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和沉教案反思通用8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浮和沉教案反思通用8篇
浮和沉教案反思篇1
主题目标
1、初步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知道自己是人群中的一个。

2、初步了解身体个部位都会活动,懂得爱护自己的身体。

3、养成对他人、社会亲近、合作的态度,学会关怀、关心四周的人,体验与同伴相处的欢乐。

4、让幼儿能在集风光前大胆表现自己。

5、考验小伴侣们的反应力量,熬炼他们的个人力量。

主题线索
身体真有用、和影子捉迷藏、我和别人不一样
主题说明
初入大班的孩子,随着自我意识的悄然增长,他们会惊异地发觉四周环境以及自己在变化、在长大。

他们开头学会在体验关注自身变化的同时关注四周世界的变化,会用眼睛捕获、用情感体验每一种事物的变化。

我自己这个主题,将引领幼儿从熟悉幼儿园的变化到熟悉四周环境的变化,从熟悉自己的变化到熟悉他人的变化。

(文、章出自教、案网)体验自己当一名大班哥哥姐姐的光荣感和责任心,有更大进步的乐观愿望。

我们将尽可能满意他
们探究世界的剧烈愿望,鼓舞他们熟悉自我、拥有自信,并在探究事物变化的过程中体验生活的丰富多彩。

重点关注:
1、发觉自己成长的变化,能从外显的转移到发觉内隐的变化,学会观赏自己的成长。

2、关注自己的身体,了解自己的各个部位都会活动,会观赏和爱护自己的身体,懂得运动动能使我们的身体更敏捷。

3、能认真观看同伴的特征,发觉不同性别的不同特征,并能用多种表征方式表现同伴的以及自己的特征。

4、能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心情,学习依据他人的心情、表情、调整自己的行为,知道自己是人群中的一个,体验和大家做伴侣的欢乐。

5、通过比较、测量感知自己身体的变化,如影子的变化、身高的变化等,了解测量的多种方法和工具,积累测量阅历。

今日课件:大班数学8的加减运算教学设计反思(推举一篇)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作为幼儿园的老师,我们都盼望小伴侣们能在课堂上学到学问,教案的作用就是为了缓解同学的压力,提升效率,教案可以让上课自己轻松的同时,同学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

你知道怎么写详细的
幼儿园教案内容吗?下面的内容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今日课件:大班数学8的加减运算教学设计反思(推举一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目标:
1、学习8的加减运算,能正确地列出8的加减算式。

2、尝试用三个数字在符号板上摆出不同的加减算式,初步感受加法交换律和减法的互换关系。

3、乐观地动脑思索,主动探究数字在算式中的不同位置。

教学预备:
1、阅历预备:幼儿学过7以内各数加减法及8的组成。

2、物质预备:
——教具:符号底板(底板分成四格,两格上写有加号和等号,另外两格写有减号和等号,符号中间有空间便于写数字),8、3、5三个数字各一张,笔一支。

——学具:《幼儿用书》(p14、15、16),幼人手一支笔。

教学过程:
1、惊奇的门卡。

——老师:爸爸带花花到其他城市去游玩,他们住饭店时,服务员给他们出了一道题,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老师(出示符号底板和8、3、5三个数字):服务员说,当他们用这三个数字在门卡上摆出四道力口减算式,才
能顺当地拿到门卡进房间。

你们情愿来试试吗?
——幼儿思索。

请个别幼儿来演示,说一说自己摆的是什么算式,集体检查。

鼓舞幼儿用三个数摆出四道不同的加减算式。

2、幼儿操作活动。

(幼儿用书p14)——看房子特征列算式。

观看8座小房子,依据房子的颜色,在加减符号旁边填写数字,列出四道不同的加减算式。

——观看左边的数字,请你列出四道不同的算式。

——观看三组蔬菜,想一想:哪两组蔬菜力口起来和下面的数字相同,请画线连起来。

——带领幼儿分别打开第15、16页引导幼儿练习8的其次组、第三组和第四组加减运算。

(也可以采纳分组练习的方式,本;舌动只完成一页练习,其它练习放在曰常或区域中进行。

)
3、活动评价。

——请幼儿介绍操作活动。

——引导幼儿观看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发觉两道加法算式的数字都相同,但加号两边的数字位置不同;两道减法算式是等号两边的数字位置交换了。

