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探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筆為皋韦列况
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探究
□金海龙
摘要:美术是推动学生各项素养全面发展的重要学科,而美术自身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思维能力。

美术学科的教学内容并不需要局限于教材,教师积极拓展教学内容,不仅能有效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接触更多的美术知识,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逐渐成为各学科的重要教学目标,这对于学生的终身发展而言具有积极的意义。

基于此,该文分析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高中美术美术鉴赏核心素养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各阶段教育的教学目标产生了变化。

在以往的教育模式下,部分教师通常会将完成教材内容和提升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但这显然和教育的主旨存在偏差,在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方面难以发挥明显的效果。

在现代教育理念下,高中美术教师需要充分践行生本理念,对美术鉴赏教学予以足够的重视,在美术鉴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作铺垫。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美术教师需要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探索契合学生发展状况的教学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成效。

一、高中美术鉴赏教学面临的问题
1对于美术鉴赏教学重视不足
在以往的教育模式下,部分高中对于美术教学的重视程度不足,部分学校甚至存在美术课程缺失的问题。

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虽然这一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但部分高中也存在教学模式任务化的问题。

同时,部分学校由于高考的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美术教学的重要性,缩减了美术课程的课时。

这导致学生的美术鉴赏需求难以得到较好的满足,部分学生的美术知识匮乏。

久而久之,部分学生对美术学习失去了兴趣。

2.部分学生的学习思想较为消极
在高中阶段,部分学生在参与美术教学时表现得较为消极,对美术教学并没有较高的热情,进而对美术鉴赏教学的认知也存在偏差。

在实际教学中,一些学生不了解美术知识,也没能了解美术学科的特点和作用。

高中生往往已经具有较为完善的自我意识,能够归纳所学知识,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但学生仅通过这种方式了解美术理论知识,可能会对知识的理解存在偏差,影响学习效率。

这也提升了美术教师的教学难度,以致教学难以获得预期的效果。

在这一背景下,学生对于美术理论的理解可能各不相同。

这给学生美术鉴赏能力与核心素养的培养带来了不利影响。

部分教师在美术鉴赏教学方法上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其多选择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但是这种方式往往不够灵活,长此以往,可能会让学生的学习思维固化,这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也是不利的。

3.教学模式固化
在以往的美术教学模式下,一些教学流程和方法往往已经被固化。

女P,部分教师教授的经典美术作品或相关的美术知识,在教学方法和流程上基本一致。

这种教学模式 导致美术教学固化,即教师先通过问题引出课题,让学生思考,之后为学生讲解知识点,在学生了解知识点后回归问题或引出其他美术作品,最后讲述知识点。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在经历多次流程一致、方法大体相同的美术教学后往往会觉得枯燥乏味,同时可能出现思维固化的问题,在面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时一味追求标准答案。

美术鉴赏往往具有较为明显的个体化特质,人们的思维方式、思考角度、思想深度不同,对于同一幅作品的看法往往会存在差异。

这实际上也是学生的个体化特征和思维灵活性的体现。

而在以往注重标准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个体化特征和思维灵活性受到了影响。

这不仅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而
168
教学心得ART EDUCATION RESEARCH
且会影响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发展C1]o
二、在高中美术鉴赏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1.将学生的兴趣作为核心素养渗透的着手点
高中阶段的学生往往具有较大的学业压力,多数学生会将大量学习时间用于文化理论课程学习。

部分高中对美术课程的重视程度不足,存在美术课程缺失的问题,导致美术鉴赏教学难以顺利开展。

若想解决这一问题,教师不仅要积极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而且要结合美术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学习特征、兴趣爱好、学习需求等因素,设计更为灵活的美术鉴赏课堂教学。

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总结经验,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保证学生核心素养培养 的整体成效。

女P,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述齐白石“假白菜换真白菜”的故事,通过这一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进而提出问题:"齐白石擅长画虾,还有哪些名家擅长什么绘画题材?”通过话题的引入,教师为学生拓展相关知识,如,张善子擅长画虎,徐悲鸿擅长画马,等等。

