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氢化可的松的生产工艺原理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aO + H2O CH3 O OH Ca(OH)2 CH2Ca2+ + 2OHCH2I O I+-I-, Ca2+ OH
+
OH-
O OH
+
CaI2
(2)置换反应(酯化反应) 酯化反应是亲核取代反应,醋酸钾需要在极性溶剂 中解离为钾离子和醋酸根离子,以便醋酸根离子向C21 位作亲核进攻,并置换出碘负离子,因而反应体系中 不能有质子存在,必须用非质子极性溶剂。
O
H Al O (OC3H7-i)2
+
H OAl(OC3H7-i)2
O
③双键位移重排。C-3位上的酮基与C-4位上的活泼氢 烯醇化,二个双键形成共扼体系,当回复为酮基时, 氢加在共扼体系的未端C-6位上,使双键转位到C-4 和C-5之间。
O
H O
O
④异丙醇铝的再生
OAl(OC3H7-i)2
OH HO-C3H7-i (i-C3H7O)3Al
第八章 氢化可的松的生产工艺原理
第一节 概述 氢化可的松(Hydrocortisone) 化学名11,17,21-三羟基孕甾-4-烯-3,20二酮
CH2O CO HO OH
H
O
H
氢化可的松又称皮质醇。主要药理作用: 能影响糖代谢,并具有抗炎、抗病毒、抗休克及抗 过敏作用,临床用途广泛,主要用于肾上腺皮质功能 不足,自身免疫性疾病(如肾病性慢性肾炎、系统性 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变态反应性疾病(如 支气管哮喘、药物性皮炎),以及急性白血病、眼炎 及何杰金氏病,也用于某些严重感染所致的高热综合 治疗。 副作用: 对充血性心力衰竭、糖尿病等患者慎用;对重 症高血压、精神病、消化道溃疡、骨质疏松症忌用。 氢化可的松作为天然皮质激素,疗效确切,在临床上一 直不减其重要作用。
CH3 CO
OO
开环 裂 解
AcO HO
8-2 薯芋 皂素 CH2OH CO HO OH
8-8
O
氢 化可 的 松
这些基团的转化和引入,有的交易进行。如C-3 位的羟基经直接氧化可直接得到酮基,同时还伴有Δ5 双键的转位。C-21上有活泼氢,可通过卤代之后再转 化为羟基;利用Δ16双键存在,开经过环氧化反应转为 C-17位羟基,并且由于甾环的立体效应使得C-17位 羟基刚好为α-构型。最关键一步是C-11 β-羟基的 引入。 由于C-11位周围没有活性功能基团的影响,采用化学 法很困难。应用微生物氧化发完美地解决了这一难题。 黑根霉菌和犁头霉菌:前者专一性的在C-11位引入α 羟基,而后者引入β羟基。 工艺路线
3.反应条件及影响因素 1)由于环氧黄体酮C4C5有双键,对溴氢酸中游离溴的含 量加以限制。 2)在氢解除溴时,为避免分子中其它部分被还原,除采用 上述加吡啶的保护措施外,Raney镍的活性极为重要。 3)反应中生成的溴化氢是活性镍的一种毒化剂,会阻碍反 应进行,加入适量的醋酸铵,既可以中和溴化氢,又 可以和醋酸形成缓冲对,以维持反应体系的pH值的相 对稳定。 4)氢解除溴反应是一个气-固-液三相反应,必须加强搅 拌。 5)Raney镍表面干燥后,遇到空气中的氧即迅速反应,引 起燃烧,应注意安全,一般将Raney镍浸入在水中备用。
+
+
