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凤城路名称的来历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安凤城路名称的来历
长安城自古又称凤城(属于民间的一种俗称),是因西汉长安的凤阙而得名。
西汉时所建的凤阙,阙楼高二十丈(一说十七丈五尺),是西汉长安城最高的建筑。
阙楼上有一尊高五尺的铜凤凰,它是我国最早测量风向、风速的仪器。
现存的凤阙遗址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今北郊双凤寨村,遗址为两个夯土冢,东西相距50米,东面的冢高4米,围17米;西面的冢高11米,围36米。
据史籍记载,西汉建章宫的双凤阙是当时长安城的标志性建筑,顶端装的铜凤凰,能随风向转翅,并能根据风力大小发出不同声响。
西汉末长安城的宫殿建筑在战乱中焚毁殆尽,惟独凤阙得以保留。
东汉迁都洛阳后,天文学家张衡曾亲自来长安参观双凤阙,将其所见的双凤阙写进《西京赋》中,并拟在洛阳建铜雀台。
西晋司马邺定都长安时,长安城中杂草丛生,无一间能居住的房屋,只有凤阙巍然耸立。
后秦姚苌(chang 音常)建都长安,当他看到高耸的凤阙不禁慷慨歌曰:“长安城西有凤阙,上有双铜雀,一鸣五谷丰,再鸣五谷熟。
”
直到北周时,凤阙仍屹立台上。
南北朝诗人庾(yu 音雨)信在《凤阙铜雀》诗中写道:“铜雀何辛劳,转翅到今朝。
历尽参(shen 音深)与商,风雨益飘摇。
”由于西汉凤阙在长安城耸立了数百年,因此长安城便有了另一个雅号“凤城”。
在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诗作《曲江春望》中就有:“凤城烟雨歇,万象含佳气。
”杜甫在其诗作《夜》中写道:“步蟾倚仗看牛斗,银汉遥应接凤城。
”
两千年前的西汉凤阙,以其雄伟坚固的建筑和较高的科技含量,久为后世所传颂。
今日位于汉城东侧的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处当年凤阙之东,故将这一地区的十条街道分别命名为凤城一至十路。
这一带如今是高楼林立,街道宽敞笔直,远非汉宫金阙所能相比,今日凤城将会更加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