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九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教案

合集下载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化学教案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化学教案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化学教案化学教案教案主题: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教学目标:1. 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掌握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如浓度、温度、催化剂等。

3. 理解化学平衡的概念和条件。

4. 掌握如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和计算化学平衡。

教学重点:1. 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和影响因素。

2. 化学平衡的概念和条件。

教学难点:1. 如何解析和计算化学反应速率。

2. 如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和计算化学平衡。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案、教材、实验器材、实验药品等。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实验报告本。

教学过程:【引入】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是化学中重要的概念,我们日常生活中处处可见各种化学反应。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你们在实验室或化学课堂上进行的化学反应实验,讨论一下你们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认识。

【知识讲解】1. 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 解释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即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消失或生成的量。

- 讲解如何计算化学反应速率,以及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之间的关系。

- 探讨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如反应物浓度、温度、催化剂等。

2. 化学平衡的概念和条件。

- 介绍化学平衡的概念,即反应物与生成物浓度保持一定比例的状态。

- 讨论达到化学平衡所需要的条件,如封闭容器、恒温等。

【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理解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概念。

1. 案例:溶解速率的影响因素- 描述不同温度下溶解固体的速率差异。

- 引导学生思考温度对溶解速率的影响原因,并解释其与分子运动的关系。

2. 案例:平衡态的表达和计算- 给出一个含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方程式,请学生用化学方程式表达该反应的化学平衡状态。

- 引导学生计算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的比例,并探究其与平衡常数的关系。

【实验操作】根据教材的实验方案,选择与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相关的实验进行演示,如利用颜色变化来观察反应速率变化、用化学试剂浓度的变化来判断化学平衡的状态等。

高中化学教案:《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高中化学教案:《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高中化学教案:《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一、引言化学反应是物质转化的过程,它的速率和平衡对于我们理解和掌握化学变化的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本教案旨在通过深入分析《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这一主题,帮助高中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准确传授相关知识点,并以提升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验操作技能为目标。

二、化学反应速率2.1 反应速率的定义及其思路反应速率表示单位时间内产生或消失的物质量。

计算方法可以通过确定产物浓度或反应物消耗量随时间变化进行测定。

讲解时可以先向学生介绍如何利用实验数据获取反应速率,并展示数个实验结果图表以便更直观地说明。

2.2 影响因素和表达方式探究影响因素时,可以从温度、物质浓度、粒径/表面积等角度入手,结合实际例子进行解释。

此外,还可以向学生介绍其他常见因素(如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并重点指出这些因素对活性能不能起到永久改变的作用,从而引导学生思考维持反应速率变化的必要条件。

2.3 反应速率方程式反应速率方程式描述了反应物浓度和反应速率之间的关系。

在讲解过程中,需要指出每个物质的指数对于反应速率的贡献,并给予相关实例进行说明。

三、化学平衡3.1 动态平衡的概念和特点动态平衡是指在封闭系统中,正反两种反应相互进行并且达到稳定状态。

通过向学生展示实验现象图和解释,加深他们对动态平衡性质的理解。

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讨论不同环境条件下动态平衡的移动方向。

3.2 平衡常数与其含义平衡常数又称为平衡定值,它是一个无量纲量,表示了化学反应在达到平衡时各种物质浓度之间的比例关系。

本部分可以通过具体例子展示如何计算平衡常数,并引导学生理解其含义和意义。

3.3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温度、压强、物质浓度以及催化剂等因素都会影响化学平衡。

教师可以通过实验演示和中间难度的计算题来辅助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这些因素的具体作用方式。

四、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关系4.1 改变反应条件对反应速率和平衡的影响改变温度、物质浓度、压强等因素都会对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产生影响。

化学教案:化学平衡与反应速率

化学教案:化学平衡与反应速率

化学教案:化学平衡与反应速率一、引言化学平衡与反应速率是化学领域中的两个重要概念。

化学平衡研究了化学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达到稳态时的物质转化关系,而反应速率则描述了反应物在单位时间内发生变化的快慢程度。

本文将探讨这两个概念之间的联系和相互影响,并提供一份针对高中化学教学的教案。

二、化学平衡1. 化学平衡的概念与条件- 化学平衡是指在封闭系统中,由于正反应同时进行,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各组分浓度不再发生变化的状态。

- 达到化学平衡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反应系统处于封闭状态,不发生物质的输入和输出;- 反应物浓度存在极小波动范围内的相对稳定;- 正反应和逆反应同时进行,并且它们的速率相等。

2. 平衡常数与平衡表达式- 平衡常数(K)用于表示在给定温度下,反应在平衡时各组分浓度之间所遵循的数值关系。

- 平衡常数可通过比较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比例得出,并表示为以下平衡表达式:- 对于一般的通式:aA + bB ↔ cC + dD,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 [C]^c ×[D]^d / ([A]^a × [B]^b)。

- 方括号内的字母代表物质的浓度,指数代表化学方程中对应物质前面系数的个数。

三、反应速率1. 反应速率的概念与影响因素- 反应速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化学反应中反应物消失或生成物形成的量与时间之比。

- 反应速率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 温度:增加温度可以提高反应分子的动力学能量,促进碰撞频率和有效碰撞发生;- 浓度:增加反应物浓度会增加碰撞概率,从而提高反应速率;- 催化剂:催化剂能够降低活化能,加快反应速率;- 表面积:增大固体反应物表面积可增加有效碰撞发生机会。