2.工艺过程 将双烯醇酮醋酸酯和甲醇抽入反应罐内,通入氮气, 在搅拌下滴加20%的氢氧化钠液,温度不超过30℃,加毕, 降温到22±2℃, 逐渐加入过氧化氢,控制温度30℃以下, 加毕,保温反应8h,抽样测定双氧水含量在0.5%以下。 环氧物熔点在184℃以上,即为反应终点。静置,析出, 得熔点184~190℃。用焦亚硫酸中和反应液到pH7~8, 加 热至沸,减压回收甲醇,用甲苯萃取,热水洗涤甲苯萃 取液至中性,甲苯层用常压蒸馏带水,直到馏出液澄清 为止,加入环已酮,再蒸馏带水到流出液澄清。加入预 先配制好的异丙醇铝,再加热回流1.5h,冷却到100℃以 下,加入氢氧化钠液,通入水蒸气蒸馏带出甲苯,趁热 滤出粗品,用热水洗涤滤饼到洗液呈中性。干燥滤饼, 用乙醇精制,甩滤,滤饼经颗粒机过筛、粉碎、干燥, 得环氧黄体酮,熔点207~210℃,收率75%。
四、Δ4孕甾烯-17α,21-二醇-3,20-二酮的制备 1.工艺原理 羟基黄体酮经C21位碘代和置换二步反应,引入乙酰氧基制 得Δ4孕甾烯-17α,21-二醇-3,20-二酮醋酸酯。
CH3 O OH I2, CaO CaCl2, CH3OH O O CH2I O OH
(1)碘代反应 碘代反应属于碱催化下的亲电取代反应。C21位上的氢原子 受C20位羰基的影响而活化,在OH-离子作用下,α氢原子易 脱去并与之形成水;碘溶在极性溶剂氯化钙-甲醇溶液中易被 极化成I+-I-,其中I+向C21位发生亲电反应,生成17α-羟基 -21-碘黄体酮。
O OH Br H2, Raney Ni O OH
O
O
2.工艺过程 将含量56%的溴氢酸预冷到15℃加入环氧黄体酮,温度 不超过24~26℃,加毕,反应1.5h,将反应物倾入水中,静置, 过滤,再用水洗涤到中性和无溴离子,得到16β-溴-17α -羟基黄体酮。使其溶于乙醇中,加入冰醋酸及Raney镍, 封闭反应罐,尽量排出罐内空气。然后在1.96×104Pa的压 力下通入氢气,于34~36℃滴加醋酸铵-吡啶溶液,继续反 应直到除尽溴。停止通入氢气,加热到65~68℃保温15min, 过滤,滤液减压浓缩回收乙醇,冷却,加水稀释。析出沉淀, 过滤,用水洗涤滤饼至中性,干燥得17α-羟基黄体酮,熔 点184℃,收率95%。
CH2I O OH KOAc, DMF CH2OAc O OH
O O HBr O OH Br
O O
(2)氢解除溴 这是卤代烃的氢解脱卤反应,氢气被催化剂Raney镍 吸附后,形成原子态氢(H),它很活泼,使C16位上的C -Br键断裂,并生成C-H和HBr达到除溴的目的。在分子 中还存在有其它可被氢化的基团,根据吡啶氮上的未共享 电子对更易被活性镍吸附,因此,加入吡啶,以保护C3位 C20位上的酮基及Δ4双键不被氢化。另外,加入醋酸铵以 除去溴化氢。
OO
CH3 CO
CH3 CO O
CH3 CO O
CH3 CO
OH Br
HO
AcO
HO
O
O
黑根霉菌
CH3 CO OH CH3 CO OH Br CH3 CO O CH3 CO O
CH3 CO OH
O
O
O
HO
O
O
O
O
O
O
CH2I CO OH
O
CH2OAc CO OH
O
O
O CH2OAc NNHCNH2 OH HO
CH2OAc OH
O
NNHCNH2
CH2I CO OH
O
H2NCNHN O
O O
H2NCNHN
HO
CH2OH CO OH
CH2OAc CO OH
O O
犁头霉菌
第三节 生产工艺原理及其过程 以犁头霉菌氧化工艺路线研究生产工艺。 一、Δ5,16-孕甾二烯-3β-醇-20-酮-3-醋酸酯的制备 1.工艺原理 氧化开环,水解,消除等过程 (1)加压消除开环 在薯芋皂素结构中,边链是一个特殊的螺环系统,其 中E、F两环相连,且以螺环缩酮的形式相连,当缩酮 的α位含有活泼氢时,能在酸碱地协同催化下发生消除 而形成双键,其过程如下:
