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赢信息化战争
如何打赢信息化战争

如何打赢信息化战争本文将按以下顺序论述“如何打赢信息化战争”①信息化战争的起源与产生背景②信息化战争的概念③信息化战争的发展趋势④如何打赢信息化战争⑤综述一、信息化战争的起源与产生背景信息化战争的萌发与1980—1983年美国提出的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
社会变革和科技进步是战争形态、样式发生改变的原动力。
由此可知,现代信息化战争是由信息化时代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共同推动的。
进入21世纪,高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推动了武器装备的发展和作战方式的演变,促进了军事理论的创新和编制体制的变革,由此引发新的军事革命。
信息化战争最终将取代机械化战争,成为未来战争的基本形态。
信息化战争是指发生在信息时代、以信息为基础、以信息化武器装备为战争工具的战争。
信息化战争不会改变战争的本质,但战争指导者必须考虑到战争的结局和后果,在战略指导上首先追求如何实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战略,那种以大规模物理性破坏为代价的传统战争必将受到极大的约束和限制。
二、信息化战争的概念信息化战争是一种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并依赖于信息的战争形态,是指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以及信息时代核威慑条件下,交战双方以信息化军队为主要作战力量,在陆、海、空、天、电等全维空间展开的多军兵种一体化的战争,依托网络化信息系统,大量地运用具有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生物技术、航天技术、海洋技术等当代高新技术水平的常规的武器装备,并采取相应的作战方法,在局部地区进行的,目的手段规模均较有限的战争三、信息化战争的发展趋势(1)战争空间急剧拓展信息化战争是高度立体化战争,即战争不仅在地面水面,水下进行,而且,向外层空间扩展。
(2)战争进程明显加快以往战争持续时间一般比较长,而信息化战争,节奏明显加快,进程大大缩短。
在信息技术的作用下,武器装备的能量释放的速度加快,杀伤力在增加;高技术手段的运用,使军队的机动能力,打击能力和保障能力大大提高,单位时间作战效能明显增强;此外高技术武器装备造价昂贵,迫使进程加快。
中国如何打赢打赢信息化战争

中国如何打赢打赢信息化战争随着新军事变革在世界军事领域的发展和我国安全环境的变化,我军面临着维护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捍卫国家战略利益的越来越严峻的新挑战。
因此,加速提高我军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能力,是当前必须解决的紧迫的重大历史性课题。
拥有信息化武器装备的一方能够轻易地控制战场,在很大程度上还能够决定战争的胜负。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打赢信息化战争,我们要先了解信息化战争的基本信息。
信息化战争是建立在社会信息化基础上的新型战争。
具体而言,信息化战争是指在信息时代,交战双方或一方以信息化军队为主要作战力量,以信息化武器为主要作战工具,以信息战为作战形式进行的战争。
信息化战争是信息时代的基本战争形态。
其内涵包括五个方面:一是信息化战争是信息时代的产物,是信息时代经济,科技,生产水平和生产方式在战争领域的客观方应;二是战争工具决定战争形态,有什么样的战争工具,就有什么样的战争形态。
信息时代战争工具的信息化,智能化和综合化,信息武器装备体系的形成,必然导致信息战争的出现;三是信息化战争首选的,直接打击的目标是信息获取,信息控制和信息使用的系统及其基础,剥夺敌方信息控制权,使用权和对己方信息系统的威胁,建立己方的信息优势,进而实现己方的意志;四是信息战争将主要在三条战线进行,即军事战线,政治战线和经济战线上,以有形(暴力)和无形(非暴力)两种方式进行;五是信息化战争的核心资源是信息和知识以及在信息控制下的物质和能量的综合对抗。
为了打赢信息化战争,我有以下建议:一、以新的防御战略指导思想为核心中央军委从国家利益出发,不时调整和完善了我军军事战略方针,根据我国的国情,必需坚持和发展防御战略指导思想,这是我国信息化战争的核心指导思想。
积极防御这一战略方针在信息化战争条件下,赋予它新的内涵,要与时俱进,去研究新问题、新特点、迎接新挑战,树立新观念。
1、要严格服从政治的需要由于信息化战争的手段能够对战争全局产生重大影响,战争的决策者必需从国家利益的高度为出发点,准确判断战争威胁的性质、程度、方向等情况,根据政治和外交斗争的需要,决定在军事上的反应程度。
军事理论论文-如何打赢信息化战争.pptx

