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第一节 中药化学成分及生物合成简介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一般性状
• 形态:多为结晶,少数为无定形粉末。 • 颜色:结构存在交叉共轭体系,因此化合物多有颜色。
黄酮(醇)及其苷:呈黄色-灰黄色 查耳酮:黄-橙色 二氢黄酮(醇):无色 异黄酮:微黄色 花色素可随着pH值的变化颜色有所不同: 红色(pH<7),紫色(pH8.5),蓝色 (pH>8.5)
51
20
1、单糖类
• 化学通式为(CH2O)n,是多羟基的醛或酮。 • 绝大多数天然存在的单糖n=5~7,即五碳糖
甲基五碳糖、六碳糖、七碳糖。 • 单糖类多为结晶性,有甜味,易溶于水,可溶
于稀醇,难溶于高浓度乙醇,不溶于乙醚、苯、 氯仿等极性小的有机溶剂。具旋光性与还原性。
21
五碳醛糖
22
甲基五碳醛糖
29
人参二醇型皂苷元的化学结构
30
(四)醌类化合物(quinones )
是一类分子中具有醌式结构的化合物。分 子中多具有酚羟基,有一定的酸性。
游离醌类多溶于乙醇、乙醚、苯、氯仿等, 微溶或难溶于水。结合成苷后,极性增大,易 溶于甲醇、乙醇和热水。
31
1、苯醌
32
2、萘醌
33
3、菲醌
34
4、蒽醌
HO
21
CH3 R 3 20 C R 5
是植物挥发油的主要组成成分,含氧衍生物 多具有较强的生物活性和香气,其苷不具有挥发 性,不能随水蒸气蒸馏出来。
1.链状单萜:重要的是一些含氧衍生物, 如萜 醇、萜醛等
CH 2 OH
香叶醇
CHO
橙花醛
58
2.环状单萜
OH
薄荷醇
O
O
O
O
斑蝥素 生毛剂
OH
OH
O
l-龙脑
d-龙脑
OH
O
HO HO
O
O
OH
OOC H 2 C OH
6
10 5
3 6' 4
5'
AC
6
10
3 6'
5'
O
5
4
C6-C3-C6
49
HO HO
OH OH
OH OCH3
O
rutinose O
O
OH O
O ru tin o se
OH O
芦 丁 (ru tin )
橙 皮 苷 (hesperidin)
OH
HO
O
OH
H
O
OR2
H OH OH
(+)-儿茶素
R1 O
R1=R2=H,大豆素 50
中草药中主要存在种子植物中,尤其是菊科、 芸香科、伞形科、唇形科等植物。
62
2. 挥发油通性
(1)颜色 常温下多为无色或微带淡黄色,其 中的薁类化合物多显蓝色、蓝绿色、红色等。 (2)气味 挥发油大多数具有香气或其它特异 气味,有辛辣烧灼的感觉,呈中性或酸性。挥 发油的气味,往往是其品质优劣的重要标志。
• 一般生物碱为无色或白色。 • 结构中具有较长共轭体系,并有助色团的,可显
不同颜色。如小檗碱为黄色,味苦。
17
2、碱性
• 胍基[-NH(C=NH)NH2]>季胺碱>N-烷杂环>脂肪 胺基>芳杂环(吡啶)>环酰胺
• 碱性强的生物碱在植物体中多与一些植物酸结合成盐 • 碱性很弱的生物碱,则以游离状态存在。
64
(八) 甾体类化合物(steroids)
(一)定义:以环戊烷骈多氢菲为母核而衍
生的产物。
18 R 17
19 1
11
13
15
10
7 5
65
C21甾(C21-steroids)的基本骨架为孕 甾烷(pregnane) 是一类含有21个碳原 子的甾体衍生物,具有抗炎、抗肿瘤、 抗生育等生物活性。主要结构类型有 以下两种,
故7-羟香豆素可以认为是香豆素类成分的母体。 38
2、香豆素的分类
(1)简单香豆素类 (2)呋喃香豆素类(furocoumarins)
(线型和角型) (3)吡喃香豆素类(pyranocoumarins)
(线型和角型) (4)其它香豆素类
39
(1)简单香豆素类
O OCH3
HO
O O H3CO
OO
(2)呋喃香豆素类(furocoumarins)
• 溶解度
苷 元:难溶于水,易溶于乙酸乙酯,乙 醚等有机溶剂中
苷: 易溶于水、乙醇、甲醇中,糖链 越长水溶性越大。
52
(三)酸碱性
• 酸性:来源分子中的酚羟基; 可溶于碱性水溶液、吡啶、甲酰胺及二甲基甲酰胺。
• 酸性强弱的比较:取决于羟基的数目和位置: 7,4′-OH > 7-或4 ′ -OH > 一般OH > 5-OH
CH 3
CH 3
CH 3
H 3C
CH 2 OH
金合欢醇 farnesol
2. 环状倍半萜
H 3C
青蒿素
α-金合欢烯
β-金合欢烯
farnesene
CH 3 H
OO
O H
O CH 3
O
黄花蒿 Artemisia annua L.
