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之中学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综合提升模拟卷和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资格之中学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综合提升模拟卷和答案
单选题(共20题)
1. 教学的首要任务是().
A.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人
B.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操,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C.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D.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技能
【答案】 C
2. 关于骨髓纤维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脾大
B.原发性骨髓纤维化,也可Ph染色体阳性
C.末梢血可出现幼红/粒细胞。

D.早期WBC增多
E.骨髓穿刺常见干抽
【答案】 B
3. 下列关于数学思想的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
A.数学思想是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反映到人的意识之中并经过思维活动产生的结果
B.数学思想是要在现实世界中找到具有直观意义的现实原型
C.数学思想是对数学事实与数学理论概念、定理、公式、法则、方法的本质认识
D.数学思想是从某些具体的数学内容和对数学的认识过程中提炼上升的数学观念
【答案】 B
4. 细胞膜型Ig合成中恒定区基因所连接的外显子是()
A.Cμ
B.S
C.MC
D.σ
E.Cγ
【答案】 C
5. 浆细胞性骨髓瘤的诊断要点是
A.骨髓浆细胞增多>30%
B.高钙血症
C.溶骨性病变
D.肾功能损害
E.肝脾肿大
【答案】 A
6. “以学生发展为本”中“发展”的含义包括全体学生的发展、全面和谐的发展、终身持续的发展、个人特长的发展以及()的发展。

A.科学
B.可持续性
C.活泼主动
D.身心健康
【答案】 C
7. 硝基四氮唑蓝还原试验主要用于检测
A.巨噬细胞吞噬能力
B.中性粒细胞产生胞外酶的能力
C.巨噬细胞趋化能力
D.中性粒细胞胞内杀菌能力
E.中性粒细胞趋化能力
【答案】 D
8. 不符合溶贫骨髓象特征的是()
A.骨髓增生明显活跃
B.粒红比值减低
C.三系显著减低
D.无巨幼红细胞
E.以上都是
【答案】 C
9. Ⅱ型超敏反应
A.由IgE抗体介导
B.单核细胞增高
C.以细胞溶解和组织损伤为主
D.T细胞与抗原结合后导致的炎症反应
E.可溶性免疫复合物沉积
【答案】 C
10. 下列命题不正确的是()
A.有理数集对于乘法运算封闭
B.有理数可以比较大小
C.有理数集是实数集的子集
D.有理数集是有界集
【答案】 D
11. 设 a,b 为非零向量,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a× b 垂直于 a
B.a× b 平行于 a
C.a·b 平行于 a
D.a·b 垂直于 a
【答案】 A
12. 对脾功能亢进的诊断较有价值的检查是()
A.全血细胞计数
B.骨髓穿刺涂片检查
C.脾容积测定
D.血细胞生存时间测定
E.尿含铁血黄素试验
【答案】 D
13. 男性,62岁,全身骨痛半年,十年前曾做过全胃切除术。

体检:胸骨压痛,淋巴结、肝、脾无肿大。

检验:血红蛋白量95g/L,白细胞数3.8×10
A.血钙测定
B.蛋白电泳
C.细胞化学染色
D.骨髓检查
E.血清叶酸和维生素B
【答案】 D
14.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内容要反映社会的需求、数学的特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B.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和教师教的统一
C.教师教学要发挥主体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
D.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也要重视学习的过程
【答案】 C
15. 血小板第4因子(PF
A.微丝
B.致密颗粒
C.α颗粒
D.溶酶体颗粒
E.微管
【答案】 C
16. 祖冲之的代表作是()。

A.《海岛算经》
B.《数书九章》
C.《微积分》
D.《缀术》
【答案】 D
17. 红细胞镰状变形试验用于诊断下列哪种疾病
A.HbF
B.HbS
C.HbH
D.Hb
E.HbBArts
【答案】 B
18. 内、外源性凝血系统形成凝血活酶时,都需要的因子是
A.因子Ⅲ
B.因子Ⅴ
C.因子Ⅰ
D.因子Ⅹ
E.因子Ⅸ
【答案】 D
19. 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GPⅡb/Ⅲa)复合物与下列哪种血小板功能有关()
A.黏附功能
B.聚集功能
C.分泌功能
D.凝血功能
E.血块收缩功能
【答案】 B
20. 光学法包括
A.光学法
B.黏度法
C.电流法
D.透射比浊法和散射比浊法
E.以上都是
【答案】 D
大题题(共3题)
1. 下面是某位老师引入“负数”概念的教学片段。

师:我们当地7月份的平均
气温是零上28℃,l月份的平均气温是零下3℃,问7月份的平均气温比1月份的平均气温高几度如何列式计算生:用零上28℃减去零下3℃,得到的答
案是31℃。

师:答案没错,算式呢生:文字与数字混在一起,一点也不美观。

生:零上28℃,我们常说成28℃,可用28表示,但是零下3℃不能说成3℃
呀!也就不能用3表示。

师:大家的发言很有道理,如何解决这一系列的矛盾呢看样子有必要引入一个新数来表示零下3c℃。

这时,零下3℃就可写成-3℃,-3就是负数。

问题:(1)对该教师情境创设的合理性作出解释;(2)在引入数学概念时,结合上述案例,说说教师创设情境要考虑哪些因素
【答案】(1)在这段教学中,教师没有将负数的概念强压给学生,而是设计了计算温度这个情境,让学生自己参与计算活动,发现其中的困惑,从而产生学习新数学概念的意愿。

教师只是从中提炼出学生的想法,并进一步上升为数学知识——负数。

这样,负数概念的提出,成为了学生的自觉行为。

学生对负数概念的引入有了较深的思想基础,就会认识到学习负数的必要性,为学好负数奠定了基础。

(2)引入数学概念是教学的开始,学生能否掌握好这个概念,与教师引入的艺术是密切联系的。

因此,在引人数学概念时,要考虑下面的因素。

①学习的必要性。

引入新概念时,教师应创设一个引入概念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领会概念产生的必要性。

②内容的实质性。

引入数学概念时,教师所选用的实例要反映概念的本质,不要让太多的无关因素干扰了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影响数学概念的形成。

③数量的适量性。

在引入概念时,教师一般要举出一些例子,以便加深学生对概念的初步认识。

④实例的趣味性。

教师在选用例子进行概念教学时,要注意例子的生动有趣,要能引
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要尽量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或者选择学生非常熟悉
与非常感兴趣的问题作为例子。

2. 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Hans.Freudental)认为,人们在观察认识和改造客
观世界的过程中,运用数学的思想和方法来分析和研究客观世界的种种现象,从客观世界的对象及其关系中抽象并形成数学的概念、法则和定理,以及为
解决实际问题而构造的数学模型的过程,就是一种数学化的过程。

(1)请
举出一个实例,并简述其“数学化”的过程:(2)分析经历上述“数学化”过程
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以及“抽象概括”能力的作用。

【答案】本题主要考查对“数学化”的理解。

3.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附录中给出了两个例子:例1.计
算15×15,25×25,…,95×95,并探索规律。


2.证明例1所发现的规律。

很明显例1计算所得到的乘积是一个三位数或者
四位数,其中后两位数为25,而百位和千位上的数字存在这样的规律:
1×2=2,2×3=6,3×4=12,…,这是“发现问题”的过程,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需要尝试用语言符号表达规律,实现“提出问题”,进一步实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请根据上述内容,完成下列任务:(1)分别设计例1、例2
的教学目标;(8分)(2)设计“提出问题”的主要教学过程;(8分)(3)设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主要教学过程;(7分)(4)设计“推广例1所探究的规律”的主要教学过程。

(7分)
【答案】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于新授课教学设计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