2. 反应速率定律与速率常数- 反应速率定律可以描述不同因素对于反应速率的影响关系,一般表达式为:v = k [A]^m [B]^n。

- 其中,v代表反应速率,k为速率常数,[A]和[B]分别表示反应物的浓度。

- 反应物的摩尔系数和活化能确定了速率常数的具体数值。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复习教案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复习教案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复习教案1.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2.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理解化学平衡的含义,掌握化学平衡与反应速率之间的内在联系。

3.理解勒沙特列原理的涵义,掌握浓度、温度、压强等条件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4.化学平衡的计算,知道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并能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计算;5.能利用焓变和熵变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

1.化学反应原理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是 、 、 ;2.化学反应速率是研究 ;化学平衡是研究 ;一、化学反应速率1、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者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表达式:v =t c∆∆(△C —浓度变化量;△t —反应时间)注意点:①同一反应里,用不同物质浓度的改变量来表示反应速率时,其数值 ,故应标明是哪种物质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但这些数值表示的意义是 均表示该化学反应的快慢。

②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的各物质的化学计量系数比。

例:对于反应:mA+nBpC+qD V A ∶V B ∶V C ∶V D =m ∶n ∶p ∶q③熟悉三种浓度:起始浓度:指反应物或生成物开始反应时的浓度。

常用c (起始)表示。

终了浓度:指反应物或生成物经过一段时间后的浓度。

常用c (终了)表示。

变化浓度:指化学反应过程中某一段时间内反应物减少的浓度或生成物增加的浓度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1)、有效碰撞理论○1化学反应发生的先决条件是:活化分子能够发生有效碰撞。

○2活化分子:是指反应中能量较高的分子。

(其它条件不变时,对某一反应而言,活化分子在反应物分子中所占的比例是不变的)○3有效碰撞概念:活化分子相互碰撞时,且有合适的取向时,使化学键断裂, 发生化学反应,这样的碰撞叫做有效碰撞。

(2)、影响反应速率因素①内因(主要因素)是指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性质。

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复习教案

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复习教案
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1)内因(主要因素)是指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性质。
(2)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1)浓度:其他条件相同时,增大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增大,减小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减小。
简记:C↑,V↑;C↓,V↓。
学生探讨性理解: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对某一反应,活化分子在反应物中所占的百分数是一定的。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数目与单位体积内反应物分子的总数成正比。当反应物浓度增大时,单位体积内分子数增多,活化分子数也相应增大,单位体积内的有效碰撞次数也相应增多,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1、理解
2、掌握
3、了解
4、理解
了解
1、对于反应A(g)+3B(g) 2C(g),下列各数据表示不同条件下的反应速率,其中反应进行得最快的是()
A、v(A)=0.01 mol/(L•s)
B、v(B)=0.02 mol/(L•s)
C、v(B)=0.60mol/(L•min)
D、v(C)=1.0mol/(L•min)
b、充入He并保持容器内的总压不变时,必然是容器的容积增大。而气体容积的增大,引起反应物浓度的减小,化学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左移。
3)温度: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增大;降低温度反应速率减小。
简记:T↑,V↑;T↓,V↓
经验规律:一般温度每升高10℃,反应速率增大2~4倍。
学生探讨性理解:在浓度一定时,升高温度,反应物分子的能量增加,使一部分原来能量较低的分子变成活化分子,从而增加了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使有效碰撞次数增多,反应速率增大。温度升高,分子的运动加快,单位时间里反应物分子间碰撞次数增加,反应也相应地加快,前者是反应速率加快的主要原因。
A、加热
B、不用稀硫酸,改用98%浓硫酸

初三化学教案化学平衡与化学反应速率

初三化学教案化学平衡与化学反应速率

初三化学教案化学平衡与化学反应速率教案一:化学平衡与化学反应速率教学目标:1. 了解化学平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3. 理解化学平衡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教学内容:1. 化学平衡的定义和特征;2. 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3. 化学平衡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教学过程:一、导入老师可以通过提问或者实例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如化学反应的概念、化学方程式等,为本节课的学习做铺垫。

二、化学平衡的定义和特征1. 介绍化学平衡的概念:当化学反应达到稳定状态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发生明显变化,称为化学平衡。

2. 解释化学平衡的特征: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比例固定,且正反应速率相等。

3. 利用实例来说明化学平衡的特征,如N2与H2反应生成NH3。

三、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1. 介绍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消失或生成物产生的量。

2. 计算化学反应速率的方法:根据反应物的浓度变化和反应时间的关系,利用公式计算反应速率。

反应速率 = (反应物浓度变化量) / (反应时间)3. 运用公式计算反应速率的例子,如H2O2分解反应的速率的计算。

四、化学平衡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1. 解释化学平衡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在达到化学平衡后,虽然反应速率相等,但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仍在发生变化。

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但浓度是不断变化的。

2. 利用化学平衡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来解释化学工业中的应用,如N2与H2合成NH3反应。

五、小结本节课主要学习了化学平衡的定义和特征,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方法,以及化学平衡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化学平衡和反应速率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化学反应中的现象。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了解化学平衡的概念、特征和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计算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平衡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通过实例和计算的方式,增强了学生对化学反应速率的认识。

高考化学第二轮指导复习教案 专题九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高考化学第二轮指导复习教案 专题九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专题九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班级: 姓名: 学习时间: 【课前自主复习与思考】1.阅读并思考《创新设计》相关内容。

