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高粱桥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作探究要求
• 小组讨论问题,并做相应的笔记。
• 1、.高梁桥为何为“京师最胜地”? • 鱼之沉水底者,鳞鬣皆见”,人们既可以垂 钓水边,又可小酌树下,老人可在这里散步,诗 人可来此寻找灵感,官员可在此排解烦忧,如 此优雅的地方,自然会成为京师最胜地.
2、“鱼之沉水底者,鳞鬣皆见” 采用了什么描写手法?
如果、假若 苟非大不得已 形容旅途劳顿的样子 而仆仆于是 书之所以志予之嗜进而无耻 通“识(zhì)”,记 着迷于仕途钻营
2、翻译下列句子
(1)杨柳尚未抽条,冰未泮。
杨柳还没有发芽,冰已经有些融化。 (2)冻枝落,古木号,乱石击。 冷冻的树枝刮落,苍老的树木呼 号,乱石相互撞击。 (3)屡求而不获,其效亦可睹矣。 多次求官却得不到,效果也是可 以看得见的。 (4)予以问予,予不能解矣。 我问自己,我也无法解释了。
• 这里表面上写鱼,实际写水。鱼沉到水底 而鳞鳍都能看得见,正是河水非常清澈的 原因,作者用鱼来写水的清澈,这是采用 了侧面描写的手法。
3、作者以茶代酒,为何还笑那 真喝酒的人?
这里风景优美,环境幽雅,在这里同朋友聊 聊天,散散步,都是人生一大享受,这里的 一草一木,一石一水值得人们欣赏,品味, 人们在欣赏这里的美景时,才会享受到娱情 自然的乐趣,而在这里饮酒,喧嚣怒诟,便 体会不到自然的乐趣,因而作者以茶代酒, 还笑那些在此喝酒的人。
课前检测
• • • • • 1. 解释下列字词 窈窕: 茗饮: 少顷: 最胜: 丝管: 戏具: 微岚: 若痴禅者: 2. 把下面两段古文译成现代语 (1)时柳梢新翠,山色微岚,水与堤平, 丝管夹岸。 • (2)精蓝棋置,丹楼珠塔,窈窕绿树中。 • (3)缙绅士大夫,非若不暇,未有不一至其 地者。
Hale Waihona Puke 游高梁桥记 袁中道袁中道,16岁中秀才,以豪 杰自命,性格豪爽,喜交游。成 年后科场考试,几经落第。本文 写于明神宗万历二十六年,他与 其兄袁宏道一起进京,再次求官 不成,本文就写于这个时期。
诵读课文
读准字音 注意停顿 理解文意
你能读准吗?
léi pàn biāo chuǎn
羸马

微泮
lì lì
飚风


diāo


砾砾
mái

zhuó qiú
貂帽

烟霾
着重裘
牛刀初试
1、解释下面句子中划横线的字。
委积道上 谭锋甫畅 着重裘以敌之 而犹不能堪 堆积 同“谈”,言谈 穿 抵挡 忍受
游高梁桥记
袁宏道
高梁桥
• 高梁桥位于海淀区西直门外偏北半里左右,是北京西郊历 史上一座名桥,是元世祖忽必烈于至元二十九年在和义门 (今西直门)外所建石桥。 • 明清之时,这里古刹林立,水清见底。当时都城中王公 大臣、男女老幼,每至夏季,坐在两岸绿荫下,桥头酒肆、 茶馆,游客盈门,为京师郊外一胜景。 • 古时候,高梁桥一带繁华壮观,在巍峨的西直门城楼上 远眺高梁桥,长河似玉带,白桥跨碧水,绿荫藏酒肆,古 刹连西山。近观高梁桥,桥下,柳浪飞燕逐清波;桥上, 行人车马如穿梭。出城、进城必由此经过,故这里热闹非 凡。侧看高梁桥,则又有小桥流水人家之感。楼、水、桥、 人构成了燕山脚下一幅“清明上河图”。
品读课文
注意语气 注意语调 注意语速
品读课文
1、你从作者的描写中看到了哪 些景物?作者笔下高梁桥春天的风 景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作者为什么把京都春天的环 境描写得如此恶劣?这表现了作者 怎样的思想感情?
拓展延伸
假如你是袁中道,出游高梁 桥时风和日丽,又会看到什么样的 景色,请你展开丰富的想象,用自 己的语言描绘出来。
一、学 习 目 标
• 1.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注释,理解 文义,掌握重点文言字词的含义。 • 2.通过朗读、品读,学习通过景物对比衬托 表现特殊情趣心志的写法。 • 3.学习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 情;培养学生科学的人生观。
二、指导学生先学
• 1.朗读课文,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的作者的 思想感情。 • 2.默读,读准字音,了解大意,标注生字 词。 三、学生先学,教师巡视 • 1.借助课下注释及相关资料了解作者和写 作背景(详见投影)。 • 2.自由朗读、整体感知,疏理文章脉络。
4、作者在文章第一段是如何描 写景物的?
• (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正面描写 抓住了:水、杨、鱼、楼、塔景物,侧面 烘托通过游人的流连忘返反映景美。)
小结
• 1.主题思想的把握 • 课文通过描绘与朋友游玩高粱桥的经历, 表达了作者娱情山水,喜爱大自然的思想 感情。 • 2.写作特色赏析 • (1)采用白描手法;(2)语句精练,用 词贴切。
• 第一部分(1):写高粱桥一带美景及游览 盛况。 • 第二部分(2):写作者与朋友游览经过和 感受。
• 3.检查读音: • 筵yán 侑yòu 鳞鬣lí n liè 趺fū 诟gòu • 窈窕yǎotiǎo 缙绅jìnshēn 岚lán 茗mí ng
• 1、高梁桥为何为“京师最胜地”? • 2、“鱼之沉水底者,鳞鬣皆见”采用了什 么描写手法? • 3、作者以茶代酒,为何还笑那真喝酒的人? • 4、作者在文章第一段是如何描写景物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