学海无涯
构建我军新型的国防信息化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复合型人才,以适应国防信息化建设 加强心理战,什么心理战,太空战,机动战,电子战乃至虚拟世界的网络战,一开始就全方位
的面临,没什么充裕的准备时间.而且要打,就贯穿整个战争的始终.非接触作战和接触作战同 等重要. 所以一场这样的信息化战争是极度考验一个国家的战争意志的.和未来信息化战中 的需要。
学海无涯
如何打赢信息化战争 摘要: 生活在信息时代,以信息为基础并以信息化武器装备为主要战争工具和作战手段 , 以系统集成和信息控制为主导,在全维空间内通过精确打击、实时监控、信息攻防等方式 进 行的瘫痪和震慑作战的战争形势。 关键字:信息化 经济建设 国防建设 人才
信息化战争是一种战争形态,是指在信息时代核威慑条件下,以信息为基础并以信息化 武器装备为主要战争工具和作战手段,以系统集成和信息控制为主导,在全维空间内通过精 确打击、实时控制、信息攻防等方式进行的瘫痪和威慑作战。 信息化是新时期军事变革的核心和发展方向,现代战争形态正在由机械化战争转变为信息化 战争。与传统机械化战争制胜理念相比,信息化战争以实施精确打击为首要选择,更强调控 制敌人、瘫痪敌人,通过摧毁敌人的作战体系,达到巧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信息化战争就是要综合集成,技术融合,一体化作战,形成强大的战斗力。信息化战争不是 孤立于冷兵器、热兵器之外的,它主要是讲究综合集成和技术融合。我们说新军事变革的核 心,就是信息化和智能化。新军事变革的本质是综合集成和技术融合,实现新军事变革的方 法和措施,就是进行精确控制。什么是精确控制,精确控制就是像水龙头那样,一开哗哗的 水流不断,一关就滴水不漏了。什么是综合集成呢?坦克、飞机、航空母舰、卫星、导弹这 些都是相互分离的武器装备,它们之间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现在的新军事变革,就是要把 互不关联的武器装备联成系统,只有形成系统才能综合集成,综合集成的目的就是集成为 强 大的战斗力。 战争形态的发展变化,带给我们的挑战首先是观念上的影响与冲击。因此,我们首先要顺应 信息化战争的历史潮流,适应这种不可抗拒的变化,树立与打赢信息化战争相适应的观念 , 强化信息制胜意识,为国防现代化建设提供先进的建设理念和指导方法,为打赢信息化战 争 奠定坚实的基础。 国家战略能力成为信息化战争的制胜基础。打赢信息化战争,需要依靠由政治、经济、军事、 科技、文化、外交等多种因素结合在一起的国家战略能力。国家战略能力,是一个国家在需 要进行战争或应对突发事件时所能调动的各种力量的综合,包括由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 族凝聚力等构成的综合国力。国家战略能力是军队实施信息化战争的重要基础。因此,提 高 国家战略能力,对于打赢信息化战争具有决定性作用。 经济实力是国家战略能力和国防建设的基础。信息时代是经济全化的时代,信息时代造就了 信息化战争。在信息化战争条件下,广泛采取经济手段,国防经济活动、经济战、经济制裁 等是夺取战争主动权的重要手段。经济实力也是一国加强国防建设、发展各种高精尖武器、 建立现代化军队的基础。因此,在和平时代,我们应该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壮大经济实 力,并以经济实力为依托,加强国防建设,为打赢信息化战争奠定坚强有力的经济基础。 政治手段作为国防手段之一,与战争成败有着密切联系。政治对国防有着决定性的支配作用 , 国家的政治指导思想和路线,决定国防的方向、方针和原则。因此,在信息化战争条件 下, 政治制度、思想政治工作和政治宣传等工作的有效开展,有利于在战时凝聚全体国民 的凝聚 力、向心力,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为打赢信息化战争创造良好的国内条 件。 发生在信息时代,以信息为基础并以信息化武器装备为主要战争工具和作战手段,以系统集 成和信息控制为主导,在全维空间内通过精确打击、实时监控、信息攻防等方式进行的瘫痪 和震慑作战的战争形势。 人才是强国兴军之本,决定未来信息化战争胜负的将是高素质的国防和军队信息化人才。因 此,必须加大力度,努力培养新型国防信息化人才,为我军打赢信息化战争提供强大的智力 支撑。必须把国防信息化人才队伍的培养工作作为国防信息化建设根本大计,树立超前意识,
打赢信息化战争的科学含义

打赢信息化战争的科学含义
打赢信息化战争的科学含义是指在可以使用包括信息技术在内的各种手段,以保障自身信息安全为目的的现代战争中,成功地利用高科技手段和创新思维来获取和分析情报,提高作战能力和效率,同时对抗敌方的信息破坏和干扰,为取得战争胜利做出努力。
科学含义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 信息技术方面:打赢信息化战争需要借助各种信息技术手段,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机器学习、区块链等,开展信息获取、传递和加密等作战行动。
2. 创新思维方面:打赢信息化战争需要不断改进创新战略和战术,采用灵活多变的战法和策略,增加预测和分析能力,进一步提高信息处理和信息安全水平。
因此,要打赢信息化战争,需要在信息技术和创新思维两方面进行不断的探索和实践,提高信息战斗力和作战能力,才能在信息化时代获取胜利。
论如何打赢现代信息化战争

论如何打赢现代信息化战争引言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各国也在不断增强其国防力量,中国也不例外。
据统计,中国2014年军费为2160亿美元,占GDP的2%,数额排名世界第二,比美国少3040亿美元;2015年军费预算支出1458亿美元,同样居世界第二,而美国是5975亿美元。
虽然排名靠前,但是不得不承认,我国的国防力量同美国、俄罗斯相比,的确要弱许多。
所以要增强国防力量,不光是要加大投入,更多的是加强对科技的发展。
而现代信息化战争将是各国必将进行的一场战争,谁的投入(包括经济、科技等投入)越多,就越能主导战场,取胜的几率就越大。
本文就如何打赢现代化信息战争做了一些简要的分析,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作为中国公民,理所当然的希望自己的国家能够强大,能够在现代信息化战争中取得胜利。
正文(一)什么是现代信息化战争信息化战争是一种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并依赖于信息的战争形态,是指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以及信息时代核威慑条件下,交战双方以信息化军队为主要作战力量,在陆、海、空、天、电等全维空间展开的多军兵种一体化的战争,依托网络化信息系统,大量地运用具有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生物技术、航天技术、海洋技术等当代高新技术水平的常规的武器装备,并采取相应的作战方法,在局部地区进行的,目的手段规模均较有限的战争。
(二)如何打赢现代信息化战争1、大量运用高技术装备这是高技术战争的基本特征,没有这一条,就称不上高技术战争。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有什么样技术水平的武器装备才能打什么样的战争,也才能产生什么样的战争形态。
当古代人们只有大刀、长矛的时代,是绝对不会出现高技术战争的。
那么,什么才能称得上是高技术武器装备呢?就是代表当今先进技术,比如,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生物技术、航天技术、海洋开发技术,运用这样一些技术研制的武器装备,才能称得上视为高技术武器装备。
当前,高技术武器装备主要有一下几大类:一是精确制导武器。
如何打赢信息化战争

