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活动教案:生活中的数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生活中的数字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堂数学活动课程的学习,让学生能够: 1. 了解生活中数字的应用场景;
2. 学会观察和分析生活中的数字;
3. 培养学生的数感和数学思维。
二、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进行生活中的数字观察的示范材料;
–设计好的活动教案。
2.学生准备:
–铅笔、橡皮、绘图纸。
三、教学内容与步骤
第一步:导入新知
1.教师出示一个包装盒,并问学生:“你们能想到包装盒上有哪些数字吗?我们在生活中还能看到哪些数字?”引导学生开始思考。
2.学生在纸上列举出他们能想到的生活中常见的数字:如身高、年龄、体重、门牌号、电话号码等。
3.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生活中数字的使用场景,并与学生共同完成一个思维导图。
第二步:观察并分析生活中的数字
1.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去校园或周边环境中观察并记录生活中的数字。
要求学生根据所记录的数字进行归类,如时间、温度、距离等。
2.学生观察完后回到教室,小组之间进行数字分类的对比,讨论其他小组发现的数字。
教师帮助学生整理总结,将数字分类结果记录在大黑板上。
3.教师让学生从记录的数字中找出一组数字,进行简单的数学计算,如相加、相减、相乘等。
引导学生通过计算发现数字的规律和关系。
第三步:制作数字海报
1.教师发放绘图纸和彩色笔给每个小组的学生。
2.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数字进行创作,设计一个数字海报。
海报上要包含以下内容:
–数字的写法;
–数字的意义;
–数字在生活中的应用场景。
第四步:展示并分享
1.教师安排每个小组轮流展示他们制作的数字海报,并让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提问。
2.学生可以向其他小组提问有关数字的问题,其他小组要思考并回答。
3.教师帮助学生总结每个小组的展示和问题回答,引导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应用生活中的数字。
四、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数学活动,学生不仅能够了解生活中数字的应用场景,还可以观察和分析生活中的数字,培养他们的数感和数学思维。
这样的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可以结合更多的生活场景,引导学生进行更多的观察和思考,让数学真正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