3.反应条件及影响 1)过氧化氢为强氧化剂,极易放出氧气引起爆炸。反应温度 不能超过30℃, 否则易分解。 2)环氧化反应的终点是以测定反应液中过氧化氢的含量和环 氧物的熔点为依据。 3)环氧化反应是在碱性介质中进行的,应控制碱浓度的大小。 4)Oppenauer氧化为可逆反应,可增加环已酮的配料比,使 反应向正方向移动。 5)Oppenauer氧化反应应在无水条件下操作,否则异丙醇铝 遇水分解。与碱也分解。 6)反应结束后应破坏异丙醇铝和除去铝盐。
OO
OO
H
HO HO
H 8-3 剑 麻 皂素
8-2 薯芋 皂素
O
OO
HO
HO
H 8-4 番 麻 皂素 8-5 豆甾 醇
HO
HO
8-6
β -谷甾 醇
8-7
胆甾 醇
薯芋皂素立体构型与氢化可的松的一致,A环带有 羟基,B环带有双键,易于转化为Δ4-3-酮的活性结构, 合成工艺相当成熟。我国主要以薯芋皂素为半合成原 料。剑麻皂素和番麻皂素的资源在我国也很丰富,但 尚未得到充分利用。 比较薯芋皂素与氢化可的松的化学结构,可知必须 去掉薯芋皂素中的E、F环,而薯芋皂素经开环裂解去 掉E、F环后,可得到关键中间体-双烯醇酮醋酸酯 (8-8)。从8-8到氢化可的松,除将C-3羟基转化为 酮基,C-5,6双键移到C-4,5位,还需引入三个特定 的羟基。
3.反应条件及影响因素 氧化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物料需冷却到5 ℃以下;投入氧化剂后, 罐内温度可上升到90-100 ℃,如继续升温会出现溢料。注意控制温 度。 在精制用的乙醇母液中,含有少量的乙酰皂素和双烯醇酮醋酸酯, 可用皂化-萃取法回收套用。 二、16α-17α-环氧黄体酮的制备 1.工艺原理 (1)环氧化反应 在双烯醇酮醋酸酯的分子中,Δ16和C-20的羰基构成一个α,β- 不饱和酮的共扼体系,因此,这里的环氧化反应必须用亲核环氧 化试剂。即用碱性双氧水以选择性的环氧化Δ16。而分子中孤立双 键 它不受碱性双氧水的作用。
第二节 合成路线及其选择 全合成需要30多步化学反应,工艺工程复杂,总收率太 低,无工业化生产价值。 目前国内外制备氢化可的松都采用半合成方法。 甾体药物半合成的起始原料都是甾醇的衍生物。如 从薯芋科植物得到薯芋皂素,从剑麻中得到剑麻皂素, 从龙舌竺中得到番麻皂素,从油脂废气物中获得豆甾 醇和β-谷甾醇,从羊毛脂中得到胆甾醇。这些都可以 作为合成甾体药物半合成原料。 60%的甾体药物的生产原料是薯芋皂素,近年来, 由于薯芋皂素资源迅速减少,以及C-17边链微生物氧 化降解成功,国外以豆甾醇、 β-谷甾醇作原料的比例 已上升。
O O
O
O O ((CH3)2CHO)3Al OH
+
HO HO
+
①烷氧基的交换
(i-C3H7O)3Al
+
HO (i-C2H7O)2AlO
+
i-C3H7OH
②氧化-阴离子转移。环已酮羰基上的氧原子的未共享电子对 进入铝原子的空轨道,而羰基碳原子则作为阴氢的受体,接 受甾体C-3上阴氢离子进攻;整个反应在空间上形成一个 六元环的过渡态。随着电子的转移,C-3上的氧原子与铝 原子断键,氢原子带着一对成键电子对以阴氢的形式转移到 环已酮,C-3就形成酮基。
O
O O
AcO
HO
HOOH
OH-
HOO- + H2O
O
δ
+ -O-OH
O O OH
O O
+
OH-
