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纸船导学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知识链接
1.走近作者
泰戈尔(1861-1941),印度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

代表作有诗集《吉檀枷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剧本《红夹竹桃》《邮局》。

长篇小说《沉船》〈〈戈拉〉〉等,所作歌曲〈〈人民的意志〉〉被定为印度国歌。

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2.了解文体
散文诗是一种兼有和的特点的文学体裁,是以形式写成的诗,内容多是抒情的,篇幅短小,有诗的意境、韵味和节奏感,一般不分行、不押韵。

二.学习目标。

1.熟读诗作,体会作者丰富、奇特的想象。

2.体会朴素的语言,明快的格调。

三.新知预习。

1.正音
白帆.()浮泛.()仰.望()手臂.()
2.小组内朗读诗歌、熟悉诗歌,背诵诗歌。

四.探究演练
1.以各种形式朗读诗歌,检查朗读效果。

2.诗人每天把纸船放在急流的溪中。

他期望什么?梦想什么?
3.为了突出诗人想象的事物,突出富有儿童特点的种种动人情态和奇思妙想,诗人是如何构思的?
4.“睡仙坐在船里,带着满载着梦的篮子。

”这一句该怎样理解?
五.拓展提升
请在“阳光、长夜、风雨、鲜花、道路”中至少选用三个词语,写一段以特定情境表现人生感悟的话。

(不少于40字)
六.知识整理与反思
七.成果检测
1.本诗的作者是,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

2.这首诗是,兼有、和的特点。

3.“纸船”象征着什么?
配套练习二套
七年级语文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组是()(2分)
A、晌.午(shǎng)累赘.(zhùi)门槛.(kǎn)烦躁.(zhào)
B、醒.悟(xǐng)糟.糕(zāo)撬.开(qiào)镶嵌.(qiàn)
C、取缔.( tì)滞.笨(zhì)愧怍.(zhuó)侮.辱(wǔ)
D、震悚.(sǒng)粗拙.(zhuò)疮.疤(chuāng)商酌.(zhuò)
2、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颠沛流离以身作则诲人不倦不耻下问
B、自言自语大庭广众微不足到言外之意
C、低眉顺眼皇恐不安切切察察深恶痛绝
D、沥尽心血契而不舍心不在焉慷慨淋漓
3、填在下列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1)他们的岗位或许并不显贵,但他们的精神弥足珍贵;他们的工作或许并不,但他们的品质足以.他们身上展现的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生动地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图书馆是精神的寄托,是不可取的所在。

电子阅读量大大增加,有成为主流的趋势,不可否认的是,络内容良莠不齐、泥沙俱下,上阅读门槛较低,对一些缺乏甄别力的青少年来说,难以形成正确的阅读导向。

A.(1)惊天动地感天动地(2)即使甚至所以
B.(1)感天动地惊天动地(2)尽管而且所以
C.(1)感天动地惊天动地(2)即使而且但
D.(1)惊天动地感天动地(2)尽管甚至但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真是日新月异,让人目瞪口呆
....。

B、只有坚持不懈
....地刻苦努力,才能取得优良的成绩。

C、抓好禁毒,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是刻不容缓
....的大事。

D、如果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收到事半功倍
....的效果。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在学习中,我们要及时解决并发现存在的问题。

B、学校开展地震安全常识教育活动,可以增强同学们的自我安全保护。

C、学生能够熟练而规范地书写正楷字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语文课程标准》对汉字书写的要求。

D、一个好的比喻,或为形似,或为神似,或为形神兼似,总是离不开相似这一根本特点。

6、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说和做》的作者臧克家,山东诸城人,诗人。

代表作有诗集《红烛》等。

B、《孙权劝学》节选自《资治通鉴》,是由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纪传体通史。

C、《老王》选自《杨绛散文》,杨绛,江苏无锡人,作家、翻译家。

代表作有散文《干校六记》、译作《堂吉诃德》等。

D、欧阳修,字永叔,号六一居士,晚号醉翁,谥号文忠,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7、名著知识积累(3分)
他从破败的农村来到城里以拉洋车为生。