如何打赢信息化战争【内容摘要】信息化战争是一种战争形态,是指在信息时代核威慑条件下,交战双方以信息化军队为主要作战力量,在陆、海、空、天、电等全维空间展开的多军兵种一体化的战争。
发生在信息时代,以信息为基础并以信息化武器装备为主要战争工具和作战手段,以系统集成和信息控制为主导,在全维空间内通过精确打击、实时监控、信息攻防等方式进行的瘫痪和震慑作战的战争形势。
武器装备人才军事技术【正文】随着新军事变革在世界军事领域的发展和我国安全环境的变化,我军面临着维护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捍卫国家战略利益的越来越严峻的新挑战。
因此,加速提高我军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能力,是当前必须解决的紧迫的重大历史性课题。
信息化战争是一种战争形态,是指在信息时代核威慑条件下,交战双方以信息化军队为主要作战力量,在陆、海、空、天、电等全维空间展开的多军兵种一体化的战争。
发生在信息时代,以信息为基础并以信息化武器装备为主要战争工具和作战手段,以系统集成和信息控制为主导,在全维空间内通过精确打击、实时监控、信息攻防等方式进行的瘫痪和震慑作战的战争形势。
信息化战争的基本特征是:1、信息技术在战争中大量使用。
2、信息与能量相结合形成信息武器系统。
3、构成信息网络化战场。
4、全时空的制信息权的斗争。
因此为打赢信息化战争,我们必须采取以下措施:一建立信息化编制体制优化结构,压缩规模,精简层次,合成高效,建设适应信息化战争的组织体制和信息化的合成军队。
信息时代的军队体制从层级树状到横向一体化指挥,信息化战争观察--判断--决策--行动,即所谓时间竞赛周期,自1870年以来,德军推行委托式指挥原则,指挥方法只关心结果,不干涉为达预期结果采取何种方法与手段,最大限度发挥部属的主观能动性,机械化时代军队指挥体制为树状体制,好处便于集中统一指挥,坏处是一损俱损,信息时代军队指挥体制为扁平化、网络化与横向一体化。
二培养信息化人才依托院校,改革教育,科技兴训,培养适应信息化战争的指技合一的复合型人才。
对打赢信息化战争的几点认识

打赢信息化战争是一个复杂的任务,需要综合考虑技术、战略、组织等方面的因素。
以下是一些认识:
1 信息安全意识的重要性:信息安全意识是打赢信息化战争的首要任务,它是保障信息系统安全的基础。
在企业和个人层面,需要提高人们对信息安全的重视程度,包括加强密码管理、备份重要数据、避免使用未经授权的应用程序等。
2 建立完备的信息安全体系:建立完备的信息安全体系是保障信息系统安全的重要手段。
这包括信息安全策略、安全标准、安全技术、安全管理和安全检测等多方面措施的建立和实施。
只有在全面严格执行这些措施的情况下,才能真正有效地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
3 提高技术攻防能力:信息化战争中,攻击方和防御方技术水平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
因此,提高技术攻防能力非常重要。
技术攻防能力涉及到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应用程序安全、漏洞管理等多个方面,需要专业的人才、技术和设备的支持。
4 加强战略规划和组织协调:打赢信息化战争需要有清晰的战略规划和组织协调。
企业和政府部门应制定完备的信息安全战略,并与各方面资源协同作战。
特别是在面对恶意攻击或大规模网络攻击时,需要建立紧急响应机制,进行协同处置。
5 增强信息化战争意识:打赢信息化战争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和参与,需要提高公众对信息安全的认识和防范能力。
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等应当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信息安全意识,促进信息安全文化
的普及。
在信息化战争中,全民的参与和支持才能形成强大的反击力量。
论述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

论述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
1. 未来信息化战争的概述
2. 胜利未来信息化战争的重要性
3. 执行信息化战术的重要性
一、未来信息化战争的概述
信息化战争指的是一种在信息危机中发生的战争,它可以指多种形式的信息战争,包括网络战争、网络安全战争、信息攻击战争、知识产权战争等。
它极大地改变了传统军事战争的形式,这类战争更多地使用信息技术力量,以及在战术和战略上更复杂技术,以便达到胜利。
二、胜利未来信息化战争的重要性
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关注未来信息化战争,他们认为胜利未来信息化战争将对国家的未来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胜利未来信息化战争不仅可以确保国家利益,还可以扩大国家影响力,提高国家实力,建设和谐社会。
三、执行信息化战术的重要性
面对未来信息化战争,本国在不断发展信息化战术方面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何成功地执行信息化战术十分重要。
国家应该加强信息技术的研究,加快信息技术的发展,转变兵力建设的重点,以改变传统的军事战术,更好的应用信息技术力量,以及强化信息化战略和对策的研究,以便争取胜利。
中国未来如何打赢信息化战争

中国未来如何打赢对美信息化战争未来若干年后,中美因争夺太空资源而发生冲突,这场冲突将爆发中美之间在信息化条件下的一场战争。
拥有信息化武器装备的一方能够轻易地控制战场,在很大程度上还能够决定战争的胜负。
因此,我国要想在这场冲突中获得胜利就必须认清什么是信息化战争,是否清晰地勾画出信息化战争的基本图像,还需要我们有应对信息化战争的对策方案,以避免我国在未来战争中被动接受挨打的局面。
所谓信息化战争是指在信息时代核威慑条件下,交战双方以信息化军队为主要作战力量,在陆、海、空、天、电等全维空间展开的多军兵种一体化的战争,大量的运用具有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生物技术,航天技术,海洋技术等当代高新技术水平的常规的武器装备,并采取相应的作战方法,以机械化战争的装备平台为载体,以大量使用信息化武器信息技术为支持,以信息为主导,以能量为后盾,以网络为神经触角的战争形态。
它是信息时代战争的基本形式。
信息化战争不同于农业时代的战争,也不同于工业时代的战争。
这种形态的战争,呈现出一些鲜明的时代特征,具体有这些特点:1、作战空间超大多维化;2、作战时间迅速快速化;3、作战要素高度一体化;4、武器装备信息化;5、战争行动精确化;6、作战样式非接触;7信息资源主导化。
只有清楚地了解信息化战争及其特点,我们才能制定出好的应对信息化战争的对策方案。
信息化战争首先要做到以下四个方面:联合、控制、精确、快速。
一是联合。
联合并不是信息化武器装备出现并使用后的一个创造,早在热兵器时代和机械化时代就已经出现了联合的概念。
热兵器时代欧洲军队创造的利用前后排列的不同队形来实现单发枪械连续火力打击效果的战法,就是早期的联合作战模式。
机械化武器装备出现之后,坦克集群之间的相互配合作战,坦克与飞机的空地协同和闪击作战,以及海上方向不同舰种和机种之间的协同作战等都是联合的初级概念。
电子信息技术出现之后,为信息化武器装备提供了一些特殊的功能,比如C4ISR系统可以作为“粘合剂”把不同类型、不同军种、不同地域的武器装备和作战系统连接为一体,把原本分散配置的兵力兵器融合在一起,这样就可以使指挥员随时随地握紧拳头,形成力量,因而达成现代的联合概念。
加强军事训练增强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本领

