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升初中数学毕业试卷及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台区小学教师命题比赛(期末)参赛试卷
学校 :陕棉十二厂小学 命题人:米雪莉 年级:六年级 学科:数学 评价等级 优 良 达标 待达标
在相应等级 上划“√”
亲爱的同学们,祝贺你顺利完成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任务,面对
下面的检测,相信自己的实力。

祝你心想事成! 一、仔细想,认真填
1、淘气8:30到校学习,下午4:25放学回家,他全天在校( )时( )分。

2、在一幅比例尺为1 : 00000的地图上,表示72千米的距离,地图上应画( )厘米。

3、
10
3
=( )÷( )=( )%=6:( ) 4、三千九百零四万零五十写作( )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
5、做10节底面直径20厘米,长1米的烟囱,至少需要( )平方米的铁皮。

6、右图阴影部分的面积占整个图形的( )。

7、把1米长的铁丝截成每段长 1
5 米的小段,要截( )次,每段是全长的( )%。

8、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的度数比是1 : 2 : 1,这个三角形是( )三角形。

9、鸡兔同笼,有35个头,94条腿,鸡有 ( )只,兔有 ( )只。

10、口袋里有大小相同的8个红球、4个白球和4个黄球,从中任意摸出1个球,摸出红球的可能性是( )。

11、六年级4个班之间将举行拔河比赛,采用单循环制进行比赛, 全年级一共要进行( )场比赛。

12、按规律填空:15 ,210 ,315 ,… n ( )
13、一位船工在河面上运送游客过河,每小时运送5次。

如果船工早上7时在北岸开始运送第一批游客到南岸,中午12时船工在( )岸吃午饭。

(填“南、北”)
14、2时15分=( )时 1 m 2 8 cm 2=( ) m 2 二、认真推敲,做个好裁判。

(正确打“√ ”,错误打“×”) 1、圆的直径与面积成正比例。

( ) 2、1 的倒数是 1 ,0 的倒数是 0 ( ) 3、六(1)班有50人,今天2人病假,今天的出勤率是98% ( ) 4、圆柱体的体积与圆锥体的体积比是3∶1。

( ) 5、周长相等的圆、正方形、长方形,面积最大的是圆。

( ) 三、慎重选择,对号入座。

(将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把一根直径20厘米的圆柱形木头锯成3段,表面积增加( )立方厘米。

A 314
B 1256
C 942 2、一条直径为2厘米的半圆,它的周长是( )
A .6.28厘米
B .3.14厘米
C .5.14厘米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一条射线长50米
B 、一年中有6个大月,6个小月
C 、2010年是平年
4、把一根绳子连续对折三次后,量得每段绳子长n 米,这根绳子原来长( )米。

A 、3n
B 、6n
C 、8n
5、甲有图书130本,乙有图书70本,乙给甲( )后甲与乙的本数比是4︰1。

A 、20本
B 、30本
C 、40本 四、认真审题,细心计算 1、直接写得数
125×4 = 6 - 107
= 52÷51= 6÷1% =
65×0÷65= 1÷ 11
2
= 41× 83= 10 +43×98=
0.99×9+0.99= 5
273 ×5×7= 2、科学合理计算
(97 +65- 41 )×72 23
18
÷58+2318×83 51÷[(32+51)×131]
3、解方程
12χ÷6=9.5 2x -5
4x=1.2 10-5%x=2
1
五、动手与操作
1、画出下面方格图中的长方形绕点O 顺时针旋转900后,再向右平移5格得到的图形。

2
(1)在上图中表示出各建筑物的位置:少年宫在小明家南偏东60°方向500处,学校在小明家北偏西45°方向800m处。

(2)在图上分别量出青少年活动中心的长和宽(精确到整厘米),并计算出它的实际占地面积。

六、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的城市供水不足。

在这些供水不1据统计:我国660个城市中,有
10
1的城市严重缺水。

我国严重缺水的城市有多少足的城市中,又有
3
个?
2、把一个底面半径为5厘米,长为2米的圆柱,熔铸成一个底面直径是8分米的圆锥,圆锥有多高?
3、妈妈给特困户李奶奶家送去一袋米。

