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企业形象广告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名企业形象广告词
知名企业形象广告词
大凡上规模,想做品牌的企业,一般都会根据自己企业或品牌的特点精心提炼出个性鲜明的广告语,用于提升品牌形象,促进市场营销。

在中国市场经济的发祥地温州,绝大多数的大中型民企都或多或少、或早或晚地推出过广告。

为求广告语一语中的、一鸣惊人,有的企业还不惜重金公开登报征集。

鞋服企业中的康奈、奥康、红蜻蜓、吉尔达、美特斯·邦威、庄吉、报喜鸟等民企,家家几乎都有自己的广告语,而且各企业不同时期、不同产品品牌的广告语均有不同。

但是总的来讲,大多数广告语都能不同程度的体现出各自企业和品牌的“个性”,有的堪称是“绝配”。

奥康:梦想是走出来的
从“穿奥康走四方”到“梦想是走出来的”,奥康一直在不停地“走”。

从永嘉黄田走向全国,并一步步地从鞋业跨入地产、生物制药等领域。

当年那位小木匠王振滔历经小鞋贩、个体户也一跃成为中国鞋王、中国营销大师、中国十大杰出青年。

虽然是几届“中国真皮鞋王”,据知情人透露王振滔并不精通“鞋技”。

王振滔最初接触鞋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中期。

贫苦农民家庭出身的王振滔当年刚20出头,高中入学不久就因家贫辍了学,跟着别人在武汉学着推销皮鞋。

1987年,杭州“火烧温州鞋”终结了他的卖鞋生涯———因为全国都不要温州鞋了,说温州鞋全是“假冒伪劣”。

1988年,23岁的他只好自筹3万元买来设备,请了有经验的制鞋师傅,正式办起“永嘉奥林鞋厂”,奏响了他成为“中国鞋王”的第一乐章。

从“奥林”到“奥康”,企业虽然名称变了,没变的是他的当家人———那位中等身材、白白胖胖、一脸福相的王振滔。

饱尝异地他乡卖鞋之难的王振滔深知把货物卖出去意味着什么。

家境的贫困,出道时的艰辛逼着他拼命地“吸吮”着来自八方的生意经。

他深信“卖出去才是硬道理”!学生时代曾经当过班长的他非常富有悟性和组织能力,他很快地成长为一名出色的商业奇人。

凭借他过人的营销天赋,
他先后摘取了“浙商十大风云人物”、“中华管理英才”、“中国经营大师”、“中国十大策划风云人物”等荣誉称号,奥康集团也成为中国鞋业界一颗耀眼的明星。

奥康的许多策划实例被营销学界奉为经典,甚至被编进大学教材。

“梦想是走出来的”,是不断的开拓、创新干出来的。

在王振滔的一手导演下,“西部鞋都”轰轰烈烈地开建,“中瑞财团”在全国关注的目光中闪亮登场,意大利制鞋名企GEOX 飘洋过海握手奥康??王振滔,这位时不时要在业界“放一炮”的.营销奇才,他从来就没有“安分”过。

为了奥康的“温州心、世界梦”,开朗奔放、敢说敢做的王振滔用勇气和智慧谱写了一曲曲奇妙的商业神话。

红蜻蜓:走过四季都是情
在中国人眼里,红蜻蜓始终是美丽、清纯的化身,谁见了她都会不由自主地看她几眼,甚至主动接近她、观赏她。

作为中国鞋业界的后起之秀———成立于1995年的红蜻蜓鞋业,以惊人的速度迅速走遍了大江南北,闯进中国鞋业十强。

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现在提起这个品牌,人们很自然地会记起那句耳熟能详的广告语:红蜻蜓———走过四季都是情。

应该说,撇开其他因素,这句自然亲和、与品牌载体浑然天成的广告语,对于红蜻蜓的近乎“疯长”般的在全国打开市场绝对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钱金波,红蜻蜓的创始人,中分头,金丝边眼镜,白西装,红衬衫,加上那张始终带着微笑的大方脸的组合,让人看上去他根本不像一个办企业的人,倒像是一个儒雅博学的官员、教授,平添几分文化人的气息。

近几年来,红蜻蜓创出了三个中国第一:中国第一家鞋文化研究中心,中国第一家鞋文化展馆、中国第一本鞋履文化词典。

乍看起来让人不可思议,办鞋厂就想着把鞋子做好,卖出去不就得了?干嘛做什么鞋文化,然而这就是钱金波的高明之处。

钱金波剑走偏锋,可谓深得“差异化营销”的个中三昧!少年之际,钱与王振滔同做木匠活,后又一起到外地卖鞋、合办鞋厂,直到1995年另起炉灶自己兴办红蜻蜓鞋业。

虽然王振滔与钱金波性格迥异,前者个性率直、开朗健谈,后者不动声色、含蓄内敛,但是二者现在看来绝对都是一等一的营销
高手。

王振滔喜欢大张旗鼓,先声夺人;钱金波似乎更喜欢“做了再说”,追求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瞬间爆炸效果。

