(2010春•通州区期末)在相同条件下,等质量的下列金属(金属颗粒大小相等)与足量1mol/L盐酸反应时,速率最快的是()
A.镁B.铝C.铁D.钠
14.(3分)(2013春•甘州区校级期末)反应4NH3(g)+5O2(g)⇌4NO(g)+6H2O(g)在5L 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NO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3mol,则表示此反应的速率正确的是()
A.v(O2)=0.01mol•(L•s)﹣1B.v(NO)=0.008mol•(L•s)﹣1
C.v(H2O)=0.003mol•(L•s)﹣1D.v(NH3)=0.02mol•(L•s)﹣1
15.(3分)(2012春•上海校级期末)在四个不同的容器中,在不同的条件下进行合成氨反应,根据下列在相同时间内测得的结果判断,生成氨的反应速度最快的是()
A.V(NH3)=0.1mol/(L•min)B.V(N2)=0.1mol/(L•min)
C.V(N2)=0.2mol/(L•min)D.V(H2)=0.3mol/(L•min)
16.(3分)(2011•惠城区校级学业考试)下列措施肯定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的是()A.增大反应物的量B.增加压强
C.升高温度D.使用催化剂
17.(3分)(2013秋•凉州区校级期中)可逆反应2NO(g)⇌O2(g)+N2(g);△H=﹣180kJ.mol ﹣1,对此反应的逆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平衡常数K增大
B.升高温度平衡常数K减小
C.增大压力则平衡移动
D.增大N2浓度,则NO分解率增大
18.(3分)(2013•阜宁县校级模拟)在一定条件下,发生CO+NO2⇌CO2+NO的反应,达到化学平衡后,降低温度,混合物的颜色变浅,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正反应为吸热反应B.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C.降温后CO的浓度增大D.降温后各物质的浓度不变
19.(3分)(2010•天心区校级模拟)反应:A(气)+3B(气)⇌2C(气)△H<0达平衡后,将气体混合物的温度降低.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正反应速率加大,逆反应速率变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正反应速率变小,逆反应速率加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变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变小,平衡向逆反虑方向移动
20.(3分)(2013秋•凉州区校级期中)对于热化学方程式:SO3(g)⇌SO2(g)+O2(g);
△H=+98.3kJ•m ol﹣1的描述有如下四个图象,其中正确的是(y表示SO2的含量)()A.B.C.D.
二、填空题.
21.(4分)(2014春•鸠江区校级期中)在火箭推进器中装有强还原剂肼(N2H4)和强氧化剂(H2O2),当它们混合时,即产生大量的N2和水蒸气,并放出大量热.已知0.4mol液态肼和足量H2O2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放出256.65KJ的热量.
(1)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2)已知H2O(l)═H2O(g);△H=+44kJ•mol﹣1,则16g液态水气化时,放出的热量是
KJ.
22.(14分)(2013秋•凉州区校级期中)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H2和1molI2,压强为p(Pa),并在一定温度下使其发生反应:H2(g)+I2(g)=2HI(g)△H<0.
(1)保持容器容积不变,向其中加入1molH2,反应速率加快吗?说明理由.
(2)保持容器容积不变,向其中加入1molN2(N2不参加反应),反应速率也加快吗?说明理由.(3)保持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变,向其中加入1molN2(N2不参加反应),反应速率,理由是.
(4)保持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变,向其中加入1molH2(g)和1molI2(g),反应速率,理由是.
(5)提高反应的起始温度,反应速率,理由是.
23.(10分)(2013秋•凉州区校级期中)在一定温度下,在1L容器中,a mol SO2与b mol O2反应2SO2+O2⇌2SO3达到平衡时有c mol SO2发生了反应,则:
(1)生成mol SO3;
(2)O2的转化率为
(3)平衡时容器内气体总物质的量为
(4)平衡体系中SO3的百分含量(体积比)
(5)平衡浓度[SO2]= mol•L﹣1.
24.(12分)(2013秋•凉州区校级期中)在密闭容器中盛有HI气体,在400℃时建立如下平衡:2HI(g)⇌H2(g)+I2(g);△H>0,改变下列条件,请填空:(填写变化情况)
(1)将温度升至480℃,混合气体的颜色,(加深,变浅、不变)HI的分解率,(增大、减小、不变),化学平衡向移动,平衡常数
(增大、减小、不变),混合气体的总质量(增大、减小、不变);
(2)若将密闭容器的体积压缩了,平衡常数(增大、减小、不变)
2013-2014学年甘肃省武威五中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理科)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
1.(3分)(2013秋•凉州区校级期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化学反应中,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不一定发生能量变化
B.△H>0表示放热反应,△H<0表示吸热反应
C.△H的大小与热化学方程式中的计量数无关
D.反应产物的总焓大于反应物的总焓时,△H>0.