——请幼儿观看自己的记录结果,看看有没有同样的发觉。

表扬正确列出四道不同的加减算式的幼儿。

活动反思:
胜利之处: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育了同学的语言表达力量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特殊是数学语言的表达力量。

指导同学用精确、简洁的数学语言进行表述的良好习惯,并通过同学说三句话以及算式中每个数字所表示的意思让同学真正明白了加减法的算理。

不足之处:在第一个环节,让孩子说的还是不够,8,9的组成不够娴熟,在教学中,引导得少。

改进措施:多正确引导,让孩子自己自主思索,并给他们足够多的时间。

浮和沉教案反思篇2
一、设计思路
中班的孩子有些事情已经可以自理,但经过观看和调查发觉有些孩子在家吃饭穿衣还是要依靠父母。

为了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育孩子的自我服务意识设计了此节课。

二、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长大了应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培育幼儿的自我服务意识。

3、熬炼幼儿的语言表达力量。

三、活动重难点
1、培育幼儿的自我服务意识。

2、教育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四、活动预备:故事、衣服、音乐
五、活动进程
1、叙述故事〈〈谁真的长大了〉〉引出课题
故事也许,叙述一对双胞胎姐妹好多地方都一样,就是一个能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一个却依靠父母。

2、设计提问(让幼儿明白长大了应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1)故事中的两个小伴侣谁真的长大了。

(2)为什没说某某长大了?
(3)老师小结:某某长大了他能自己穿鞋子,自己穿衣服、吃饭
3、谈话:让幼儿说说自己是怎样做的,自己是不是长大了。

(教育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4、穿衣大赛。

(体验自我服务的乐趣)
5、老师小结。

六活动反思:
本节课目标基本达到了,通过此节课孩子们懂得了张大了应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第五各环节穿衣大赛有些单调,预备应再丰富一些。

教学反思:
1、这节课的内容紧紧围绕了我长大了这个环节来上,幼儿也能认知了自己在成长的过程。

2、能以实际行动来表达自己在成长的环节,两两相对比,这样既能让幼儿学会高矮的意思,又能知道自己长高了,长大了。

3、运用了对比的方式,拿婴儿用品来与现在自己用的东西对比,更一步说明白幼儿的成长。

4、这节课圆满的是,幼儿没有能玩嬉戏,假如加上一个嬉戏的话,更能表明长大这个环节,也能激发幼儿对这节课的爱好,使这节课更活泼,更生动化。

浮和沉教案反思篇3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正确感知比5少的数量,理解5以内数的实际意义。

