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观察星空教案苏教版新科学六年级上册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观察星空教案苏教版新科学六年级上册
1.教学内容
夜晚的星空群星闪烁、深邃而神秘,让人产生无尽的遐思。
本课将引导学生从平常地看星星到认识星座和银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本课教学内容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认识星座。
观察星空,选择几颗明亮的星星组成个性化的星座,即建立自己的星座;知道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把星空划分为88个星座。
该部分是一个实践体验活动,需要在课外开展观察活动,教师要提前谋划部署,将课堂学习与实际观察活动相结合。
第二部分包括两个活动。
活动一,看星座找北极星。
这是对典型星座大熊座和小熊座的强化认识,在认识两个星座的基础上,学习寻找北极星。
这一活动重点是在“看”中“找”,不可用“讲”代替。
活动二,做星座放映器,强化对星座特征的认识。
第三部分是认识银河系。
从个体的恒星到几颗恒星组成的星座,再到上千亿颗恒星组成的银河系,学生对星空的认识范围越来越广。
2.教学目标
能够参与夜晚观察星空活动,记录自己观察到的星座特征。
认识大熊座和小熊座,学会寻找星空中的北极星。
知道银河系是由超过1000亿颗恒星组成的,了解银河系的概况。
学会观察银河系,感受到环境污染对星空观察造成的影响。
3.重点与难点
重点:观察星空,认识典型星座。
难点:利用北斗七星寻找北极星。
4.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观察星空记录单、星座图片和视频资料。
学生分组材料:纸杯、铅笔、锥子(或铁钉)、手电筒。
5.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上一课,我们学习了有关太阳系的知识,了解了太阳系的概况。
2.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太阳是一颗恒星,它能够发光发热。
白天,由于太阳的关系,我们不能看到更多的星星,到了晚上,当我们仰望星空,可以看到天空中无数明亮的星星。
这些星星又是什么呢?他又有哪些奥秘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索星空的奥秘。
3.板书课题:12.观察星空
二、学习新课
活动一:认识星座
1.出示课本39页上面的一幅图,引导学生观察这幅图,初步体会夜晚天空中明亮的繁星,学生看一看星空图上画出的三角形星座和房屋星座。
2.提出要求:在这张星空图上选择几颗明亮的星星组成一个图形,建立一个“我的星座”。
3.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在星空图中选择明亮的星星,组成一个图形并且命名,建立“我的星座”。
全班交流,展示学生建立的“我的星座”,并交流星座的命名。
4.教师引导:其实在我们的夜空中,天文学家已经命名了很多星座,那么什么是星座呢?预设:
星座是一个天文学的专有名词,指的是天上一群在天球上投影的位置相近的恒星的组
合。
5.天文学家为什么要建立星座?又建立了哪些星座?
预设:
为了天文学研究的需要,国际天文联合会将全部天空划分成88个星座,建立的星座有天鹅座、大熊座、猎户座等。
6.出示课本39页天鹅座、大熊座、猎户座三个星座的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观察这些星座,了解星座名称和星座形状之间的联系。
预设:
天鹅座为北天星座之一。
天鹅座的主星排列成十字形,十字的一竖是天鹅长长的脖子和躯干,一横为天鹅展开的双翼。
夏秋季节是观测天鹅座的最佳时节。
大熊座是北天星座之一。
在中国古代,把大熊座中的七颗亮星看作斗形,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北斗七星。
北斗七星组成大熊的尾巴。
一年四季都可以见到大熊座。
春季,大熊座正在北天的高空,是观看它全貌的最好时节。
猎户座是赤道带星座之一。
星座主体由四颗亮星组成一个大四边形,三颗小一点且排成一排的亮星组成猎户的腰带。
最佳观测月份为1月,民间有“三星正南,就要过年”的俗语。
7.教师相机出示一些其他的星座,引导学生再看一看,进一步了解各种各样的星座以及名称。
活动二:看星座,寻找北极星
1.教师引导:天空中的星星不可计数,在众多的星星当中,有一颗非常特殊的星星叫北极星。
2.出示北极星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初步了解北极星。
3.出示有关北极星的资料,学生读一读,了解北极星的有关知识。
北极星是天空北部的一颗亮星,离北天极很近,差不多正对着地轴,从地球北半球上看,它的位置几乎不变,可以靠它来辨别方向。
4.出示课本40页上面一幅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初步了解北极星的位置,想一想怎样寻找北极星的位置。
5.全班交流
在这幅图上有哪些星座?
