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给排水管线设计的优化措施探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市政给排水管线设计的优化措施探讨
摘要:以全面提升市政给排水管线施工的综合质量为目的,笔者分析给排水
管线设计现状,明确其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优化方案,提出给水管网优化、
管线设计、排水管线设计的具体措施,依托具体案例,点明其中的重点和细节控
制方法,围绕未来发展方向阐明具体的创新点,确保能够为市政给排水工程的高
质量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市政给排水;管线设计;优化措施
0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发展水平的逐步提升,市政给排水工程不仅是基础设施中的重
要组成部分,也与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有着极大关联,进一步提升给排水管线设
计科学性,必然能够为城市综合发展水平的提升提供根本保障。

而给排水管网的
设计本身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不仅要考虑日常的居民用水和排水需求,还需要考
虑市政消防以及工程用水,在设计过程中也需要注重各项细节。

1城市给排水管网的设计现状分析
市政给排水管网的设计不仅要考虑工程施工的规范性及相关要求,还需要考
虑实际情况和应用范围,更需要了解管网的应用类型。

因此,在管线设计过程中,往往存在着较多的细节问题,不仅会影响管线设计的合理性,还会导致市政基础
设施建设水平下降[1]。

2 市政给排水管线的设计重点
市政给排水管线的设计需要结合实际的使用需求进行划分,而按照当前城市
现代化发展方向来看,节能型城市建设已经成为多方关注的重点内容,给排水管
线的功能优化以及设计也需要围绕新时期的发展需求进行创新。

2.1 市政工程排水管线的设计内容
排水管线的设计不仅需要考虑区域排水的需求,还需要考虑防洪排涝的需求,因此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展开分析。

2.1.1 防洪排涝设计
以防洪排涝为目的进行排水管道的设计,需要考虑内涝和外洪两个层面。


对内涝,主要以排蓄为主;而针对外洪,主要以防控为主,尤其是部分区域的年
降水量较大,集中暴雨阶段是城市防洪排涝的重点阶段。

从排水管道的设计角度
来讲,不仅需要及时地划分独立的雨水排放管道,还需要与城市海绵工程相融合,真正做到排蓄结合。

大多数的城市排水管道所应对的内涝问题,都是以短期暴雨
为背景,需要分析该区域的暴雨时段,通过年超大值法进行暴雨样本选择,计算
最大的汇水面积。

中大型城市的设计标准,通常以二十年一遇以上作为排水管道
防洪排涝的设计标准。

2.1.2 合理选择管材
为了进一步满足市政排水需求,在选择排水管道材料的过程中,必须满足规
定中的要求,进一步提升管道材料的综合质量。

非金属管材主要以钢筋混凝土管、塑料管以及玻璃钢管为主,在使用过程中可以结合自身特性,合理地调整埋深、
施工方法;聚乙烯管材是当前的新型材料,耐腐蚀性较好且具备较强稳定性,质
量轻便,操作简洁,在使用过程中尤其要注意接口不会出现松动现象,避免污水
泄漏。

2.1.3 管道接口设计
为了确保排水管道接口设计不漏水,就要在管口缝隙的内侧设置密封填料,
通常以橡胶圈和油麻为主。

这些材料具有较强的韧性,不会因为外界应力的影响
出现断裂情况。

另外,为了提升管口接口位置的强度,还需要利用水泥以及其他
材料作为外侧的辅助加固材料,结合管道的具体性质进行接口位置的硬化和养护,利用通水试压的方式检测其综合质量,满足标准之后才可以投入使用。

2.2 市政给水管道的设计
2.2.1 管网的优化
在市政给水管线的设计过程中,秉承区域性的设计原则是提升管线设计综合
性和规范性的核心途径。

结合供水的平衡性原则进行设计,受到地区分布等相关
因素的影响,不同地区的水质存在较大差异,水质不均匀会影响管线设计的规范性,因此要结合不同区域的重点供水区域以及常规给水区域进行平衡设计。

2.2.2 设计管线
在管线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不仅要考虑管径以及管道等基础要求,还需要
结合给水管网的实际应用场景进行针对性设计,比如集中式高层建筑物的给水支
管管径应满足最高日最高时用水,并同时满足消防用水需求。