2、引导幼儿乐观的与材料互动,培育幼儿良好的操作习惯。

3、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培育幼儿对数字的熟悉力量。

5、引发幼儿学习的爱好。

活动预备:
学具:空塑料瓶若干、花生若干、1-6不同数量的食物纸条一份、1-6数字人手一份。

1-5的水果卡片若干。

教具:1-5的数字卡、5只小白兔的动物瓶、1-5的动物图片人手一份。

1、老师出示字卡、动物卡和幼儿进行问答嬉戏。

师:嘿嘿,我的火车几点开?(随机出示5以内的数字卡)。

幼:嘿嘿,我的火车xx点开。

师:嘿嘿,来了几位小客人?(随机出示5以内的动物卡)。

幼:嘿嘿,来了xx位小客人。

以次来引起幼儿对数字的爱好。

2、请小伴侣一起来制作动物瓶,要求是制作比5只小动物少的动物瓶。

幼儿操作后叙述动物瓶上有几只小动物。

3、现在请小伴侣为自己的动物瓶粘贴上门牌号,要求门牌号的数字是与动物瓶上的小动物一样多。

幼儿操作好叙述门牌号是几,为什么?
4、小伴侣们制作的动物瓶太美丽了,有一些花生宝宝也想住进去,现在请小伴侣送花生宝宝进家,要求数量是与动物瓶上的动物一样多。

5、小伴侣老师还要请你们帮个忙,这里有一些不同数量的水果,请大家分别放在等于5和比5少的家里。

幼儿操作,老师讲评。

6、嬉戏:开火车请幼儿拿比5少的数字做车票排队上车。

(请幼儿说说车票上的数字是几,为什么可以上车?)
本次活动是想通过用简洁易懂的方法教会幼儿感知5以内的数数。

这节课下来也发觉自己的不足之处,在课堂中没有敏捷精确运用量词,自己对数学语言组织还有所欠缺,自己的语言有点零乱,啰嗦,也没有激情的教学语言,这些都是我在以后的教学中必需改进的地方。

浮和沉教案反思篇4
【活动目标】
1、能自由地选择材料进行对声音的探究,知道物体振动可以产生声音。

2、了解、辨别乐音和噪音,养成轻声说话的好习惯。

【活动预备】
1、课件:相关的图片及声音。

2、操作材料:金属、塑料等多种材质的材料,小鼓、三角铁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引发爱好,感知声音。

师"请你们听一听,这是什么声音?物体为什么会发出不一样的声音呢?(答)老师小结:
由于材料不同、用力大小不同……物体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不一样。

6、小伴侣,想一想除了这些材料能发出声音,在我们
的四周还有哪些东西能发出声音?请你去找一找,试一试,让这些东西也能发出声音。

三、引导幼儿熟悉乐音和噪音。

1、通过听觉感受,使幼儿知道什么是乐音和噪音。

老师放两段音乐,请小伴侣听一听,有什么不同的感觉?
2、老师小结: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好听的声音,也有不好听的声音,要是多听了不好的声音,有害人的健康,所以我们在嬉戏时,活动时中要留意轻声说话,不要大喊大叫,要懂得爱护好自己的嗓子,不要产生噪音,养成良好的说话习惯。