(2)Oppenauer 氧化 该反应是将C-3羟基氧化为酮基。在环氧化物分子结构 中,C-3羟基为仲醇;Oppenauer氧化反应能选择性的氧化 为酮,而不影响分子结构中其它易被氧化的部分 。它的氧化 剂为环已酮,催化剂为异丙醇铝。
三、17α-羟基黄体酮的制备 1.工艺原理 (1)上溴开环反应 环氧化合物(8-10)在酸性条件下极不稳定,很易开环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成反式双竖键的邻位溴化醇,因在酸性条件下环氧基的氧 原子先质子化,溴负离子从环氧环的背面(β面)进攻; 由于C17位上有乙酰基边链的位阻影响,溴负离子只能进 攻C16位上,使环氧破裂,生成16β-溴-17 α羟基的反式 加成物。
H
O A+
O
BH O
O
HO
OAc
O
HO
O
AcO
(2)氧化开环 氧化开环指Δ20双键被氧化断链打开E环,氧化剂是 铬酸。
OAc
O
O CO
OAc
O
AcO
(3)水解-1,4-消除 在酸性质子的作用下,C-20酮发生烯醇化,当其回复为 酮时,则发生1,4消除。
O
O OC R H2O, HOAc
OH O OC R
AcO AcO
O AcO-
AcO
2.工艺过程 将薯芋皂素、醋酐、冰醋酸投入反应罐中,然后抽真 空以排出空气。当加热至125℃时开启压缩空气,是罐 内压力为3.9~4.9×105Pa,温度为195~200 ℃,关掉压力 阀,反应50min,反应毕,冷却,加入冰醋酸,用冰盐 水冷却至5 ℃以下,投入预先配置的氧化剂,反应罐内 温度急剧上升,在60~70 ℃保温反应20min,加热到 90~95 ℃, 常压蒸馏回收醋酸,再改减压回收醋酸到一 定体积,冷却后,加水稀释。用环已烷提取,分出水 层;有机萃取液减压浓缩至干,加适量乙醇,再减压 蒸馏带尽环已烷,再用乙醇重结晶,甩滤,用乙醇洗 涤,干燥,得到双烯醇酮醋酸酯。
+
OH-
O OH
+
CaI2
(2)置换反应(酯化反应) 酯化反应是亲核取代反应,醋酸钾需要在极性溶剂 中解离为钾离子和醋酸根离子,以便醋酸根离子向C21 位作亲核进攻,并置换出碘负离子,因而反应体系中 不能有质子存在,必须用非质子极性溶剂。
O
H Al O (OC3H7-i)2
+
H OAl(OC3H7-i)2
O
③双键位移重排。C-3位上的酮基与C-4位上的活泼氢 烯醇化,二个双键形成共扼体系,当回复为酮基时, 氢加在共扼体系的未端C-6位上,使双键转位到C-4 和C-5之间。
O
H O
O
④异丙醇铝的再生
OAl(OC3H7-i)2
OH HO-C3H7-i (i-C3H7O)3Al
第八章 氢化可的松的生产工艺原理
第一节 概述 氢化可的松(Hydrocortisone) 化学名11,17,21-三羟基孕甾-4-烯-3,20二酮
CH2O CO HO OH
H
O
H
氢化可的松又称皮质醇。主要药理作用: 能影响糖代谢,并具有抗炎、抗病毒、抗休克及抗 过敏作用,临床用途广泛,主要用于肾上腺皮质功能 不足,自身免疫性疾病(如肾病性慢性肾炎、系统性 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变态反应性疾病(如 支气管哮喘、药物性皮炎),以及急性白血病、眼炎 及何杰金氏病,也用于某些严重感染所致的高热综合 治疗。 副作用: 对充血性心力衰竭、糖尿病等患者慎用;对重 症高血压、精神病、消化道溃疡、骨质疏松症忌用。 氢化可的松作为天然皮质激素,疗效确切,在临床上一 直不减其重要作用。
CH3 CO
