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向秋:加大“菜篮子”基地建设扶持力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向秋:加大“菜篮子”基地建设扶持力度
作者:
来源:《科技创新与品牌》2022年第03期
“菜篮子工程”为抗击疫情、稳定民生、推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建设和谐社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2022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海伦市向秋蔬菜种植合作社理事长高向秋带来《关于进一步加大黑龙江省蔬菜基地建设及国家政策补贴力度》的建议。
基于多年蔬菜种植经验,高向秋提出,为确保国家“菜篮子”安全,让城乡居民吃上“放心菜”,满足四季可持续的鲜食蔬菜市场总量需求,必须经历蔬菜種植的基地化、规模化、标准化的历程,推进规模化、组织化、特色化、科技化建设,才能确保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
为适应国家“菜篮子工程”要求,黑龙江省全力以赴,全面发挥蔬菜农业资源富集、生态环境良好的优势作用,适应改造传统农业和发展现代农业的内在要求,确立了全省蔬菜产业发展方向,依靠科技进步,调整产业结构,进一步完善监管制度,强化基地建设,培育蔬菜种植生产合作社,壮大蔬菜加工龙头企业,改造和建设蔬菜市场,健全完善蔬菜物流体系等政策保障措施,切实解决了平抑蔬菜物价、保证蔬菜产品质量安全、确保蔬菜市场供应短缺等问题。
科技创新才能引领“菜篮子”高质量发展,但目前农业科技的支持力度不够,科技发展与农民接受能力差距较大,农民承担风险的能力较差,对新品种、新技术接受速度慢,单打独斗很难实现科学种植和高效管理。
在过去一年基层调研和征求群众意见过程中,高向秋发现,农户在蔬菜规模化种植过程中,凸显蔬菜生产种植成本高、补贴少,种植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同时,缺乏保障、自然灾害影响大,也严重制约了菜篮子工程建设的进展。
“没有农业保险,就会把规模种植户推向‘靠天吃饭’的境地。
”高向秋说。
如何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农民积极性,实现增产增收?高向秋建议,首先要加大新技术的研究力度,同时,国家需针对规模种植蔬菜给予分类补贴,构建现代蔬菜产业体系,提高蔬菜产业的规模化和组织化程度,扶持蔬菜产业基地发展。
其次,建立并实施蔬菜规模种植的政策补贴力度。
加大对反季节蔬菜、特色蔬菜和外销加工蔬菜生产基地建设的政策支持,对蔬菜种植面积达1000亩、3000亩、5000亩、10000亩以上的连片种植农户给予相应的政策性补贴。
第三,建立蔬菜规模种植应对风险的补偿机制,积极推进和开展与蔬菜产业相关的保险服务,拓展服务范围,给予规模种植户农业保险、银行信贷等政策支持,支持蔬菜生产基地水、电、路、田等综合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改善生产条件,提高综合生产能力。
高向秋说,要想确保国家“菜篮子”安全,让城乡居民吃上“放心菜”,满足四季可持续的鲜食蔬菜市场总量需求,国家必须得经历蔬菜种植的基地化、规模化、标准化的历程,提高大型蔬菜基地建设及国家政策补贴力度,从而全面激发“十四五”期间“菜篮子工程”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