他们家第一周吃了40 %,第二周吃了12千克,还剩6千克。

这袋米原来有多少千克?(列方程解)
4、小红妈妈得到年终奖25000元,将其中的80%购买国库券,年利率是3.14%,五年后全部取出共得多少元?
5、选择喜欢的条件填在横线上,组成应用题,并解答。

1,第二次用去66米,_____,这根一根铁丝,第一次用去全长的
8
铁丝全长全长多少米?
条件(1)第一次比第二次少用36米(2)已用的占全长的40% (3)第一次用去的米数与第二次用去的米数的比是5:11
夺冠平台
有两根铁丝,一根长8厘米,另一根长6厘米,把两根都燃掉同样
3。

每段燃掉长的一部分后,短的一根剩下的长度是长的一根剩下的
5
多少厘米?
评分标准
一、 每空1分,共22分 二、 每题1分,共5分 三、 每题2分,共10分
四、 共28分。

1、共10分2、每题3分,共9分3、每题3分,共
9分。

五、 每小题2分,共10 六、 每题5分,共25分
夺冠平台:6分
试题答案
一、1、 7 55 2、7.2 3、 3 10 30 20 4、39040050 3904.005万 5、 31.4 6、
4
1 7、 4次 20%
8、 12 23 9、等腰直角 10、
17
8
11、6场 12、 5n 13 南 14、 2.25(24
1) 1.0008 二、××××√
三、B C C C B 四、1、15
1053 2 600 0 211 323 3
32
99 6
2、98
23
18
3 3、1257 1 10
1
五、图形与操作略 六、1、660×
103×3
1
=66(个) 答:有66个城市严重缺水。

2、4、2米=200厘米 8分米=80厘米
3.14×52×200×3÷[3.14×(80÷2)2]=9.375(厘米) 答:高是9.375厘米。

3、x-40%x-12=6 x=30 答:原来有30千克。

4、25000×80%=20000(元)
20000×3.14%×5+20000=21340(元) 答:共取得21340元。

5、活题答案略
夺冠台:8-(8-6)÷(1-5
3
)=3(米) 答:燃掉的是3米。

试题说明
本套试题我紧扣数学教学大纲,涵盖面广,难易适中,主要体现以下特点:
1、 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考察,比如填空,判断,选择,重点
考察了学生基本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2、侧重对学生计算能力的测试,计算题简单,对学生计算方法
着重考察,体现新课程的要求。

3、图形与操作是新课程目标的重要内容,第五大题的设置主要
考察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也检查了学生在平常学习中的动手操作能力。

4、解决问题能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难度有阶梯性,有效考察
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5、命题所选内容尽量力求知识间的联系和综合。

考察学生运用
知识的灵活性。

典型试题例说:
1、我所出的第五大题是图形与操作,此题将量,算,画三者结合起来,打破传统的让学生死算这种形式,注重学生操作能力的考察。

2、解决问题的第5小题,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自选条件进行解答,这里我很注重学生对数学方法和理解能力的考察。

3、试卷前面的一段话及整套命题的题目要求都充满人性化,让学生可感受到数学原来不是这么枯燥。

2010年小学教师命题双向细目表
检测意见:
检测人:
2.作者对“舞台”有怎样的感情?找出文中的句子,用横线划出。

(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
3.再找出与这句相照应的句子读一读。

(结尾句)
(二)交流、讨论
学生找出以下句子,随机交流。

1.我还没有出生,便和舞台结下了不解之缘。

(1)你从哪里看出舞台和“我”结下了不解之缘?
(2)读了句子,你感受到什么?
是啊,在娘胎时,“我”就“登台唱戏”;一出世,就亮开嗓门唱;这些精彩的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了“我”的艺术天分。