2.有关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及其方法(三段式)。

3.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的影响及有关图像问题。

【结合自主复习内容思考如下问题】1.NO 、CO 都是汽车尾气中的有害物质,直接排放易造成大气污染。

为了消除污染,保护环境,科学家们正试图在汽车尾气排放管里填装特殊催化剂,使其发生反应:2 CO(g)+2 NO(g) 2 CO 2(g)+N 2(g) ΔH <0,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使用催化剂可以加快反应速率B .改变压强对反应速率无影响C .增大压强可以加快反应速率D .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2.(安徽理综)汽车尾气净化中的一个反应如下:NO(g)+CO(g)21N 2(g)+CO 2(g) ΔH =-373.4 kJ·mol -1 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某一条件,下列示意图正确的是催化剂平衡常数K O A温度CO 转化率 OB温度平衡常数K OCNO 的物质的量NO 转化率 OD2【考纲点拨】1.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平均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

2.了解温度、浓度、压强和催化剂等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一般规律。

3.认识催化剂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大作用。

4.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

能用焓变和熵变说明简单化学反应的方向。

5.认识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调控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自主研究例题】1.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X(g)+3 Y(g)2 Z(g),若X、Y、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1、c2、0.04 mol·L-1(c1、c2均不为零),反应经4 min达到平衡,平衡时X、Y、Z的浓度分别为0.1 mol·L-1、0.3 mol·L-1、0.08 mol·L-1,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c1∶c2=1∶3B.从反应开始至平衡时间内,Z的平均生成速率v(Z)=0.01 mol·L-1·min-1C .从反应开始至平衡时间内,Y 的平均消耗速率v (Y)=0.015 mol·L -1·min -1D .达到平衡时,X 、Y 的转化率之比为1∶32.在一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X 、Y ,发生反应m X(g)n Y(g) ΔH =Q kJ/mol 。

高中化学教案化学平衡与化学反应速率

高中化学教案化学平衡与化学反应速率

高中化学教案化学平衡与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与化学反应速率是化学课程中重要的内容之一,本教案将从化学平衡的概念、平衡常数以及影响平衡的因素等方面进行讨论,并结合化学反应速率相关的概念和影响因素,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一、化学平衡的概念1.定义:化学平衡指的是在一定条件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浓度、压力或溶解度等不再发生变化的状态。

2.特点:a.正向反应和逆向反应同时进行,反应速率相等;b.在平衡状态下,物质的浓度、压力或溶解度不发生变化;c.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压力或溶解度存在固定的比例关系。

二、平衡常数1.定义:平衡常数是用来描述化学平衡状态的量,用K表示。

2.K的表示形式:a.气相反应: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在平衡态下的部分压力计算,以P表示;b.溶液反应: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在平衡态下的浓度计算,以C表示。

3.影响平衡的因素:a.温度:温度增加会增加反应速率,使平衡位置改变;b.压力:仅对气体反应有影响,增加压力会使平衡位置转移至物质摩尔数较少的一侧;c.浓度:只适用于溶液反应,增加浓度会使平衡位置转移至物质浓度较少的一侧。

1.定义:化学反应速率指的是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消失或生成物出现的物质量或体积。

2.影响因素:a.温度:温度升高会增加反应分子的平均动能,使反应速率加快;b.浓度:浓度增加会增加反应物分子之间的碰撞机会,使反应速率加快;c.催化剂: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物的活化能,提高反应速率;d.表面积:反应物表面积增大会提供更多的反应位置,使反应速率加快。

四、化学平衡和反应速率的关系1.平衡态的达成需要反应速率相等,但反应速率的快慢不影响平衡的位置;2.反应速率的增加可以加快达到平衡态的速度。

五、实验设想1.实验一:探究温度对平衡的影响a.实验目的:观察并分析温度变化对一些化学平衡系统平衡位置的影响。

b.实验步骤:i.选择一个热敏感染料,溶于水中形成一个有色溶液;ii. 加温或降温对溶液进行加热或冷却,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iii. 分析颜色的变化与平衡位置的关系。

高中化学教案:《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高中化学教案:《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高中化学教案:《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高中化学教案: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引言: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是化学学科中重要的概念,它们揭示了化学反应过程的发展规律。

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对于理解反应机制、调控反应速率和预测反应结果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通过一二级段落,详细介绍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基本概念、影响因素,并且介绍一些相关实验和应用。

一、化学反应速率的基本概念及影响因素1.1 反应速率的概念反应速率指的是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物质的量)的变化量。

通常情况下,反应速率可以通过观察反应物浓度的变化,或者通过观察反应物消失或生成的速度来确定。

反应速率的单位可以是摩尔/升·秒(mol/L·s)。

1.2 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化学反应速率受多个因素的影响,其中一些重要因素包括:- 温度:温度的升高一般会加快反应速率,因为温度升高会增加反应物的热运动速度,增加反应碰撞的频率和能量。

这样可以提供更多的反应机会,从而加快反应速率。

- 浓度:反应物的浓度越高,反应物之间的碰撞机会越多,因此反应速率会增加。

- 催化剂:催化剂是能够改变反应机制的物质,它可以提供一个能量较低的反应路径,从而加速反应速率,而催化剂本身在反应中不被消耗。

二、化学平衡的基本概念及影响因素2.1 化学平衡的概念化学平衡是指在封闭系统中,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浓度或物质的量保持不变的状态。

在化学平衡中,正向反应和逆向反应以相同速率进行,系统中物质的浓度或物质的量不再发生显著变化。

2.2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化学平衡受以下因素的影响:- 浓度:改变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会导致平衡位置的改变。

