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4 听诊器的由来_语文S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 听诊器的由来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

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

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

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

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

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

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

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会认1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的意思。

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看图复述雷奈克医生发明“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的经理解课文内容。

要练说,得练看。

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

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

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从小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爱科学,学科学,树立长大为人类做贡献的理想。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

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

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

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

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

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

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

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
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

教学重点:会认1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的意思。

教学难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图片
教学方法:讲授与合作讨论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听诊器的挂图,引发兴趣。

1、观看听诊器的图片,让学说说在哪见过这个东西,它是做什么的,相机板书“听诊器”。

2、教师:听诊器的发明,还有一段故事呢。

在家想知道吗?板书“由来”,理解其意思。

二、尝试读文,感知课文。

1、听老师范读课文,想想本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交流,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3、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全文,要求尽量把每个字音都读准确。

三、集中识字,交流识字方法
1、.抽读生字卡片
2、不认识的字再进行重点学习,学生交流识记方法。

3、再读读易错字,组词或造句。

四、再读课文
1、生找朋友互读课文,注意把每个生字都读对了。

2、请个别同学分段读课文,并纠正其读音。

(五)书写指导
1、生整体观察字形,指出易错字。

2、重点指导:
(1)“病”字主要写好“丙”字,不是“两”,最后一笔是个点。

(2)“究”上面是为“穴”,下面为“九”,不要漏掉最后一撇。

3、让生读读,写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开火车认读。

2、练习扩词。

二、学习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2)第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呢?
学生自由汇报
(3)指导朗读。

读出心里非常难过的语气。

(4)学生齐读第一自然段。

(5)你觉得雷奈克示位怎样的医生?
2、学习第二至第四自然段。

(1)雷奈克是怎样发明听诊器的呢?自由朗读第二至第四自然段。

(2)雷奈克发明听诊器受到什么事情的启发?指名朗读第二自然段。

(3)雷奈克来到了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说了些什么?孩子们又告诉他什么呢?
(4)分角色朗读雷奈克和孩子们的对话。

(5)木板真的能传声吗?请同学们做个小实验,出示一块木板,一个学生在木板的一头划着,另一个学生蹲在木板紧贴着木板听声,然后请做实验的同学汇报。

(6)课文中哪句话也说明雷奈克听到了声音呢?找出来读一读,果然说明了什么?你能用“果然”说一句话吗?
(7)当雷奈克发现木板能传声的时候,他是怎样表现的呢?读一读,读出高兴的感情,赶紧是什么意思,你能换个词语说吗?从赶紧中你体会到什么?
(8)看图,用课文中的句子说说画面,想象他会听到些什么?当他听到病人的呼吸声、心跳声,他又会怎样表现呢?用惊喜的语气朗读“啊!呼吸声、心跳声,都听到了。


(9)齐读第二自然段。

(10)雷奈克从此都用小木棍仔细听病人内脏的声音,然后分析研究,作出诊断,在使用过程中,雷奈克又发现了什么?做了怎样的改进?请同学们自由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11)说说雷奈克发现的第一听诊器的样子,并动手把它画下来,展
示学生的作品。

(12)齐读第四自然段。

三、拓展延伸
1、齐读课文。

2、在小组内交流“雷奈克发现听诊器的经过”,然后小组内派代表说,班级内互相点评。

3、你喜欢雷奈克吗?为什么?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4、雷奈克发明的听诊器对医学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个故事发生在一百多年前。

一百多年后的今天,我们仍然要感谢这位心中装着病人,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创造的医生——雷奈克。

四、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摘抄在课后词语花篮的空花朵上。

板书设计:
看到病人的痛苦,心里难过
想及早发现人体内的异常变化
14 听诊器的由来受到木板传声的启发
用小木棍听病人内脏的声音
改进小木棍制成听诊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