61
挥发油
1.定义
挥发油(volatile oils)又称精油(essential oils),是 一类可随水蒸气蒸馏、具有芳香气味的油状液体的 总称。在常温下能挥发。
成苷—— 溶于H2O、OH-/H2O、MeOH、EtOH等。 难溶极性小的有机溶剂。
45
(三)木脂素类
1、定义及分类
木脂素(Lignans):是一类由苯丙素双分 子氧化聚合而成的天然成分,即由二分子 C6-C3单位氧化缩合而成的化合物。少数为 三聚物和四聚物。
木质素(Lignins): 是一类由几十个C6C3单位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淀粉、菊糖、树胶、粘液、纤维素是中草药 中最常见的多糖类。
28
(三)苷类化合物(Glycosides)
糖或糖的衍生物与非糖物质(苷元或配基) 通过糖的端基碳原子连接而成的化合物,又称 为配糖体。
无色的粉末,少数为晶体,多数苷可溶于 水、甲醇、乙醇、含水正丁醇,有些苷可溶于 乙酸乙酯与氯仿,难溶于乙醚、石油醚、苯等 极性小的有机溶剂。
5
麻黄碱
6
益母草碱
7
槟榔碱
8
半边莲碱
9
掌叶防己碱
10
10-羟基喜树碱
11
长春新碱
12
贝母碱
13
三尖杉酯碱
14
山莨菪碱
15
乌头碱
16
1、性状
• 多数生物碱为结晶型固体,少数为无定形粉末。 一些小分子生物碱为液体,如槟榔碱、烟碱等;
• 液体状的生物碱及个别小分子生物碱尚有挥发性, 甚至升华性,如麻黄碱具有挥发性,咖啡因具有 升华性等。
41
少数为5,6-吡喃骈香豆素,如:
O O
MeO
OO
O
OO
别美花椒内酯
dipetalolactone
42
(4)其它香豆素类
指α-吡喃酮环上有取代基的香豆素类。还包括二 聚体和三聚体。C3、C4上常有取代基:苯基、羟 基、异戊烯基等。
OMe
MeO
HO
MeO
OO
MeO
OO
黄檀内酯
rutaculin
MeO OO
35
(五)苯丙素类化合物 (phenylpropanoids)
是一类分子中以苯丙基为基本骨架单 位(C6-C3)构成的化合物。 苯丙酸类 香豆素类 木脂素类
36
(一)苯丙酸类
基本结构——多具有酚羟基取代的芳香羧酸, C6-C3结构。
常见的苯丙酸类:
R1 R2
COOH 桂皮酸
对羟基桂皮酸 咖啡酸 阿魏酸 异阿魏酸
R1 R2
H
H
OH H
OH OH
OH OCH3
OCH3 37 OH
(二)香豆素类
1、香豆素的基本母核
香豆素(香豆精 coumarins )是具有苯并-吡
喃酮母核的一类化合物的总称。环上常有-OH、-
OCH3、异戊烯基等取代基。
5
4
6
4a
3
7
2
8a O
O
8
由于绝大多数香豆素在C7位都有含氧官能团存在,
63
(3)形态 挥发油在常温下为透明液体,有的在 冷却时其主要成分可能析出结晶。析出物习称为 “脑”,如薄荷脑、樟脑等。
(4)挥发性 挥发油在常温下可自行挥发而不留 任何痕迹,这是挥发油与脂肪油的本质区别。
(5)溶解度 挥发油脂溶性很强,不溶于水,而 易溶于各种有机溶剂,如石油醚、乙醚、二硫化碳、 油脂等。在高浓度的乙醇中能全部溶解,而在低浓 度乙醇中只能部分溶解。
OO OMe
OMe
kotamin(二聚体4)3
3、香豆素的理化性质
(1)性状 游离状态——
结晶形固体,有一定熔点; 大多具有香气;具有升华性质 分子量小的有挥发性(可随水蒸气蒸出)
UV下显蓝色荧光
成苷——大多无香味、无挥发性、不能升华。
44
(2)溶解性
游离—— 能溶于沸 H2O,不溶或难溶冷 H2O, 可溶MeOH、EtOH、CHCl3和乙醚等溶剂。 因含Ar-OH故可溶于碱水中。
第二章
中药化学成分的一般研究方法
1
第一节 中药化学成分及生物合成途径简介 第二节 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方法 第三节 中药有效成分化学结构研究方法
2
[基本要求]
掌握主要中药化学成分:生物碱、醌类、糖、 苯丙素、黄酮、萜类、甾体等。
了解中药化学成分的主要生物合成途径;结 构研究方法。
3
第一节 中药化学成分及生物合成途径简介
23
六碳醛糖
24
糖醛酸
25
2、低聚糖类(寡糖)
