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酞普兰与老年抑郁的治疗-WK修稿-1227

合集下载

认知行为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效果

认知行为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效果

认知行为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效果1. 引言1.1 抑郁症的患者数量逐年增加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大和生活节奏的加快,抑郁症患者的数量逐年增加。

据统计,全球有超过3.25亿人患有抑郁症,其中中国是世界上抑郁症患病率最高的国家之一。

抑郁症不仅给患者本身带来了巨大的身心困扰,也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了沉重的负担。

抑郁症患者常常感到无助、消极、沮丧,严重时甚至会有自杀的倾向。

抑郁症的高发对社会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需要医学界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来加以解决。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作为治疗抑郁症的一种选择,其有效性已经被广泛认可。

通过对抑郁症患者的治疗,可以帮助他们重建自信、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提高生活质量,减少疾病给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

认真研究抑郁症的治疗方法,提高治疗效果,对于缓解抑郁症患者的痛苦,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1.2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作为治疗抑郁症的选择草酸艾司西酞普兰作为治疗抑郁症的选择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话题。

随着抑郁症患者数量逐年增加,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变得尤为重要。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是一种选择性素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通过增加大脑中的素5-羟色胺水平,从而改善患者的情绪和心理状态。

与传统的抗抑郁药物相比,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的副作用更少,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也相对较小。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已成为治疗抑郁症的首选之一。

除了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本身的疗效,其与认知行为疗法的联合应用也备受关注。

认知行为疗法通过改变患者的消极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自我认知和行为方式。

与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的药物治疗相结合,可以有效地提高治疗的效果,更好地预防抑郁症的复发。

对于抑郁症患者而言,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及其与认知行为疗法的联合应用是一种值得考虑的治疗选择。

2. 正文2.1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的作用机制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是一种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也被称为SSRI。

它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增加5-羟色胺在神经元间隙中的浓度,从而增加神经元之间的传导。

西酞普兰

西酞普兰

西酞普兰西酞普兰是一种新型的SSRIs(选择性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是一类新型抗抑郁药物),其相对选择性在同类药物中最高。

体外研究显示,西酞普兰能有效抑制5-HT的再摄取,对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再摄取作用很小,对乙酰胆碱、组织胺、γ-氨基丁酸(GABA)、毒菌碱、阿片类和苯二氮(艹卓)类受体的影响很小甚至无影响。

西酞普兰对内源性和非内源性抑郁患者同样有效,且不影响患者的心脏传导系统和血压,不损害认知功能及精神运动,也不增强乙醇导致的抑郁作用,对血液、肝及肾等也不产生影响,特别适用于长期治疗。

西酞普兰和它的去甲基代谢产物以消旋酸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药理学研究证实,西酞普兰的S-对映体(Escitalopram)是消旋酸西酞普兰产生5-HT再摄取抑制作用的原因。

Escitalopram及其主要代谢产物S-去甲基西酞普兰在体内对5-HT再摄取的抑制作用分别是其反相物的167倍和6.6倍。

适用病症重症抑郁症(MDD)重症抑郁症主要表现显著或持久的情绪低落或躁动情绪(至少持续2周),主要包括以下症状:情绪低落、兴趣减少、体重或食欲明显变化、失眠或嗜睡、精神运动兴奋或迟缓、过度疲劳、内疚或自卑感、思维迟缓或注意力不集中、自杀企图或念头。

广泛性焦虑(GAD)表现为过度的焦虑和烦恼,至少持续6个月。

主要有以下症状:烦躁不安、易疲劳、注意力不集中、兴奋、肌肉紧张和睡眠障碍。

临床应用研究西酞普兰主要用于抑郁性精神障碍(内源性及非内源性抑郁)、抑郁症及焦虑症的常规治疗。

涵盖了5000多例患者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已经证实,西酞普兰可以有效地缓解抑郁症状。

病例数为977例的三项短期(4~6周)安慰剂对照研究发现,西酞普兰治疗组的症状较安慰剂组改善明显(P<0.05),此研究对象为严重抑郁症的成年患者及伴有或不伴有痴呆症状的老年抑郁症患者。

因此,西酞普兰对不同年龄、不同病情严重程度的患者均有效。

在与三环类或四环类抗抑郁剂的对照研究中,西酞普兰显示出同等的疗效,而抗胆碱副作用罕见。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使用说明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使用说明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用法用量】口服,可以与食物同服。

