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9套试卷〗浙江省名校2020年初一(上)生物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七上生物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属于器官的是()
A.B.C.D.
2.下列能构成一个完整食物链的是()
A.虎→鹿→绿色植物 B.虾→小鱼→大鱼
C.绿色植物→蛇→鹰 D.绿色植物→兔→狐
3.牧草留种区为了预防鸟啄食草籽,用网把留种地罩上。

后来发现,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吃光,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环境污染B.缺水干旱
C.植被被破坏D.食物链被破坏
4.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花开花落 B.潮涨潮落 C.孔雀开屏 D.北雁南飞
5.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置了35℃和10℃两种水温,探究“不同水温对金鱼呼吸的影响”.这种探究方法属于()
A.观察法
B.分类法
C.实验法
D.调查法
6.下列哪一诗句反映了在自然界中生物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
A.向阳花木早逢春
B.兔死狐悲
C.春江水暖鸭先知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7.文文在实验室观察人血水久涂片时,发现显微镜视野较暗,他想要将视野调亮一些,下列操作中组合能使视野最亮的是()
A.小光圈平面镜 B.大光圈平面镜
C.大光圈凹面镜 D.小光圈凹面镜
8.下列关于能量在食物链中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从绿色植物流向植食性动物
B.从太阳流向绿色植物
C.从肉食性动物流向植食性动物
D.从肉食性动物流向绿色植物
9.某同学将显微镜的使用环节与目的相匹配,得到下列四组结果,其中错误的一组是()
A.转动转换器﹣﹣换用不同的物镜
B.用较大的光圈﹣﹣看到更大的视野
C.移动玻片标本﹣﹣找到要观察的物像
D.微调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
10.几位同学利用如图装置研究水稻种子的萌发条件,其中发芽率最高的处理方式是()
A.水保持在②处,O℃
B.水保持在①处,25℃
C.水保持在①处,O℃
D.水保持在②处,25℃
11.关于细胞分裂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质最先分裂
B.分裂形成的新细胞所含的染色体数目与原细胞相同
C.所有的细胞都能进行分裂
D.在原来的细胞中形成新的细胞收和细胞膜
12.某同学在观察玉米根尖分生组织细胞切片标本时,用了四种不同的目镜物镜组合,分别是10X4,10X10、16X10、10X40,观察到的物像如图所示,其中用10X40观察到的物像是()
A.B.C.D.
13.下列关于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为各器官输送水分和无机盐 B.蒸腾失水,浪费水资源
C.高温天气时,保护叶面 D.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
14.移栽植物时往往暂时出现萎蔫现象,这是由于
A.水分的输导受到阻碍
B.一些根毛和幼根被折断,降低了对水分的吸收
C.一些根毛和幼根被拉断,降低了对无机盐的吸收
D.没有及时浇水或者光照太强
15.葫芦藓对水和无机盐的吸收依赖()
A.假根 B.根、茎、叶 C.茎和叶 D.叶
16.在叶片的结构中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是()
A.表皮细胞B.保卫细胞C.叶脉D.叶肉细胞
17.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产物主要是:
A.有机物和氧气B.二氧化碳和水
C.有机物和水D.氧气和水
18.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过程的正确顺序是()
①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②把载玻片、盖玻片擦干净
③盖好盖玻片
④把撕下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放在载玻片上的水滴中展平
⑤染色
A.②①③④⑤B.③①②④⑤C.①④⑤②③D.②①④③⑤
二、判断题
19.()银杏的白果是果实,小麦粒也是果实.
20.()呼吸作用只在无光的条件下才能发生.(判断对错)
21.()使用显微镜观察时,由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需要转动转换器。

22.()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结构不同,但分裂的过程是一样的。

23.()共生是指有些细菌和真菌与动物或植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的现象。

24.()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作生态系统。

三、连线题
25.连线:
26.
27.将左右用线连起来
四、综合题
28.生物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植物的生理作用,设计了如图的三个装置:植物、培养液、隔板、光照等条件都完全相同。

(提示:氢氧化钠能够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1)图示装置培养液中除了水之外还含有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各种不同的________。