考点:反应热和焓变.
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分析:A、化学反应过程就是旧化学键断裂新化学键形成过程,断裂化学键需吸收能量,形成化学键会释放能量;
B、△H=Q(生成物的能量和)﹣Q(反应物的能量和),反应物能量高时△H<0反应放
热,反之△H>0反应吸热;
C、△H的数值与化学计量数对应,随化学计量数的改变而改变;
D、△H=Q(生成物的能量和)﹣Q(反应物的能量和)据此分析.
解答:解:A、化学反应过程就是旧化学键断裂新化学键形成过程,断裂化学键需吸收能量,形成化学键会释放能量,所以,任何化学反应一定有能量变化,故A错误;
B、△H=Q(生成物的能量和)﹣Q(反应物的能量和),反应物能量高时△H<0反应放
热,反之△H>0反应吸热,故B错误;
C、△H的数值与化学计量数对应,随化学计量数的改变而改变,故C错误;
D、△H=Q(生成物的能量和)﹣Q(反应物的能量和),所以△H>0时,反应产物的总
焓大于反应物的总焓,故D正确.
故需D.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与化学键的关系,以及△H的求算,题目难度不大.
2.(3分)(2013秋•富平县校级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放热反应在常温条件一定能自动发生的
C.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决定反应放热还是吸热
D.吸热反应在常温下一定不能发生
考点: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分析:A.根据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
B.根据有些放热反应在加热条件下才能发生;
C.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决定反应放热还是吸热;
D.根据有些吸热反应在常温下能发生来分析.
解答:解:A.因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如铝热反应需要加热才能发生,但它是放热反应,故A错误;
B.因铝热反应是放热反应,需要加热才能发生,故B错误;
C.因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决定反应放热还是吸热,若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放热反应,反之,吸热反应,故C正确;
D.因有些吸热反应在常温下能发生,如铵盐与碱反应,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需要注意的是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与反应的条件无关.
3.(3分)(2014春•凉州区校级期末)沼气是一种新能源,它的主要成分是CH4.0.5mol CH4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出445kJ的热量,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2CH4(g)+4O2(g)═2CO2(g)+4H2O(l);△H=+890kJ•mol﹣1
B.CH4(g)+2O2(g)═CO2(g)+2H2O(l);△H=+890kJ•mol﹣1
C.CH4(g)+2O2(g)═CO2(g)+2H2O(l);△H=﹣890kJ•mol﹣1
D.
CH4(g)+O2(g)═CO2(g)+H2O(l);△H=﹣890kJ•mol﹣1
考点:热化学方程式.
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分析:根据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可知,化学计量数与反应热成正比,并注意标明物质的聚集状态来解答.
解答:解:0.5mol CH4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出445KJ热量,
1molCH4在氧气中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放出890kJ热量,
则热化学方程式为CH4(g)+2O2(g)═CO2(g)+2H2O(l)△H=﹣890KJ/mol,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难度不大,根据课本知识即可完成.
4.(3分)(2009•黑龙江校级学业考试)已知1gH2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142.9kJ的热量,以下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2H2(g)+O2(g)=2H2O(l)△H=﹣142.9kJ•mol﹣1
B.2H2(g)+O2(g)=2H2O(l)△H=+571.6kJ•mol﹣1
C.2H2+O2=2H2O△H=﹣571.6kJ•mol﹣1
D.
H2(g)+O2(g)=H2O(l)△H=﹣285.8kJ•mol﹣1
考点:热化学方程式.
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分析:根据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判断
书写热化学方程式除了要遵循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要求外,还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必须注明各反应物、生成物的状态(s、l、g、aq),不标“↑”和“↓”符号.(2)反应热△H与测定条件(温度、压强)有关,若不说明则指常温(25℃)、常压(101kPa)下.
(3)△H只能写在标有反应物或生成物状态的化学方程式的右边,并用“;”隔开.若为吸热反应,△H为“+”;若为放热反应,△H为“﹣”.△H的单位一般为kJ/mol.(4)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仅表示该物质的物质的量,不表示物质的分子或原子数,因此可以是整数或分数.
(5)△H与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成正比.当反应逆向进行时,其反应热与正反应的反应热数值相等,但符号相反.
(6)书写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时,应以燃烧1mol物质为标准来配平其他物质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
(7)当两个热化学方程式相加(减)时,反应热同时相加(减),得到一个新的热化学方程式.