有大熊星座和小熊星座。
北极星在哪个星座上?
北极星在小熊星座上。
6.我们怎样才能快速的找到北极星的位置呢?
学生读一读这张图片下面的文字,初步了解寻找北极星的方法。
预设:
方法1:先找到小熊座,小熊座尾部的那颗星就是北极星。
方法2:先找到大熊座尾部的北斗七星,再把“勺口”两颗星的连线向“勺口”方向延长约5倍距离,那颗亮星就是北极星。
7.除了书本上提到的两种方法之外,你还有什么方法能够快速的找到北极星呢?
预设:
可以利用仙后座找北极星。
仙后座的五颗亮星构成一个英文字母W,在秋冬季节的星空中很明显。
把W的外侧两边向南延长后的交点与中央的γ星相连,再把连线向北处长约5倍距离,此处的那颗亮星就是北极星。
8.教师出示仙后星座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并利用上面所说的方法寻找北极星。
活动三:做星座放映器
1.教师引导:刚刚我们了解了星座,下面我们动手来做一个星座放映器。
2.出示课本40页做星座放映器的活动图片,学生观察这张图片,并读一读旁边的文字,初步了解本次活动所需的材料及方法。
全班交流
3.所需材料:纸杯、黑色签字笔、手电筒、锥子、白墙等。
4.活动方法:
①参照某一星座图,在纸杯底部画出它的形状。
②用锥子扎出这个星座。
③将手电筒伸进纸杯,把“星座”放映到白墙上。
5.教师提示:在做星座放映器之前,我们先要确定自己动手制作的星座是什么。
学生分小组进行活动,按照步骤制作一个星座放映器。
6.全班交流
各小组展示本小组制作的星座放映器。
将自己的星座放映到白墙上,其他同学认真观察,想一想,猜一猜做的是什么星座,看看猜的对不对。
请放映的小组成员相机介绍本小组所放映星座的有关知识。
活动四:认识银河
1.教师引导: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地球又处于太阳系中,而太阳系又处在银河系之中。
银河系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银河系的有关知识。
2.出示银河系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银河系,初步了解银河系的大概形状,了解银河系的正面侧面的样子。
3.出示课本41页有关银河的文字资料,学生认真读一读这段资料,初步了解有关银河系的知识。
4.全班交流
银河系的位置:天空斜向西南的方向。
银河系的大小:银河中每一个亮点都是恒星,银河只是银河系中的一部分,银河系中有超过1,000亿颗恒星,太阳只是银河系中极其普通的一颗恒星。
人类观测银河的成果:银河系和河外星系,是人类目前所能观测到的宇宙范围。
5.关于银河系,你们还知道哪些知识呢?学生说一说自己了解的有关银河系的知识。
预设:
银河系的形状:呈现椭圆盘型,具有巨大的盘面结构。
银河系的大小:银河系的银盘直径为10万光年,中心厚度约12,000光年。
太阳围绕银心运转一周约2.5亿年。
银河系的总质量:大约是太阳质量的1.50,000亿倍。
银河系的年龄:大约在100亿岁左右。
银河系的组成:银河系自内向外分别由银心、银核、银盘、银晕、银冕组成。
6.再次出示有关银河系的各种各样的图片,学生观察这些图片,进一步了解有关银河系的知识。
三、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初步认识了星座,知道为了天文学研究的需要,国际天文联合会将全部天空划分成88个星座。
同时,我们还了解了寻找北极星的方法,制作了星座放映器,了解了有关银河系的知识。
课后,同学们可以查阅资料,了解更多的有关星座的知识和银河系的知识。
一、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复习
1.孟德尔是现代遗传学之父。
他种植(),对遗传现象进行实验研究。
A.玉米B.豌豆C.太空椒
2.“一娘生九子连娘十个样”讲的是( )
A.遗传现象B.变异现象C.进化现象
3.下列现象中,是气体溶解在液体里的是()。
A.食盐溶解在水里B.酒精溶解在水里C.汽水
4.当打开汽水瓶盖时,冒出的气泡是()。
A.二氧化碳B.氧气C.氮气
5.汽水中含有的气体是()气体。
A.水蒸气B.二氧化碳C.氧气D.氮气
6.下列没有产生新物质的变化是()。
A.生鸡蛋变成熟鸡蛋B.面粉做成馒头
C.火柴燃烧D.溶解盐
7.石灰石遇盐酸冒气泡,这种反应过程中产生了新的物质,属于()变化。
A.物理B.形态C.化学
8.下列情况下,铁钉最容易生锈的是()。
A.B.