之后,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展示一些名家作品,让学生鉴赏。

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的探索欲望能够被激发。

在探索欲和兴趣的驱使下,学生会更加积极地参与美术鉴赏活动,踊跃表达自己的见解。

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具有积极的意义叫
2.构建和谐轻松的教学氛围
教学氛围对于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思维行动都具有一定的引导效果,因此,良好的教学氛围能够有效提高美术鉴赏教学的效率。

基于此,教师若想进一步提升美术鉴赏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效果,就需要为学生创设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改善学生的心理状态,让学生主动参与美术鉴赏。

如P,在鉴赏《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灵活的方式为学生创设教学氛围。

在教学氛围中,情感氛围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引导力。

因此,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歌曲《黄河号子》,通过美术作品与音乐的结合,激发学生的情感,再让学生以带有情感的思维鉴赏《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画作,获得情感上的共鸣,让学生深入了解纤夫的艰苦,从情感层面鉴赏作品。

这样可进一步拓展学生美术鉴赏的深度,也让学生从美术鉴赏过程中获得更为具体、全面的审美体验。

通过这种学生与美术作品之间的情感共鸣,教师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进一步提高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效果[3]o
3.灵活引入其他学科,增强美术鉴赏的艺术性
新课程改革对于高中美术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美术属于人文学科,因此,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入其他人文学科领域的相关知识与内容,或者引入传统文化元素,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美术鉴赏的价值。

这种引入有利于实践教学与合作教学的开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探索、创新,提高学生的综合知识水平。

而在引入其他学科的内容时,教师需要具备较为充足的知识,需要对引入的学科内容有深入的了解,确保引入的内容与美术鉴赏内容具有较高的契合度,这样才能保证教学内容融合的有效性。

如P,在带领学生鉴赏《丛竹图》时,教师可以引入与竹有关的古诗词,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郑燮的《丛竹图》,辅以悠扬的音乐,将美术鉴赏教学变得更具古典文学韵味和艺术性,让学生在鉴赏过程中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这种方式不仅实现了美术鉴赏的进一步拓展,而且能让学生对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有更为深入的理解,从而实现核心素养的提高。

在引入其他学科的知识时,教师还可以根据美术作品的历史背景引出相关历史故事,或根据美术作品的具体内容寻找相关的文章让学生阅读等。

4.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引进民间美术作品
近年来,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教育领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在美术鉴赏教学中,教师可以积极引进信息技术,通过信息技术拓展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形式。

艺术与生活具有较为明显的联系,而高中阶段的学生学习节奏较快,部分学生对于生活的关注度相对较低。

基于此,教师可以在美术鉴赏教学中为学生设计灵活的教学形式,并通过信息技术寻找与学生生活相关的美术元素,让学生在对美术产生兴趣的同时感受到美术的实际价值。

如P,在《人间生活》一课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一些纪录片或影视作品,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对美术产生新的认知。

教师也可以选择一些少数民族服饰、民间手工作品、年画、皮影等展示给学生,这些都能够体现生活中蕴藏的民 间美术元素。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

如P,教师在为学生展示《清明上河图》时,可以通过PPT为学生展示《清明上河图》中的各种细节,让学生在感受画家精湛画功的同时,感受宋朝的民俗文化讥
结语
目前,部分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存在一些问题。

若想解决这些问题,教师需要不断努力,积极探索,总结以往的教学经验,转变教学理念,合理应用信息技术,推动美术鉴赏 教学不断深化,进而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有利条件,推动美术鉴赏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3]郭海岩,郭晓东.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策略分析J.美术教育研究,2019(4):74—75.
[2]陈晓州.论高中美术鉴赏中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课堂实践3]美术教育研究,2019(8):156—157.
3]谈建勇.在高中美术鉴赏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3]中国农村教育,2019(11):102.
3]谢念群.如何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3]西部素质教育,2018,4(15):60—61.
(作者单位:甘肃康乐县康乐中学)
编辑缪健
16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