2.一次,小花猫看得兴起,竟蹿上了床。

我为赶它下“台”,脚下没留神,一个倒栽葱,摔下床来,直摔得我眼冒金星,半天没缓过劲儿来。

“我”刚会走路,就在小床上模仿母亲“演戏”,“我”的观众无处不在,奶奶、爷爷,就连小花猫也成了“我”的观众。

一个活泼可爱、热爱艺术的孩童形象活生生地出现在读者面前,“我”的家里是多么热闹,作者笔下的场景是多么生动有趣。

谁能读出有趣?
指导朗读。

3.每次演出,我一定要到台上去看,即使被挤在厚厚的幕布里,憋闷的满头是汗,也兴趣盎然。

“兴趣盎然”指我看戏的兴趣很浓,“憋闷”一词写出了“我” 热得难受。

我们看到了一个孩子对评剧的钟爱,不难看出“我”的成功离不开艺术的熏陶,母亲对艺术的执着和热爱深深地影响了
“我”,小小年纪就随母亲到处奔波,艺术的种子早已埋在了“我” 的心里,这是多么让人感动的一幕。

那么,你知道文中的“我”──也就是本文的作者的母亲是谁吗?
(三)引入资料
介绍新凤霞,同时推荐新凤霞名言:“台上做戏,台下做人。

不屈为至贵,最富为清贫。


(四)小结
1.“我”在艺术上的成功离不开家庭的熏陶,特别是离不开母亲的影响,母亲对艺术孜孜不倦的追求,深深地感染了“我”。

但是,“我”的成功更离不开“我”在艺术舞台上练就的勇气和力量。

2.快速浏览课文,勾出文中哪些地方写出了“我”在艺术生涯中磨练自己的勇气和力量?
全班交流。

3.为什么一向心疼自己的奶奶此时却目不忍视地躲到里屋呢?
其中包含着奶奶什么心愿?
4.全班交流。

(五)拓展训练
1.从文中受到了什么启发?
2.说说自己在学习成长之路上得到的锻炼和收获。

3.展示自己课外收集的艺术家们不为人知的艰辛的成功之路。

(六)总结全文
在“艺术和生活”的舞台上,勇气和力量让人走向成功,同时,课文还含蓄地阐述了“老实做人,认真演戏”的道理。

口语交际·习作八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口语交际
教学目标:让学生欣赏各种艺术形式的美,培养热爱艺术的情操,同时培养口头表达、倾听的能力以及留心观察生活的习惯。

课前准备:单元导读后,可分组发放《“身边的艺术”调查表》,让学生边学习本组课文边留心积累。

教学过程:
一、读内容,明要求
1.自己读口语交际的内容.
2.说说有什么要求?(向家大介绍自己熟悉的一种艺术形式.艺术品.讲跟艺术有关的故事)
二、创设氛围,激发交流欲望
如:张贴优秀画作,播放经典乐曲,展示泥娃娃,手工编织,剪纸作品,或者多媒体演示与艺术有关的各种场面,使整个课堂有一个良好的交际
氛围,从而激发动机,学生想说的欲望.
三、联系生活,创设交际情景
1.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收集的资料将学生分成三
组: 艺术形式大观圆艺术品展览厅艺术故事大联播
2.把学生分好组后,引导学生交流.交流形式不拘一格,或找同桌.或小组.或班级,也可组成一个个临时的口语交际单位,可导游介绍.双人对话.问答,或多人讨论.辩论.评价等.
四、在个人陈述,同桌或小组交流展示“身边的艺术”的基础上, 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参与比赛。

要求:清楚,明白,最好能用上课内外积累的好词好句,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听候交流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习作
教学目标:鼓励学生将阅读中体会到的表达感受的方法运用到习作中去,初步学会在习作中融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

课前准备:让学生带一张自己学艺、参加艺术欣赏活动的照片, 或者带一件自己喜欢的艺术品。

教学过程:
一、画面引

课始,让学生展示充满情趣的学艺画面,并做简单的介绍。

教师相机引导: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艺术成了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
精神粮食。

我们班的孩子个个多才多艺,见多识广,这是平时生活中我们留下的精彩画面。

我提议让照片的主人来做画面配音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