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升正面报道的引导力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紧盯前沿理论透析传播实践
O N G N A N C H U A N BO实务探索——新闻采编
浅谈提升正面报道的引导力
张齐建
(宁德电视台福建宁德352100)
摘要:引导舆论是新闻媒体最基本的社会功能。

新闻媒体实施舆论引导战略的常规武器就是正面报道,正面报道的好坏,直接影响新闻宣传的效果,影响新闻引导舆论的能力。

地市电视台作为地方新闻宣传的主力军,担负着中央和地方党委、政府方针政策的宣传任务,必须发挥自身优势,破解正面报道难题,提升舆论引导水平,体现电视新闻媒体的价值。

关键词:电视新闻正面报道引导舆论
引导舆论是新闻媒体最基本的社会功能。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坚持正确导向,提高引导能力,壮大主流思想舆论”。

I l l新闻媒体实施舆论引导战略的常规武器就是正面报道,正面报道的好坏,直接影响新闻宣传的效果,影响新闻引导舆论的能力。

地市电视台作为地方新闻宣传的主力军,担负着中央和地方党委、政府方针政策的宣传任务,必须通过各种形式的正面宣传报道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为社会经济发展发挥正确的导向作用。

一、正面报道是电视新闻啊响主旋律的■耍手段
正面报道,指的是媒体对社会生活中反映时代进步、代表社会主流、具有积极意义的人和事进行具有明确肯定态度的报道。

哪“以正面报道为主”,是宣传思想工作长期坚持的一条路线,如何增强正面报道的吸引力和引导力,是电视新闻宣传改革的重要内容,这就要求在做好正面报道上有所创新、有所突破。

当前,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进程正在进一步加快,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锋,这为电视新闻宣传工作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但也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电视新闻宣传部门必须迎接挑战,趋利避害,积极作为,唱响主旋律,为改革发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一)加强和改进正面报道。

是党的新闻工作方针的要求。

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性质决定我们必须“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这也是我们党新闻工作的优良经验,这一方针必须长期坚持,绝对不能动摇。

(二)加强和改进正面报道,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要求。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牢牢把握正确导向,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壮大主流舆论,提高舆论引导的及时性、权威性和公信力、影响力”131,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方面对做好正面宣传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三)加强和改进正面报道。

是新闻工作“打好主动仗”的根本任务。

新闻媒体作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喉舌,无论从党和政府的工作要求,还是从新闻宣传工作的创新需求,我们都必须重视正面报道。

电视新闻宣传工作只有通过做大做强正面报道,把握好求真务实、团结奋进的宣传要求,凝聚思想、统一力量,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才能在引导社会舆论、满足群众要求方面有所作为、有所突破,取得党委政府满意、人民群众拥护的效果。

二、正面报道难是阻碍电视新闻实效性的主要症结
正面报道是电视新闻宣传的常规武器。

在新时期,正面报道遇到新挑战,似乎成了新的“难点”。

这是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观众视野开阔、思想活跃,对正面报道的要求更高了,如果电视新闻充斥平平淡淡、不痛不痒、模式成套的正面报道,观众就不爱看,就达不到好的宣传效果。

因此,创新与突破是当前电视新闻宣传改革的当务之急。

这就要求电视新闻宣传部门在正面报道上要解放思想,破除一些旧观念、旧框框。

(一)报道内容枯燥。

在开展新闻宣传中,有的人认为正面报道没有新闻价值,做了也没人看;有的人认为正面报道都是上级布置的报道任务,不发挥主观能动性,应付了事,使许多主题报道重量不重质,重形式不重效果,报道脱离群众,远离生活,内容平淡,篇幅冗长,主题重复,给人肤浅、零碎、沉闷之感。

(二)报道方式陈1日。

由于缺乏创新的意识报道的思路、手法、形式与受众需求有很大差距,俗套、套话、官话多,报道的是老调调、老套套,报道形式单一呆板,存在政策报道概念化,成就报道程式化,会议报道呆板话,报道题材单一化,新闻标题公式化等现象。