加强军事训练增强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本领中新网8月25日电今天出版的《解放军报》发表文章指出,训练是治军之基,强军之要,要把军事训练摆在战略地位,深入扎实开展军事训练,带动和促进部队全面建设。
文章称,军事训练是和平时期战斗力生成的基本途径。
军队战斗力的提高,一靠作战,二靠训练。
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中国军队将在一个较长时期的和平环境中建设和发展。
没有战争烽火的洗礼,军队战斗力生成的途径主要在于军事训练。
文章指出,当今世界,以信息化为核心的新军事革命迅猛发展,推动各国军队在作战、训练、管理等方面加快转型,中国军队确立了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战略目标。
随着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加速推进,武器装备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官兵的文化素质也在不断提高。
只有依靠严格正规的军事训练,才能实现人与武器的最佳结合,才能将军事理论、军事技术和军事体制创新成果最终转化为现实的战斗力。
文章指出,加强军事训练是重要的治军方式和管理方式。
军事训练是治军带兵的经常性、基础性实践活动,加强军事训练的过程,也是加强部队教育管理、促进各项建设和工作的过程。
中国军队建设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和军事斗争准备不断向深度和广度推进,中国军队作战能力同信息化战争的要求不相适应的矛盾更加凸显。
只有大抓军事训练,才能带动和促进军事、政治、后勤、装备等各项工作全面发展,才能把广大官兵的思想、智慧和力量凝聚到谋打赢、练精兵上,不断增强中国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本领。
文章强调,要针对信息化战争的实际要求,创新军事训练的内容和方式方法;要立足现有装备打仗,提高整体作战能力和指挥艺术;要把培养战斗精神贯穿于军事训练全过程;要坚持结合部队担负任务特点,提高军事训练实效。
文章强调,要注重通过军事训练带动和促进部队全面建设,以军事训练为中心,切实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要以军事训练为平台,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要以军事训练为抓手,把从严治军、科学管理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军事理论--信息化战争

信息化战争取胜之道摘要进入2l世纪,高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推动了武器装备的发展和作战方式的演变,促进了军事理论的创新和编制体制的变革,由此引发新的军事革命。
信息化战争最终将取代机械化战争,成为未来战争的基本形态。
因此,我们要深谙现代化信息战争的特点,并组建高素质的信息化部队,才有可能在未来的信息化战争中取胜。
关键词:信息化战争;特点;取胜1.1信息化战争的内涵及特点所谓信息化战争,是指大量运用智能化、精确化、数字化武器装备,以夺取制信息权为作战首要重心,带有明显信息时代特征的战争。
它是人类继机械化战争形态之后的一种全新的战争形态,是信息时代社会特征在战争领域的具体体现。
具体来讲,这一概念包括以下几点内容:一是信息化战争是信息时代的产物,是信息时代的生产力水平和生产方式在战争领域的客观反映。
人类社会只有完全进入信息时代,才有可能产生信息化战争。
二是信息化战争必然以信息军队为主体作战力量,也只有信息军队才能进行信息化故争,由工业社会产生的陆、海、空军这样的机械化军队只能进行机械化战争。
三是信息化战争的主要作战工具是信息武器装备,而非飞机、坦克、大炮、导弹等工业时代产生的武器装备。
四是在信息化战争中,决定性的作战形式是信息战,而非机械化战争中的运动战、阵地战、机动战或人力战。
2.信息化部队建设在实践中提高打赢信息化战争、建设信息化军队的本领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历史任务,历史地落到了当代军人的肩上。
我们要从事关中华民族前途命运、事关祖国统一大业、事关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历史使命的高度出发,积极投人到我军信息化建设中去。
2.1加强学习,扎实打牢信息化建设的知识与能力基础在信息化社会时代,人类的知识正在以指数级速度快速增长。
大家要充分认清学习的重要性,进一步提高学习的自觉性,真正把学习作为终身使命,作为生存方式,作为第一需要,把“两个武装”军的要求真正落到实处,通过刻苦学习构筑素质优势,迎接信息化战事争的挑战。
中国如何打赢打赢信息化战争?

中国如何打赢打赢信息化战争?随着新军事变革在世界军事领域的发展和我国安全环境的变化,我军面临着维护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捍卫国家战略利益的越来越严峻的新挑战。
因此,加速提高我军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能力,是当前必须解决的紧迫的重大历史性课题。
拥有信息化武器装备的一方能够轻易地控制战场,在很大程度上还能够决定战争的胜负。
信息化战争形态虽然与以往的传统战争形态有很大的不同,但战争的本质和规律没有变。
信息技术的进步推动了信息化武器装备的快速发展,信息化武器装备的作战运用促使编制体制和作战样式产生变化,最终推动军事理论和战争形态的创新和发展。
这些发展和变化其实并不是信息化时代所特有的东西,任何战争形态都会发生这样的规律性军事变革,所不同的是信息时代变革的节奏更快、效能更高罢了。
不论是冷兵器战争、热兵器战争,还是机械化战争和信息化战争,战争的三个基本规律不变:一是弱肉强食。
落后就意味着挨打,弱者总是被强者欺负,软弱者经常沦为强胜者的盘中餐;二是强者为王。
拥有强大军事实力和先进武器装备的一方,总能把握先机,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胜利,并攫取更多的利益,从而走上富国强兵的道路;三是反败为胜。
弱小国家和民族,虽然武器装备落后,但依托本土作战,拥有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
以星星之火积聚成燎原之势,积小胜为大胜,最终获得反侵略战争的全面胜利。
在信息化战争的进程中,人民战争理论渐行渐远。
“不怕中国军队现代化,就怕中国军队毛泽东化”,说到底,侵略者最怕的不是几件先进武器装备,而是人民战争的思想武器;不是从美英和苏俄那里克隆的舶来品,而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军事变革和军队信息化建设。
打赢战争是军队的神圣职责,没有哪支军队是为打败仗而存在的。
什么都可以重复,什么都可以尝试,惟独战争是个例外。
小国失败不起,大国更经不起失败,因为一场战争的失败将意味着一个政权的倒台和一个国家的沦亡。
胜利属于上一场战争,如何打赢下一场战争,还要从头做起。
如何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

