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 诗词5首课件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间的云气
相伴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傍晚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辨识
诗意:傍晚山中的景象最美好,鸟儿结伴归巢 这里边有人生的真意,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用语 言来表达
4.从诗中可以看出陶渊明具有怎样的 思想
这首诗描写的是常见的农村景物、平
凡的村居生活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这些普通的景物里,充满着生活的情趣
城内守军披坚执锐,严阵以待,日光照在 铠甲上,闪烁着金光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即胭脂,色深红 形容战场血迹
句意 悲壮的号角,弥漫在深秋的天空中 边塞
上将士的血迹在寒夜中凝为紫色
抵达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天寒霜降,战鼓声沉 闷而不响亮
形容鼓声低沉; 不高扬
句意 寒风卷动着红旗,部队悄悄临近易水 凝
春望选自杜诗详注 杜甫在“安史之乱”期间 被俘,羁居长安 诗人眼前是山河依旧而国破家亡, 春回大地却满目荒凉,触景生情,引起无限感慨与 伤怀,于是写下了这首著名的诗歌
自主、合作、探究、交流
以4人小组为单位: 1、学生自由读诗,提出要求:读准字音,读 通诗句,注意读出诗的节奏、韵味 读完后邻座互读,互相正音 2、了解每句诗的诗意 3、你组最喜欢那1句,说说理由
重的霜湿透了鼓皮,鼓声低沉,扬不起来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指宝剑
句意 为报答君王的信任和重用 手操宝剑
誓死保卫祖国的边疆
这首诗以乐府旧题描写了当时的边塞征战之 事 前4句写日落前情景 “黑云压城城欲摧”用 比喻和夸张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 形势 “甲光向日金鳞开”写城内守军披坚执锐、 严阵以待的情形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乐府曲名
雁门太守行
比喻敌军攻城的气势
李贺
坍塌
黑 云 压 城 城 欲 摧,
甲光向日金鳞开
铠甲迎着太阳闪出的 光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句解 敌军似乌云压进城垣,城垣就要被摧垮
东边的篱笆
也指代菊圃
即庐山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闲适淡泊的样子
诗意: 我 在东篱下随手摘 几朵菊花,悠然闲适间抬头 看见了美丽的南山
2.赏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这两句是诗人心与自然的会意与亲近,陶渊
明在东篱采菊,无意间抬头,南山映入眼帘,1个“ 见”字写出了1种无意得知、悠然忘我的心境 与 全诗营造的悠然散淡的氛围是吻合的 而“望” 相比于“见”更有目的性,更像是有意为之,破坏 了诗歌自然而然、浑然天成的意境,因此说“望 南山”,则此1篇神气都索然矣
雁门太守行:李贺生活的时代藩镇叛乱此起彼 伏,发生过重大的战争 史载809年 元和4年 ,王承 宗的叛军攻打易州和定州,爱国将领李光颜曾率兵 驰救 元和9年,他身先士卒,突出、冲击吴元济叛 军的包围,杀得敌人人仰马翻,狼狈逃窜
从有关雁门太守行这首诗的1些传说和材料 记载推测,可能是写平定藩镇叛乱的战争 当时是 元和2年,公元807年 李贺当时仅仅17岁 此诗写1 位激昂慷慨、逆境奋战、誓死疆场的英雄
,蕴含着诗人热爱田园生活的真挚情感
通过对田园生活中自然景 物的描写,表现了诗人远离世 俗、悠然自得的心境,反映出 他超脱世俗的人生追求和不与 统治阶级同流合污的高洁人格
春望
杜甫 712—770 ,字子美,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祖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 自称少陵野老 被后世 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 他的诗在思想 性、艺术性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 自京赴奉贤县咏怀 5百字登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春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以及“3吏”“3别”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作
饮酒 其5 :选自陶渊明集卷3 中华书局 1979年版 此诗大约作于晋安帝义熙1023年间, 是陶渊明的重要代表作 饮酒组诗共20首,是陶 渊明弃官归隐田园之后,饮酒即兴创作的1首5 言古诗
自主学习: 1.生自由读诗,提出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诗句,注意读出诗
的节奏、韵味 2.读完后邻座互读,互相正音
通过描写安史之乱中 长安的荒凉景象,抒发了作 者触景伤怀、忧国思家的 感情
小结
学习古诗方法: 1 理解诗句,初步弄懂诗意 2 想象古诗意境,体会作者感情 3 熟读 吟诵
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这两首诗 2.熟读、理解后3首诗
谢谢
雁门太守行
李贺
李贺 790—816 ,字长吉,世称李长吉、鬼才、诗 鬼等,与李白、李商隐3人并称唐代“3李” 祖籍 陇西,生于福昌县昌谷 是今河南洛阳宜阳县 李 贺是中唐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又是中唐到晚唐诗 风转变期的重要人物 代表作有雁门太守行秦王饮 酒梦天
24 诗词5首
学习目标: 1. 了解诗人的相关文学常识和诗歌的 写作背景;朗读、背诵这5首诗 2. 把握诗的内容和语言特点,理解诗歌 意境;提高分析鉴赏古诗的能力 3. 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领会诗的主旨
饮 酒 其5
陶渊明
陶渊明 约365-427 ,东晋诗人 又名潜,字元亮, 私谥靖节,因宅边曾有5棵柳树,又自号“5柳先生” 浔阳柴桑 现在江西9江 人 长于诗文辞赋,语言质朴 自然而又极为精炼,具有独特风格,被称为“田园诗人” 作品有归园田居桃花源记饮酒5柳先生传等
饮酒 其5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饮酒 其5
建造房舍 结,建造、 陶渊明
构筑 庐,简陋的房喧嚣扰攘Biblioteka 屋结庐在人境,的尘世
而无车马喧
指上层人士 之间的交往
问君何能尔 如此,这样
心远地自偏 偏远,偏僻
诗意:我把草屋 建在人多聚居的 地方,却没有车 马的喧闹 要问 我如何能够做到 这样呢心里远离 世俗,自然就觉 得住的地方偏僻 安静
检验、回馈
1.朗读赛 组与组赛,个人挑战个人 2.由各组的第2个学生解读8句诗,1--8
组对应8句诗 3.由4人小组长给大家分享你组赏析的 诗句,要说理由 如有赏析相同语句,只可
补充,谁举手谁先说
3.赏析名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这两句移情于物,因感时伤怀,思家之苦,即便是
站在花前,也无心观赏,反而对花溅泪;即使听到悦 耳的鸟鸣,也无意倾听,反而会因鸟鸣而惊心 这就是 “以乐衬哀”的反衬手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