用量:1.抑郁症每日1次。

常用剂量为每日10mg,根据患者的个体反应,每日最大剂量可以增加至20mg。

通常2~4周即可获得抗抑郁疗效。

症状缓解后,应持续治疗至少6个月以巩固疗效。

2.伴有或不伴有广场恐怖症的惊恐障碍每日1次。

建议起始剂量为每日5mg,持续一周后增加至每日10mg。

根据患者的个体反应,剂量还可以继续增加至最大剂量每日20mg。

治疗约3个月可取得最佳疗效。

疗程一般持续数月。

3.老年患者(>65岁)推荐以上述常规起始剂量的半量(5mg)开始治疗,每日最大剂量不应超过10mg。

4.儿童和青少年(本品不适用于儿童和18岁以下的青少年。

5.肾功能降低者轻中度肾功能降低者不需要调整剂量,严重肾功能降低的患者(CLCR6.肝脏功能降低者建议起始剂量每日5mg,持续治疗2周。

根据患者的个体反应,剂量可以增加至每日10mg。

建议对肝功能严重降低的患者需注意并进行特别谨慎的增加剂量。

7.细胞色素P4502C19(CYP2C19)慢代谢者对于已知是CYP2C19慢代谢的患者,建议起始剂量每日5mg,持续治疗2周,根据患者的个体反应,可将剂量增加至每日10mg。

8.停药应避免突然停药。

需要停止本品治疗时,应该在1~2周内逐渐减少剂量,以避免出现停药症状。

每日20mg以上剂量的安全性还未得到证实。

【注意事项】1.停止治疗时观察到的停药反应停止治疗时通常会出现停药反应,尤其在突然停药时。

临床试验中,治疗停止时观察到不良事件的患者,本品治疗组约为25%,安慰剂组约为15%。

发生停药反应的风险可能取决于很多因素:包括治疗持续时间和剂量、剂量降低的速度。

头晕、感觉障碍(包括感觉异常和电休克感觉)、睡眠障碍(包括失眠和恶梦)、激越或焦虑、恶心和/或呕吐、震颤、混乱、出汗、头痛、腹泻、心悸、情绪不稳、易怒和视觉障碍是最常见报告的反应。

通常,这些症状是轻至中度的,然而,在某些患者中,可能是重度的。

四大抑郁症治疗药物,轻松应对

四大抑郁症治疗药物,轻松应对

四大抑郁症治疗药物,轻松应对抑郁症是一种以情绪低落、丧失愉悦感为主要特征,并且伴有认知、行为症状,显著影响功能的神经障碍。

一旦确诊为抑郁症之后,需要及时干预。

然而有些人及时经过心理医生或者自我调节后,效果仍然较差,这个时候就需要借助于药物来解决。

今天就介绍抑郁症治疗的四大西药物。

一、艾司西酞普兰艾司西酞普兰为新型抗抑郁药物,主要通过选择性抑制5-羟色胺再摄取而发挥抗抑郁的作用。

该药物服用时推荐剂量为一天一次,一次10-20毫克。

建议晨起早饭后服用,也可以与食物同时服用。

该药物对于同时合并有焦虑症的抑郁症患者治疗效果较好,疗效和耐受性相对更为平衡。

安全性方面,常见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消化不良、腹泻、出汗等。

二、氟西汀氟西汀为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是抑郁症的一线治疗药物。

该药物服用时推荐剂量为一天一次,一次20-40毫克,晨起饭后服用效果最佳。

该药物对食欲影响较小,而且很少引起体重增加。

但使用过程中仍然会引起出汗、焦虑、头痛、失眠等不良反应。

三、米氮平米氮平也是临床常用的抗抑郁药物,该药物能够同时增加去加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的释放而具有独特的抗抑郁作用。

除此之外,该药物具有明显的改善焦虑和失眠的作用。

服用时一天一次,一次15-45毫克,可随水吞服,不要咀嚼。

该药物胃肠道副作用小,对性功能影响小。

四、阿米替林阿米替林为三环类抗抑郁药,主要对伴有焦虑的抑郁症具有明显的效果,使用时一天服用一次,一次50-250毫克。

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引起心律失常,体位性低血压,口干等不良反应。

抗抑郁药使用过程中,有以下三大注意事项:1.多数抗抑郁药物起效较慢,一般改善核心症状如情绪低落,需要2-4周,所以,患者要坚持规律服用。

2.服药初期的口干、恶心尽量适应一下。

3.治疗要足量足疗程。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加心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并发抑郁症的疗效分析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加心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并发抑郁症的疗效分析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加心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并发抑郁症的疗效分析目的观察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加心理干预治疗老年冠心病并发抑郁症患者的效果。

方法冠心病伴发抑郁障碍患者54例,将其分为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24例)。

治疗组给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和心理干预,起始剂量5 mg/d,最高日剂量为20 mg,总疗程为6周;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

治疗6周评定疗效,同时观察不良反应。

结果治疗组患者6周后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抑郁情绪改善程度和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下降程度、临床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 2周。

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心境障碍(抑郁发作)诊断标准。

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项版本)[3]评分>17分定为冠心病并发抑郁症。

且近2周来未使用过任何抗抑郁药、抗焦虑药及抗精神病药。

排外脑血管及严重呼吸系统疾病和语言沟通障碍、意识障碍者,且肝、肾功能正常。

将54例分成两组,治疗组30例,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65~80岁,平均(69.6±4.2)岁;对照组24例,其中男14例,女10例,年龄66~81岁,平均(68.8±5.3)岁。