OO
开环 裂 解
AcO HO
8-2 薯芋 皂素 CH2OH CO HO OH
8-8
O
氢 化可 的 松
这些基团的转化和引入,有的交易进行。如C-3 位的羟基经直接氧化可直接得到酮基,同时还伴有Δ5 双键的转位。C-21上有活泼氢,可通过卤代之后再转 化为羟基;利用Δ16双键存在,开经过环氧化反应转为 C-17位羟基,并且由于甾环的立体效应使得C-17位 羟基刚好为α-构型。最关键一步是C-11 β-羟基的 引入。 由于C-11位周围没有活性功能基团的影响,采用化学 法很困难。应用微生物氧化发完美地解决了这一难题。 黑根霉菌和犁头霉菌:前者专一性的在C-11位引入α 羟基,而后者引入β羟基。 工艺路线
3.反应条件及影响因素 1)由于环氧黄体酮C4C5有双键,对溴氢酸中游离溴的含 量加以限制。 2)在氢解除溴时,为避免分子中其它部分被还原,除采用 上述加吡啶的保护措施外,Raney镍的活性极为重要。 3)反应中生成的溴化氢是活性镍的一种毒化剂,会阻碍反 应进行,加入适量的醋酸铵,既可以中和溴化氢,又 可以和醋酸形成缓冲对,以维持反应体系的pH值的相 对稳定。 4)氢解除溴反应是一个气-固-液三相反应,必须加强搅 拌。 5)Raney镍表面干燥后,遇到空气中的氧即迅速反应,引 起燃烧,应注意安全,一般将Raney镍浸入在水中备用。
+
+
2.工艺过程 将双烯醇酮醋酸酯和甲醇抽入反应罐内,通入氮气, 在搅拌下滴加20%的氢氧化钠液,温度不超过30℃,加毕, 降温到22±2℃, 逐渐加入过氧化氢,控制温度30℃以下, 加毕,保温反应8h,抽样测定双氧水含量在0.5%以下。 环氧物熔点在184℃以上,即为反应终点。静置,析出, 得熔点184~190℃。用焦亚硫酸中和反应液到pH7~8, 加 热至沸,减压回收甲醇,用甲苯萃取,热水洗涤甲苯萃 取液至中性,甲苯层用常压蒸馏带水,直到馏出液澄清 为止,加入环已酮,再蒸馏带水到流出液澄清。加入预 先配制好的异丙醇铝,再加热回流1.5h,冷却到100℃以 下,加入氢氧化钠液,通入水蒸气蒸馏带出甲苯,趁热 滤出粗品,用热水洗涤滤饼到洗液呈中性。干燥滤饼, 用乙醇精制,甩滤,滤饼经颗粒机过筛、粉碎、干燥, 得环氧黄体酮,熔点207~210℃,收率75%。
四、Δ4孕甾烯-17α,21-二醇-3,20-二酮的制备 1.工艺原理 羟基黄体酮经C21位碘代和置换二步反应,引入乙酰氧基制 得Δ4孕甾烯-17α,21-二醇-3,20-二酮醋酸酯。
CH3 O OH I2, CaO CaCl2, CH3OH O O CH2I O OH
(1)碘代反应 碘代反应属于碱催化下的亲电取代反应。C21位上的氢原子 受C20位羰基的影响而活化,在OH-离子作用下,α氢原子易 脱去并与之形成水;碘溶在极性溶剂氯化钙-甲醇溶液中易被 极化成I+-I-,其中I+向C21位发生亲电反应,生成17α-羟基 -21-碘黄体酮。
O OH Br H2, Raney Ni O OH
O
O
2.工艺过程 将含量56%的溴氢酸预冷到15℃加入环氧黄体酮,温度 不超过24~26℃,加毕,反应1.5h,将反应物倾入水中,静置, 过滤,再用水洗涤到中性和无溴离子,得到16β-溴-17α -羟基黄体酮。使其溶于乙醇中,加入冰醋酸及Raney镍, 封闭反应罐,尽量排出罐内空气。然后在1.96×104Pa的压 力下通入氢气,于34~36℃滴加醋酸铵-吡啶溶液,继续反 应直到除尽溴。停止通入氢气,加热到65~68℃保温15min, 过滤,滤液减压浓缩回收乙醇,冷却,加水稀释。析出沉淀, 过滤,用水洗涤滤饼至中性,干燥得17α-羟基黄体酮,熔 点184℃,收率95%。