C.D.
9.下列物体中,不会生锈的是()。
A.铜B.塑料C.铁
10.对比实验中有()个条件是不相同的。
A.1B.2C.3
11.皮皮在家做铁钉生锈的实验,他设置了以下四个实验环境,请推测,()试管中的铁钉最容易生锈。
A.B.
C.D.
12.下面做法中,( )不能防止铁生锈。
A.覆盖搪瓷B.喷漆C.铁制成不锈钢D.铁钉放入盐水中13.下面关于铁生锈的说法中,()是正确的。
A.铁在干燥的空气中更容易生锈
B.铁生锈没有生成新物质
C.用涂油漆、电镀、制成不锈钢、保持干燥等方法可以防止铁生锈
14.在中国民间被称为天河的是()。
A.太阳系B.银河系C.水星
15.下面关于铁锈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铁在干燥的空气中更容易生锈
B.铁锈易导电,不能被磁铁吸起来,颜色是红褐色
C.用涂油漆、电镀、制成不锈钢、保持干燥等方法可以防止铁生锈
D.铁生锈没有生成新物质
16.()上的宇航员在探索太空的飞行过程中全部牺牲。
A.“挑战者号”航天飞机B.“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
C.“神舟6号”宇宙飞船D.“和平号”国际空间站
17.花猫妈妈生了一只黑猫和三只花猫,则猫爸爸可能是()。
A.花猫B.黑猫C.白猫
18.“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句俗语说明植物有()。
A.遗传现象B.生殖现象C.进化现象
19.下列可遗传的变异是( )。
A.植物营养不良,叶子由绿变黄
B.水肥充足,水稻就穗大粒多
C.杂交水稻的培育
20.花猫妈妈生了一只黑猫和三只花猫,则猫爸爸最可能是()。
A.灰猫B.黑猫C.白猫
21.谚语说“一猪生九崽,连母十个样”,主要指的是()现象。
A.遗传B.变异C.遗传和变异
22.橘生淮南则为橘(甜果),橘生淮北则为枳(苦果),这是()现象。
A.变异B.遗传C.杂交
23.现代遗传学之父是()。
A.达尔文B.袁隆平C.孟德尔
24.不是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
A.杂交水稻B.高产奶牛C.家产黄瓜
25.同卵双胞胎(由一个受精卵发育成两个胎儿)姐妹俩,成长在城市和农村不同的环境中,长大后皮肤有黑、白之分;一对正常肤色的夫妇生了一个白化病的孩子。
引起这两种变异的类型和原因依次是()。
A.前者是不可遗传的变异,由遗传物质的改变而引起;后者是可遗传的的变异,由环境条件的改变而引起的
B.前者是可遗传的的变异,由遗传物质的改变而引起的;后者是不可遗传的变异,由环境条件的改变而引起
C.前者是不可遗传的变异,由环境条件的改变而引起的;后者是可遗传变异,由遗传物质的改变而引起
26.下列哪种现象不能作为变异的实例()。
A.羊有角,马没有角
B.月季花的颜色有红色、白色等
C.奶牛中有产奶量高的,有产奶量低的
D.人的视觉有正常色盲之分
2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变异可以发生在任何动植物之间
B.变异是没有条件的,可以随时发生
C.变异是有条件的
28.“一娘生九子,连娘十个样”讲的是()。
A.生殖现象B.遗传现象C.变异现象
29.()不是利用人工变异培育出的新品种。
A.B.C.