如何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战争的内涵也已经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从人与人的对抗上升到信息的对抗、科技的对抗。
本文主要介绍了信息化战争的基本情况、特点、我们应如何面对、应做到那些等问题。
未来战场会是无硝烟的战场,未来的战争则是信息化战争。
我们要在培育不怕牺牲、不畏艰难、英勇顽强精神的同时,还要注意提高官兵的智谋和心理素质,使官兵具有良好的应变能力、高超的战斗技能、深厚的知识积累和广阔的见识阅历,使官兵能够做到处乱不惊,信念坚定,不畏强敌,战无不胜。
此外,还要培养军人群体的高昂的士气状态。
士气状态的高低,不仅能保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并且不易被扭转。
1战争趋势今后的战争,将以局部战争为主,但世界战争的危险并没有消除。
战争样式仍将以常规战争为主,但也不能排除使用核武器的可能性。
战争总的趋势,是在不断向高技术化方向发展。
随着高技术兵器不断出现,将会出现新的军兵种,可能出现由“天军”、“深海作战部队”、“机器人装备部队”。
电子战、信息战将大显身手;可见光对抗、红外对抗进行激烈的角逐。
这种发展趋势,将会改变传统的战争样式与作战方法;战争的突然性、破坏性、残酷性、杀伤力和战争消耗都将空前增大;战争对综合国力的依赖增大,战争保障的任务更艰巨;作战指挥、作战协同、通信保障将更加复杂、艰巨。
上述这一切,强烈地要求创造新的战争理论、战略战术。
高技术战争,对人的军事、政治、文化素质和科学知识、指挥才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通晓现代科学知识和技术的智勇双全的人,将是驾驭高技术战争胜利的决定因素。
2信息化战争的特征:(1)战场空间多样化(2)作战力量一体化(3)战争过程短暂化(4)作战行动实时化(5)作战样式多样化(6)作战效果精确化3面对的态度想要赢得未来就必须要把握未来,如果说过去的战争是体能和机械能对抗的话,那么未来战争则是信息和人才的较量,信息化战争并不是刻板的唯信息化论,信息化战争的形态虽然和以往的传统的战争形态有很大不同,但是他的本质和规律没有变,想要打赢未来的信息化战争揭示信息化战争基本规律和特征就必须要拥有足够的信息化战争的信息,信息化战争的知识和智慧,这就是我们要面对未来战争所要做的准备。
如何打赢信息化战争

如何打赢信息化战争
1. 确定使命目标:信息化战争的目标是什么?这个目标应该是与企业或组织的使命相一致的。
只有在确立目标之后,才能形成清晰的信息化战略。
2. 制定信息化战略:在确定目标之后,必须制定信息化战略。
这个战略应该考虑到:
- 现有系统的强弱项和薄弱环节。
- 大数据的应用和储存。
- 网络安全与防御能力。
3. 费用与风险评估:信息化战争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金钱。
要确保制定行动计划时对风险进行评估,防范可能出现的风险和问题。
4. 建设团队:打赢信息化战争需要拥有一个高效运作的团队。
这个团队需要包含信息技术专家、市场专家、营销人员等,以确保公司拥有充足的资源和技能准备应对攻击。
5. 安全与防御:安全和防御是打赢信息化战争的关键。
要确保企业从外部和内部攻击中保持安全,包括加密和防火墙等。
6. 追求创新:信息化领域变幻莫测,企业需要始终追求创新,保持领先地位。
从用户体验改善到采用新技术,企业应该始终保持积极的研究和开发精神。
7. 管理:信息化战争 requires 严格的管理机制,以确保高效率的运行,保护敏感信息和数据。
包括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管理、工作流程管、数据存储管理和团队管理等。
综上所述,打赢信息化战争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战略制定、费用与风险评估、建设团队、安全与防御、创新和管理等。
它需要多个领域的人才合作。
{信息化知识}信息化战争的体系破击战制胜机理

(信息化知识)信息化战争的体系破击战制胜机理信息化战争的体系破击战制胜机理体系破击战是我军确立的基本作战思想和战法。
这壹思想反映了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内于规律和本质要求。
以攻心夺志手段破击敌认知系统信息化战争,认知领域逐渐成为重要的战场,认知领域的斗争,于传统谋略对抗的基础上增加了新的高技术内涵,技术和谋略且举成为认知领域斗争的必然趋势。
对认知领域重要性的认识,克劳塞维茨认为:“军事活动绝对不是仅涉及物质因素,它总是仍同时涉及使物质具有生命力的精神力量。
”且认为,精神因素是致胜的重要因素,它贯穿于整个战争领域,“对军事力量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于壹场战争中,当交战双方物质力量损失大体相等时,“精神力量的损失是决定胜负的主要原因”。
因此,通过攻心夺志的心战手段摧毁对方的精神力量显得尤为重要。
信息化时代,信息主导着物质和能量的发挥。
随着信息平台的创立,作战双方的意志、智慧有了实时表达的中介系统,智力对抗于体系对抗中更趋突出,攻心夺志成为人们谋求心理制胜的基本指导。
攻心夺志的手段很多,心理战、舆论战、法律战是典型的手段。
通过攻心夺志,动摇和瓦解敌决策层的意志和信念,瓦解敌民心士气,从心理上击溃敌人,从精神上瘫痪敌人的作战体系,能够直接达成制止危机、战胜敌人的目的。
借助现代高科技成果,广泛开展舆论战、法律战,宣传我正义性和合法性,于舆论上先声夺人;法理上先敌取势,最大限度地争取盟友、孤立对方,陷敌于广泛的道义谴责之中,置敌于心理弱势和劣势;于本民族、本国家内部赢得民心民意,得到高度支持,形成同仇敌忾的强大气势,震慑敌人,使其失去挑衅、对抗的信心,放弃分裂恐怖的图谋和活动;加强经济、文化交流和民间往来,增进基本民众的了解认同和友好感情,使和平、统壹、发展、稳定成为主流民意,认清分裂不得民心。
必要时,配合军事打击,发动心理攻势,通过实施精神和心理压制来瓦解敌方的军心士气,使其遭受挫折和失败,从而夺取作战的主动权。
军事理论论文-如何打赢信息化战争