根据Le Chatelier原理,增加某种物质的浓度会导致平衡向逆向反应的方向移动,以减少物质的浓度差异。

- 温度:改变温度会影响反应的热力学倾向性,温度升高时,平衡位置会向吸热方向移动,而温度降低时,平衡位置会向放热方向移动。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教案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教案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教案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不但要掌握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 而且还要掌握 化学反应进行的完全程度,以便能更好的为工农业生产服务。

知识技能: 理解勒沙特列原理的含义,掌握浓度、温度、压强等条件对化学 平衡移动的影响;掌握化学反应速率改变与化学平衡移动的关系。

能力培养:通过对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知识的运用, 培养学生将化学信 息,按题设情境抽象归纳,逻辑地统摄成规律,并能运用此规律,进行推理的创 造能力。

重点、难点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知识间的联系;化学知识及相关能力 在实际中的运用。

2.1 化学反应速率一、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化学反应中反应物转变为生成物的速率, 往往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变化的正值 (绝对值)表示,单位:mol.L-1. 时间。

时间可以为 s 、min 或其他时间单位。

变化所需时间 当时间间隔趋于 0 时,平均速率即在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图上, 某时刻的速率即该时刻切线的斜率。

以后提到的 速率均指瞬时速率。

显然,反应刚开始,速率大,然后不反应速率 浓度变化通过上式计算得出的实际上是平均速率,断减小,体现了反应速率变化的实际情况。

2.2化学反应速率理论简介1、化学反应历程(机理) 一个化学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物变成生成物实际经过的途径。

基元反应:在反应中反应物分子直接转化成生成物的反应—简单反应。

复杂反应:在反应中反应物分子经过多步才转化成生成物的反应------------------------------------------ 非基元反应。

基元反应CO(g) + NO 2(g) = CO 2(g) + NO(g)非基元反应H2(g) + I 2(g) = 2HI(gI2(g) =2 I(g) 快H2(g) + 2I(g) = 2HI(g) 慢2、化学反应速率理论(1)有效碰撞理论化学反应发生的必要条件是反应物分子(或原子、离子)间的碰撞。

高中化学教案:化学反应速率与平衡

高中化学教案:化学反应速率与平衡

高中化学教案:化学反应速率与平衡介绍本教案主题为高中化学的化学反应速率与平衡,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化学反应中的速率变化和平衡状态。

通过本课程,学生将探索不同因素对反应速率和平衡的影响,并了解如何利用实验数据和数学表达式来描述这些现象。

目标•理解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的基本概念•掌握处理实验数据和计算速率常数的方法•分析不同因素对反应速率和平衡状态的影响•能够运用知识解决相关问题内容1. 化学反应速率1.1 反应速率定义和描述•反应速率的定义:单位时间内物质浓度变化量与时间之比•反应速率的表达式:根据反应物消失或生成物出现的变化量确定1.2 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温度: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碰撞频率增加,反应速率增大•浓度:浓度增加,碰撞频率增加,反应速率增大•催化剂:提高反应物之间的碰撞频率或降低活化能,加速反应速率1.3 反应速率实验•确定反应速率的实验方法•通过测定反应物浓度或生成物质量变化来计算反应速率•利用实验结果确定反应级数和速率常数2. 化学平衡2.1 平衡的定义和描述•平衡的特点:正向反应和逆向反应相互平衡,无净转化•平衡状态的特征:物质浓度不变,但分子间仍有碰撞发生2.2 平衡常数及其计算•平衡常数表示平衡系统中各组分浓度或压强相对稳定时的比例关系•平衡常数表达式:根据消失物质和生成物质之间的摩尔比确定2.3 影响平衡位置的因素•温度:温度升高(或降低),可导致平衡位置向右(或左)偏移•压力/体积:在气态反应中,增加压强(或减小容积),可导致平衡位置偏移到摩尔数较少(或较多)的一侧•浓度:浓度增加(或减小),可导致平衡位置向摩尔数较少(或较多)的一侧偏移3. 应用案例•通过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的应用案例,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深入理解化工过程、环境保护、药物设计等领域中相关概念和实践总结本教案内容主要涵盖了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的基本概念、影响因素及其实验方法与计算方法。

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掌握,学生将能够深入理解化学反应中速率变化和平衡状态,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高中化学教案化学平衡与反应速率

高中化学教案化学平衡与反应速率

高中化学教案化学平衡与反应速率高中化学教案化学平衡与反应速率一、引言化学平衡和反应速率是化学反应中两个重要的概念。

化学平衡描述的是反应物与生成物浓度之间的关系,而反应速率则表示反应物转化为生成物的速度。

本教案将针对高中化学课程中的化学平衡和反应速率进行介绍和讲解。

二、化学平衡1. 定义化学平衡是指在封闭反应体系中,反应物与生成物浓度之间的不断变化,最终达到一定比例的状态。

在化学平衡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不再发生明显变化,但反应仍然在进行。

2. 平衡常数平衡常数用于描述平衡时反应物与生成物浓度的关系。

对于反应式aA + bB → cC + dD,平衡常数K可以通过下式计算:K = [C]^c[D]^d / [A]^a[B]^b3. 影响平衡的因素化学平衡受到温度、压力和浓度的影响。

改变这些因素会导致平衡的移动。

4. 平衡的移动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当增加某一反应物的浓度,平衡将向生成物的方向移动,以减少浓度差。