(三)报道策划缺失。

不少重大新闻报道选题没有进行认真的策划,没有细致的报道方案。

一些正面报道任务临时应付,零敲碎打,舆论引导能力不强,形不成舆论关注度;有的报道还停留在事件表面,缺乏新闻报道的思想性、深度性,吸引不了观众。

(四)是报道效果不明。

一些新闻媒体往往对正面报道的数量十分重视,却忽视报道效果,没有正确评估宣传效果。

特别是地市级电视新闻媒体,由于缺乏竞争,缺少效果评估体系,导致正面报道还处于粗放经营阶段,没有实现从数量向质量的转变。

这些症结的存在,既影响了电视新闻宣传的效果,也阻碍了电视新闻宣传的改革和创新。

三、落实“三贴近”。

努力提升正面报道引导水平
“三贴近”的本质和核心是密切联系人民群众。

抓住这一本质和核心,推进新闻创新、改进正面报道、提升引导水平就有了突破口和着力点。

作为宁德市一家主要的新闻媒体,近年来,宁德电视台始终坚持新闻“三贴近”原则,积极打好主动仗,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舆论保障。

(一)创新正面报道的形式
1.坚持平民化的宣传视角。

平民化的宣传视角是报道吸引观众的有效形式。

在开展正面报道中,宁德电视台认真研究如何使报道具有百姓情结,关注民生、回归基层,把体现党的意志同反映人民群众的心声统一起来,运用群众的语言和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正面报道。

在<闽东新闻>中压缩领导活动和会议报道,开辟“民生”栏目,通过阶段性的专栏报道,把
2。

13年第6期(总第1。

6期)I东南传播●
实务陈案
毓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与反映群众呼声有机结合,报道各级部门
为群众办实事、解民忧和社会涌现出来的好典型、好做法,从
群众身边的事情说起,亲切可信、生动活泼。

栏目中还设置
“政策解读”版块,用图文等形式发布国家、省、市相关政策、
法规、条例,并作出适当的解读,增强节目的可看性。

此外还
加大栏目宣传,如“解放思想力求先行”、“四下基层四解四
促”等栏目报道了基层干部转变作风,带领群众发展生产的
感人事迹,让人看到基层的喜人变化。

广大采编人员还尤其
注意从群众的利益、群众关注的视角入手,找到与群众贴近
的结合点,把宣传内容与人民群众利益紧密地结合起来,既
展现了党和政府的决策与举措,又体现出这些举措着眼于人
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受到群众欢迎。

2.坚持大众化的传播策略。

大众化的传播策略是新闻传
播的有效途径,当前正面报道存在的一大问题就是对宣传方
向、目标不明确。

新闻工作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
服务,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的大方向。

为此,在正面报道
中,宁德电视台新闻部从政策性服务、知识性服务、咨询性服
务、法规性服务、生活性服务人手,做到在引导中服务,在服
务中引导,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为了更好地与群众互动,听
取群众意见,宁德电视台开通了多条新闻热线,24小时接受
群众咨询、投诉,并印发了<群众意见调查表>,征求观众意
见。

去年,宁德电视台与宁德市纪委合作,推出<行风效能视
线>栏目,专门针对机关作风问题进行舆论监督,整期节目做
到与群众息息相关,群众反映的问题就是节目制作的重点,
在组织新闻报道时,把注意力放在广大人民群众关注的重
点、难点和热点问题上,对那些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
重大问题,不惜时段,全方位展开宣传。

3.坚持人性化的关怀理念。

人性化的关怀理念是正面报
道打动观众的关键。

人文关怀和以人为本应该成为改进正面
报道的重点,为此宁德电视台在新闻报道中进行了有益尝
试,<社会观察>、<今日宁德》等栏目始终关注人与自然、人与
社会、人与人的和谐相处,关心普通群众和困难人群的生存
状态,关注典型事物、重大事件中人物的命运。

每年宁德电视
台的<闽东新闻>栏目都会采取系列报道、专题报道、新闻特
写等多种形式,关注“阳光助学行动”中的动人事迹,关注普
通群众的见义勇为行为,关注支农护农的先进人物,关注社
会基层的困难群体。

这些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关注民生的报
道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二)加强正面报道的策划。

加强策划是提高新闻宣传水平的重要手段,在电视新闻
正面报道中,策划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借助自身的传播优势,
改进报道形式,打造宣传声势,才能有效扩大宣传效果。

