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人才教育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专业建设的必要性
1、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人才需求的社会背景
电力是发展生产和提高人类生活水平的重要物质基础,电力的应用在不断深化和发展,发电厂及电力系统是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就目前国际国内水平而言,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电力的需求将不断增长,社会对发电厂及电力系统技术人才的需求量呈上升态势。
5.4个百分点
预期性
人均电力装机
千瓦
0.95
1.37
[44%]
预期性
节能
环保
单位GDP能耗
吨标煤
0.783
0.658
[-16%]
约束性
火电供电煤耗
克/千瓦时
327
325
[-0.6]
预期性
全社会电网综合线损率
%
6.7
<6.6
[-0.1]
预期性
为实现福建电源可持续发展,促进电源结构优化调整,积极利用可载生能源及新能源发电,加快发展核电,优化发展火电,合理开发抽水蓄能电峰为目标。
专栏二:“十三五”能源发展主要目标
类别
指标
单位
2010年
2015年
年均增长
或提高
属性
能源消费总量及结构
一次能源消费总量
万吨标煤
9800
14000
7.6%
预期性
其中:煤炭
万吨
7116
10000
7%
预期性
石油
万吨
1300
1910
8%
预期性
天然气
万吨
198
600
24.6%
预期性
清洁能源比重
%
42.5
47.8
2
因此,通过对地方、行业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通过对用工信息的收集整理,通过劳动信息网点的建立及用工单位对本专业学生的信息反馈,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仍为目前急需的热门专业,人才需求量很大,且呈逐年增长的趋势。随着现代化工业的快速发展,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更显得尤为重要,企业中原始的、简单的电气设备已在逐步淘汰,取为代之的是设备先进、技术精良的新型的现代化加工企业,而适应现代化工业发展的需要,就需要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既有适应时代特点的具有先进专业理论知识,又具有专业操作技能的复合型、实用型、现代型的发电厂及电力系统应用型人才。
“十三五”电网建设示意图
“十三五”时期,是福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我省能源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编制和实施《福建省“十三五”能源发展专项规划》,对构筑稳定、经济、清洁、安全的能源供应保障体系,打造我国东南沿海重要能源基地,加快推进以福建为主体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3、适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能源产业)发展,扩展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专业方向
新能源产业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基于当今全球能源供需格局的变化及全球能源的匮乏的情况下,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已成为一个国家构建新经济模式和重塑国家长期竞争力的驱动力量。《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中把新能源、分布式能源、智能微电网领域列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新兴能源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量比重达到15%。其中风电装机规模2.5亿千瓦,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2000万千瓦”。《中国制造2025》任务和重点中提出“大力促进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生物产业绿色低碳发展”。新能源产业链庞大、技术密集且具有显著技术扩散和经济乘数效应的产业集群,在中国乃至全球,其行业梯队人才岗位上都衍生了巨大的缺口。
随着海西经济区建设的不断推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电力安全经济可靠供应提出更高要求。提出构建以“坚强自愈、集成优化、兼容互动、清洁高效”为特征具有福建特色的智能电网。
“十三五”电源点建设示意图
按照统一规划标准、统一内容深度、统一数据平台、统一图表格式的规划“四统一”要求,推进电网规划信息化和标准化。
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
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报告
电力工程系
年月
一、概述
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开办于1957年,是我院的传统品牌、优势专业,是我省重点建设的精品专业和示范专业。教学团队积极推进“岗位导向,双证融通”的课程体系改革和“岗位导向,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深入开展“一轴三翼”立体式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的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积极开发基于生产过程的教材和校内实训项目,不断提升“双师”型教学队伍、专业带头人及骨干教师的素质,社会服务成果显著,学生学习成效持续改善。该专业已成为我省电力设计、电力检修、继电保护、电气运行等岗位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摇篮。
5.3个百分点
预期性
非化石能源比重
%
14.5
20
5.5个百分点
预期性
全社会用电量
亿千瓦时
1315
2270
11.5%
预期性
用电最高负荷
万千瓦
2218
3840
11.6%
预期性
人均综合用电量
千瓦时
3598
5780
[60.6%]
预期性
电力
装机
总装机规模
万千瓦
3480
5200
8.4%
预期性
其中:火电
万千瓦
1902
2564
[34.8%]
预期性
气电
万千瓦
386
386
/
预期性
水电
万千瓦
1110
1130
[1.8%]
预期性
抽蓄
万千瓦
0
120
/
预期性
核电
万千瓦
0
700
/
预期性
风电
万千瓦
73பைடு நூலகம்
250
[240%]
预期性
生物质发电
万千瓦
9
40
[444%]
预期性
太阳能光伏发电
万千瓦
0
10
/
预期性
清洁能源发电比重
%
45.3
50.7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化电气设备的广泛应用,工业生产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人工智能的发展,特别是电力电子技术和微机控制技术向着智能化方向发展,因此,企事业部门急需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的技术人才。进入二十一世纪,工业电力自动化已成为现代工业发展的基础和主导。社会对该专业人才特别是应用型人才有着极大的需求量。本专业正是培养这种既有实践技能又有理论知识的应用型专业人才。本专业将作为我校的重点专业及国家教育部重点支持专业,我系现有师资力量雄厚,实验设施一流,实习实训基地配套设施完善,尤其是近年来又从社会上招聘了有实际工作经验的工程师充实到教师队伍当中,大大增强实践教学环节及综合动手能力的培训。该专业技术先进,紧密结合社会要求和科学技术创新,适应性强,实用性好,做到与现代企业发展同步。电力行业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容量大,前景广阔,工作环境好,多年来一直被人才市场列为最受欢迎的专业之一,以2016年为例,到目前为止已有52家企业来校招聘电力类专工作岗位达到940个,毕业生供求比长期保持在1:3左右。
根据国家能源发展战略、《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和《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组织编制了《福建省“十三五”能源发展专项规划》。规划主要阐述“十三五”福建能源发展环境、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明确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是“十三五”能源发展建设的指导性文件,是制定福建能源发展相关政策、规划和安排重点项目建设与投资的主要依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