反之,当增加生成物的浓度,平衡则向反应物的方向移动。

三、反应速率1. 定义反应速率是指反应物转化为生成物的速度。

它可以通过反应物浓度的变化来计算。

2. 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反应速率受到温度、浓度、催化剂和表面积的影响。

3. 反应速率的计算反应速率可以通过观察一定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变化来计算。

通常使用下式来表示反应速率:速率= Δ[C] / Δt四、实验教学建议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平衡和反应速率,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实验教学方法:1. 实验一:观察化学平衡的移动通过在封闭系统中加入不同浓度的反应物,观察和记录平衡的移动情况。

学生可以通过实验结果来理解平衡常数和平衡的移动。

2. 实验二:测定反应速率选择一种反应,并测量一定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变化。

通过计算反应速率,学生可以掌握反应速率的计算方法并了解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五、课堂练习为了巩固学生对化学平衡和反应速率的理解,可以设计一些课堂练习题:1. 增加反应物浓度会如何影响化学平衡?2. 什么是平衡常数?如何计算平衡常数?3. 反应速率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请举例说明。

高中化学教案: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高中化学教案: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高中化学教案: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一、反应速率的概念及影响因素反应速率是指化学反应中物质消耗或生成的速度。

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速率的快慢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1. 浓度的影响:反应物浓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因为高浓度意味着更多的反应物分子之间的碰撞机会增加,从而提高反应速率。

2. 温度的影响:温度升高会加快反应速率,因为温度增加会导致反应物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加,使得更多的分子具备克服活化能的能力,从而促进反应发生。

3. 催化剂的作用:催化剂的引入可以提高反应速率而不参与反应,因为催化剂可以降低活化能,促进反应物分子正确的碰撞,从而加快反应速率。

二、化学平衡的概念及特征化学平衡是指在封闭系统中反应物质的摩尔数不再发生变化,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反应速率相等的状态。

化学平衡有以下几个特征:1. 双向性:化学平衡是一个动态平衡,反应在正向和逆向方向之间不断进行,并且反应速率相等。

2.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变:在平衡态下,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保持恒定,尽管反应在进行,但物质的分子总数不会有很大的变化。

3. 平衡常数:对于一个特定的反应,其平衡态可以由平衡常数 K 表示。

K 值与反应的温度相关,并且可以代表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浓度比例关系。

三、探究实验:醋酸与钠碱溶液的反应速率、化学平衡以醋酸与钠碱溶液的中和反应为例进行实验探究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特性。

1. 实验步骤:a. 准备试管和试管架,用试管架将试管固定。

b. 将 5 滴醋酸滴入试管中,并加入几毫升酚酞指示剂。

c. 通过滴加硫酸钠溶液定量反应的方式,观察颜色的变化。

d. 记录滴加钠碱溶液的次数。

2. 实验结果与分析:实验过程中可以观察到,随着钠碱溶液的滴加,酚酞指示剂的颜色从红转为混合色,最终变为淡紫色。

在开始滴加钠碱溶液后,颜色变化较快,但到反应接近平衡时,颜色变化变得缓慢。

实验结果表明,反应速率在开始时较快,随着反应进行,速率逐渐减慢。

3. 实验结论与启示: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和启示:a. 反应速率随着反应进行逐渐减慢,这与反应物浓度的变化有关。

高二化学教案化学反应速率与平衡

高二化学教案化学反应速率与平衡

高二化学教案化学反应速率与平衡高二化学教案主题:化学反应速率与平衡引言:化学反应是物质转化的过程,而化学反应速率与平衡则是化学反应中的重要概念。

本教案将重点介绍化学反应速率与平衡的基本原理、影响因素以及相关实验示例,旨在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点。

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与实践操作,学生将能够深入了解化学反应速率与平衡的重要性,拓展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实验技能与科学思维。

一、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与计算1. 概念: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消失或生成的物质量。

2. 计算:化学反应速率可以通过反应物浓度变化的差值除以时间间隔来计算。

3. 实验示例:通过对不同浓度的反应物进行实验,观察反应速率与浓度之间的关系。

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1. 温度:提高温度会加快分子活动,增加有效碰撞频率,从而加快反应速率。

2. 浓度:增加浓度使得反应物分子更加密集,增加分子碰撞频率,从而加快反应速率。

3. 催化剂:催化剂可以提供新的反应路径,降低反应活化能,从而加快反应速率。

4. 表面积:增大表面积可以提供更多的反应位置,增加有效碰撞次数,从而加快反应速率。

三、化学平衡的概念与表达式1. 概念:化学平衡是指闭合系统中反应物与生成物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

2. 平衡常数:平衡常数是化学平衡时反应物与生成物浓度的比值。

3. 平衡表达式:根据不同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编写平衡反应式与平衡常数表达式。

四、Le Chatelier原理与化学平衡的移动1. Le Chatelier原理:当平衡系统受到外界影响时,系统会倾向于抵抗改变,以恢复平衡状态。

2. 影响平衡的因素:温度、压力、浓度与催化剂的变化都会影响化学平衡的移动。

3. 实验示例:通过改变温度、压力或浓度等条件,观察化学平衡的移动方向与速度。

五、应用:化学反应速率与平衡的重要性1. 工业应用:控制反应速率与平衡对于实现工业生产的高效与稳定至关重要。

2. 环境应用:了解反应速率与平衡有助于理解与应对环境中的化学过程,如大气污染、酸雨形成等。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全部教学案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全部教学案

