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4题;共28分)
1. (2分)(2019·青羊模拟)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 金属拉丝
B . 冰雪融化
C . 酒精挥发
D . 甲烷燃烧
2. (2分) (2017九上·安图期末) 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都非常重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 点燃酒精灯
B . 氧气验满
C . 液体加热
D . 量9.5mL
3. (2分)空气中含量较多且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是()
A . 氧气
B . 氮气
C . 二氧化碳
D . 水蒸气
4. (2分)(2019·平房模拟) 下列有关健康的说法错误的是()
A . 美味的猪蹄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烹饪时可加入大量的亚硝酸钠
B . 缺少微量元素铁会引起贫血,可食用芹菜进行补充,摄入不足时可适当服用药物
C . 每人每天约需3~5g食盐,其中钠离子具有促生盐酸、帮助消化和增进食欲的作用
D . 为保证人体健康,可以食用能被人体消化吸收的纤维素
5. (2分) (2016九上·闵行期末) 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治疗疟疾的“青蒿素(C15H22O5)”而获得诺贝尔奖。

说法正确的是()
A . 青蒿素分子的式量为282g/mol
B . 青蒿素中氢元素含量最高
C . 青蒿素由42个原子构成
D . 氢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22:5
6. (2分)如图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从图中获得的有关信息正确的是()
A . 反应物含3种元素
B . 生成了2种物质
C . 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D . 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
7. (2分) (2018九上·永昌期中) 日常生活常接触到“含氟牙膏”、“高钙牛奶、碘盐”、“富硒茶叶”、“加铁酱油”等用品,这里的氟、钙、碘、硒、铁指的是()
A . 单质
B . 元素
C . 离子
D . 原子
8. (2分)(2014·泰州)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原子失去电子形成带正电的阳离子;钠原子和钠离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
B . 洗洁精能洗去油污是因为它能溶解油脂;在水中加入蔗糖能增强溶液的导电性
C . 光合作用可以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干电池可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D . 有发热、发光现象的不一定是燃烧;酸碱中和后溶液不一定呈中性
9. (2分) (2020九上·乐东月考) 实验用如图所示的方法的制取氧气。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 仪器a的名称为长颈漏斗
B . 烧瓶中的物质是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溶液
C . 用该方法收集氧气是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
D . 该装置还可以用于测定氧气的体积
10. (2分)下面是王华同学从“错题集”摘抄的部分内容,其中无需加以改正的是()
A . 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
B . 洗衣粉洗去油污属于溶解现象
C . 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一定会发生燃烧
D . 碳酸氢铵[NH4HCO3]是一种复合肥料
11. (2分)新买的铝锅、铝壶用来烧开水时,凡是水浸到的地方都会变黑,说明水中有()
A . 钾的化合物
B . 钠的化合物
C . 钙的化合物
D . 铁的化合物
12. (2分) (2017九上·沭阳月考) 质量为5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氢氧化钾溶液和质量为5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混合,所得溶液的pH()
A . 小于7
B . 等于7
C . 大于7
D . 不确定
13. (2分)(2017·北京模拟) 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有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和烟尘等.某种催化剂可将尾气中的一氧化碳、二氧化氮转化为两种空气中的无毒成分.请根据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析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A . 四种物质均属于氧化物
B . 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比为44:7
C . 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1
D . 丁分子的微观示意图为
14. (2分) (2016九下·渠县期中) 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小,b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大
B . t℃时,等质量的a、b饱和溶液中含有相同质量的溶质
C . 当温度大于t℃时,a溶液一定比b溶液浓
D . a中含有少量b时,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a
二、非选择题 (共5题;共20分)
15. (2分) (2019九上·四川期末) 课后查阅资料后,小丽和小明利用如图1所示装置对氯酸钾制氧气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学习。

资料:
①氯酸钾的熔点约为356℃,二氧化锰的分解温度约为535℃。

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受热物质的温度一般约为400℃左右;
②不同配比是指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质量比;
③氯酸钾分解时,传感器得到氧气浓度随温度的变化示意图(图2)及不同配比时氧气浓度随温度的变化示意图(图3)如下:
请回答问题:
(1)分析图2,氯酸钾熔点________(填“高于”、“等于”或“低于”)其分解温度;
(2)分析图2,在氯酸钾分解前,传感器得到氧气浓度降低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
(3)分析图3,氯酸钾分解温度随物质配比变化的规律是________,当物质配比为1:2时,氯酸钾分解温度约为________℃;
(4)为证实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小丽利用如图4装置进行如表所示的实验:
步骤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Ⅰ检查气密性。