如何打赢信息化战争摘要:生活在信息时代,以信息为基础并以信息化武器装备为主要战争工具和作战手段,以系统集成和信息控制为主导,在全维空间内通过精确打击、实时监控、信息攻防等方式进行的瘫痪和震慑作战的战争形势。
关键字:信息化经济建设国防建设人才信息化战争是一种战争形态,是指在信息时代核威慑条件下,以信息为基础并以信息化武器装备为主要战争工具和作战手段,以系统集成和信息控制为主导,在全维空间内通过精确打击、实时控制、信息攻防等方式进行的瘫痪和威慑作战。
信息化是新时期军事变革的核心和发展方向,现代战争形态正在由机械化战争转变为信息化战争。
与传统机械化战争制胜理念相比,信息化战争以实施精确打击为首要选择,更强调控制敌人、瘫痪敌人,通过摧毁敌人的作战体系,达到巧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信息化战争就是要综合集成,技术融合,一体化作战,形成强大的战斗力。
信息化战争不是孤立于冷兵器、热兵器之外的,它主要是讲究综合集成和技术融合。
我们说新军事变革的核心,就是信息化和智能化。
新军事变革的本质是综合集成和技术融合,实现新军事变革的方法和措施,就是进行精确控制。
什么是精确控制,精确控制就是像水龙头那样,一开哗哗的水流不断,一关就滴水不漏了。
什么是综合集成呢?坦克、飞机、航空母舰、卫星、导弹这些都是相互分离的武器装备,它们之间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现在的新军事变革,就是要把互不关联的武器装备联成系统,只有形成系统才能综合集成,综合集成的目的就是集成为强大的战斗力。
战争形态的发展变化,带给我们的挑战首先是观念上的影响与冲击。
因此,我们首先要顺应信息化战争的历史潮流,适应这种不可抗拒的变化,树立与打赢信息化战争相适应的观念,强化信息制胜意识,为国防现代化建设提供先进的建设理念和指导方法,为打赢信息化战争奠定坚实的基础。
国家战略能力成为信息化战争的制胜基础。
打赢信息化战争,需要依靠由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外交等多种因素结合在一起的国家战略能力。
打赢信息化战争_关键在人才_任光峰

!!!!!!!!!!!!!!!!!!!!!!!!"!!!!!!!!!!!!!!!!!!!!!!!!!!!!!!!!!!!!!!!!!!!!!!!!!!!!!!!!!!!!!!!!!!!!"!!!!!!!!近几场信息化程度较高的局部战争表明,谁拥有高技术武器装备和高素质的信息化人才,谁就能在战争中赢得主动。
如果没有很高的信息化素养,不懂现代科学技术,不懂信息技术,不掌握信息化武器装备性能,就不可能实现军事指挥与军事技术的结合,不可能深刻认识和掌握信息化战争的特点和规律,更谈不上指挥信息化战争。
信息化人才培养迫在眉睫目前,我军干部有大学本科学历的只占39.6%,研究生学历的仅占4.4%;士官队伍只有53%达到高中以上文化程度。
尤其官兵的科技素质不容乐观,联合指挥人才、指技合一型人才、掌握顶尖级技术的高科技人才缺乏。
高学历、高素质、高能力人才的匮乏与我军现代化建设的目标远远不相适应,成为严重影响和制约我军现代化建设和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瓶颈”。
能不能抓好信息化人才培养,直接关系到我军能否跟上世界新军事变革发展的潮流,直接关系到建设信息化军队目标的实现,直接关系到能否打赢未来的信息化战争。
培养大批高素质的信息化人才,是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这一变革的重要保证。
我们一定要充分认清加强信息化人才培养的极端重要性,把信息化人才培养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增强忧患意识、危机意识、使命意识,努力培养一大批既懂作战指挥,又懂信息技术、信息网络和信息化武器装备;既会组织信息网络,又会指挥信息作战;既有战略意识和谋略能力,又有创新精神的信息化人才,推动我军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的跨越式发展。
创新信息化人才培养模式江泽民同志强调指出:“人才培养是个长期任务,又是当务之急。
高新技术装备一下子搞不上去,但人才培养要先行。
宁肯让人才等装备,也不能让装备等人才。
”因此,加强信息化人才培养,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不能按部就班,必须不断探索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形成军事教育与依托国民教育并举、基础教育与继续教育衔接、院校培养与部队培养互补、军内培养与军外培训结合的信息化人才培养格局。
如何打赢信息化战争

如何打赢信息化战争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信息化成为当今时代的特征之一,数字化、精细化的管理方式也渗透到各个领域,对传统的商业运作也产生了影响。
信息化战争也就悄然而至,每个企业都会收到来自内外环境变化带来的严重影响。
总之,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能打赢信息化战争。
第一步,建立完善的信息与识别系统。
通过数据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等,来剖析涉及到事物之间的关系,并形成有组织且有效的信息管理系统。
这可以有效地帮助企业及时发现、整理、管理信息,以便在战争时期作出准确的决策。
第二步,企业应构建一套信息安全体系,严格控制内部信息泄露的情况。
有人性的安全意识,从个人出发,全面掩盖行动的信息,并采取技术手段进行犯罪行为的防范,避免信息泄露或流入非正常系统。
以有效的安全措施和高度的安全意识,来防范和抵御可能外来信息攻击或犯罪。
第三步,应建立一套强大的基础设施和有效网络,将企业接入高效可靠的资源,保证其信息流通。
网络安全控制也是至关重要的,企业必须根据自身不断更新防御技术,保护网络免受病毒和攻击。
最后,重视知识传播,营造技术教育氛围,同时企业也要建立一套信息安全培训机制,以进一步提高其有效信息保护意识和能力。
只有有充分、坚强的基础,才能在信息化战争中出其不意,取得成功。
总结起来,要打赢信息化战争,就需要企业加强信息管理,加强信息安全,加强网络安全,建立信息安全培训机制等,形成完善的信息体系,以一体化的、灵活的应对方式,准确预测并及时处理信息危机。
坚持规范化的、人性化的运作,做出促进精细化管理的有效解决方案,这样才能打赢信息化战争。
如何科学树立打赢信息化战争的信心