解答:解:A、2mol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142.9kJ×4=571.6kJ,所以△H=﹣571.6kJ•mol﹣1,故A错误;
B、反应为放热反应,△H为“﹣”,故B错误;
C、物质的状态影响反应热,未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故C错误;
D、1gH2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142.9kJ的热量,△H<0,热化学方程式为H2(g)+O2
(g)=H2O(l)△H=﹣285.8kJ•mol﹣1,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热化学方程式,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5.(3分)(2011秋•平顶山期末)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表示()
A.分子个数B.原子个数C.物质的质量D.物质的量
考点:热化学方程式.
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分析: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只表示物质的量,不表示微粒数,所以系数可以用分数表示.
解答:解: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只表示物质的量,不表示微粒数,所以系数可以用分数表示,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理解系数的含义是解题关键,题目较简单.
6.(3分)(2013秋•凉州区校级期中)对于3Fe(s)+4H2O(g)⇌Fe3O4(s)+4H2(g)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
A.B.
C.D.
考点: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
专题:化学平衡专题.
分析:化学平衡常数应为生成物的浓度化学计量数次幂乘积与反应物的浓度化学计量数次幂乘积的比值,注意固体、液体的浓度是常数不需要写出,据此进行分析.
解答:解:化学平衡常数应为生成物的浓度化学计量数次幂乘积与反应物的浓度化学计量数次幂乘积的比值,反应中Fe(s)和Fe3O4(s)的浓度是常数,不需要写出,
故3Fe(s)+4H2O(g)⇌Fe3O4(s)+4H2(g)的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k=,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常数的书写,比较基础,注意根据定义进行书写,固体、液体的浓度是常数不需要写出.
7.(3分)(2013秋•凉州区校级期中)当下列反应达到平衡时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向容器中通入氩气,则化学平衡一定不移动的是()
A.PCl5(g)⇌PC l3(g)+Cl2(g)B.N2+3H2⇌2NH3
C.2HI(g)⇌H2(g)+I2(g)D.C2H4+H2⇌C2H6
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专题:化学平衡专题.
分析:当反应达到平衡时,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向容器中通入氩气,导致容器的体积增大,则参加反应的各气体的压强减小,根据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分析解答,注意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化学反应,压强对其化学平衡不影响.
解答:解:当反应达到平衡时,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向容器中通入氩气,导致容器的体积增大,则参加反应的各气体的压强减小,
A.该反应是一个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增大的可逆反应,减小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A不选;
B.该反应是一个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减小的可逆反应,减小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B不选;
C.该反应是一个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可逆反应,减小压强,平衡不移动,故C 选;
D.该反应是一个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减小的可逆反应,减小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D不选;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注意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化学反应,压强对其化学平衡不影响,为易错点.
8.(3分)(2012春•渭滨区校级期末)对某一可逆反应来说,使用催化剂的作用是()A.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
B.以同样程度改变正逆反应的速率
C.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
D.改变平衡混合物的组成
考点:催化剂的作用.
专题:化学平衡专题.
分析:根据催化剂的特点和定义中的要点来考虑本题.一定能改变化学反应速度,在有的反应中加快反应速度,有的反应中减慢反应速度,在化学反应前后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但不能改变生成物的量.
解答:解:A、催化剂改变速率,不改变化学平衡,反应物的转化率不变,故A错误;
B、催化剂同等程度影响正逆反应速率,故B正确;
C、催化剂同等程度影响正逆反应速率,故C错误;
D、催化剂改变速率,不改变化学平衡,不改变平衡混合物的组成,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催化剂的作用分析,解答该题关键要理解催化剂概念中的“一变、二不变”的涵义.一变是反应速度变,二不变是本身质量和化学性质.
9.(3分)(2010秋•邯郸期末)下列关于平衡常数K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任何条件下,化学平衡常数是一个恒定值
B.改变反应物浓度或生成物浓度都会改变平衡常数K
C.平衡常数K只与温度有关,与反应浓度、压强无关
D.从平衡常数K的大小不能推断一个反应进行的程度
考点: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
专题:化学平衡专题.
分析:化学平衡常数只受温度影响,与浓度、压强无关,平衡常数越大,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可逆程度越小.
解答:解:A、化学平衡常数受温度影响,温度变化,化学平衡常数发生变化,故A错误;
B、浓度不影响化学平衡常数,故B错误;
C、平衡常数K只与温度有关,反应浓度、压强不影响化学平衡常数,故C正确;
D、平衡常数越大,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可逆程度越小,平衡常数K的大小可以推
断一个反应进行的程度,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常数的影响因素与意义,比较基础,注意基础知识的掌握.
