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策略——以《纲要(上)》的中国古代史为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策略——以《纲要
(上)》的中国古代史为例黄雪蜜
摘要: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需要教师整合和提炼历史教学内容,构建既有
联系、又相互独立的单元,以此实施整体教学设计,开展课堂教学。

大单元教学
具有阶段性、发展性、时空性、综合性的特点,能够帮助学生构建历史发展的若
干节点,形成历史整体观念。

本文以《纲要(上)》的中国古代史为例,提出高
中历史大单元教学策略:根据单元主题内容,确定清晰教学目标;科学调整结构
内容,更好满足教学需要;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开展主题探究活动;结合学生展
现成果,实施科学总结评价。

根据历史课程的主题内容和教学目标,结合基本学情,落实以上策略,能够提高大单元教学效果,发展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中国古代史
引言:部编版高中历史教材,改变了以往政治、经济、文化等分类编排模式,采用的是通史加专题的编排模式,符合历史发展的延续性,便于学生建立历史思维,形成唯物史观、时空观念等历史核心素养。

教师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达成教
学的目标,讲授清楚历史知识,适当进行知识延伸,具有较大的教学压力,因此
应当积极探寻合适的教学方式,才能更好提高教学效果,大单元教学就是系统和
高效的教学方式。

以《纲要(上)》的中国古代史为例的历史大单元教学,教师
要基于宏观视角设计教学目标,结合新课标内涵建构大单元教学目标,根据合适
的历史教学内容,规划教学课程,引入丰富历史资源,渗透核心素养培养。

一、根据单元主题内容,确定清晰教学目标
在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中,教师要深入研究开展教学的单元,根据单元的主
题内容,明确学生的历史学习基础和认知情况,确定清晰的教学目标。

教师在备
课的过程中,需要建构较为系统、完善的知识体系,融入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设
计和制作教案、课件、学案和微视频等。

教师可以先设计出大目标,以此精心组
织具体教学内容,过程中细化为若干小目标,建构整体教学思路[1]。

以《纲要(上)》的中国古代史为例,其范围是第一单元到第四单元,从中
华文明的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从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
族交融到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从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到元朝
的统一,从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到清朝前中期的鼎盛和危机,构建了系统的古代史。

基于此确定基本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掌握中国古代史的基本知识;指导学生
认识中国古代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基于历史进程发展唯物史
观等核心素养。

教师以此搜集资料和设计教学,分为若干小目标,还要建构教学
思路:一是基于时空观念导入,引入历史地图演化视频和史料,引领学生认识中
国版图变化;二是结合家国情怀素养,引领学生认识重要历史事件和典型历史人
物事迹;三是以历史解释视角,分析历史事件的影响与局限性;四是以唯物史观
视角总结,探究表现现象背后的本质,探析推动历史进程的因素与驱动力。

二、科学调整结构内容,更好满足教学需要
在实施历史大单元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全面梳理教材内容,根据实际
教学需要,尝试突破原有教材编排的限制,科学调整课程结构和内容,搭建若干
单元教学框架,填充和完善知识点,以此更为流畅地教学[2]。

教师可以根据大单
元的主题,拆分成若干的小主题,建立两者的联系,更好满足实际教学需要。

例如,通过以上分析,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内容,教师确立“辉煌灿烂的中国
古代史”的大单元教学主题。

融合经济、历史、文化等要素,结合不同时期生产
力发展与社会形态,可以科学调整结构内容:远古时代,是指夏朝之前的原始文
明阶段,第一单元第1课的部分内容;上古时代,夏商和西周时期,奴隶社会时期,开始确定土地经济关系,兼具奴隶社会形态;中古时代,春秋战国到汉唐时期,皇权逐渐加强,三省六部制、郡县制、科举制等实行,第2课到第8课内容;近古时代,宋元明清时期,宋代是中国古代分水岭,这个阶段是探索和转变时期,剩余课程。

以上基于历史发展进程,调整原有课程结构,适当补充和完善课程内容。

三、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开展主题探究活动
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领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因此,教师需要组织学
生自主学习,开展大单元的主题探究活动,通过引入探究主题,要求学生分组参与,搜集以及整理资料。

教师可以提出问题链,引领学生基于问题探究,逐步完
成任务[3]。

例如,基于历史解释的视角,教师可以提出探究任务:“中国古代史中有哪
些重要的变法或改革?它们各有什么意义和局限性?”这需要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对课本内容重新梳理,搜集更多资料,以史料为依据,理性分析、客观评判各类
的变法运动,作出合理的判断。

教师可以进行启发:春秋战国时期,推恩令,北
魏孝文帝改革,唐玄宗时期,王安石变法。

四、结合学生展现成果,实施科学总结评价
在实施大单元探究活动中,教师应要求各组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之
后委派代表展现成果,最后再结合学生展现的成果,实施科学的总结和评价。


结可以借助思维导图与智慧平台,方便学生系统回顾知识,而评价需要将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总评相结合,发挥评价的引导、激励等价值。

例如,针对以上“中国古代史中的重要改革”主题探究活动,教师应先让学
生运用多样的方式展现,之后借助思维导图梳理基础内容,然后结合历史评述视
频讲解,促进学生深入理解。

最后要根据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引领学生自主评
价和相互评价,在总评中注重鼓励学生和表扬学生,更好发挥评价的重要作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课标背景下,以《纲要(上)》的中国古代史为例,探究高中
历史大单元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文章基于四大方面,探究具体教学策略,教师要整合历史课程主题内容,构建中国古代史的大单元框架,渗透历史学科核
心素养,组织与实施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活动,引领学生更好学习历史,提高历
史学习能力,形成唯物史观、时空观念等历史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曾杰,苏兴城.唯物史观指引下的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思考——以改革开放史教学为例[J].教学考试,2022(8):49-51.
[2]程世高.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浅探——以“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为例[J].历史教学:上半月,2018(2):66-69.
[3]蒋培锋.基于任务驱动的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设计探究——以《纲要》上册第四单元为例[J].读与写,2022(9):165-16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