(2)三套装置中,可用于验证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是________,该装置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3)将三个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然后在阳光下照射几个小时后,分别将甲、乙、丙的叶片取下,经过脱色后用清水漂洗、检验,叶片不会变蓝的是________。

(4)根据甲、乙两组实验得出结论,温室里栽培植物,为了促进植物的生长,可以适当增加温室的
_____。

29.下图所示是玻片标本制作的主要过程,请回答问题:
(1)正确的制作过程顺序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 。

(2)制作标本之前应该用__________将玻片擦拭干净。

(3)制作标本时应该选择________________的生物材料。

(4)在步骤④中,将生物材料浸入水中展平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制作标本染色时使用的染色剂是_____________,染色时应该重复2-3次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标本制作完成之后,需要把标本放到显微镜的___________上,把观察目标对准________,用__________固定好,以便进行观察。

30.下图为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中所有生物若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缺少部分和者。

②从总体上看,植物的数量总是比食草动物,食草动物的数量总比食肉动物___ _。

③从图中可以看出,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是的关系。

本图中有条食物链。

④此图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可表示为
⑤森林生态系统与图一所处的生态系统相比,自动调节能力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C D D B C B C A B D B C B B C D B D

二、判断题
19.错
20.错
21.对
22.×
23.对
24.对
三、连线题
25.(1)-②(2)-③(3)-④(4)-⑤ (5)-①
26.
27.
四、综合题
28.无机盐丙石灰水变浑浊乙、丙二氧化碳浓度或二氧化碳含量
29.①③④②干净的纱布薄而透明避免细胞重叠稀碘液使染色均匀载物台通光孔压片夹30.非生物分解多多吃与被吃捕食食物链 5 食物网草→鼠→蛇→鹰
2019-2020学年七上生物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
1.吃西瓜时会感到很甜,是因为西瓜中有大量的糖。

这些糖主要存在于西瓜细胞的()
A.细胞壁中B.细胞膜中C.细胞核中D.液泡中
2.兴趣小组的同学探究适宜光照条件下温度对某种蔬菜生长的影响时,将实验结果绘制成了如图所示曲线。

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温度越高,该种蔬菜的光合作用越强
B.温度为25℃-30℃时,该种蔬菜生长最快
C.在35℃时,该种蔬菜体可持续积累有机物
D.该品种蔬菜适宜在寒冷的自然环境中生长
3.下列关于动植物具有的共有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A.都能进行生长和繁殖 B.都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都需要从外界获取有机物 D.都有遗传和变异现象
4.表是某生物兴趣小组在探究鼠妇生活环境时在不同地点发现的鼠妇数量,可推测适合鼠妇生活的环境是()
地点鼠妇数量/只
水泥路上0
干草地中 2
水槽边的石头下24
庭院里的花盆底下18
B.高温干燥
C.空气混浊
D.阳光充足
5.2010年上半年,我国云贵地区大旱,导致农作物减收甚至绝产。

你认为起决定作用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A.阳光 B.温度 C.空气 D.水分
6.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

下列各项能够说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A.夏天大雨过后,蚯蚓常常会爬出地面 B.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C.鸟类迁徙 D.沙漠中的仙人掌,叶退化成刺
7.小华在显微镜下观察玻片时,在视野中看到有一黑点,转动物镜和移动装片,黑点都没有发生位移,因此可以断定黑点最可能是在()
A.反光镜上 B.目镜上 C.物镜上 D.装片上
8.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对各种生物的数量起决定作用的是()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肉食动物
9.杜鹃与杜鹃花相比较,在结构层次上多()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
10.下列哪组说法是正确的是()
①玉米种子的胚由胚芽、胚轴、胚根、子叶四个部分组成
②胚是种子的主要部分,是新植物体的幼体
③将一粒玉米种子纵切后,在切面滴碘液,整个切面都变得一样蓝
④种子中的子叶发育为叶,胚芽发育为芽,胚轴发育为基,胚根发育为根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1.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细胞生长使细胞体积增大,而细胞分化可以形成不司的组织。

