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6课《鸿门宴》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范增数目.项王( 名词活用作动词,使眼色 ) (10)刑.人如恐不胜( 名词活用作动词,处罚 ) (11)道.芷阳间行( 名词活用作动词,取道 ) (12)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名词活用作动词,做王 ) (13)项伯杀人,臣活.之(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活 ) (14)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停止 )
• 【解析】 题中,第(1)句中的“兴”是发动之意;“咨怨” 是怨恨、叹气之意;“游幸”即游赏;“非宜”就是不恰当, 不适宜。第(2)句中的“凶逆”指凶恶的叛逆;“令”是 “让”的意思;“抱恨泉壤”即抱恨九泉;“何言”即(能 再)说什么呢。
• 【答案】 (1)皇上您发动军队,百姓容易生出咨嗟怨怒, 皇上车驾巡游,恐怕很不合适。(关键词:兴、咨怨、游幸、 非宜,全句大意)(2)我不能够肃清凶恶的叛逆,以至于让王 室到了这种地步,只能抱恨于黄泉,还能再说什么呢!(关 键词:凶逆、令、抱恨泉壤、何言,全句大意。)
高考导航
• (2015年高考新课标Ⅱ卷)(原文在第四课上) •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 (1)陛下兴军旅,百姓易咨怨,车驾游幸,深恐非宜。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不能肃清凶逆,遂令王室至此,抱恨泉壤,知复何言!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美姬.( jī ) 卮.酒( zhī ) 有郤.( xì) 交戟.( jǐ ) 瞋.( chēn )目 参乘.( shènɡ ) 切而啖.( dàn ) 郦.( lì)山 杯杓.( sháo )
2.掌握通假
(1)距.关,毋内.诸侯 (“距”通“拒”,把守;“内”通“纳”,接纳 )
(2)张良出,要.项伯(“要”通“邀”,邀请 ) (3)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背叛 ) (4)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早些 ) (5)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隔阂 ) (6)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不”通“否”,否则 ) (7)因击沛公于坐.(“坐”通“座”,座位 )
(15)拔剑撞而破.之(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破 ) (16)沛公今事有急.( 形容词活用作名词,紧急的情况 ) (17)君安与项伯有故.( 形容词活用作名词,老交情 ) (18)素善.留侯张良( 形容词活用作动词,与……交好 )
6.特殊句式 (1)此天子气也。( 判断句 ) (2)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判断句 ) (3)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判断句 ) (4)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判断句 ) (5)若属皆且为所虏!( 被动句 ) (6)吾属今为之虏矣!( 被动句 ) (7)沛公军霸上。( 省略句。“军”后省略介词“于” ) (8)为击破沛公军!( 省略句。“为”后省略代词“我” )
• 这戍鼓雁声、寒露明月,处处让诗人感物伤怀,诗歌也就水 到渠成地从望月转入抒情。后四句用写实手法,不假雕饰, 如实道来,却收到了令人伤心折肠、不忍卒读的艺术效果。 诗人反映的是个人和家庭的遭遇与痛苦,但也折射出了安史 之乱中人民饱经忧患丧乱的普遍遭遇,以家愁反映国难,从 而提升了作品的境界。全诗层次井然,首尾照应,一气呵成。
• 3.一词多义 • (一)虚词
• (二)实词
4.古今异义 (1)沛公居山.东.时 山东古 今义 义: :崤 山山 东以 省东 。,也就是函谷关以东地区。 (2)所.以.遣将守关者 所以古 今义义::用…作…表的因原果因关。系的连词。 (3)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非常古 今义 义: :意 作外 副的 词变 ,故 很。。
成才之路 ·语文
人教版 ·必修1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第二单元 第六课 鸿门宴
பைடு நூலகம்
1 经典晨读
2 高考导航
5 课堂互动
3 学习目标
6 课后强化作业
4 课前预习
7 名著博览
经典晨读
月夜忆舍弟① 杜甫
戍鼓断人行②,边秋③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④。
【注】 ①舍弟:家弟。②戍鼓句:古时各地城楼上都 有士兵守卫,晚上定时击鼓,称为“戍鼓”。击鼓后人们不 能再在街上行走。③边秋,秋天的边塞。④未休兵:当时叛 军史思明部从范阳南下,攻陷汴州,西进至洛阳。唐军李光 弼迎击。
• 【赏析】 公元759年秋,杜甫抵秦州(今甘肃天水)后,忆 念分散在河南、山东的兄弟,写此诗。作品以写实的手法表 达了身处战火之中,亲朋离散,无家可归,音信全无的种种 痛苦的感情。诗开篇两句描绘了连年战乱造成的荒凉不堪、 冷落沉寂的景象,戍鼓雁声渲染了浓重悲凉的气氛。颔联是 脍炙人口的名句,用语看似平常,手法却别具匠心,写景中 融入了作者强烈的主观感情。
(4)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河北古义:黄河以北;黄河以南。 河南今义:河北省;河南省。 (5)约为婚.姻. 婚姻古 今义 义: :儿 指女 结亲 婚家 ,。 或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6)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 细说古 今义 义: :小 详人 细的 说谗 来言 。。
学习目标
• 1.识记有关司马迁与《史记》的文学常识。 • 2.理解并掌握文中重点实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 3.掌握本文中的一些名言名句。 • 4.学习文章情节起伏的结构特点。
课前预习
1.读准字音
飨.( xiǎnɡ )士卒 鲰( zōu )生
戮.力( lù) 玉玦.( jué) 披帷.( wéi ) 目眦.( zì) 彘.肩( zhì) 刀俎.( zǔ ) 芷.( zhǐ )阳
5.词类活用
(1)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名词作状语,表时间,连夜 ) (2)吾得兄.事之 ( 名词作状语,表对人的态度,像对待兄长那样 )
(3)常以身翼.蔽沛公 ( 名词作状语,表比喻,像鸟翅膀似的 )
(4)头发上.指( 名词作状语,表朝向,向上 ) (5)间.至军中( 名词作状语,表处所,从小路 ) (6)沛公军.霸上( 名词活用作动词,驻军 ) (7)沛公欲王.关中( 名词活用作动词,称王 ) (8)籍.吏民( 名词活用作动词,登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