有一天,他为了多挣两块钱,抱着侥幸心理拉客出城。

不料走到半路,连人带车被十来个兵捉去。

他在兵营里只好每天给大兵们扛行李,挑水烧水喂牲口,汗水从头上一直流到脚后跟,他恨透了那些大兵。

选段出自,作者,文中的他是指,他初到北京时以为职业,那时他的性格特点是,在经历了三起三落后,他变成了
的行尸走肉。

8、仿照下面的句子续写两个分句,构成呼应的排比句(2分)
祖国是大地,我就是大地上的一粒泥沙;祖国是花园,我就是花园里的一束奇葩; , ; , 。

9、古诗文默写。

(13分)
⑴商女不知亡国恨,。

⑵,不问苍生问鬼神。

⑶,赚得行人错喜欢。

⑷黄梅时节家家雨,。

⑸杨花榆荚无才思,。

⑹蒙曰:“,,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⑺予独爱莲之,,中通外直,,香远益清,。

⑻《陋室铭》的主旨句是,。

二、阅读理解(30分)
一文言文阅读(10分)
[甲]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卖油翁》欧阳修)
[乙]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

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

”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

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

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

”匠师如其言,塔遂定。

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胠箧。

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

人皆伏其精练。

(《梵天寺木塔》沈括)
注释:(1)钱氏:指五代时吴越国君钱氏。

(2)据:统治,割据。

(3)级:层。

(4)患:嫌,担心。

(5)布:铺排。

(6)贻(yí):赠给。

(7)讫(qì):完毕。

(8)弥束:木板上下更加紧密约束。

弥:紧密。

(9)六幕:指上、下、左、右、前、后六个方位面。

(10)胠箧:打开的箱子。

胠箧,音qūqiè。

胠:从旁边打开,打开。

(11)履:走,踩踏。

(12)伏:通假字,通“服”,佩服。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2分)
(1)尝.射于家圃()(2)惟手熟尔.()
(3)匠师如.其言()(4)人皆.伏其精练()
11、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

(2)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

12、甲文所说的道理用___ _____这个成语来概括。

(1分)
13、“有卖油翁释担而立”“释”意为____________,“释”的这个意义还保留在一些成语中,如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个含“释”这个意义的成语)(1分)
14、《卖油翁》与《梵天寺木塔》刻画人物的方法有什么共同之处?(2分)
(二)现代文阅读(20分)
(甲)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

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

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
我的保姆,长妈妈即阿长,辞了这人世,大概也有了三十年了罢。

我终于不知道她的姓名,她的经历,仅知道有一个过继的儿子,她大约是青年守寡的孤孀。

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的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15、写叔祖的“疏懒”,别人都不肯真实地回答“我”,这同表现阿长有什么关系?请联系后文简要加以说明。

(2分)
16、阿长为什么关心《山海经》?这突出她什么特点?(2分)
17、下面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本文是以“我”对长妈妈的感情变化为线索展开叙述的。

B、本文选自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C、文章开篇先写“我”对阿长的厌恶和不大佩服,后文写不识字的阿长为“我”买来《山海经》,令“我”震悚,欲抑先扬的写法,使人物形象更鲜明真实。

D、文中说“她确有伟大的神力”中的“神力”是指“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


(二)父爱昼夜无眠
父亲最近总是萎靡不振,大白天躺在床上鼾声如雷,新买的房子如音箱一般把他的声音“扩”得气壮山河,很是影响我的睡眠——我是一名昼伏夜“出”的自由撰稿人,并且患有神经衰弱的职业病。

我提出要带父亲去医院看看,他这个年龄嗜睡,没准就是老年痴呆症的前兆。

父亲不肯,说他没病。

再三动员失败后,我有点恼
火地说,那你能不能不打鼾,我多少天没睡过安
原想跑远点儿,不会让你碰见丢你的脸,哪料到这么巧……
多元了,“我想帮你早点儿把房债还上。

”在一旁递毛巾的老大爷对我说,你就是小尤啊?你爸为让你写好文章睡好觉,白天就在这客座上躺一躺,唉,都是为儿为女哟……
①②③④
19、“我”无意中在浴室碰到父亲,他红着脸嗫嚅道:“原想跑远点儿,不会让你碰见丢你的脸,哪料到这么
巧……”当我回到浴室,父亲又不放心地追了进去。

这些举动反映了父亲怎样的心理?表现出父亲是怎样一个人(4分)
20、对于父亲做擦背工一事前面有许多伏笔,试找出来,写在下面。

(2分)
21、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我的双手朝圣般拂过父亲条条隆起的胸骨,犹如走过一道道爱的山冈”一句的理解。

(2分)
三、作文:(40分)
请以“那一瞬间让我”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
2、字迹工整,主题鲜明,写真人真事要有真情实感;
3、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4、字数不得低于600字,字迹工整清晰;
5、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题卷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