对此,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A.刚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体积与原细胞一样大
B.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先进行复制,然后平均分配
C.在细胞核的控制下,所有细胞都能分裂、分化
D.所有细胞生长到一定大小后都能进行分裂
12.有关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正确的是()
A.细胞→ 组织→ 器官→ 个体 B.细胞→ 组织→ 器官→系统→ 个体
C.细胞→器官→组织→ 个体 D.个体→组织→细胞→器官
13.下图是根尖结构图,幼根的生长主要靠哪两个部位()
A.④根冠和③分生区B.①成熟区和②伸长区
C.③分生区和①成熟区D.③分生区和②伸长区
14.在家移栽、换盆的时候,往往选择在傍晚时分,培土结束后再适当剪除一些叶片有利于被移栽植物的成活,其主要原因是()
A.避免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
B.避免蒸腾作用过多失水
C.避免大风吹倒新栽的植物
D.避免阳光直射损伤须根
15.平常吃的炒蚕豆瓣,其主要部分属于()
A.种皮B.子叶C.胚乳D.胚芽
16.下列植物属于被子植物的是()
A.苏铁B.云杉C.水稻D.雪松
17.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95%以上以气体的形式散发出去,这对植物本身的生活有一定的意义。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降低植物体温度,减轻损伤 B.促使植物对有机物向下运输
C.促使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水分 D.促使无机盐向上运输
18.南果梨是我们鞍山的特产,果中的极品.从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上看,南果梨属于()
A.营养组织B.营养器官C.生殖系统D.生殖器官
二、判断题
19.()判断题
(1)在芽发育过程中,能再次形成新芽的一组结构是生长点和叶原基。

(2)将来既发育为茎,又发育为叶的芽是混合芽。

20.()在种子萌发形成幼苗的最初阶段(指幼叶变绿前),幼苗干重有可能大于种子干重.21.()植物体只有绿色部分才有叶绿体这个结构。

22.()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漱口的目的是清除口腔内的食物碎屑。

23.()在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中,非生物因素比生物因素重要。

24.()有的细菌和真菌能寄生在动植物体和人体内,导致动植物和人体患病。

三、连线题
25.请将左右两列中相关联的内容用线段连接在一起
1受精卵 a.凋落
2受精极核 b.胚
3胚珠 c.胚乳
4子房壁 d.种子
5花柱 e.果皮
26.把下面相应的内容用线连接起来。

27.请将左右两列中相关联的内容用线连接起来
四、综合题
28.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中,小凤以当年饱满的大豆种子为材枓进行探究,方案如下表。

请分析回答:
(1)实崄结果是:只有2号瓶的种子能够正常萌发。

实验结果表明种子萌发需要的坏境条件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充足的空气
(2)如果小凤要证明“种了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应选择___________号瓶和___________号瓶为一组对照实验。

(3)种子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原因是萌发的种子进行旺盛的___作用,利用大量氧气,将有机物分解,释放____,供生命活动需要。

(4)1号瓶和3号瓶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构成一组对照实验。

(5)即使环境条件迂宜,被虫咬坏胚的种子也不能萌发。

因此,小风所用的种子应具有___________的胚。

29.识图作答
(1)甲、乙两图,能代表辣根细胞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图。

(2)无论甲细胞还是乙细胞,遗传信息库都是______,该结构中的染色体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和蛋白质构成。

(3)如果去掉①,细胞的形状将发生改变,由此可知,①对细胞起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

(4)图中[ ]____________能把生物体内的有机物分解,并释放能量,供给生物体进行各项生理活动。

30.美丽的青岛市著名的旅游度假区,其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也吸引了很多学生前来实习和考察,图一是同学们在训查海洋生态系统时绘制的食物网简图,图二表示该生态系统中各成分之间的关系示意图,甲、乙存在捕食关系,饼形图表示它们体内有毒物质的相对含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1)青岛海域生长着大量的藻类植物,藻类植物是图二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浅水有浒苔和石莼等绿藻,稍深处有海带等揭藻,再深处有紫菜和石花菜等红藻,这反应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____。

(2)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最终来源与太阳光能,随着动物摄食的过程,食物中的_____就流入动物体内。

(3)若图一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要补充的组成成分是图二中的[___]____和非生物部分。