30.控制变量法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常用方法,下图是科学小组为探究铁生锈的原因开展的实验设计(同样的铁钉、试管、胶塞),说法错误的是()。
① ② ③ ④
A.①和③可以探究铁生锈可能与空气有关
B.②和④可以探究铁生锈可能与水有关
C.②和④可以探究铁生锈可能与空气有关
31.由于狼在夜间捕食时,经常捕捉显眼的白色绵羊,很快,森林中的绵羊都是黑色的了。
这就是()。
A.自然选择B.人工选择
32.下列生物,不属于“活化石”的是()。
A.白鳍豚B.渡渡鸟C.大熊猫
33.恐龙灭绝发生在()万年前。
A.650B.6500C.560D.5600
34.下列生物被称为“活化石”的是()。
A.恐龙B.长颈鹿C.熊猫D.马
35.有关马的进化过程排列正确的是()。
①现代马②中新马③始祖马④渐新马
A.③④②①B.③④①②C.③②④①D.④③②①
36.化石一般存在于()中。
A.火山石B.沉积岩C.变质岩
37.生活在内蒙古等地草原上的一种羚羊,四肢细长有力、跑极快,这一特征的形成,按达尔文的学说,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A.偶然形成
B.在长期避敌的生存斗争中,经过漫长的自然选择的结果
C.由空间的变异产生,跑不快的被淘汰
D.为逃避敌害常跑的结果
38.达尔文的巨著()的出版,标志着进化论的确立。
A.《物种起源》B.《天工开物》C.《梦溪笔谈》
39.在探索宇宙过程中第一个献出生命的人是()。
A.加加林B.阿姆斯特朗C.杨利伟D.万户
40.下列动植物中,()被称为“活化石”。
①大熊猫②渡渡鸟③金丝猴④银杏树⑤褐马鸡⑥扬子鳄
A.①②④B.①④⑥C.④⑤⑥
41.根据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长颈鹿的长颈和高大的前肢形成是()的结果。
A.自然选择B.由长颈鹿的意志所决定的C.经常使用逐渐积累
42.今天我们所知道的有关恐龙的一切是从()得来的。
A.资料查阅B.恐龙化石C.照片、电影
43.由于白色的羊好卖,牧民会选择养白羊,而淘汰黑羊,导致白羊的数量增多,这种选择属于()。
A.进化的结果B.人工选择C.自然选择
44.汽水中含有的气体是()。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45.()的化石出现在最早的地层中。
A.哺乳动物B.爬行动物C.鱼类
46.“科普”小组在一次综合实践活动中进行生物科学知识抢答比赛,以下选项应抢答“错”的是()。
A.达尔文认为:生物是通过遗传、变异、人工选择一步一步地发展着、进化者
B.用人工的方法也可以使遗传物质发生变异
C.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的普遍现象
47.以下不是“活化石”的是()。
A.B.C.