如何科学树立打赢信息化战争的信心信息化战争是一种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并依赖于信息的战争形态,是指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以及信息时代核威慑条件下,交战双方以信息化军队为主要作战力量,在陆、海、空、天、电等全维空间展开的多军兵种一体化的战争。
信息化战争依托网络化信息系统,大量地运用了具有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生物技术、航天技术、海洋技术等当代高新技术水平的常规的武器装备,并采取相应的作战方法,在局部地区进行的,目的手段规模均较有限的战争。
信息化战争指主要使用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武器装备系统、以信息为主要资源、以信息化军队为主体、以信息中心战为主要作战方式,以争夺信息资源为直接目标,并以相应的军事理论为指导的战争。
信息实力包括信息高速公路,C4ISR系统,精确制导弹药,太空兵器,智能部队,以及具有高技术、高知识、高素质的人员,而不断提升信息实力就是打赢信息化战争的信心与决心的根基所在。
信息化战争所描述的战争形态有以下6种表现:①主要使用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武器装备系统;②以信息为主要战略资源;③以信息中心战为基本作战方式;④以争夺信息资源为战场目标;⑤以信息化武装力量为主体;⑥实行以信息化军事理论为基础的战争指导。
信息化战争与以往战争最大的不同点,就在于信息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变化。
信息作为一种新型资源,改变了物质和能量的作用方式,进而改变了作战制胜机理,无可争议地成为生成战斗力的新的主导资源。
1976年,美国军事理论家T.罗那首次提出“信息战”概念。
1982年英阿马尔维纳斯群岛战争初步显示出精确制导导弹、预警机、电子干扰机等高技术武器装备在作战中的重要地位。
随着以信息化为核心的世界新军事革命的全面展开,发达国家军队信息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
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以及伊拉克战争中,信息化武器装备使用比例大幅度提高,争夺制信息权成为赢得战争主动权的关键。
信息化战争中信息的核心作用超过以往任何战争形态。
军事行动能否有效地组织与准备、战略战役战术计划能否顺利执行、兵力兵器的部署是否合理、各种软硬杀伤是否准确有效,都将取决于信息的获取、处理和使用的速度、数量及准确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船海1105班——程早胜如何打赢信息化战争摘要:信息化战争是一种战争形态,是指在信息时代核威慑条件下,交战双方以信息化军队为主要作战力量,在陆、海、空、天、电等全维空间展开的多军兵种一体化的战争。
发生在信息时代,以信息为基础并以信息化武器装备为主要战争工具和作战手段,以系统集成和信息控制为主导,在全维空间内通过精确打击、实时监控、信息攻防等方式进行的瘫痪和震慑作战的战争形势。
关键字:信息化战争武器未来传输前言按照托夫勒的观点,第三次浪潮是信息革命。
21世纪的战争形式将会是什么样的呢?数字化部队,数字化战场,非线性作战,全维作战,立体空间作战,信息战争,机器人战士,智能战争......新论颇多。
冷静观察,这场军事革命狂飙的重心是信息战,实质是推动机械化战争向信息化战争的转变。
信息战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军事专家们预言:21世纪的战争将是一场别开生面的信息战。
一、信息化战争的概念信息化战争是一种战争形态,是指在信息时代核威慑条件下,交战双方以信息化军队为主要作战力量,在陆、海、空、天、电等全维空间展开的多军兵种一体化的战争,大量的运用具有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生物技术,航天技术,海洋技术等当代高新技术水平的常规的武器装备,并采取相应的作战方法,在局部地区进行的,目的手段规模均较有限的战争。
二、信息化战争的特点1作战力量数字化集成化,具有一定的知识水平2武器系统信息化3指挥自动化,实时化,一体化4信息战场全维化,网络化5作战方式多样化6毁灭性武器的高技术化7非接触的作战行动样式三、信息战的作用及趋势信息战将极大地促进情报收集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目前,西方国家已经拥有间谍飞机和携带照相机的无人侦察机用来侦察地面的敌人。
在未来战场上,成千上万的微型传感大将被大量空投或秘密地置于地面。
美国正在制作一种雪茄烟盒大小的无人空中飞行器,它可以“嗅出”作战对象所处的位置;可以秘密向敌军部队喷洒烟雾剂;可以秘密地在敌军的食物供应中投入化学剂;飞过敌军头上的生物传感器将根据敌人的呼吸和汗味跟踪敌军的行动位置,确定攻击目标。
利用信息战亦可弥补常规武装力量的不足。
信息战能够先于武装冲突进行,从而避免流血战争,能够加强对一场兵刃相见的战争的控制能力。
比如可将计算机病毒植入敌方可能会使用的武装系统中,武器的所有方面似乎是正常的,但弹头将不会爆炸;还可以在敌方的计算机网络中植入按预定时间启动的逻辑炸弹,并保持在休眠状态,等到了预定时间,这些逻辑炸弹将复活并吞噬计算机收据,专门破坏指挥自动化系统,摧毁那些控制铁路和军用护航线的电路,并将火车引到错误路线,造成交通堵塞等,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不战而驱人之兵的目标。
有人预言,“未来战争可能是一场没有痛苦的、计算机操纵的电子游戏”。
未来信息战将对非军事目标产生更大的威胁。
未来战争可用计算机兵不血刃、干净利索地破坏敌方的空中交通管制、通讯系统和金融系统,给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造成极大混乱。
信息战虽然凭借它的奇异技术或许能够避免流血或死亡,但信息战的打击面将是综合的、立体的、全方位的,可以在敌国民众中引起普遍的恐慌,从而达到不战而胜的效果。
信息战同其他形式的战争一样可怕。
信息战作为未来战场上一种新的作战方式,还将对各国军队编成结构产生巨大影响。
由于微处理器的运用,武装系统小型化,用电子控制的“无人机”将追踪和故军目标,航空母舰和有人驾驶的轰炸机可能过时。
指挥员和战斗员之间负责处理命令的参谋人员的层次将大大减少。
随着需要更多的技术人员来操纵的战场装备,他们与士兵之间的区别将变得模糊。
