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应履行的职业病防治义务(二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人单位应履行的职业病防治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对劳动过程中用人单位的义务作了明确规定,主要有以下内容:
一、健康保障义务:用人单位应当采取有效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场所、环境和条件。

二、职业卫生管理义务: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职业卫生管理组织机构和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三、保险义务: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

四、报告义务:用人单位应当及时如实向行政部门申报职业危害项目、职业病危害事故和职业危害检测、评价结果。

五、卫生防护义务:用人单位必须采取有效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并为劳动者提供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

六、减少危害义务:用人单位应当采用有利于防治职业病和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逐步替代职业危害严重的技术、工艺、材料。

七、职业危害监测义务:用人单位应当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检测、评价。

八、不转移危害义务:用人单位不得将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转移给不具备职业病防护条件的单位和个人。

九、职业危害告知义务:用人单位对采用的技术工艺、材料,应当知悉其产生的职业病危害,不得隐瞒其危害,还应通过合同、设置公告栏、警示标志和提供说明书等方式告知劳动者。

十、培训教育义务:用人单位对劳动者应当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的职业卫生培训和教育。

十一、健康监护义务:用人单位应当组织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

十二、事故处理义务:发生或者可能发生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时,用人单位应当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和控制措施,并及时报告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和有关部门;对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应当及时组织救治、进行健康检查和医学观察。

十三、特殊劳动者保护义务: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不得安排孕妇、哺乳期的女工从事对本人和胎儿、婴儿有危害的作业。

十四、举证义务:劳动者申请作职业病鉴定时,用人单位应当如实提供职业病诊断所需的有关职业卫生和健康监护等资料的义务。

十五、接受行政监督和民主管理的义务。

十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保障劳动者权利的义务。

用人单位应履行的职业病防治义务(二)人单位应履行的职业病防治义务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仅是维护职工健康和生命安全的根本保障,也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

为了确保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有效进行,人单位需要履行以下义务:
一、制定职业病防治规章制度
人单位应根据职业病的特点和工作环境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防治规章制度,明确职业病防治目标、责任、措施和程序等内容。

这些规章制度应与相关法律法规相适应,并经过职工代表参与并公布。

二、建立职业病防治机构和团队
人单位应设立专门的职业病防治机构和团队,负责领导、组织和实施职业病防治工作。

这些机构和团队需要有专业的医疗、卫生、安全等技术人员,并配备必要的病检设备和防护设施。

三、调查评估职业病危害
人单位应对工作环境中的职业病危害进行全面调查和评估,确定职业病的种类、危害程度和暴露情况等。

调查评估结果应向职工代表和劳动保护监察部门报告,并及时公布。

四、建立职业病防治档案
人单位应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档案,对职业病的发病情况、防治措施的实施情况和职工的健康状况等进行记录和归档。

这些档案需要实施保密措施,确保信息的安全和真实性。

五、提供职业卫生教育和培训
人单位应向职工提供必要的职业卫生教育和培训,使其了解职业病的危害和预防方法,并提高其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这种教育和培训应有计划、有重点,注重实际操作和案例分析,提高职工的职业卫生管理水平。

六、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
人单位应定期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监测和评估,检测工作环境中的有害物质浓度和职工的职业暴露情况。

监测结果应及时报告给有关部门,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和技术改进措施。

七、实施职业病体检和健康监护
人单位应按照规定要求,定期组织职工进行职业病体检和健康监护,及时发现和诊断职业病,并采取相应的治疗和控制措施。

同时,
人单位还需对职工的健康状况进行跟踪和记录,及时提供健康咨询和预防指导。

八、配备个人防护用品和设施
人单位应按照职业病防治的要求,为职工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和设施,如呼吸器、防护手套、防护服等。

这些防护用品和设施应符合国家标准和规定,经过检验合格,并进行有效使用和维护。

九、建立职业病事故报告和调查制度
人单位应建立健全职业病事故报告和调查制度,及时报告职业病事故的发生情况和伤害后果,并开展调查和处理。

这些调查结果应向职工代表、相关部门和社会公布,以便汲取教训,加强防护措施。

十、参加职业病监测和评估
人单位应积极配合职业病相关部门的监测和评估工作,提供必要的工作环境和职工信息,协助开展调查和检测工作。

同时,人单位还需及时整改和改进职业病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履行以上职业病防治义务,对于人单位来说是一项重要任务,需要加强管理和监督,落实责任和措施,并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和技术手段,确保职工的健康和安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