10.(3分)(2013秋•凉州区校级期中)在一定条件下,下列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I2(g)+H2(g)⇌2HI(g);△H<0,要使混合气体的颜色加深,可以采取的方法是()
A.降低温度B.增大H2的浓度C.增大压强D.减小压强
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专题:化学平衡专题.
分析:要使混合气体的颜色加深,应使c(I2)增大,可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缩小容器的体积平衡不动浓度增大,升高温度逆向进行等.
解答:解:A、反应是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平衡向正向移动,c(I2)减小,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浅,故A错误;
B、增大氢气的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I2)减小,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浅,
故B错误;
C、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但c(I2)增大,混合气体的颜色加深,故C正确;
D、减小压强,c(I2)减小,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浅,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从平衡移动的角度使c(I2)增大的措施.
11.(3分)(2013秋•凉州区校级期中)下列反应达到平衡后增大压强或降低温度,平衡都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
A.2NO2(g)⇌N2O4(g);△H<0 B.3O2(g)⇌2O3(g);△H>0
C.H2(g)+I2(g)⇌2HI(g);△H<0 D.2NH3(g)⇌3H2(g)+N2(g);△H>0
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专题:化学平衡专题.
分析:根据勒夏特列原理进行判断.升温,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平衡向着吸热的方向移动,降温,减小反应速率,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进行;增大压强,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平衡向着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增大压强或降低温度,平衡都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正反应方向是气体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
解答:解:平衡后增大压强或降低温度,平衡都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正反应方向是气体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
A、2NO2(g)⇌N2O4(g);△H<0,是气体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故A正确;
B、3O2(g)⇌2O3(g);△H>0,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吸热反应,故B错误;
C、H2(g)+I2(g)⇌2HI(g);△H<0,是气体体积不变的放热反应,故C错误;
D、2NH3(g)⇌3H2(g)+N2(g);△H>0,是气体体积增大的吸热反应,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难度不大.要熟练掌握勒夏特列原理.
12.(3分)(2007•宿迁二模)反应:X(气)+3Y(气)⇌2Z(气)+热量,在不同温度、不同压强(P1>P2)下,达到平衡时,混和气体中Z的百分含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应为()A.B.C.D.
考点:体积百分含量随温度、压强变化曲线.
专题:化学平衡专题.
分析:由方程式X(气)+3Y(气)2Z(气)+热量,可知:反应放热,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反应前气体的化学计量数之和大于生成物气体的化学计量数之和,则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以此判断生成物Z的百分含量的变化.
解答:解:由方程式X(气)+3Y(气)2Z(气)+热量,可知:反应放热,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生成物Z的百分含量减小,可排除A、B选项;
反应前气体的化学计量数之和大于生成物气体的化学计量数之和,则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生成物Z的百分含量增大,又P1>P2,则C正确,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移动图象问题,题目难度不大,注意从化学方程式的反应热以及化学计量数关系判断外界条件对平衡移动的影响.
13.(3分)(2010春•通州区期末)在相同条件下,等质量的下列金属(金属颗粒大小相等)与足量1mol/L盐酸反应时,速率最快的是()
A.镁B.铝C.铁D.钠
考点:常见金属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综合应用.
专题:几种重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
分析:金属越活泼,和酸反应置换出氢气的速度越快.
解答:解:根据金属活泼性顺序表,金属的活泼性顺序是:钠>镁>铝>铁,所以在相同条件下,等质量的四种金属与足量1mol/L盐酸反应时,速率最快的是钠.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金属活泼性强弱的应用知识,是一道基础知识题目,较简单.
14.(3分)(2013春•甘州区校级期末)反应4NH3(g)+5O2(g)⇌4NO(g)+6H2O(g)在5L 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NO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3mol,则表示此反应的速率正确的是()
A.v(O2)=0.01mol•(L•s)﹣1B.v(NO)=0.008mol•(L•s)﹣1
C.v(H2O)=0.003mol•(L•s)﹣1D.v(NH3)=0.02mol•(L•s)﹣1
考点: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
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专题.
分析:
先根据V==计算出用NO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再利用同一化学反应中,化学
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来解答.
解答:解:由半分钟后,NO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3mol,则用NO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V(NO)====0.002mol•(L•s)﹣1
A、由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则v(O2)=V(NO)=×0.002mol•
(L•s)﹣1=0.0025 mol•(L•s)﹣1,故A错误;
B、用NO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V(NO)=0.002mol•(L•s)﹣1,故B错误;
C、由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则V(H2O)=V(NO)=×0.002mol•
(L•s)﹣1=0.003 mol•(L•s)﹣1,故C正确;
D、由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则V(NH3)=V(NO)═0.02mol•(L•s)
﹣1,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明确同一化学反应中,用不同的物质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数值不同,但意义相同,且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
15.(3分)(2012春•上海校级期末)在四个不同的容器中,在不同的条件下进行合成氨反应,根据下列在相同时间内测得的结果判断,生成氨的反应速度最快的是()
A.V(NH3)=0.1mol/(L•min)B.V(N2)=0.1mol/(L•min)
C.V(N2)=0.2mol/(L•min)D.V(H2)=0.3mol/(L•min)
考点: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
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专题.