四、结束活动让我们用好听的声音唱首歌吧。

活动反思:
活动肯定要让幼儿有提升、有进展,带给孩子们剧烈的听觉和视觉冲击力,拓宽了幼儿视野,提升了科学探究的素养,为幼儿今后科学探究精神的树立奠定了良好基础。

浮和沉教案反思篇5
活动目标
1、知道整理书包的重要性,学习整理书包,有初步的责任意识和自我管理的力量。

2、进展观看、记忆、思维力量。

活动预备
1、请家长为幼儿预备书包,练习本和必备的文具。

2、排练庆京表演“上课的时候”,预备电教器材。

过程建议
1、提问导入课题。

学校生上学应当有哪些学习用品?为什么要有这些学习用品?
2、看清景表演。

(1)提出观看要求:要仔细看,认真想。

如:事情发生在什么时候?有谁?发生了一些什么事情?
(2)看表演。

场景:教室里,一块黑板上面画好两个田字格、两张课桌。

一个抽屉里整整齐齐放着书包,另一个抽屉里的书包搭盖没扣,文具撒落在地上,空笔盒翻在桌上,练习本掉在地上。

情节:
(1)上课铃声响了,女生轻轻走上座位,拿出语文课本,端正坐好。

老师站在门口,男生慌惊慌张跑上座位,捡地上的文具。

(2)老师进教室,问男生:“你的语文课本呢?”男孩处处找,捡起地上的练习本,把书包倒过来抖也没找到,只好对老师说:“语文课本忘在家里了。

”老师请他坐下。

(3)老师请同学们把作业本拿出来检查,女生拿出作业本,老师检查并表演她。

老师翻开男生的作业本空空的,问:“你的作业呢?”男生说:“我遗忘了,没有做。

”老师请他坐下。

(4)老师在黑板上的田字格中写上中国二字,请小伴侣在作业本上联系,女生仔细鞋子,男孩捡起地上的断铅笔,又找女生借卷笔刀削笔。

女生写好字交给老师看,老师表扬她,这时下课铃声响了,老师说:“下课。

”女生整理好书包出教室。

老师对男生说:“你怎么一个字也没写呢?”男生两眼望着老师,结束。

3、争论。

(1)小组争论。

·今日的表演发生在什么时候?男生和女生谁对谁不对?·男生有哪些事情做得不对?这样做有什么不好?
(2)集中沟通。

(3)引导幼儿归纳小结:做学校生要像女生那样,上学前要整理好书包带好课本、练习本,削好铅笔,清理好文具盒,下课前也要清理好书包再去玩,回家仔细做好作业,这样才能学好本事,做个会爱惜自己的会学习的好同学。

4、练习整理书包。

(1)请幼儿把自己书包里的东西都拿出来,看看有些什么,各有多少,边观看边与同伴沟通。

(2)请幼儿把课本、文具等放回书包,看谁整理得又快又好。

老师留意观看,发觉整理得好的幼儿。

(3)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是怎样整理好书包的。

(4)对全班幼儿赐予鼓舞:信任每个小伴侣都能成为
好同学。

教学反思:
胜利之处:
1、亲密联系生活实际,使同学在实际生活中,感悟分类。

本节课创设了与同学亲密相关的整理书包以及练习中的分类等情境,从现实生活中,发觉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同学对自己熟识的事物比较了解,简单产生剧烈的爱好,有利于进行乐观的思索,提出自己的方法,让同学体会分类的好处。

2、开放时空,放开手脚,使同学充分经受分类过程,体验分类的好处。

教学中,为同学制造条件,鼓舞同学展现多种分类方法,在练习中进一步体验分类的多元化,多样性,再次让同学感受分类的价值,解决各种分类问题使整理书包成为同学学习数学、运用数学的过程。

3、课内分类向课外不断延长拓展,增加了同学应用实践的机会。

教学时我并不满意一个分类活动的设置,而是进一步创设了很多情境,这样分类的范围扩大了,赐予了同学更多实践的机会,使同学学以致用。

4、多元化的活动为课堂注入了活力。

多媒体的使用,嬉戏等活动的引入,使课堂气氛特别活跃,同学爱好高涨,使整个课堂环环相扣,轻重突出,使同学充分学习数学,感悟数学、享受数学。

5、德育适时渗透有利于同学健康成长。

从整理书包入手的这节课,贯穿始终的分类能促使同学养成良好的分类习惯,在今后的日常生活中,做“生活的小仆人”。

浮和沉教案反思篇6
活动目标:
1、借助图谱,学习运用分角色、接唱等不同形式演唱歌曲。

2、尝试按原歌词的格式和内容创编和替换歌词。

3、体验合作唱歌的欢乐。

4、培育幼儿的音乐节奏感,进展幼儿的表现力。

5、体验歌曲中的欢快心情。

活动预备:
阅历预备:理解什么是农场,对小动物的叫声有了肯定的认知阅历。

物质预备:图谱、小动物图片、钢琴。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幼儿爱好。

1、小伴侣,今日老师想带你们去农场。

2、农场里有哪些小动物呢?
二、理解歌词,学习演唱歌曲。

(一)、观赏歌曲,理解歌词
1、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都有哪些小动物跟大家打招呼。

2、用音乐把小动物叫出来。

(二)跟着音乐,学唱歌曲。

1、让我们跟着音乐一起和小动物们唱歌吧。

2、分角色演唱歌曲。

3、用接唱的方式演绎歌曲。

三、替换歌词,创编歌曲。

1、农场里除了有这三种小动物,还会有什么小动物呢?
2、它们会怎么唱呢?或者会干嘛呢?
3、我们一起来唱一唱。

四、结束语
这首歌曲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在农场里”。

农场主说玩了一天,农场里的小动物们要休息了,那我们下次再来和他们做嬉戏吧!
活动反思:
孩子们给了我很大的惊喜,他们的许多想法都特别有创意,也是由于他们的创意擦出了我思想的火花,使活动变的更精彩。