CH2I O OH KOAc, DMF CH2OAc O OH
O O HBr O OH Br
O O
(2)氢解除溴 这是卤代烃的氢解脱卤反应,氢气被催化剂Raney镍 吸附后,形成原子态氢(H),它很活泼,使C16位上的C -Br键断裂,并生成C-H和HBr达到除溴的目的。在分子 中还存在有其它可被氢化的基团,根据吡啶氮上的未共享 电子对更易被活性镍吸附,因此,加入吡啶,以保护C3位 C20位上的酮基及Δ4双键不被氢化。另外,加入醋酸铵以 除去溴化氢。
OO
CH3 CO
CH3 CO O
CH3 CO O
CH3 CO
OH Br
HO
AcO
HO
O
O
黑根霉菌
CH3 CO OH CH3 CO OH Br CH3 CO O CH3 CO O
CH3 CO OH
O
O
O
HO
O
O
O
O
O
O
CH2I CO OH
O
CH2OAc CO OH
O
O
O CH2OAc NNHCNH2 OH HO
CH2OAc OH
O
NNHCNH2
CH2I CO OH
O
H2NCNHN O
O O
H2NCNHN
HO
CH2OH CO OH
CH2OAc CO OH
O O
犁头霉菌
第三节 生产工艺原理及其过程 以犁头霉菌氧化工艺路线研究生产工艺。 一、Δ5,16-孕甾二烯-3β-醇-20-酮-3-醋酸酯的制备 1.工艺原理 氧化开环,水解,消除等过程 (1)加压消除开环 在薯芋皂素结构中,边链是一个特殊的螺环系统,其 中E、F两环相连,且以螺环缩酮的形式相连,当缩酮 的α位含有活泼氢时,能在酸碱地协同催化下发生消除 而形成双键,其过程如下:
3.反应条件及影响 1)过氧化氢为强氧化剂,极易放出氧气引起爆炸。反应温度 不能超过30℃, 否则易分解。 2)环氧化反应的终点是以测定反应液中过氧化氢的含量和环 氧物的熔点为依据。 3)环氧化反应是在碱性介质中进行的,应控制碱浓度的大小。 4)Oppenauer氧化为可逆反应,可增加环已酮的配料比,使 反应向正方向移动。 5)Oppenauer氧化反应应在无水条件下操作,否则异丙醇铝 遇水分解。与碱也分解。 6)反应结束后应破坏异丙醇铝和除去铝盐。
OO
OO
H
HO HO
H 8-3 剑 麻 皂素
8-2 薯芋 皂素
O
OO
HO
HO
H 8-4 番 麻 皂素 8-5 豆甾 醇
HO
HO
8-6
β -谷甾 醇
8-7
胆甾 醇
薯芋皂素立体构型与氢化可的松的一致,A环带有 羟基,B环带有双键,易于转化为Δ4-3-酮的活性结构, 合成工艺相当成熟。我国主要以薯芋皂素为半合成原 料。剑麻皂素和番麻皂素的资源在我国也很丰富,但 尚未得到充分利用。 比较薯芋皂素与氢化可的松的化学结构,可知必须 去掉薯芋皂素中的E、F环,而薯芋皂素经开环裂解去 掉E、F环后,可得到关键中间体-双烯醇酮醋酸酯 (8-8)。从8-8到氢化可的松,除将C-3羟基转化为 酮基,C-5,6双键移到C-4,5位,还需引入三个特定 的羟基。
3.反应条件及影响因素 氧化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物料需冷却到5 ℃以下;投入氧化剂后, 罐内温度可上升到90-100 ℃,如继续升温会出现溢料。注意控制温 度。 在精制用的乙醇母液中,含有少量的乙酰皂素和双烯醇酮醋酸酯, 可用皂化-萃取法回收套用。 二、16α-17α-环氧黄体酮的制备 1.工艺原理 (1)环氧化反应 在双烯醇酮醋酸酯的分子中,Δ16和C-20的羰基构成一个α,β- 不饱和酮的共扼体系,因此,这里的环氧化反应必须用亲核环氧 化试剂。即用碱性双氧水以选择性的环氧化Δ16。而分子中孤立双 键 它不受碱性双氧水的作用。