方法:………….。

Ⅱ分别在“Y”形管两侧支管中加入少量二
氧化锰和氯酸钾,塞紧橡皮塞。

不填
Ⅲ分别用酒精灯先后加热二氧化锰和氯酸钾,用带火星木条放在导管口。

加热左侧支管,可观察到………….,加热右侧支管,可观察到木条较长时间
才能复燃。

Ⅳ冷却后,将“Y”形管左侧支管中部分二氧
化锰混入右侧支管中,振荡“Y”形管,加
热,用带火星木条放在导管口。

加热后可观察到现象是………….
请回答:
①步骤Ⅰ中检查气密性方法是:________。

②完善步骤Ⅲ中的填空:加热左侧支管,可观察到________。

③步骤Ⅳ中,将二氧化锰混入右侧支管有余热的氯酸钾中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

加热后可观察到现象是________。

④小丽认为根据步骤Ⅳ的实验现象就能说明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但小明不同意她的观点,小明认为还需证明在此反应中二氧化锰的________和________不变。

后来在老师的指导下,小丽完善了实验方案,最终验证了自己的结论,则氯酸钾制取氧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

16. (4分) (2019九上·乐陵月考) 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研究(Cu﹣Zn合金)样品中铜的含量,取该样品20g跟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所用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请计算:
(1)反应的硫酸质量为________g;
(2)求样品中铜的含量________。

17. (4分)(2016·朝阳模拟) 如图有一瓶标签破损的无色液体,根据猜测回答问题
(1)若这瓶液体是蒸馏水,写出它在实验室的一种用途________.
(2)若这瓶液体是双氧水,在其中加入二氧化锰,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3)若这瓶液体是石灰水,用其检验二氧化碳的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
18. (2分)(2020·深圳) 如图所示流程可用于制备硫酸铵。

Ⅰ.制硫酸:
(1)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反应②为SO3+H2O═H2SO4 ,该反应属于__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3)Ⅱ.合成氨:
“原料气”中N2的制备:N2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________,可通过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得到。

(4)“原料气”中H2的制备:高温时,CH4和水蒸气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得到H2和CO2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5) NH3溶于水时形成氨水。

室温下,氨水的pH________7(填“>”或“<”)。

(6)将NH3通入稀释后的硫酸溶液中,得到硫酸铵。

用水稀释浓硫酸时,需将________缓慢地加入________中,并不断搅拌。

(7)(NH4)2SO4在农业生产中常被用作(填标号)。

A . 氮肥
B . 磷肥
C . 钾肥
19. (8分) (2018九上·南昌期末) 下图是木炭还原氧化铜的探究实验装置。

(1)【提出问题】木炭还原氧化铜产生什么气体?
【提出猜想】产生的气体有三种情况:①CO,②CO2 ,③ ________。

(2)【设计方案】实验前后分别对试管和烧杯里的物质进行称量,数据设计如下:
若△m2=0,说明反应产生的气体不能被澄清石灰水吸收,则猜想________成立。

若猜想②正确,理论上△m1与△m2 的关系是:△m1________△m2(填“>”、“<”或“=”)。

(3)【实验并记录】实验得到的数据如下表:
用以上实验数据分析,结果应该是猜想________成立。

(4)【反思与评价】经查阅资料知道:木炭还原氧化铜产生CO2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本次实验结果与资料显示不一致。

对其可能原因有同学提出下列分析,其中合理的是________。

A.装置漏气B.生成的CO2部分与过量的C反应生成了CO
C.澄清石灰水吸收CO2效果不好 D.装置内还有CO2气体未被吸收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14题;共28分)
答案:1-1、
考点:
解析:
答案:2-1、
考点:
解析:
答案:3-1、
考点:
解析:
答案:4-1、考点:
解析:
答案:5-1、考点:
解析:
答案:6-1、考点:
解析:
答案:7-1、考点:
解析:
答案:8-1、考点:
解析:
答案:9-1、考点:
解析:
答案:10-1、考点:
解析:
答案:11-1、考点:
解析:
答案:12-1、考点:
解析:
答案:13-1、考点:
解析:
答案:14-1、
考点:
解析:
二、非选择题 (共5题;共20分)答案:15-1、
答案:15-2、
答案:15-3、
答案:15-4、
考点:
解析:
答案:16-1、答案:16-2、考点:
解析:
答案:17-1、答案:17-2、答案:17-3、考点:
解析:
答案:18-1、答案:18-2、答案:18-3、答案:18-4、答案:18-5、答案:18-6、答案:18-7、考点:
解析:
答案:19-1、答案:19-2、答案:19-3、答案:19-4、
考点:
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