1.通过策划改进会议报道。

会议新闻是正面报道的主要
内容,以往的一些会议新闻报道内容单一、形式僵化,观众看
了索然无味。

改进会议报道就必须从形式单一的程式化报道
模式中解放出来。

宁德电视台始终把会议新闻改革作为时政
新闻改革的重点,要求广大新闻记者编辑通过各种方式做好
做活会议新闻,使会议新闻也能吸引观众的眼球,营造正面
报道的强大声势。

为此,我们在新闻节目的编排上,在新闻导
语的处理上,在新闻标题的使用上进行策划和创新。

同时,对
会议报道的内容尽心策划,寻找会议的亮点,从新闻性的视
角切入,从群众关注的信息入手,努力探索会议报道的新形
式,鼓励记者编辑“跳”出会议报道会议。

2.通过策划注重典型引导。

强化正面报道,一个很重要
的面就是要准确把握社会发展的趋势、主流和特征,报道
一些能够引起群众共鸣的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件,这就要求加
东南传播2013年第6期(总第106期)
强典型报道的策划,在开展典型报道时,观众的需求和社会
的需要应该得到有效平衡,要通过对典型事件、典型人物的
深度剖析,引起社会关注,观众共鸣。

在开展典型报道中,宁
德电视台组织记者积极开展“走、转、改”活动,注重在基层群
众中挖掘典型,新闻报道的感染力也在增强。

正是因为贴近
性,像“村官刘文丽”、“古田平湖基层建设先进经验”、“平民
慈善家胡玉荣”等真实可亲、多层面的典型,才会受到普遍关
注,引起强烈反响。

3.通过策划展示成就报道。

改进成就性报道,是做好正面
报道的另一重点。

运用“平视”的视角、新颖的新闻切入点去
报道成就,容易在观众中引起共鸣。

近年来,宁德电视台在成
就性报道中,围绕高速公路、用水用电、中心城市建设等与群
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展开,通过系列报道等
形式,使百姓感受身边变化,并把这些报道放在改革开放大
背景下进行讨论,既是在报道成就,又是在评价发展。

以小见
大,突出特色,贴近百姓生活的报道,起到了振奋人心,推动
发展的作用。

4.通过策划解读政策信息。

党和政府的政策信息是人民
群众关注的重点内容,如何为群众解读好政策内容是新闻媒
体的基本职责。

政策性报道既要做深做透,又要通俗易懂,体
现服务性,只有这样观众才爱看。

在开展政策性报道中,宁德
电视台对围绕党和政府出台的政策、法规的正面报道进行认
真策划,如在“中央一号文件”的宣讲解读中,通过详细介绍
“免征种粮油农户的农业税”、“实施千万农民饮水工程”、“加
快农村道路工程建设”、“提高农民子女教育水平”、“扩大农
村社会保障覆盖面”等政策措施,使广大农村群众更加深切
地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切之情。

(三)发挥电视媒体的独特宣传优势
电视新闻媒体在开展正面报道中,有自身独特的优势,
发挥这些优势对于提高正面报道引导水平十分重要。

1.权威性高。

地方电视媒体作为地方主要新闻宣传部门
具有很强的权威性,在主动引导社会主流舆论,彰显主流价
值观方面具有独特地位,发挥好这些优势能使电视新闻占据
了先入为主的引导优势。

2.现场感强。

直观性强,形象生动是电视媒体区别广播、
报纸等媒体的另一优势。

声画同步,图文并茂使电视新闻节
目更容易抓住受众,吸引观众。

3.覆盖面广。

电视节目时空跨越度大,面向干家万户,有
着广阔的受众基础。

4.通俗易懂。

对于电视新闻节目,普通百姓不论男女老
少,不论受教育程度如何,都能够看懂、听懂,都能够接受其
中的信息。

电视新闻媒体的这些优势,决定着电视新闻媒体在正面
报道中的巨大作用,利用这些宣传优势开展正面报道,能有
效提升正面报道的引导水平,体现电视新闻媒体的价值。

墨_
【l】党的十八大掇告.2012.
圈王红.关注大众诉求抓好社会热点。

httg.//脚oplenom
cn/G】影22114,206896/;猢970/13294308蛔嫩20t驴11—23.
f3】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公报.2011.
作者简介:
张齐建宁德电视台新闻部主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