一、1-6badadc 7、见书 8、9略
二、10(3)遵照,按照(4)都 11、(2)只要逐层铺好木板,用钉子钉牢,就不会晃动了。

12. 熟能生巧。

13. 放下;爱不释手,手不释卷等。

14. 两篇文章都通过人物语言、神态来正面刻画人物形象,都运用了对比手法来反衬人物形象。

15、从侧面衬托阿长对我的关爱。

因为后文写道“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后来竟然买到作者渴望已久的这套书。

这同叔祖和其他人的漠不关心形成鲜明对比。

16、因为她发现作者非常喜爱这套书,而作者又是她最疼爱、最关心的孩子。

反映了她的善良、乐于助人、关爱孩子。

17、C
18、①理解②感激③敬重④抱愧
19、反映了父亲不想让儿子担心自己,又恐怕自己的行为给儿子带来负面影响的矛盾心理。

表现出父亲的无私和宽容。

20、父亲最近总是萎靡不振,大白天躺在床上鼾声如雷。

突然想起父亲的鼾声,推开他的房门,原来他不在。

我突然发现父亲的皮肤比原先白了,人却瘦了许多。

21、我深深地被父爱所感动,父爱如山,坚强、伟岸,我觉着,世上的任何语言都不足以表达父爱的深厚和凝重,我们唯有以自己的努力去回报如山般凝重似海般深沉的父爱。

关于父爱的故事无数,每每看到,我仍是止不住地感动。

父爱最无私、最坚实
配套练习二套
七年级语文考试试题
一、()(3分)
A.《阿长与山海经》是鲁迅的一篇回忆性散文,描写了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

B.《最后一课》是德国作家都德创作的短篇小说,韩麦尔先生是一位普普通通却有着强烈的爱国情怀的教师形象。

C. 《木兰诗》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名歌。

D. 杨绛的《老王》以“我”与老王的交往为线索,回忆了老王的几个生活片段。

6、下列语段空白处依次填入三个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人,实际上都需要有自己的翅膀,你含辛茹苦攀登科学的高峰, ;你目光凝聚构思新颖的设计,;你奋力征服人生旅途上的重峦叠嶂,。

有了这样一双翅膀,你才能更高、更快地飞翔。

多么需要扇动进攻的翅膀
多么需要插上知识的翅膀
多么需张开想象的翅膀
A. B. C.D.
7.下列各项中说话得体的一项是()(3分)
A.医院口号:愿君身无病,哪怕药生虫。

B.监狱门口的标语:谢谢您的合作,欢迎您再来。

C.昨天是小明的十四岁寿辰。

D.教师对小明说:“这个道理很简单,是人就懂,你怎么不会?”
8、根据语境,仿照划线句,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2分)
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同样,也应该学会欣赏别人。

欣赏是一缕春风,染绿荒芜的山冈;,;欣赏是一汪甘泉,浇灌枯竭的希望。

9、综合探究。

(7分)
光明中学在“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拟召开首届“诵读经典”活动的动员会。

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面各题。

(1)为这次动员会会场拟写一副悬挂于主席台上的会标。

(2分)
(2)假如你是这次动员会的主持人,请拟出会议议程。

(至少写出三项)(3分)
(3)假若你的妈妈平时反对你阅读课外书,请你写几句话劝说你妈妈。

(要求用上一句读书名言,字数不超过100字)(2分)
二、诗文积累与文言文阅读(25分)
(一) 10、根据要求默写填空(10分,每空1分)
(1)草树知春不久归,。

(韩愈《晚春》)
(2)杨花榆荚无才思,。

(韩愈《晚春》)
(3) , 弹琴复长啸。

(王维《竹里馆》)
(4) , 凭君传语报平安。

(岑参《逢入京使》)
(5)李白在《春夜洛城闻笛》中写诗人听到《折杨柳》曲调,不觉思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的一句是:,。

(6)《木兰诗》中不远万里,奔赴战场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木兰诗》中对偶的句子:,!
(二)文言文阅读。

(15分)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11、解释下面加横线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4分)
1() 2)
3) 4)
12、翻译下列文言句子。

(4分)
(1)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译文:
(2)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译文:
13、陈康肃为什么由“忿然”到“笑而遣之”?(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卖油翁和陈尧咨两人对待自己长处的态度截然不同,那你呢?请分别谈谈你如何看待自己及别人的长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40分)
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5一l9题。

(20分)
特殊的“高利贷”
办公室只剩下秦老师一个人的时候,门被推开了一条缝,像贼一样探进一颗瘦小的脑袋。

脑袋的拥有者向办公桌怯怯地走近,怯怯地叫了一声:“老师。


“查分数吧?你59分,全班就你不及格。

”秦老师尽量控制自己的音量,努力展示她温和的一面。

根据惯例,每次考试结束后办公室门口总会挤满迫不及待的学生,现在这个小男孩是班上最后一位来查分数的学生。

“老师,能不能,能不能……”把“能不能”呢喃了好几遍,小男孩才很为难地抬起那一直比脖子还低的头,一张脸像涂满了红墨水,细得像丝线一般的声音哆嗦着穿过秦老师的耳膜,“能不能给我的作文加上一分?”
“加分?这不好。