48.化石不能保存生物的()。
A.骨骼B.肌肉C.牙齿
49.今天我们所知道的有关恐龙的一切是从()得来的。
A.恐龙化石B.资料查阅C.照片D.电影
50.鱼龙生活在()。
A.森林里B.陆地上C.海洋里D.天空中
51.下面的哪种生物在最古老的地层中都可以找到它们的化石?()。
A.爬行动物B.恐龙C.原始鸟D.最早的鱼类
52.“中国天眼”位于中国贵州省,它是口径最大,灵敏度最高的(),堪称世界之最,从2017年10月使用至今已发现数百颗脉冲星,其数量远远超过欧美。
A.光学望远镜B.哈勃望远镜C.射电望远镜
53.太阳是一颗()。
A.行星B.卫星C.恒星
54.现代,()能冲出地球。
A.多级加速火箭B.单级火箭C.焰火
55.1609年,()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天文望远镜。
A.牛顿B.列文虎克C.伽利略
56.四季变化是在地球()过程中形成的。
A.自转B.公转
57.太阳系中由内向外第五颗行星是(),它是太阳系最大的行星。
A.金星B.土星C.木星D.天王星
58.敏敏查资料看到地球表面的平均气温为15℃,于是他推测,火星表面的平均气温可能是()。
A.15℃B.-55℃C.55℃D.224℃
59.第一个用实践证明脚下的大地是球形的航海家是()。
A.麦哲伦B.哥伦布C.加加林
60.___________提出生物进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A.达尔文B.哥白尼C.法布尔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复习
1.B
【详解】
孟德尔是“现代遗传学之父”,是遗传学的奠基人。
他以不同性状的豌豆进行杂交试验,通过整整8年努力,发现花的颜色、植株高矮等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他收集了大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于1866年揭示了两大遗传学定律。
遗憾的是当时这一重要成果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直到35年后,孟德尔遗传定律才被再发现”而受到认可。
2.B
【详解】
略
3.C
【详解】
略
4.A
【详解】
略
5.B
【详解】
略
6.D
【详解】
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
根据对物质变化的认识,生鸡蛋变成熟鸡蛋,颜色、气味、味道发生了变化,有新物质产生,属于化学变化;面粉做成馒头有新物质产生,火柴燃烧发光发热冒烟,有新物质产生。
溶解盐是盐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产生。
7.C
【详解】
在变化中能产生新的物质的变化我们称为化学变化,不能产生新物质的我们称为物理变化,一些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会既发生化学变化又发生物理变化。
石灰石遇盐酸冒气泡,这种反应过程中产生了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8.C
【详解】
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
铁生锈的原因是空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氧在有水的环境中与铁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氧化铁,就是铁锈。
根据对铁生锈条件的认识,铁生锈的原因是空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
选项C铁钉的一半放入自来水中,一半暴露在空气中,生锈条件最充分,最容易生锈。
9.B
【详解】
金属的特性:坚硬、有光泽、有延展性、易传热、能导电、吸水性差、容易生锈等。
铜、铁都是金属,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会生锈。
塑料制品不会生锈。
10.A
【详解】
对比实验,指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组,通过对比结果的比较分析,来探究各种因素与实验对象的关系,这样的实验称为对比实验。
对比实验是一种特别的收集证据的方法。
通过有意识地改变某个条件来证明改变的条件和实验结果的关系。
对比实验要注意的问题:1 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2确保实验的公平,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应该保持一样。
11.C
【详解】
铁生锈的原因是空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判断哪个试管中的铁钉最容易生锈,就要看哪个生锈条件最充分。
通过比较可知,选项C铁钉一部分放入蒸馏水中,能够与水、空气充分接触,最容易生锈。
其他选项中通过瓶塞、植物油等方法有效隔绝空气与铁钉的接触,生锈条件不充分,不容易生锈。
12.D
【详解】
铁生锈是空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有盐和酸时会加快生锈。
隔绝空气和水能有效防止铁生锈,如刷上油漆、覆盖搪瓷、电镀、制成不锈钢、保持干燥等都可以。
【点睛】
铁生锈的快慢与水的多少关系很大。
13.C
【详解】
铁生锈是因为在潮湿的空气中与氧气和水产生的反应,如果两者同时具备,那就容易生锈。
铁生锈是化学反应,产生了新物质——锈,锈是红褐色的,磁铁不会吸引铁锈,铁锈不属于金属,也不具导电性。
A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说法错误;铁生锈是因为在潮湿的空气中与氧气和水产生的反应。