让孩子发表自己的想法,为他们喝彩,才更有利于孩子的进展。

我们应当多多向孩子学习,信任他们的力量,给他们足够的空间,学会为他们喝彩。

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学习最基本的音乐文化学问技能技巧。

依据孩子的实际力量设计教学内容,让孩子在活动中真正有所收获,切实落实教学活动的时效性。

浮和沉教案反思篇7
一、主题来源
随着立夏的到来,夏天的脚步一步步向我们迈进,忽而雷声轰鸣,忽而雷雨倾盆。

太阳也一下子变的那么的酷热,孩子们穿上凉快的夏装,身边的一切都在发生着变化。

孩子们好像对此布满了爱好和奇怪,于是我们就开展《夏天来了》让幼儿过一个欢乐的夏天,享受夏天的特殊时间。

二、主题目标
1、通过观看和体验,使幼儿知道夏天气温高,有时会下雷阵雨等主要季节特征。

2、夏季植物的变化;了解夏季人们的活动;了解夏季安全常识及自我爱护的方法。

3、知道夏季苍蝇、蚊子都出来了,它们会传播疾病,懂得要留意夏令卫生。

4、观赏有关夏季的美术作品,会画出或做出夏季自然景物的特征、服装、用品等。

5、正确感知6以内的数,比较6以内数的多少一样多。

三、环境布置
1、活动室内布置夏天的景色。

夏季服装、用品、食物、卫生等图片。

2、师生共同更换墙饰,收集冷饮包装盒、袋等。

3、增加玩水设备(塑料玩具、可乐瓶等)。

四、家长工作
1、带幼儿观看夏季的天气变化(雷雨)和自然特征。

2、请家长引导幼儿参加“毁灭蚊蝇”活动。

3、在家留意防暑降温,留意幼儿饮食和个人卫生。

4、为幼儿在园玩水制造条件,并帮助进行安全教育。

五、主题网络(略)
美工活动《美丽的扇子》
空调电扇扇子节省用水
穿着吃喝怎么让自己凉快玩水夏天的雷雨
夏天真热
夏天
夏天的害虫:知了蚊子苍蝇毁灭蚊蝇
夏天的水果:西瓜脆瓜黄金瓜
活动一:夏天真热
目标:
1、感知夏天的酷热。

2、知道并学习怎样使自己凉快一些。

过程:
1、播放歌曲《夏天来到了》引入主题。

让孩子知道现在已经是夏天了。

2、请幼儿说说自己对夏天酷热的感受。

3、争论,用什么方法可以让自己凉快一些?舒适一些?
陈耿华:用扇子扇一扇。

方晗熙:可以开电风扇。

王欣雪:可以用空调。

洪辰:冰箱!
老师:呵!也可以怎么说?那冰箱怎么让我们凉快呢?
洪辰:棒冰,冰在里面可以拿出来吃!
阳阳:还可以去游泳了!
沃婧婧:那还有水龙头冲一下也很凉快的!
王未味:我们可以穿短袖、短裤。

老师:还能想出和别的小伴侣说的不一样的吗?
许阳平:还可以喝冰冰的雪碧、冰激凌。

冯相迪:老师还可以吃棒冰。

蒋子溯:老师还可以吃冰的矿泉水还有棒冰了!
老师:再动动脑筋和别人说的不一样!
孙藏林:冰箱打开人在前面站着。

老师:这样到是很凉快,可是这样好不好?
幼儿:好!
王未味:不好!冰箱冷气要没有的!
陈耿华:不好!这样要感冒的!
活动反思:虽然是小班幼儿但是他们对夏天已经有了肯定的感性阅历,因此在谈到用什么方法可以让自己凉快一些?舒适一些?他们都各述己见,畅所欲言。