(4)如果图二中甲是所在食物链中有毒物质含量最多的生物,若甲代表中国毛虾,则乙对应图一中的生物是____。

(5)此食物网中的动物所属类群从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是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 D B C A D B B A D A B A D B B C B D

19.错错
20.错
21.对
22.对
23.错
24.对
三、连线题
25.b 2.c 3.d 4.e 5.a
26.
27.
四、综合题
28.(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 2 4 呼吸能量不能完整
29.甲④ DNA 支持、保护⑦线粒体
30.A 生产者生物的生长受光照影响物质和能量 C 分解者藻类植物中华哲水蚤→中国毛虾→日本鳀鱼、玉筋鱼、带鱼、黑鲪鱼→大型水鸟
2019-2020学年七上生物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
1.桂林砂糖橘享誉全国,它的果实在植物的结构层次中属于()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植物体
2.地衣与藻类植物之间的关系是( )
A.捕食 B.共生 C.合作 D.竞争
3.爱护花草树木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树木属于生态系统中的()
A.非生物部分 B.生产者 C.消费者 D.分解者
4.牧草留种区为了预防鸟啄食草籽,用网把留种地罩上。

后来发现,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吃光,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环境污染B.缺水干旱
C.植被被破坏D.食物链被破坏
5.野兔、鼹鼠等具有挖洞习性的动物主要生活在()
A.沙漠生态系统 B.草原生态系统 C.森林生态系统 D.农田生态系统
6.下列生物中,以细胞作为结构和功能单位的是()
A.①③④⑤B.①②③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④⑤
7.下列哪项生理活动能使细胞的数目增多()
A.细胞生长 B.细胞染色 C.细胞分裂 D.细胞分化
8.沙漠地区的生物种类远比热带雨林中的少.影响这一现象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A.空气
B.阳光
C.水分
D.温度
9.下表是显微镜使用过程中实验目的和几项操作步骤,其中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10.下列哪组说法是正确的是()
①玉米种子的胚由胚芽、胚轴、胚根、子叶四个部分组成
②胚是种子的主要部分,是新植物体的幼体
③将一粒玉米种子纵切后,在切面滴碘液,整个切面都变得一样蓝
④种子中的子叶发育为叶,胚芽发育为芽,胚轴发育为基,胚根发育为根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1.下列不能进行呼吸作用的是
A.玉米的幼根 B.煮熟的玉米 C.粮仓里的玉米种子 D.玉米的嫩叶
12.我们食用的大米主要是种子的()
A.种皮 B.胚乳 C.子叶 D.果实
13.在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实验中,叶片的见光部分遇到碘液变成了蓝色,说明绿叶在光下制造的有机物主要是()
A.蛋白质
B.淀粉
C.脂肪
D.纤维素
14.人们常吃的蔬菜与它的食用部分对应不正确的是()
A.胡萝卜-茎 B.番茄-果 C.马铃薯-茎 D.白菜-叶
15.如图是一台显微镜的4个镜头,若要在视野中看到较大的细胞,应该选用目镜和物镜的组合是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16.“日岀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江水泛绿是由下列哪类植物大量繁殖引起的()A.裸子植物 B.苔藓植物 C.藻类植物 D.蕨类植物
17.根尖上细胞类型最多的部位是()
A.生长点
B.根毛区
C.伸长区
D.根冠
18.植物细胞在生长过程中,液泡的变化是()
A.体积增大、数目减少B.体积减小、数目减少C.体积增大、数目增加
二、判断题
19.()呼吸作用的场所是所有的活细胞,主要在细胞的线粒体中进行。

20.()绿色开花植物的根、茎、叶、花为营养器官,果实、种子为生殖器官。

21.()(1)细胞膜的作用是保护和支持。

(2)辣椒的果肉主要属于营养组织。

(3)植物体内输导组织是连成一体的。

22.()湿地生态系统也叫沼泽,与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

23.()湿地生态系统是介于陆地生态系统和水域生态系统之间的生态系统类型。

24.()所有植物的茎中都具有形成层,可以使茎不断加粗。

三、连线题
25.把下列相关的内容用线连接起来。

26.请将下列名词与其相应的内容匹配起来
27.下述诗句中涉及到的生物有
(1)“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_____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_____
(3)“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_____
(4)“鹅、鹅、鹅,曲颈向天歌.”_____
(5)“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_____
(6)“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_____
四、综合题
28.将一盆植物和一只小白鼠一起放到一个密闭的玻璃罩中(如图),实验如下:
(1)将此装置放置在阳光下,由于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为小白鼠的正常生命活动提供了_________,小白鼠为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也提供了_______,所以小白鼠和植物在一起较长时间内不会死亡。

