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地理七年级上 第2章:达标训练(海陆的变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人教地理七年级上第3单元:达标训练(多变的天气)
达标训练
基础·巩固·达标
1安第斯山脉位于板块和板块交界处()
A.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
B.印度洋板块美洲板块
C.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
D.南极洲板块美洲板块
解析:安第斯山脉位于南美洲西海岸,濒临太平洋,容易被混淆成与太平洋板块相互作用的结果。
而实际上这里是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相互挤压碰撞的结果。
答案:D
2澳大利亚大陆位于()
A.太平洋板块
B.印度洋板块
C.亚欧板块
D.非洲板块
解析:板块名称虽然与大洲名称相似,但并不表示其位置关系就完全一致。
澳大利亚大陆属于印度洋板块。
答案:B
3不属于板块学说中的六大板块的是()
A.太平洋板块
B.大西洋板块
C.美洲板块
D.南极洲板块
解析:海洋板块有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陆地板块由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六大板块中没有大西洋板块。
答案:B
4读图2.8,两大板块交界处为B区域,此处分布着高大的山系,关于此图说明正确的是()
图2.8
A.B处高大山系是两大板块张裂分离的结果
B.B处地壳稳定,A、C两处相对地壳活跃
C.B处火山地震频繁,A、C两处相对稳定
D.三处发生火山地震的可能性相当] 解析:板块与板块交界处地壳相对活跃,火山地震频繁。
板块相互挤压形成高山,张裂形成裂谷。
B区域位于板块交界处,是两大板块相互挤压的结果,火山地震最为频繁,A、C位于板块内部相对稳定。
答案:C
5喜马拉雅山还在长高,说明()
A.喜马拉雅山上的积雪在增厚
B.板块在不断运动、碰撞、挤压
C.地球在不断膨胀
D.地球公转造成的
解析:喜马拉雅山脉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两大板块碰撞挤压,印度洋板块俯冲到亚欧板块下面,导致亚欧板块在此抬升形成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脉。
答案:B
综合应用创新
6下列自然灾害成因与众不同的是()
A.日本多火山地震
B.印度尼西亚多火山地震
C.2004年底印度洋大海啸
D.年菲律宾严重的泥石流灾害
解析:日本和印度尼西亚火山地震多是因为两国都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板块交界处火山地震频繁,2004年底印度洋大海啸是因为海底地震导致的,这些都是因为板块运动的结果。
而菲律宾的泥石流灾害是因为森林被破坏,再加上本地区降水较多,导致泥石流灾害,与板块运动无关。
答案:D
7下列现象与板块运动有直接关系的是()
A.黄土高原的黄土主要是被风从北方吹过来的
B.亚马孙热带雨林水土流失严重
C.欧洲曾经有过一段非常寒冷的时期
D.南极洲地下发现煤炭资源
解析:黄土高原的沙土来自北方戈壁沙漠地区,是风吹来的,与板块运动无关;亚马孙热带雨林地区水土流失严重是人为砍伐森林严重导致的。
欧洲有过寒冷时期是地球气候变化造成的。
答案:D
8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地震1960年5月22日发生在南美洲的智利,这里地震灾害多的原因是()
A.位于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的交界处
B.位于高大山系附近
C.位于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的交界处
D.因为国家轮廓过于狭长
解析:智利位于南美洲西海岸,位于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的交界处,板块在此碰撞挤压导致地震。
答案:A
9读图2.9,完成下列各题。
图2.9 世界主要山脉的分布
由图可知,世界有两大主要山系:一是横穿大陆南北的巨大山系,
主要有山脉和山脉及其他高大山系组成;二是纵贯大陆和大陆的巨大山系,主要由山脉和山脉组成。
解析:山系往往是板块碰撞挤压的结果。
在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处形成一系列高大山脉;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挤压处形成一系列高大山脉。
答案:亚欧喜马拉雅阿尔卑斯北美洲南美洲落基安第斯
10根据下面提供的文字信息,用恰当的文字,按因果关系将它们连接成文段,必须涵盖下面列出的全部词语,可以增加词汇,但必须完整的表达地理原理。
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地震火山碰撞挤压张裂拉伸裂谷山脉
解析:板块之间的相互运动关系有碰撞挤压和张裂拉伸两种状态,并因此导致了不同的地质变化,根据这种因果关系组织词语反应这一规律。
答案:提示:只要所有词汇都涵盖,且反映的地理规律或现象正确即可。
(张老师推荐)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小窍门一、提高听课的效率是关键。
学习期间,听课的效率如何,决定着学习的效果,提高听课效率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课前预习能提高听课的针对性。
预习中发现的问题,就是听课的重点;对预习中遇到的没有掌握好的有关的旧知识,可进行补缺,以减少听课过程中的困难,有助于提高思维能力;预习还可以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
2、听课要全神贯注。
全神贯注就是全身心地投入课堂学习,耳到、眼到、心到、口到、手到。
耳到:就是专心听讲,听老师如何讲课,如何分析,如何归纳总结。
眼到:就是在听讲的同时看课本和板书,看老师讲课的表情,手势和演示实验的动作。
心到:就是用心思考,与老师的教学思路保持一致。
口到:就是主动回答问题或参加讨论。
手到:就是在听、看、想、说的基础上记下讲课的要点以及自己的感受。
3、作好笔记,笔记不是记录而是将上述听课中的要点等作出简单扼要的记录,以便复习。
二,了解自己的学习方式会使你更容易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但我们不能盲目的跟随他人的学习方式,一定要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方式。
同时成为学习的管理者。
1.明确学习目标: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习目标,而学习计划则是实现学习目标的蓝图。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
2.成为学习的管理者:
第一:学会自主学习
作为中学生,应学会逐步摆脱对父母和老师的依赖,成为一个管理学习者。
就要在学习上能自律,自觉的学习。
比如记好笔记,就是自主学习开始。
(补充知识:笔记要注意格式、内容,注意以下方面:记录、简化、背诵、思考、复习环节。
)第二:提高学习效率
讨论:造成学习效率低的原因?(如做事拖拉,无计划,学习习惯不好等)
学习的过程包括很多环节,学习的效率就蕴涵在各个学习环节中,只有把握好每个环节的质量,如课前认真预习,上课专心听讲,课后及时复习,才能从整体上提高学习效率。
第三:科学安排时间
随着中学学习科目的增多,难度增加,科学的安排时间十分重要。
首先要对自己的学习有一个总体上的规划,制定一个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
制定学习计划时注意要遵循以下原则:弹性原则、自然原则、增强原则。
3. 具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坚持到底的精神。
我们刚才一直在谈论关于在校学习的问题。
其实学习对我们来说不仅包括通过在校的途径获取知识,还应包括从其他途径掌握知识。
我们也要学会一些常用的获得知识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