从起用清纯可爱的童星舒畅,到帅气阳光的奥运冠军田亮,再到红遍大江南北的十二女子乐坊,红蜻蜓请来的形象大使哪一个不是那么养眼、富有亲和力,那么恰到好处呢?借文化开道,唱经营大戏,十年光阴弹指一挥间,但是楠溪江畔的这只红蜻蜓已经长成一只翱翔长空的大鹏鸟,成为中国最年轻的真皮鞋王、中国鞋业首批名牌产品。

产业已涉及地产、百货、教育、金融等领蜮。

钱金波本人也摘取了中国五四青年奖章,受到中央领导的接亲切接见。

红蜻蜓———十二女子乐坊———走过四季都是情,堪称完美的绝配!毫无疑问!
康奈:舒适源自细节
“舒适源自细节”这个广告语是康奈集团2004年下半年开始启用的,之前用的是“感受细节之美”。

比较一下可以看出这两则广告语有个共同点:抓住“细节”两个字不放!康奈为什么这样关注“细节”?了解康奈的人士都知道,康奈老总郑秀康在1980年下海之前是原温州通用机械厂管技术的副厂长。

做机械出身的郑秀康办厂25年来最懂得“欲善其事、先利其器”的道理。

所以,他对制鞋装备的配置,制鞋工艺的钻研近乎达到“苛求”的地步。

“我们康奈就是要做中国最好的鞋!世界最好的鞋!”这句话他曾不止一次在各类公开场合说过。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20多年来,康奈的制鞋装备始终本着一个原则:不惜代价选用世界上最先进的、最精良的。

如今,意大利、西班牙、英国、德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各种制鞋机械在康奈都能找到它们的踪影。

据了解,从创业至今,康奈用于更新技术装备的资金高达一个亿人民币。

温州鞋业第一个实施机械化制鞋的、第一个拿到“中国真皮鞋王”和“中国驰名商标”的都是康奈。

“高品质的鞋是由高素质的人造出来的。

我们公司在人才培养上舍得花钱的。

”郑秀康这样表示。

最近十年间,康奈用于员工国内国外培训的资金总额超过1000万元。

在业界大刮“挖人”风的时候,康奈却每年都要办几期技工培训班,涉及制鞋的整个流程、各个岗位。

表现优秀的一线工人都有可能被选出来参加培训。

教师是公司从专业皮革院校高薪聘请来
的制鞋高工。

有的还要送到温州、杭州、北京等地的高校进修。

同时康奈还会大量引进皮革专业的大学生进厂。

经过车间一线再学习、再实践然后才能分配到开发、设计、制作岗位。

去年年初,康奈集团包括郑秀康总裁在内,共有66名员工被温州市人事局认定为制鞋专家,占全部认定人数104人的一大半,足见康奈强大的人才优势。

装备先进、制作精良成就了康奈一如既往的高品质、好口碑。

至今为止,康奈几乎囊括了中国鞋业界的所有荣誉,如中国真皮领先鞋王、中国名牌产品,全国“守合同重信用”企业等等,各类荣誉近300项。

蝉联三届“真皮标志杯”全国鞋类设计大赛特等奖,从1993年的“中国十大鞋业大王”到如今蝉联“中国真皮领先鞋王”,康奈做了12年的“常胜将军”,这在中国鞋业界不能不说是个奇迹,应该说这与康奈矢志不移的关注“细节”是密不可分的。

走笔至此,笔者想起一句在温州鞋业界广为流传的顺口溜:康奈的质量、奥康的营销、红蜻蜓的文化。

不能不说,这句话是如此的画龙点睛、切中肯綮。

当然,这并不是说康奈不抓营销,奥康、红蜻蜓不抓质量。

每家都超过10个亿的产值足以说明,大腕们“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

《温州都市报》去年曾有位记者写过一篇妙文:《500亿鞋都集团横空出世》。

该文畅想有一家资产达500亿的“鞋都集团”将成立。

企业各个岗位分别由鞋都温州4000家企业中的几十家较为知名的企业老总来担任。

凭借其德高望重,郑秀康当仁不让地成为“董事长”,营销大师王振滔被聘为“总裁”,善搞企业文化的钱金波坐在商务副总裁的位置,东艺、吉尔达、日泰等鞋业大腕的头头也都各得其所。

此文虽是戏言,但是温州鞋佬们真能组建一个这样鞋业实体,并且由这些“东方犹太人”中精英们来经营运作,全球绝对无人能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