可满足用水保证率
较大的地区用水,管道损坏时可关闭最近的阀门,从而减小停水范围。

部分中小
型城市在给水管网设置的过程中,可以选择树状管网布设方法,该种布设方法成
本较低,且结构较为简单,管线长度较短,但同时可满足区域的供水需求。

可以
结合不同区域的实际需求进行科学设置,进一步提升给水管道设置的科学性和性
价比。

2.2.3 给水管网的节能设计
在节能设计方面,要考虑给水管网的压力系统是否可以满足具体的给水需求,首先要充分利用市政管网的压力系统,确保整体系统安全稳定,在不影响建筑常
规供水的基础上无需额外增加设备。

检测各个楼层的水压稳定情况,可以通过支
管进行减压,确保所有管网的压力维持在平衡状态,能够满足居民的正常用水需求,也可以降低管道改造造成的额外影响。

在选择给水设备的过程中,可以选择
变频调速设备,这一类设备可以结合不同区域以及不同时间段的供水需求,合理
地变换供水水压,解决了恒压给水带来的能源消耗问题。

2.3 给排水管线的性能优化设计
在明确给排水管线的设计重点之后,还需要结合实际的操作进行性能优化,
在性能优化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管线设计的科学性,还需要分析其中的各项技
术体系及细节。

2.3.1 打造规范性的污水处理项目
污水处理项目的创新,对于污水管道的规划和建设会产生一定的间接影响,
比如生物技术能够实现污水改良,那么将生物技术和污水管网的设计融合起来,
在污水管网中增加生化池,通过藻类吸收污水中的污染物质,也可以结合不同类
型的污水管网设置不同的处理节点。

这种方式可以丰富污水管网设计的多样性,
更可以为我国污水处理工程的发展和升级奠定良好基础。

2.3.2 合理规划雨水管网
雨水管网的设计需要在地方以及城市发展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并不是硬性需求,不仅需要做到雨污分离,还需要合理收集利用雨水。

通常来讲,雨水管网的
设计需要与区域内的其他基础设施工程相融合,例如地面铺装,通过渗透技术收
集和处理雨水,避免雨水大面积汇入下水道。

当前较为理想的雨水管网优化方案
便是雨水贮存,在处理和优化之后可以实现二次利用。

3 市政给排水管线设计的实际案例及细节
为了进一步提升文章论述的科学性,本文建立在具体工程的基础上进行概述,分析实际的施工背景以及给排水管线的设计方案,确保能够为相关领域从业者提
供参考。

3.1 工程案例分析
某城市的整体地势坡度较为平缓,有河流贯穿城市,将城市划分成了两个不
同区域。

在前期进行城市给排水管网调查的过程中,确定了两个区域的污水排放
量分别为140L/(人/d)以及135L/(人/d);城市中有三个大型工厂,以防洪排涝为
依据进行排水管线设计,按照三十年一遇暴雨量为标准。

3.2 排水管网的设计
排水管网设计按照城市原有基础设施建设的格局进行规划,但是在管线铺设
的过程中出现了区域地基沉降的情况。

为了减少对管线造成的破坏,按照常规施
工方式进行地基整合,考虑出现沉降的主要因素,并且进行地下水疏排,加固地
基之后进行常规检测,确定地基结构稳定后可继续进行施工。

4 结语
市政给排水管道的质量对于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产生的影响较大,给排水管网设计不仅要考虑不同管网的实际性能,还需要将重点放置在给排水管网的后续使用以及优化方面。

及时进行工艺技术、材料、施工质量的管控,结合不同区域的使用需求以及不同性能的管道划分管理方法。

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全方位预测,并且制定优化方案,不仅可以全部发挥市政给排水管线作用,也可以提升人们的日常生活质量,促进我国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祖焕.研究城市市政给排水管网的优化配置与管理[J].建材发展导向,2022,20(12):79-81.
[2]胡仲凯.市政给排水管线设计的优化措施[J].工程技术研究,
2022,7(8):209-2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