• 由2~9个单糖分子聚合而成。 • 低聚糖具有与单糖类似的性质:结晶性,有
甜味,易溶于水,难溶或不溶于有机溶剂。
26
27
3、多聚糖类(多糖)
• 由10个以上单糖分子缩合而成。 • 大多为无定形化合物,分子量较大,无甜味
与还原性,难溶于水,有的与水加热可形成 糊状或胶体溶液。不溶于有机溶剂。水解后 生成单糖或低聚糖,可有旋光性与还原性。
46
9 8 8' 9'
β
3
2
1 7α
7' 1'
2'
3'
4
6
6'
4'
5
5'
早期木脂素的定义:
3 3'
两分子苯丙素以侧链中碳原子(8-8’)连结而成的 化合物——木脂素。
非碳原子相连(如3-3’、8-3’)——新木脂素。 47
2、理化性质
形 态:多呈无色结晶,新木脂素不易结晶 溶解性:游离——亲脂性,难溶水,溶苯、氯仿等
防治老年性痴呆
樟脑
芍药苷
59
(二) 倍半萜( sesquiterpenoids )
由3个异戊二烯单位构成、含15个碳原子。是挥发 油高沸程部分的主要组成成分,多以醇、酮、内酯 或苷、或生物碱的形式存在,是萜类化合物中数目、 骨架结构类型最多的一类。
分无环、单环、双环、三环、四环倍半萜等
60
1. 无环倍半萜
55
萜类化合物(terpenoids)含义
是一类由甲戊二羟酸衍生的、具有 (C5H8)n 通 式的碳氢化合物及其含氧的饱和程度不等的衍生
物。它们的分子碳骨架可看作是异戊二烯的聚合
体(Isoprenoids)。
CH 3
CH 2
CH C5H6 2
萜的结构分类
分类
碳原子数
通式
(C5H8) n
存
在
半萜
5
18
3、溶解性
• 游离生物碱难溶于水,易溶于氯仿、苯、乙醚、 丙酮及乙醇等有机溶剂,溶于稀酸溶液;
• 生物碱盐溶于水及乙醇,含有无机酸及小分子 有机酸的生物碱盐水溶性较大;
• 季铵型生物碱、有氮氧配位键的生物碱易溶于
水。
19
(二)糖类(saccharides)
糖是多羟基的醛或酮及其衍生物聚合物的 总称。根据其分子水解反应的情况,糖类可 以分为: • 单糖类及其衍生物 • 低聚糖类及其衍生物 • 多聚糖类及其衍生物
• 一、中药化学成分类型 • 二、各类中药化学成分的主要生物合成
途径
4
(一)生物碱(alkaloids)
是生物界除生物体必须的含氮化合物(如氨 基酸、蛋白质和B族维生素等)之外的一类含氮 的碱性有机化合物,能与酸结合生成盐。
结构特征 生物碱大多由C、H、N、O元素组成,极少
数分子中尚含有其他元素。
成苷——水溶性增大 挥发性:多数不挥发,少数有升华性质 旋光性:大多有光学活性,遇酸易异构化。
48
(六) 黄酮类化合物(flavonoids)
(一)定义: 黄酮类化合物是泛指两个苯环通过三碳相
互连接而成的一系列化合物。
8
1
2' 3'
81
2' 3'
7
9 O 2 1'
4' 7
9 O 2 1' B 4'
HO
O
OH OH
OH
53
OH O
碱性:
来源:1-位氧原子的未共用电子对,显微弱的碱性, 可与强酸生成(烊)盐而溶于酸水中。
HO
O
OH H+
OH
OH OH O
+ O
OH
54
(七) 萜类和挥发油
萜类化合物是天然物质中最多的一类化合物。 如:挥发油、橡胶、树脂及胡萝卜素等。亲脂 性强,难溶于水。 现已发现的萜类化合物已超过了22000多种。
香豆素核上的异戊烯基常与邻位酚羟基(7-羟基) 环合成呋喃或吡喃环,前者称为呋喃香豆素。
呋喃香豆素类成分生物合成途径:
40
(3)吡喃香豆素类(pyranocoumarins)
香豆素C-6或C-8异戊烯基与邻酚羟基环 合而成2,2-二甲基-α-吡喃环结构,形成吡喃 香豆素。这一类天然产物并不多见。
吡喃香豆素类成分的生物合成途径:
单萜
10
倍半萜
15
二萜
20
n=1 n=2 n=3 n=4
二倍半萜
25
n=5
三萜 四萜ຫໍສະໝຸດ 多聚萜30n=640
n=8
~ 7. 5×103 至 ~3×105
(C5H8)n
植物叶 挥发油 挥发油 树脂、苦味质、植物醇 海绵、植物病菌,昆虫 代谢物 皂苷、树脂、植物 乳汁 植物胡萝卜素
橡胶、硬橡胶 57
(一)单萜(monoterpen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