作文打分得严格对照评分标准。

”秦老师摇了摇头,面带歉意地笑笑,“你不用太放在心上,不及格老师不骂你就是了,以后认真些,争取期末拿个高分。


“可我妈……她会用竹鞭抽我的。

”男孩带着哭腔,双手习惯地往头顶挡,有竹鞭已经临头的感觉。

秦老师沉默了,她理解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情,当然也不希望学生因贪玩而考试不及格。

她做事一向很讲原则,可偏偏长着一颗菩萨心。

不经意地瞧了男孩一眼,正迎上他瑟缩的眼神,秦老师的心猛然一震——在孩子晶莹的泪光中,在恐惧的战栗后面,清泉般的童真悄然流淌。

哎!毕竟,他还是孩子,心还非常嫩。

“你看这样好不好?”秦老师灵感一闪,立刻以温暖的目光笼罩小男孩的全身,此刻小男孩正张着嘴,星星般的双眼涌动着期盼。

“我在总成绩上给你加1分,但不是送,是‘借’,要还的,期末你还我10分,怎么样?”“行,期末还你。

”小男孩咬了咬嘴唇,就迈开脚步逃跑似的走出办公室,背后传来秦老师柔和的声音:“要好好念书,不要旷课去捉青蛙摸小鱼……”
因为一直惦记着那l0分的“高利贷”,同时也由于对秦老师心怀感激,所以小男孩在后来的学习中非常刻苦。

期末,小男孩的语文取得98分的好成绩,被扣去l0分,还有88分。

于是学校给他颁发了一个“三好学生”奖,一个学习成绩进步奖。

这是小男孩上学三年来第一次获奖。

紧紧地抱着奖状和奖品,小男孩发现秦老师正温和地对自己微笑,挨妈妈竹鞭都不哭的小男孩,竟一下子热泪盈眶。

后来,小男孩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中学,几年后又上了大学,成了村上第一个大学生。

再后来,他成了某集团公司的老总,捐出了许多钱建设家乡,而且每年回家乡都去看望当年的语文老师秦老师。

这是我的一位老总朋友的亲身经历,至今他向我们讲起这一分“高利贷”的往事时,仍是激动不己,因为他知道,是秦老师当年“借”给他那一分改变了他一生。

15、根据语境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4分)
(1) 秦老师沉默了,她理解家长望子成龙
....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她做事一向很讲原则,可偏偏长着一颗菩萨心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小男孩以前很贪玩,为什么在后来学习中却非常刻苦?(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秦老师有哪些优秀品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俗话说“不打不成人,黄荆棍下出好人”,对孩子教育就是要严厉。

这种说法你是否赞成? 请说明理由。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20一24题。

(20分)
草坪上蒲公英的启示
①童年时,我就喜欢野外的蒲公英。

②早春,它就扬起那黄色的小花,不顾一切地伸展着,即使碰到一两场冷雨或雪,它也不退缩;只要再受到阳光的抚摸,马上就欢开了。

在郊野稀疏的草地或路旁,它那圆圆的灿烂的微笑实在是早春最自然的奉献了。

它要求很低,几乎在什么土壤里都能生存,它也不怕践踏,它的花是一体的,它的花瓣不会脱落,更不会摧残。

它的微笑是永恒的,是那在冬天后必然到来的春天的最普遍的感觉。

③而它那绒球的种子,更是匆忙地来到人间。

微风一过,它们就像小伞一样飘飘荡荡地在空中飞翔,然后落入随便什么土壤,开始新的繁衍。

④而这一团团绒球伞,更是春天里孩子们的玩物。

放在嘴边,鼓起腮帮轻轻一吹,所有白色的花便像降落伞飞向半空,比吹肥皂泡更能引起童贞的兴味与幻想。

⑤这次在四月来到美国,我更为遍地草坪上这种黄色的小花而欣喜了,我想,在春天的草地上,如果只有无尽的绿,缺少这一朵朵黄色蒲公英的点缀,该多么地煞风景。

所以我常常停立路边与宅旁,看着它微笑着迎接我这远方的客人。

⑥可惜我是太浪漫了,太从诗的角度去感悟人生了。

原来宅园的主人并不喜欢这黄色的小花,他们在清除草坪时往往要把蒲公英拔除,因为这些蒲公英太顽强了,生长得太疯狂了,如果任其蔓延,蒲公英会吞没这一片片整齐的草坪;而且,它们生长得很不规则,长大了就很野,会占去很大的领地。

