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的护理体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症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的护理体会
作者:额尔敦高娃崔海燕
来源:《饮食与健康·下旬刊》2016年第02期
【摘要】呼吸衰竭是由于肺脏本身病变或其他原因引起的呼吸功能严重障碍,导致机体缺氧(PaO2 6.67kPa)所致的生理和代谢功能紊乱的临床征候群。
临床上常出现呼吸困难、紫绀、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
重症肺结核是引起呼吸衰竭的常见原因,因此临床表现极为复杂,护理工作难度较大,应引起本学科护理工作人员的重视。
目的是通过积极而有效的治疗护理,随时掌握病情,预防恶化使疾病发展控制在最低水平。
【关键词】肺结核;呼吸衰竭;护理
1.肺结核病人的护理
1.1多元化全方位的身心整体护理
工作人员应积极主动服务,发现患者存在和潜在的护理问题,进行全面评估,自主制定护理计划,并积极落实。
护理人员通过主动接触患者,从患者的情况和患者的需求,提供多样化的全方位服务。
1.2加强健康教育
普通肺结核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识不足,缺乏对健康知识的认识,缺乏对肺结核的危险性认识。
因此加强结核病知识健康教育是必要的,同时积极治疗和护理,在不同的情况下对不同类型的患者进行护理、消毒、隔离,并促使他们自觉接受治疗和护理计划,自觉接受有利于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
注意隔离和消毒,当咳嗽时捂嘴,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1.3良好的心理护理
肺结核患者的应变较大,情绪波动、绝望、睡眠、吃饭、感觉孤独无助,肺结核可能会加重,这是引起各种思想关注的问题。
有些患者的延迟不愈合,反复丧失了治愈和生活的信心,更需要护理人员摆脱陈旧观念的隔离,给予照顾和支持,热情和真诚的态度采取主动接触患者,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情绪稳定、消除恐惧,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的主观能动性。
1.4休息和饮食护理
休息是肺结核治疗的一种方式,休息可以减少体力消耗,血液循环缓慢,呼吸平缓,有利于延长患者的肺减活动时间,保持在病变部位,利于疾病组织的修复,有利于疾病的治疗。
同
时要加强营养,除了正常的饮食以外,还要弥补因组织损伤而引起的破坏和修复的疾病所消耗的。
吃什么吃什么,取决于每个人的情况,一般来说,主食搭配汤。
肺结核患者的饮食禁忌有些刺激性食物不能吃太多,喝酒是禁忌。
不能进食的昏迷患者可以进行鼻腔喂养。
呼吸衰竭合并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应禁食,或者进食少量液体食品,或用氢氧化钠凝胶稀释和中和胃酸,减少刺激。
1.5保持气道通畅
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患者主要是由于通气功能障碍及气道阻塞。
因此,只有消除或减轻气道阻塞,改善肺泡通气量,降低气道阻力,提高呼吸效率,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就会相应减轻。
因此,清醒的患者应鼓励咳嗽或改变姿势,轻拍胸部和背部进行排痰。
排除痰液粘稠痰,常用的方法有:超声雾化吸入,环甲膜穿刺,祛痰药等。
不能咳嗽或昏迷的患者可用吸痰导管,这不仅能吸出喉部或气管内滞留的痰,而且还可通过机械性刺激,有效的刺激咳嗽反射和支气管排痰。
如吸痰管无效,应迅速准备好切开气管护理项目。
1.6观察体温变化
肺结核发热是一种常见的症状,每个患者的低热量的具体情况是不一样的,温度在一天内有波动,所以在温度测量中,要做到以下几点:(l)温度时间固定;(2)测温部件固定;(3)测温前要休息0.5 1,包括身体精神双方面都要休息;(4)温度不喝酒,不要喝太冷或热饮料,以避免错误;(5)温度计是固定的。
l.7 正确指导肺结核患者的活动
肺结核患者的活动要根据具体病情来考虑,因为肺结核病疗程较长,病情复杂,在不同的阶段对休息和活动有不同的要求,不能千篇一律,要以活动不引起疲劳为原则,一旦感到疲劳,就应及时休息或减少活动量,当出现发热、咳嗽、咯痰、咯血等症状时应及时休息或减少活动量,暂停活动,卧床休息。
活动型肺结核患者必须绝对卧床休息,在卧床期间也不宜过多阅读书报,以减少脑力消耗,症状减轻后可适当起床活动,待症状消失,病情明显好转,可从室内活动散步开始,逐渐短距离散步,循序渐进,每日必须有8h~l0h睡眠和lh~2h午休。
室外活动要注意气候变化,冬季要注意保暖,出门戴口罩。
2.合理使用氧气
给氧的目的在于提高肺泡内氧分压,从而提高氧弥散能力,改善低氧血症。
由于呼衰患者有二氧化碳潴留,呼吸中枢对二氧化碳刺激的敏感性已降低或消失,缺氧反而是维持呼吸中枢兴奋的主要因素,突然高浓度快速给氧虽然能纠正缺氧现象,但同时亦消除了缺氧对中枢的刺激,使呼吸中枢更趋抑制,因而进一步促进二氧化碳潴留,甚至呼吸停止,这种情况在给氧开始的数小时内最易发生。
故主张采用低流量(l~l.5L/min),低浓度(< 30%)鼻导管给氧。
吸氧过程中必须严密观察病情,如患者紧张及呼吸困难好转,心率每分钟减低l0 次以上,精
神症状好转,表示吸氧治疗的效果好。
如患者过度兴奋或嗜睡时,可每0.5~2小时正压吸氧一次,2~3min/次。
根据需要进行血气分析,以供治疗参考。
3.使用呼吸机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3.l 呼吸机连接患者前,必须开动机器试运转,确认无异常、无错装、无漏气。
3.2 为防止意外事故发生,病房应备有麻醉机及简易呼吸器。
遇有紧急情况,要镇静。
3.3 应注意人工呼吸时的加湿问题及时补充加湿器内的水,通常用灭菌的蒸溜水。
还应及时倒弃呼吸机管道中凝聚的水分,以免误吸入呼吸道和增加呼吸道阻力。
3.4 在人工呼吸的过程中,容易引起肺部感染。
加强病人基础护理,定时翻身、拍背、体位引流、口腔护理、雾化吸入疗法等。
协助排痰、气道吸气时无菌操作,每次更换导管,定期检查和胸部听诊。
每次使用呼吸机时,可拆卸的部分应严格消毒,以防止交叉感染。
4.药物治疗的护理
4.l 应用抗生素治疗时,注意观察疗效。
如个别患者出现过敏反应或输液反应立即通知医生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4.2 用碱性药物纠正呼吸性酸中毒时,应注意观察病人的疲劳、头痛、失眠等症状,如弛缓性麻痹,出现腹胀,增加神经肌肉活动等,应首先考虑加入过多碱性溶液,低钾血症、低氯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的症状;患者补充碱性液体如恶心、后呕吐,食欲不振,烦躁不安提示症状加重应报告医生处理。
【参考文献】
[1]吴文娟.涂超.谢碧荣肺结核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分析[期刊论文]-临床肺科杂志2011,16(2)
[2]孙瑜.SUN Yu 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护理体会[期刊论文]-医学信息(下旬刊)2009,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