(2)将此装置放在黑暗环境中,小白鼠不久将死亡,原因是____;若将玻璃罩中的植物移出,小白鼠的死亡时间将会___。

由此可见,在黑暗环境下,绿色植物所进行的生理活动消耗了密闭装置中的______。

29.下图所示是玻片标本制作的主要过程,请回答问题:
(1)正确的制作过程顺序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 。

(2)制作标本之前应该用__________将玻片擦拭干净。

(3)制作标本时应该选择________________的生物材料。

(4)在步骤④中,将生物材料浸入水中展平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制作标本染色时使用的染色剂是_____________,染色时应该重复2-3次这样做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标本制作完成之后,需要把标本放到显微镜的___________上,把观察目标对准________,用
__________固定好,以便进行观察。

30.图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根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 图中生产者是________ ,该食物网中共有5条食物链,写出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可表示为: ________
(2) 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总量维持在________ 的状态,这就叫做生态平衡。

如果由于人类大量捕猎狐狸,野兔和老鼠的数量会________ 。

(3) 图中所有动物可统称为________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C B B
D B B C C D A B B B A C C B A

19.对
20.错
21.错对对
22.错
23.对
24.错
三、连线题
25.①——b ②——a ③——d ④——c
26.b;a;e;d;c
27.黄鹂、白鹭鸟荷、蜻蜓鹅竹子、桃花、鸭鹊、蝉
四、综合题
28.氧气二氧化碳无光,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装置中的氧气被用尽小白鼠由于缺氧而死亡延长氧气
29.①③④②干净的纱布薄而透明避免细胞重叠稀碘液使染色均匀载物台通光孔压片夹30.草草→鼠→蛇→鹰相对稳定增加消费者
2019-2020学年七上生物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
1.近来市场上盛行一种绿色食品──桑椹,它是桑树的果实,在生物的结构层次上它属于()A.组织B.器官C.植物体
2.下列可以称作生态系统的是()
A.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鯉鱼 B.大海中的全部生物
C.宁河区七里海湿地 D.一片森林中的空气
3.下列关于动植物具有的共有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A.都能进行生长和繁殖 B.都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都需要从外界获取有机物 D.都有遗传和变异现象
4.在自然界中,孔雀开展属于什么生命活动?()
A.美化环境 B.生物 C.获取营养物质 D.繁殖
5.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A.恐龙化石 B.机器人 C.宠物狗 D.钟乳石
6.下列生物中,通常生活在比较潮湿的地方,并以植物的叶和嫩芽为食的是( )
A.麻雀 B.蚂蚁 C.蜗牛
7.枝芽能发育成新枝,枝芽的顶端是()
A.保护组织 B.分生组织 C.基本组织 D.输导组织
8.“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根据生态系统各成分的功能可知,将“落花”化作“春泥”的是()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阳光
9.下列选项中,存在于人体胸腔内的器官是()
A.心脏和肺B.心脏和肝脏C.肺和胃D.胃和肝脏
10.玉米种子是由______发育成的( )
A.受精卵B.子房C.子房壁D.胚珠
11.下列各图分别代表人体的不同结构层次,按照结构层次由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
A.⑤③①②④B.①②③④⑤C.④②①③⑤D.②⑤①③④
12.“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证明了()
A.光合作用不需要光 B.淀粉是光合作用的种产物
C.光合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 D.光合作用吸收氧气
13.关于绿色植物在生物圈的水循环中所起的作用,错误的是()
A.植物的蒸腾作用会散失大量的水分,这是一种浪费
B.植物能承接雨水,减缓对地面的冲刷
C.植物的蒸腾作用能增加降水
D.植物落叶能吸纳雨水,补充地下水
14.在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起重要作用的是()
A.绿色植物 B.动物 C.细菌 D.病毒
15.玉米开花时,如遇到连绵阴雨,果实产量就会下降,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雨水多,气温低,所以花粉不能正常形成
B.花粉被雨水冲落,影响了风力传播
C.因为连绵的阴雨,昆虫不能进行传粉
D.因为连绵的阴雨,影响了开花
16.植物体进行呼吸作用的部位是()
A.只在叶中 B.只在萌发的种子中
C.只在根系中 D.在所有的活细胞中
17.番茄的果皮、果肉和其中的“筋络”分别属于下列组织中的哪一类()
①输导组织②分生组织③薄壁组织④保护组织
A.④②①B.④①②C.④③①D.④①③
18.用低倍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所使用的目镜是“10×”,物镜是“15×”,则物像的放大倍数是()
A.10倍 B.15倍 C.25倍 D.150倍
二、判断题
19.()种植番茄时,常摘掉枝条的顶芽,是为了防止长得过高。