⑦天哪,这春天的微笑竟然是要被消灭的丑恶的对象!
⑧可是,又有什么办法呢?谁能让它只安静地生长,只构成草坪上一种点缀,而不疯狂,而不泛滥,而不欺侮姐妹的青草……
⑨我想,这该是那种“度”吧!世间万物,都有个“度”,都需要天然“平衡”。

⑩超越了“度”,美也成了丑,超越了“度”,喜爱可能变成厌恶。

⑾自由也只有在“度”中才能显示出美、潇洒与受人尊重。

⑿而我们的举止、言谈、习惯、交往,甚至友谊、爱情、家庭,是不是也都有一个“度”呢,是不是也需要一个“度”呢?我们又该怎么学会掌握这个“度”呢?
⒀亲爱的朋友,愿我们在生活中去体验、去感悟、去实践吧!
20、摘录第②段中描写蒲公英生长时动态美的词语2个。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请你任意选择文中的一个比喻句进行赏析。

(4分)
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赏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说说为什么蒲公英会变成“被消灭的丑恶的对象”?(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第⑦段中加点的“竟然”一词在表达上有何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结合生活中的一个例子,说说你对文中第⑩段句子的理解。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联想拓展,根据示例,请再补写一种自然事物及从中得出的启示。

(4分)
四、作文(55分)
以下两题选做一题。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⑤不得抄袭。

1、请以“________引领我成长”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先把题目补充完整。

文中横线上可以填写“好书”、“母爱”等你认为合适的词语。

2、幸福的生活是人们所向往的,一家老小踏青郊野,夏日午后片刻安闲,金秋时节遍赏红叶,甚至凛冽冬日里同学们的笑语融融,这些都是幸福。

也许幸福就在我们身边,只是换了个清秀的面容,需要你去静静地寻找与发现罢了。

请以“小小的幸福”为话题,自拟题目,完成一篇作文。

七下语文期中参考答案
一、1.C 2.D 3.A 4.D 5.B 6. A 7. A (每题3分)
8.(共2分)例①欣赏是一抹阳光,催开含苞的花蕾。

示例②:欣赏是一盏明灯,照亮前进的方向。

(比喻恰当2分,表意清楚2分)
9.示例:(1)励志中学首届“诵读经典”活动动员会。

(2)①主持人讲话并介绍参会领导②学校领导作诵读经典动员报告③学校语文教师介绍读书经验。

④活动负责人通报诵读经典活动的准备情况及活动安排。

(3)妈妈,你一直担心我读课外书浪费时间,会影响我的学习,我记得杜甫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多读书可以增加我们的知识,对写作有很大帮助。

今后你还是让我多读点课外书嘛。

(10分,其中(1)题3分,应写出会议举办单位、活动届别、会议内容等要素,否则适当扣分;(2)题3分,每项1分;(3)题4分,言之有理即可。

要求用上称呼,用上一句读书的名言名句,语言得体,字数基本符合要求,否则酌情扣分。


二、10(1)百般红紫斗芳菲(2)惟解漫天作雪飞(3)独坐幽篁里
(4)马上相逢无纸笔(5)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6)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7)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等
11.到14见新知点单元测试三单元文言文阅读
三、一13家长盼望孩子成为出类拔萃(出色)的人;心地善良、仁慈。

15、神态描写(外貌描写)(2分);表现了小男孩的紧张、胆怯(害怕)、羞愧的心理。

(答对两点可得2分) 16.惦记着那10分的“高利贷”(2分),对秦老师心怀感傲(2分)。

(共4分)
17.秦老师富有爱心(善良);讲原则(有责任感);充满教育智慧(讲究教育方法)。

(答对一点2分,两点3分,三点4分)
18.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4分)。

赞成:“严师出高徒”,“黄荆棍下出好人”对于特别调皮而屡教不改的孩子,“棍子教育”未必不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
不赞成:因为小孩子的心比较稚嫩,容易受到伤害.他们在成长中犯些错误在所难免,应该给他们改错的机会.要从正面鼓励孩子,欣赏孩子。

[:.C om]
(二)19.扬起、伸展、欢开。

20.例:微风一过,它们就像小伞一样飘飘荡荡地在空中飞翔,然后落入随便什么土壤,开始新的繁衍。

21.因为蒲公英太顽强了,生长得太疯狂了,如果任其蔓延,蒲公英会吞没这一片片整齐的草坪。

意思相近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