第一单元化学反应速率【自学目标】1.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定量表示方法。

2. 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测定方法,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简单计算。

3.认识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并尝试应用化学反应速率说明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自学导航】一、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1、什么是化学反应速率?2、如何表示化学反应速率?3、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与化学反应速率有什么关系?[问题思考]1.在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N2和3mol的H2, 发生 N2 + 3H2 2NH3,在2s末时,测得容器中含有0.4mol的NH3,求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

2.在四个不同的容器中,在不同的条件下进行合成氨反应,根据下列在相同时间内测得的结果判断,生成氨的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v(NH3)=0.1 mol·L-1·min-1 B.v(N2)=0.1 mol·L-1·min-1C.v(N2)=0.2 mol·L-1·min-1 D.v(H2)=0.3 mol·L-1·min-13.一定温度下,在2 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反应开始到10 s末时,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58 mol·L-1·s-1B.反应开始到10 s末时,X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0.79 mol·L-1C.反应开始到10 s时,Y的转化率为79.0%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g)+Y(g)Z(g)二、化学反应速率的测定及计算如何测定一个化学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问题思考]下表所列数据是某高温下金属镁和镍分别在氧气中进行氧化反应时,在金属表面生成氧化薄膜的实验记录,a和b均为与温度有关的常数。

反应时间t/h 1 4 9 16 25MgO层厚y/nm 0.05a 0.20a 0.45a 0.80a 1.25aNiO层厚y′/nm b 2b 3b 4b 5b(1)金属在高温下氧化腐蚀速率可以用金属氧化膜的生成速率来表示,其理由是(2)金属氧化膜的膜厚y 跟时间t 所呈现的关系是:MgO 氧化膜的膜厚 y 属于______型,NiO 氧化膜的膜厚y ′则属于_____型。

专题09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教案)

专题09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教案)

专题九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知道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了解化学反应速率测定的简单方法。

知道化学反应是有历程的,认识基元反应活化能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知道化学反应是有方向的,知道化学反应的方向与反应的焓变和熵变有关。

掌握化学平衡的特征。

了解化学平衡常数(K)的含义,能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相关计算。

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

了解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调控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及其影响因素和相关图像探析1.正确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1)“惰性气体”对反应速率的影响①恒容:充入“惰性气体”总压增大―→参与反应的物质浓度不变(活化分子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

②恒压:充入“惰性气体”体积增大―→参与反应的物质浓度减小(活化分子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

(2)纯液体、固体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在化学反应中,纯液体和固态物质的浓度为常数,故不能用纯液体和固态物质的浓度变化来表示反应速率,但是固态反应物颗粒的大小是影响反应速率的条件之一,如煤粉由于表面积大,燃烧就比煤块快得多。

(3)外界条件对可逆反应的正、逆反应速率的影响方向是一致的,但影响程度不一定相同。

①当增大反应物浓度时,瞬间v正增大,v逆不变,随后v正逐渐减小,v逆逐渐增大直至平衡。

②增大压强,v正和v逆都增大,气体分子数减小方向的反应速率变化程度大。

③对于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反应,改变压强可以同等程度地改变正、逆反应速率。

④升高温度,v正和v逆都增大,但吸热反应方向的反应速率增大的程度大。

⑤使用催化剂,能同等程度地改变正、逆反应速率。

2.突破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标志(1)化学平衡标志的判断要注意“三关注”:一要关注反应条件,是恒温恒容、恒温恒压还是绝热容器;二要关注反应特点,是等体积反应还是非等体积反应;三要关注特殊情况,是否有固体参加或生成,或固体的分解反应。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09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教学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09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教学

专题09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1.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化学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

2.了解催化剂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3.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

4.了解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

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能够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简单的计算。

5.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认识其一般规律。

6.了解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调控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平衡理论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是高考中的必考考点,而化学平衡又是三大平衡体系(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沉淀溶解平衡)之首,在高考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这类题目难度较大,具有良好的区分度,选拔功能强。

一、物质状态和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1.对于有固体参加的化学反应而言,由于在一定条件下,固体的浓度是固定的,所以固体物质在化学反应中浓度不改变,因此在表示化学反应速率时,不能用固体物质。

但因为固体物质的反应是在其表面进行的,故与其表面积有关,当固体颗粒变小时,会增大表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2.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而言,改变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产生影响的根本原因是引起浓度改变所致。

所以,在讨论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时,应区分引起压强改变的原因,这种改变对反应体系的浓度产生何种影响,由此判断出对反应速率产生何种影响。

对于气体反应体系,有以下几种情况: (1)恒温时:增加压强――→引起体积缩小――→引起浓度增大――→引起反应速率加快。

(2)恒容时:①充入气体反应物――→引起浓度增大――→引起总压增大――→引起速率加快②充入“惰气”――→引起总压增大,但各分压不变,即各物质的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

(3)恒压时:充入:“惰气”――→引起体积增大――→引起各反应物浓度减少――→引起反应速率减慢。

二、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影响因素分子总数活化分子百分数活化分子总数活化分子浓度(单位体积活化分子数)增大浓度增加不变增加增加增大压强不变不变不变增加升高温度不变增加增加增加正催化剂不变增加增加增加三、化学反应速率的图象图象也是一种表达事物的语言符号,化学反应速率图象是将化学反应速率变化的状况在直角坐标系中以图的形式表达的结果,是化学反应速率变化规律的反映。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化学反应速率 化学平衡教案新人教版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化学反应速率 化学平衡教案新人教版