B铁生锈是化学反应,生成了新物质--锈,说法错误。
C用涂油漆、电镀、制成不锈钢、保持干燥等方法可以防止铁生锈,说法正确;油漆、电镀等可以是水、氧气与铁隔离开。
14.B
【详解】
银河,我国民间又称“天河”。
它看起来像一条条白茫茫的的亮带,从东北向西南方向划开整个天空。
根据对银河的认识,银河,我国民间又称“天河”。
它看起来像一条条白茫茫的的亮带,从东北向西南方向划开整个天空。
15.C
【详解】
A.铁在干燥的空气中更不容易生锈,错误;B.铁锈颜色是红褐色,不易导电,不能被磁铁吸起来,
错误;C.用涂油漆、电镀、制成不锈钢、保持干燥等方法可以防止铁生锈,正确;D.铁生锈会生成新物质,铁在空气中锈蚀,实际上是铁跟空气、水等物质相互作用,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变化,错误;所以C符合题意。
【点睛】
本题考查铁锈,要求学生掌握铁锈的特征。
16.B
【详解】
2003年2月,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返回途中解体,宇航员全部牺牲;2003年10月至2011年11月,中国神舟载人系列飞船出色的完成了任务,为我国未来空间站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人类探索宇宙的脚步不会停止,她的奥秘会不断的为人类所揭示。
17.B
【详解】
一个物体的个体产生同一物种后代,每一物种的个体都继承上代的各种特征,概括的说父母通过生育过程把遗传物质传递给子女,使后代表现出和亲代相似的特征,如体貌、体态、气质、音容等。
花猫妈妈生了一直黑毛和三只花猫,花猫遗传了猫妈妈的特性,则黑猫可能是遗传自猫爸爸,所以猫爸爸可能是黑猫。
18.A
【详解】
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的差异,以及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的现象。
“种豆得豆,种瓜得瓜”体现了亲代与子代之间具有相同的性状,因此体现了生物的遗传现象。
19.C
【详解】
略
20.B
【详解】
花猫妈妈生了一只黑毛和三只花猫,花猫遗传了猫妈妈的特性,则黑猫可能是遗传自猫爸爸,所以猫爸爸可能是黑猫。
21.B
【详解】
子代与父代之间,同一物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不同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变异。
谚语说“一猪生九崽,连母十个样”,主要指的是变异现象,说明生物在子代与父代之间,子代与子代之间存在着差异性。
22.A
【详解】
“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说明同样的种子由于土壤、气候、环境的改变,结果就生长出了不同的果实,这是变异现象。
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的最基本特征。
子代和父代之间,同一物种之间,一般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一些不同的特征,这种现象叫做变异。
根据变异一般有两种形式,分为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属于可遗传的变异,仅由环境因素引起的变异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所以A符合题意。
【点睛】
本题考查变异现象,要求学生掌握变异现象。
23.C
【详解】
孟德尔其通过豌豆实验建立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成为遗传学研究的基础,被人们称为现代遗传学之父。
C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C
24.C
【详解】
A.杂交水稻属于遗传变异培育出的新品种,不符合题意;
B.高产奶牛属于遗传变异培育出的新品种,不符合题意;
C.家产黄瓜不属于新品种,符合题意。
25.C
【详解】
变异一般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遗传物质发生变化而引起的变异,称为可遗传的变异。
另一种是在不同环境条件下,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的变异,称为不可遗传的变异如:用眼不当造成近视。
大自然如此的千姿百态、丰富多彩,那是因为生物变异的缘故。
同卵双胞胎(由一个受精卵发育成两个胎儿)姐妹俩,皮肤有黑、白之分,这是后天环境条件的改变而引起的,是不可遗传的变异;一对正常肤色的夫妇生了一个白化病的孩子,则是由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引起的变异,是可遗传的变异。
26.A
【详解】
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做变异,如月季花的颜色有红色、白色等,奶牛有的产奶量高,有的产奶量很低,人的视觉有正常、色盲之分,BCD能作为变异的实例,A羊有角,马没有角,两者之间没有关系,不能作为变异的实例。
27.C
【详解】
子代与父代之间,同一物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不同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变异。
变异发生在同种生物之间,是有条件的。
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
仅由环境因素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的变异,是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