四、信息化战争背景如何取得胜利信息化战争是21世纪的主要战争形态,信息作战日益成为战争对抗的主角。
认真研究信息化战争的特点,从信息化战争对国防建设要求的实际出发,加强国防建设,为打赢信息化战争时刻做好准备。
(一)以新的防御战略指导思想为核心1、要严格服从政治的需要由于信息化战争的手段能够对战争全局产生重大影响,战争的决策者必需从国家利益的高度为出发点,准确判断战争威胁的性质、程度、方向等情况,根据政治和外交斗争的需要,决定在军事上的反应程度。
2、要周密谋划战争全局信息化战争的战场上情况多变,战场空间广阔。
各种武器装备即综合运用又自成系统,同时军事战争与政治、经济、外交的手段融为一体,作战保障复杂,技术性强。
所以战争决策者必需具备高超的指挥才能和精湛的谋略艺术,对信息化战争进行全面周密的谋划。
3、要注重综合整体的威力信息化战争不仅是诸军兵种作战能量的联合,而且是各种作战力量、各个作战空间、各种作战方法、各个斗争领域的大融合,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的集中和发挥国家的整体威力和综合效能。
要打好一场信息化战争,就要掌握好两个突出的特点和要求,一是在技术上既要组织自己的信息化作战,又要对付敌人的信息化作战,更要注重发挥整个社会的技术优势,特别是信息优势,形成整体综合作战能力;二是在地域上,必需把国家的整体优势聚合在交战的主要地区,形成整体合力,构建陆海空天电五维一体的战场体系,最大限度发挥整体威力,信息化战争。
(二)以谋求打赢信息化战争理论创新为前提大力培养新型军事人才。
要努力创新发展军事理论,为履行军队历史愈来愈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要着眼信息化军队建设,牢记使命、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室;要围绕着重大现实问题,突出针对性,研究性和实效性,在解决军队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上下功夫,拿出有效管用的创新成果。
1、改善军事理论创新机制,抓住有利的机遇,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和机制一要激励军事理论创新精神,营造人人爱科学,学科学,争当科技专家的良好氛围,用科学理论、方法、知识来发展军事理论;二要改善军事理论创新的条件,运用虚拟实验技术,建立作战实验室,把电脑推理和专家经验相结合,为军事理论创新提供新的空间和方法;三要营造宽松的军事学术争鸣环境,要造就敢于提出新思想、新概念、新兵军事人才;四要建立健全单键激励机制,使各种优秀人才和有价值的成果脱颖而出,不论学历、资历、年龄、职位,只要有创新成果的人才,就能得到享受奖励重用。
2、扩展我军理论创新成果,必需紧跟世界新军事潮流,着眼面临的种种重大现实困难,突出针对性、前瞻性和有效性,加紧创新如何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指导理论,研究如何按照信息技术发展建设信息化军队,并健全信息化战争的国防动员机制等,切实拿出实在家管用的理论指导成果,为我军官兵履行新的使命,驾驭信息化战争提供科学的思想武器。
(三)以科技强军战略为条件。
打什么样的仗,就要什么样的军队。
在未来的信息化战争中,要坚定不移地执行科技强军战略,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才能在新军事变革中抢占先机。
1、以信息技术创新为动力,瞄准世界科技发展前沿,加快以信息技术为主要的创新步伐,为我军现代化建设提供科技支撑力,促进机械化武器向信息化武器系统推进。
2、提高军队信息技术含量,就是要依靠信息技术建设军队,把军队现代化的着眼点放在提高部队信息技术含量上,充分发挥信息的作用,改变旧观念,确立信息化在军队建设中的中心作用,利用信息革命的成果武装军队,全面实现“看得见、传得快、打得到、打得准”的作战能力。
3、建立信息化装备体系,就是以信息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C4ISRK为核心的装备体系。
未来的信息化战争就是体系的对抗,谁的装备体系出现缺陷,谁就吃亏。
我军必需在信息化建设中加大投入,构建信息化研制平台,控制和利用好信息资源,以信息流控制物质流,让研发的武器装备向更精确、更灵活、更可靠、更及时的方向发展,随时应对复杂的信息化战争。
4、强化信息化作战训练,加强培养信息化作战人才,提高军队信息化素质。
这主要表现型为:一是信息意识强烈,具备获取信息的强烈愿望,关于运用多种方法、手段采集信息;二是信息技术水平较高,熟悉敌我双方的信息武器的技术性能,并熟练的使用它;三是熟练掌握处理信息方法,关于在鱼龙混杂的信息海洋中正确区别各种信息。
(四)实现武器装备跨越式发展。
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研制新武器,二是利用信息化技术对原有的旧武器进行升级改装,使之能适应未来的作战要求。
这两条路我们都要走,而且都要走好.(五)以实施人才战略工程为保障。
要驾驭信息化战争,人才是关键。
新型军事人才需要有良好的全面素质,具有复合知识结构和综合能力。
为此要做到如下几点:1、要树立新型军事人才制胜观念,实施人才战略工程的目标是“五支人才队伍建设”。
2、确立新型军事人才素质指标要求,信息化战争对未来的军事人才有了很高的要求,要培养新型高素质人才必需关于运用新的科技成果、科技手段和先进的国家成功经验。
追踪高技术前沿,执着追求、敢为人先、打破常规、抓住机遇,迎接新抢占,找出新的方法。
3、改进新型军事人才培养模式。
五、结论战略制衡概念有三个要点:一是保持和运用有限但有效的抗衡力量,不绝对寻求全面力量优势,但应达到局部均势或局部优势,要有对对手进行有限致命伤害的能力。
二是确立限制对手而不是消灭对手的作战指标,在战场上主要谋求有限摧毁、瘫痪、压制、威胁和干扰等效果,最大限度限制敌作战体系的效能。
三是对敌施加“不对等伤害”,不求大规模歼灭敌人,不绝对要求己方损失小于敌人,但坚决给敌造成超过其心理承受底线的损失,并始终保持对敌作战力量和重要目标的威胁。
在必要时,不惜付出比敌更多的损失和代价参考文献:[1]《大学军事教程》,陈润华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2008年第二版。
[2] 伍仁和著:《信息化战争论》,军事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3] 胡光正主编:《当代军事体制变革研究》,军事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4]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