化学反应速率 化学平衡授课班级课时安排授课人课 题 化学反应速率 化学平衡 课 型 复习课教学目标分析新课标要求 (1)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

(2)了解催化剂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大作用。

(3)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

(4)了解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

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能够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简单的计算。

(5)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认识其一般规律。

(6)了解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调控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知识目标 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

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

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能够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简单的计算。

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认识其一般规律。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的情操重、难 点阐释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

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

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能够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简单的计算。

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认识其一般规律。

学法指导 讲练结合 教具设计教学过程问题引导二次备课一、【知识梳理】例题1、已知可逆反应CO(g)+H2(g) C(s)+H2O(g) △H<0在一定条件下建立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K=)()2()2()(CO c H c O H c C c B.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 平衡常数减小C.升高温度, 平衡逆向移动, 平衡常数减小D.增大CO 浓度, 平衡正向移动, 平衡常数增大E. K 值越大,表示反应进行得越完全,反应物转化率越小 【解析】A 中的产物C 是固体, 平衡常数表达式K=)()2()2(CO c H c O H c , B 中由于平衡常数只于温度有关, .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平衡常数表达式K 不变D.增大CO 浓度平衡正向移动平衡常数表达式K 不变E. K 值越大,表示反应进行得越完全,反应物转化率越大 【答案】B【命题意图】考查化学平衡常数,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九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知道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了解化学反应速率测定的简单方法。

知道化学反应是有历程的,认识基元反应活化能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知道化学反应是有方向的,知道化学反应的方向与反应的焓变和熵变有关。

掌握化学平衡的特征。

了解化学平衡常数(K)的含义,能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相关计算。

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

了解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调控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及其影响因素和相关图像探析1.正确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1)“惰性气体”对反应速率的影响①恒容:充入“惰性气体”总压增大―→参与反应的物质浓度不变(活化分子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

②恒压:充入“惰性气体”体积增大―→参与反应的物质浓度减小(活化分子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

(2)纯液体、固体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在化学反应中,纯液体和固态物质的浓度为常数,故不能用纯液体和固态物质的浓度变化来表示反应速率,但是固态反应物颗粒的大小是影响反应速率的条件之一,如煤粉由于表面积大,燃烧就比煤块快得多。

(3)外界条件对可逆反应的正、逆反应速率的影响方向是一致的,但影响程度不一定相同。

①当增大反应物浓度时,瞬间v正增大,v逆不变,随后v正逐渐减小,v逆逐渐增大直至平衡。

②增大压强,v正和v逆都增大,气体分子数减小方向的反应速率变化程度大。

③对于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反应,改变压强可以同等程度地改变正、逆反应速率。

④升高温度,v正和v逆都增大,但吸热反应方向的反应速率增大的程度大。

⑤使用催化剂,能同等程度地改变正、逆反应速率。

2.突破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标志(1)化学平衡标志的判断要注意“三关注”:一要关注反应条件,是恒温恒容、恒温恒压还是绝热容器;二要关注反应特点,是等体积反应还是非等体积反应;三要关注特殊情况,是否有固体参加或生成,或固体的分解反应。

如在一定温度下的恒容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a.混合气体的压强;b.混合气体的密度;c.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d.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e.混合气体的颜色;f.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g.某种气体的百分含量。

①能说明2SO2(g)+O2(g)2SO3(g)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cdg(填字母,下同)。

②能说明I2(g)+H2(g)2HI(g)达到平衡状态的是eg。

③能说明2NO2(g)N2O4(g)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cdeg。

④能说明C(s)+CO2(g)2CO(g)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bcdg。

⑤能说明A(s)+2B(g)C(g)+D(g)达到平衡状态的是bdg。

⑥能说明NH2COONH4(s)2NH3(g)+CO2(g)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bc。

⑦能说明5CO(g)+I2O5(s)5CO2(g)+I2(s)达到平衡状态的是bdg。

(2)化学平衡标志的判断还要注意“一个角度”,即从微观角度分析判断。

如反应N2(g)+3H2(g)2NH3(g),下列各项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①②③④(填序号)。

①断裂1 mol N≡N键的同时生成1 mol N≡N键;②断裂1 mol N≡N键的同时生成3 mol H—H键;③断裂1 mol N≡N键的同时断裂6 mol N—H键;④生成1 mol N≡N键的同时生成6 mol N—H键。

3.掌握化学平衡移动的判断方法(1)依据勒夏特列原理判断通过比较平衡破坏瞬时的正、逆反应速率的相对大小来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

①若外界条件改变,引起v正>v逆,则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或向右)移动;②若外界条件改变,引起v正<v逆,则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或向左)移动;③若外界条件改变,虽能引起v正和v逆变化,但变化后新的v正′和v逆′仍保持相等,则化学平衡没有发生移动。

(2)依据浓度商(Q c)规则判断通过比较浓度商(Q c)与平衡常数(K)的大小来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

①若Q c>K,平衡逆向移动;②若Q c=K,平衡不移动;③若Q c<K,平衡正向移动。

4.正确理解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问题(1)若外界条件改变后,无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还是向逆反应方向移动都无法减弱外界条件的变化,则平衡不移动。

如对于H2(g)+Br2(g)2HBr(g),由于反应前后气体的分子总数不变,外界压强增大或减小时,平衡无论正向移动还是逆向移动都不能减弱压强的改变。

所以对于该反应,压强改变,平衡不发生移动。

(2)催化剂能同等程度地改变正、逆反应速率,所以催化剂不会影响化学平衡。

角度一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1.(2019·高考全国卷Ⅱ)环戊二烯()容易发生聚合生成二聚体,该反应为可逆反应。