但他们究竟是小班
的孩子在将到吃雪碧、冰激凌、棒冰他们特别的兴奋仿佛在为夏天可以吃冷饮而欢呼雀跃。

为此我考虑近期在组织一次活动教育幼儿吃冷饮要适当。

活动二:玩水
目标:
1、体验夏天玩水的乐趣。

2、感受水的特性。

活动要求:
1、玩水要尽量不弄湿衣裤。

2、可以尝试多种材料玩水但要玩一样拿一样,玩好放回原处。

过程:
1、老师因入今日老师要请小伴侣来玩水。

2、请幼儿说说自己的想法,想怎么玩?怎么玩好玩?
3、老师供应几种玩法:
⑴可乐瓶灌水嬉戏;
⑵小纸船运雪花片嬉戏;
⑶沉浮嬉戏。

活动反思:玩水是孩子们特别乐忠的活动,每次洗手总能发觉有几个孩子在盥洗室里迟迟不愿出来。

本以为孩子一玩水就会搞的一塌糊涂,没想到今日他们玩的井然有序,给他们预备的玩水材料放的整整齐齐的,地上的水也很少。


有个别几个幼儿把衣服给弄湿了,由于天气热再加上我们备好了衣服那也不要紧玩好后我们还快乐的到外面去晾衣服呢!小伴侣都说老师下次再让我们玩好吗!
夏天是玩水的好季节,不要由于怕幼儿玩水弄的乱糟糟而不给他们玩水的机会,在条件允许的状况下可以为幼儿多供应这样的机会,让孩子们享受玩水给他们带来的乐趣。

只要老师把活动支配的`妥当,孩子还是可以玩的很好的。

另外,可引导幼儿思索如何节水,怎样玩水不铺张?
活动三:蚊子
目标:
1、知道蚊子给人们带来的危害,懂得被蚊子叮了该怎么办。

2、情愿想方法毁灭蚊子。

过程:
1、幼儿相互沟通被蚊子叮过的阅历。

皮肤会有什么变化?有什么感觉?
被蚊子叮了该怎么办?
2、出示蚊子图片,幼儿观看。

蚊子长的什么样?蚊子怎么叫?
你们知道蚊子是怎么长大的吗?
3、让幼儿想方法怎样赶走和毁灭蚊子,依据幼儿回答老师出示相应的驱蚊和灭蚊物品。

陈耿华:老师我们可以用手拍死蚊子。

沃婧婧:还可以用蚊香。

蒋子朔:我家了也有蚊香的。

王欣雪:我们家还用过驱蚊器。

老师:有没有看到过这个(驱蚊喷雾器)?
老师强调在使用驱蚊用品时要留意卫生,拿过以后肯定要用肥皂洗手。

4、嬉戏拍蚊子。

活动反思:老师只在课前自己预备了几种驱蚊产品。

幼儿对这些产品不太熟识,可能平常不太留意,所以幼儿说的很少。

或许让幼儿自己带上一件驱蚊的产品,幼儿参加的乐观性会更高一些。

活动四:扇子
目标:
1、学习用不同的方式装饰扇子。

2、体验装饰活动的乐趣。

预备:
各种外形的扇面、毛线、皱纸条、印章、纸团、小花、图形、固体胶、颜料。

过程:
1、幼儿每人从家里带来一把扇子。

2、展现各种扇子,幼儿观赏。

3、幼儿装饰扇面。

老师供应各种材料,鼓舞幼儿自选材料。

装饰出与同伴不一样的美丽扇子。

4、在装饰好的扇面底下粘上毛线或皱纸条当扇子。

活动反思:幼儿初次尝试运用多种材料来装饰扇子,他们不会较好地运用材料,在材料的运用上方法特别单一,老师可以在平常的教学活动中逐一的出示各种材料,让幼儿逐步学会使用这些材料,使各种材料发挥它的妙用。

活动五:夏天的西瓜
活动目标:
1、知道西瓜是夏天的水果,感知它的基本特征及在夏天给我们带来的舒爽。

2、体验和大家共享西瓜的欢乐。

活动预备:
西瓜两个。

活动过程:
1、老师出示西瓜引导幼儿观看叙述自己对西瓜的了解,自己和西瓜的故事。

要求每位幼儿都能说说自己的阅历和经受。

2、幼儿接触西瓜来进一步感知西瓜。

①摸西瓜;
②切西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