20.()卷柏是裸子植物。

21.()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当光线弱应选用平面镜来反光()
22.()组成人体的细胞会不断地衰老和死亡。

23.()生物与非生物最本质的区别是:生物具有生命。

24.()生物不仅能适应环境,同时也以不同的方式对环境产生影响。

三、连线题
25.将两边相关的知识进行合理配伍
26.将显微镜的结构与作用用线连接起来.
27.请将左右两列中相关联的内容用线段连接在一起。

四、综合题
28.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们在学习了“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的相关知识后,甲、乙、丙三位同学为“探究环境条件对菜豆种子萌发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请据表分析回答问题:
学生名称装置标号温度(℃)湿度光照种子数萌发率(%)
A 25 潮湿有光100 96

B 4 潮湿有光100 0
C 25 干燥无光100 0

D 25 潮湿无光100 98
E 25 潮湿有光 5 100

F 25 潮湿无光 5 100
(2)丙同学设计的实验与甲、乙两同学相比,明显的不足之处是种子数量太少,这样做不科学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

(3)在适宜的条传下,表格中A、D两组中,种子萌发一段时间后生长较旺盛的一组是______(填字母);两组中均有未萌发的种子,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4)种子萌发过程中 ___________ 最先突破种皮,发育成植物体的_________ 。

29.显微镜是中学生开展实验研究常用的实验用具,显微镜的结构模式图如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在对光过程中,要转动(9)_____,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下,应使用结构(9)的_____ 镜.若在(1)_____ 能看到明亮的白色圆形视野,说明对光成功.
(2)在使用显微镜观察过程中,要使观察到的物像更加清晰,应调节(12)_____.
(3)若某同学在显微镜的视野中看到字母“P”,且位于视野中的左上方,则所观察的透明纸上写的字母是_____,要将其移至中央,则应将透明纸向左上方移动.
(4)该显微镜的物镜有两种,分别标有“10×”和“40×”,要使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应选用的物镜是标有“_____”的.
30.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总面积约 7平方公里。

棕榈、多肉植物随处可见,仙人掌遍地丛生。

海鸟飞掠、蛇虫匍行、鱼虾群集,好一派海岛风光。

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从生态学角度看,小岛及附近海域的各种植物、动物、细菌和真菌以及阳光、空气、水、土壤等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一个____________。

(2)虾吃藻、鱼吃虾、鸟吃鱼、蛇吃鸟,这些生物因为食物的关系而构成了一条__________,若钓鱼岛的水中被某种重金属污染,则体内此重金属含量最高的是______。

(3)岛上海风强劲,各种植物都生长得低矮粗壮,这一现象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________。

(4)仙人掌的叶片退化成针形有利于减少____________对水分的消耗,以适应岛上的干旱环境。

(5)棕榈油是由棕榈果加工而来的,它与大豆油、菜籽油并称为“世界三大植物油”。

棕榈油中富含的有机物,是通过棕榈树的____________(填生理活动)获得的。

(6)多肉植物大多数生长在干旱环境中,根系发达。

可见生物的____________与其生活环境是相适应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