分析:同一化学反应中,同一时间段内,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其计量数之比;先把不同物质的反应速率换算成同一物质的反应速率进行比较,从而确定选项.
解答:解:反应为N2(g)+3H2(g) 2NH3(g),以氢气的反应速率为标准进行判断.
A、V(NH3)=0.1mol/(L•min),所以ν(H2)=1.5mol/(L•min);
B、ν(N2)=0.1mol/(L•min),所以ν(H2)=0.3mol/(L•min);
C、ν(N2)=0.2mol/(L•min),所以ν(H2)=0.6mol/(L•min);
D、ν(H2)=0.3mol/(L•min);
所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C.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速率快慢的比较,难度不大,注意要把不同物质的反应速率换算成同一物质的反应速率进行比较,还要注意单位是否相同.
16.(3分)(2011•惠城区校级学业考试)下列措施肯定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的是()A.增大反应物的量B.增加压强
C.升高温度D.使用催化剂
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专题.
分析:一般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增大压强,升高温度、使用催化剂,化学反应速率加快,以此来解答.
解答:解:A.若反应物为纯固体或纯液体,增大反应物的量,反应速率不变,故A不选;
B.若反应中没有气体参加和生成,为溶液中的反应,则增加压强,反应速率不变,故B不选;
C.因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反应速率加快,故C选;
D.催化剂能改变反应速率,可加快也可减慢,故D不选;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注意物质的状态、反应的特点来分析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题目难度不大.
17.(3分)(2013秋•凉州区校级期中)可逆反应2NO(g)⇌O2(g)+N2(g);△H=﹣180kJ.mol ﹣1,对此反应的逆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平衡常数K增大
B.升高温度平衡常数K减小
C.增大压力则平衡移动
D.增大N2浓度,则NO分解率增大
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
专题:化学平衡专题.
分析:A、反应是放热反应,升温平衡逆向进行,结合平衡常数计算式分析判断;
B、反应是放热反应,升温平衡逆向进行,结合平衡常数计算式分析判断;
C、反应是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增大压强不改变平衡;
D、增大氮气浓度,平衡逆向进行;
解答:解:A、反应是放热反应,升温平衡逆向进行,结合平衡常数计算式分析,平衡常数减小,故A错误;
B、反应是放热反应,升温平衡逆向进行,结合平衡常数计算式分析,平衡常数减小,
故B正确;
C、反应是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增大压强不改变平衡状态,故C错误;
D、增大氮气浓度,生成物浓度增大,平衡逆向进行,则NO分解率减小,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和影响因素的分析判断,平衡移动原理的理解应用是解题关键,掌握基础是关键,题目较简单.
18.(3分)(2013•阜宁县校级模拟)在一定条件下,发生CO+NO2⇌CO2+NO的反应,达到化学平衡后,降低温度,混合物的颜色变浅,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正反应为吸热反应B.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C.降温后CO的浓度增大D.降温后各物质的浓度不变
考点: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
专题:化学平衡专题.
分析:分析:本题要根据勒夏特列原理来具体分析各个选项
解答:解:(1)对CO+NO2 CO2+NO来说,NO2是红棕色气体,达平衡后,降低温度,混合物颜色变浅,说明NO2的浓度减小,则可判断降温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根据勒夏特列原理,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因此A错误,B正确.
(2)该反应降温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NO2)、c(CO)会减小,c(CO2)、c(NO)会增大,因此C、D均不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了勒夏特列原理的灵活应用,需要对勒夏特列原理有较深刻的理解,理解其基本含义.
19.(3分)(2010•天心区校级模拟)反应:A(气)+3B(气)⇌2C(气)△H<0达平衡后,将气体混合物的温度降低.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正反应速率加大,逆反应速率变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正反应速率变小,逆反应速率加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变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变小,平衡向逆反虑方向移动
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专题:化学平衡专题.
分析:对于该正反应为放热的化学反应来说,降低温度,该反应的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化学平衡向放热的方向移动,以此来解答.
解答:解:A、降低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A错误;
B、降低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B错误;
C、降低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C正确;
D、降低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及化学平衡的影响,注意△H<0说明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是解答的关键,难度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