不同温度下,溶液中环戊二烯浓度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标号)。

A.T1>T2B.a点的反应速率小于c点的反应速率C.a点的正反应速率大于b点的逆反应速率D.b点时二聚体的浓度为0.45 mol·L-1解析:由相同时间内,环戊二烯浓度减小量越大,反应速率越快可知,T1<T2,A项错误;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有温度和环戊二烯的浓度等,a点时温度较低,但环戊二烯浓度较大,c点时温度较高,但环戊二烯浓度较小,故无法比较a点和c点的反应速率大小,B项错误;a点和b点温度相同,a点时环戊二烯的浓度大于b点时环戊二烯的浓度,即a点的正反应速率大于b点的正反应速率,因为b点时反应未达到平衡,b点的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故a 点的正反应速率大于b 点的逆反应速率,C 项正确;b 点时,环戊二烯的浓度减小0.9 mol·L -1,结合生成的二聚体浓度为环戊二烯浓度变化量的12,可知二聚体的浓度为0.45 mol·L -1,D 项正确。

答案:CD2.(2017·高考江苏卷)H 2O 2分解速率受多种因素影响。

实验测得70 ℃时不同条件下H 2O 2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甲表明,其他条件相同时,H 2O 2浓度越小,其分解速率越快B .图乙表明,其他条件相同时,溶液pH 越小,H 2O 2分解速率越快C .图丙表明,少量Mn 2+存在时,溶液碱性越强,H 2O 2分解速率越快D .图丙和图丁表明,碱性溶液中,Mn 2+对H 2O 2分解速率的影响大解析:选D 。

由图甲可知,起始时H 2O 2的浓度越小,曲线下降越平缓,说明反应速率越慢,A 项错误;OH -的浓度越大,pH 越大,即0.1 mol·L -1NaOH 对应的pH 最大,曲线下降最快,即H 2O 2分解最快,B 项错误;由图丙可知,相同时间内,0.1 mol ·L -1 NaOH 条件下H 2O 2分解最快,0 mol ·L -1 NaOH 条件下H 2O 2分解最慢,而1.0 mol·L -1 NaOH 条件下H 2O 2的分解速率处于中间,C 项错误;由图丁可知,Mn 2+越多,H 2O 2的分解速率越快,说明Mn 2+对H 2O 2分解速率的影响较大,D 项正确。

角度二 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及其应用3.(2018·高考全国卷Ⅱ改编)CH 4­CO 2催化重整反应为CH 4(g)+CO 2(g)=== 2CO(g)+2H 2(g) ΔH =+247 kJ·mol -1。

有利于提高CH 4平衡转化率的条件是( )A .高温低压B .低温高压C .高温高压D .低温低压解析:选A。

由于该反应为吸热且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要提高CH4的平衡转化率,需在高温低压下进行。

4.(2018·高考天津卷)室温下,向圆底烧瓶中加入1 mol C2H5OH和含1 mol HBr的氢溴酸,溶液中发生反应:C2H5OH+HBr C2H5Br+H2O,充分反应后达到平衡。

已知常压下,C2H5Br和C2H5OH的沸点分别为38.4 ℃和78.5 ℃。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加入NaOH,可增大乙醇的物质的量B.增大HBr浓度,有利于生成C2H5BrC.若反应物均增大至2 mol,则两种反应物平衡转化率之比不变D.若起始温度提高至60 ℃,可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解析:选D。

加入NaOH,c(HBr)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乙醇的物质的量增大,A项正确;增大HBr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有利于生成C2H5Br,B项正确;若反应物按照化学计量数之比加入溶液中,则各物质的平衡转化率相等,故反应物均增大至2 mol,两种反应物平衡转化率之比不变,C项正确;若起始温度提高至60 ℃,生成物C2H5Br为气态,能够从反应体系中逸出,导致反应不断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因此不能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D项错误。

角度三有关图像、图表题的信息提取与应用5.(2019·高考天津卷)不同温度下反应3SiCl4(g)+2H2(g)+Si(s)4SiHCl3(g) ΔH<0中SiCl4转化率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B点:v正>v逆b.v正:A点>E点c.反应适宜温度:480~520 ℃解析:a项,同一点比较正、逆反应速率看反应进行方向,B点反应正向进行,所以vv逆,正确;b项,不同点比较正、逆反应速率看反应条件,A点温度低于E点温度,所以正>v正:A点<E点,错误;c项,根据图示,温度在480~520 ℃时,SiCl4转化率高,480~520 ℃为反应适宜温度,正确。

答案:ac6.(2018·高考北京卷改编)(1)对SO2的催化歧化反应3SO2(g)+2H2O(g)===2H2SO4(l)+S(s) ΔH=-254 kJ·mol,在某一投料比时,两种压强下,H2SO4在平衡体系中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p2________p1(填“>”或“<”),得出该结论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I-可以作为水溶液中SO2歧化反应的催化剂,可能的催化过程如下。

将ii补充完整。

i.SO2+4I-+4H+===S↓+2I2+2H2Oii.I2+2H2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I-(3)探究i、ii反应速率与SO2歧化反应速率的关系,实验如下:分别将18 mL SO2饱和溶液加入2 mL下列试剂中,密闭放置观察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