第二节 合成路线及其选择 全合成需要30多步化学反应,工艺工程复杂,总收率太 低,无工业化生产价值。 目前国内外制备氢化可的松都采用半合成方法。 甾体药物半合成的起始原料都是甾醇的衍生物。如 从薯芋科植物得到薯芋皂素,从剑麻中得到剑麻皂素, 从龙舌竺中得到番麻皂素,从油脂废气物中获得豆甾 醇和β-谷甾醇,从羊毛脂中得到胆甾醇。这些都可以 作为合成甾体药物半合成原料。 60%的甾体药物的生产原料是薯芋皂素,近年来, 由于薯芋皂素资源迅速减少,以及C-17边链微生物氧 化降解成功,国外以豆甾醇、 β-谷甾醇作原料的比例 已上升。
O O
O
O O ((CH3)2CHO)3Al OH
+
HO HO
+
①烷氧基的交换
(i-C3H7O)3Al
+
HO (i-C2H7O)2AlO
+
i-C3H7OH
②氧化-阴离子转移。环已酮羰基上的氧原子的未共享电子对 进入铝原子的空轨道,而羰基碳原子则作为阴氢的受体,接 受甾体C-3上阴氢离子进攻;整个反应在空间上形成一个 六元环的过渡态。随着电子的转移,C-3上的氧原子与铝 原子断键,氢原子带着一对成键电子对以阴氢的形式转移到 环已酮,C-3就形成酮基。
O
O O
AcO
HO
HOOH
OH-
HOO- + H2O
O
δ
+ -O-OH
O O OH
O O
+
OH-
(2)Oppenauer 氧化 该反应是将C-3羟基氧化为酮基。在环氧化物分子结构 中,C-3羟基为仲醇;Oppenauer氧化反应能选择性的氧化 为酮,而不影响分子结构中其它易被氧化的部分 。它的氧化 剂为环已酮,催化剂为异丙醇铝。
三、17α-羟基黄体酮的制备 1.工艺原理 (1)上溴开环反应 环氧化合物(8-10)在酸性条件下极不稳定,很易开环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成反式双竖键的邻位溴化醇,因在酸性条件下环氧基的氧 原子先质子化,溴负离子从环氧环的背面(β面)进攻; 由于C17位上有乙酰基边链的位阻影响,溴负离子只能进 攻C16位上,使环氧破裂,生成16β-溴-17 α羟基的反式 加成物。
H
O A+
O
BH O
O
HO
OAc
O
HO
O
AcO
(2)氧化开环 氧化开环指Δ20双键被氧化断链打开E环,氧化剂是 铬酸。
OAc
O
O CO
OAc
O
AcO
(3)水解-1,4-消除 在酸性质子的作用下,C-20酮发生烯醇化,当其回复为 酮时,则发生1,4消除。
O
O OC R H2O, HOAc
OH O OC R
AcO AcO
O AcO-
AcO
2.工艺过程 将薯芋皂素、醋酐、冰醋酸投入反应罐中,然后抽真 空以排出空气。当加热至125℃时开启压缩空气,是罐 内压力为3.9~4.9×105Pa,温度为195~200 ℃,关掉压力 阀,反应50min,反应毕,冷却,加入冰醋酸,用冰盐 水冷却至5 ℃以下,投入预先配置的氧化剂,反应罐内 温度急剧上升,在60~70 ℃保温反应20min,加热到 90~95 ℃, 常压蒸馏回收醋酸,再改减压回收醋酸到一 定体积,冷却后,加水稀释。用环已烷提取,分出水 层;有机萃取液减压浓缩至干,加适量乙醇,再减压 蒸馏带尽环已烷,再用乙醇重结晶,甩滤,用乙醇洗 涤,干燥,得到双烯醇酮醋酸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