两组在年龄、性别、抑郁程度、合并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给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四川科伦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国药准字H20080788)治疗,同时予以心理干预。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起始剂量5 mg/d,于早饭后口服,如疗效不佳,于治疗2 周或3周末适当增加日剂量,最高日剂量为20 mg,总疗程为6周。

心理干预措施:①通过具体的分析和解释,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消除顾虑和悲观失望,增加自信心;②对患者诉说各种症状要倾听,取得患者的信任与合作;③对症状改善者要及时予以鼓励,消除负性情绪,引导患者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④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⑤与家庭成员共同关心患者,帮助其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

西酞普兰联合安非他酮对老年抑郁症患者的疗效观察

西酞普兰联合安非他酮对老年抑郁症患者的疗效观察

西酞普兰联合安非他酮对老年抑郁症患者的疗效观察徐丹【摘要】目的研究西酞普兰联合安非他酮对老年抑郁症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12-2014-12在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治疗的48名老年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4例,对照组采用西酞普兰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西酞普兰联合安非他酮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12周.对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4、8、12周采用HAMD-17抑郁量表,TESS副反应量表,BSI焦虑量表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经HAMD-17抑郁量表得分统计学分析显示:观察组患者症状得到明显缓解,对照组患者症状也得到缓解,但HAMD-17抑郁量表得分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ESS副反应量表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的TESS分值显示呈下降趋势,但观察组患者由于联合用药,会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从统计学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对联合药物治疗的副反应可以耐受,与对照组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SI焦虑量表评分比较,两组患者出现焦虑的症状呈逐渐改善,观察组患者的得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酞普兰联合安非他酮治疗老年抑郁症,抑郁症状显著改善,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性好,取得稳固的治疗效果.【期刊名称】《中国疗养医学》【年(卷),期】2016(025)005【总页数】3页(P460-462)【关键词】西酞普兰;安非他酮;老年抑郁症;疗效【作者】徐丹【作者单位】110000 沈阳精神卫生中心【正文语种】中文抑郁药物现已成为治疗抑郁症及焦虑症的临床一线药物。

老年患者由于特殊的生理及心理特点,导致神经及内分泌系统失调,进而降低神经递质的作用,使老年患者出现睡眠障碍及情绪失调,老年甲状腺功能减退发病率高,也是导致抑郁症的主要因素[1]。

一项长期随访研究显示[2],老年患者抑郁症3年后57%被诊断为阿尔茨海默病(AD)。

国产西酞普兰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对照

国产西酞普兰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对照
04
针对国产西酞普兰与氟西汀在治疗抑郁症方面的具体作用机制,仍需 进一步深入研究,以更好地理解两种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差异。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01
西酞普兰和氟西汀在药理作用上相似,都是通过抑制5-羟色胺转运体,增加5羟色胺在突触间隙的浓度来改善抑郁症状。
02
两者的不良反应也较为相似,常见的包括恶心、口干、失眠、出汗、头痛等。 但西酞普兰对肝脏的影响较小,更适合用于肝功能不全的患者。氟西汀则对心 脏的影响较小,更适合用于心血管疾病患者。
03
西酞普兰和氟西汀是常用的抗抑郁药物,但关于两者的疗效和安全性存在争议。
比较国产西酞普兰与氟西汀在治疗抑郁症方面的效果,有助于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 选择。
研究目的
对比国产西酞普兰与氟西汀在治疗抑郁症方面的疗效和安全 性。
分析两种药物在不同方面的优缺点,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依 据。
02
抑郁症概述
抑郁症的定义
在治疗抑郁症的临床实践中,西酞普兰和氟西汀都被广泛使用,且疗效显著。 但具体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进行。
04
国产西酞普兰与氟西汀治疗抑 郁症的临床研究
研究方法
• 选取90例原发性抑郁症患者,等量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 给予氟西汀治疗,定时记录患者情况。
研究方法
定时记录患者情况。
观察记录患者治疗前后护理前后护理前后护理前后护理 前后护理前后护理前后护理前后护理前后护理前后护理 前后护理前后护理前后护理前后护理前后护理前后护理 前后护理前后护理前后护理前后护理前后护理前后护理 前后护理前后护理前后护理前后护理前后护理前后护理 前后护理前后护理前后护理前后护理前后护理前后护理 前后护理前后护理前后护理前后护理前后护理前后护理 前后护理前后护理前后护理前后情况。

西酞普兰治疗焦虑和抑郁障碍共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西酞普兰治疗焦虑和抑郁障碍共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2 结

2 1 两组 H M H MD评分结果 比较( . A A、 A 见表 1 。 )
表 1 两组 HA MA、 MD评分结果 比较 ( , HA ± %)
±) , 5 年 平均受教育年 限为 ( 8±3 年。两组 患者在性 别 、 ) 年
龄、 病程 及文化程度方面均无显著差异( P均 > . 5 。 0 0 )
例, 年龄 l 6 、 8~ 0岁 平均为( 2±7 岁 , 3 ) 病程为 ( 6±6 年 , ) 平 均受教育年限为 ( 4 年。② 氟西 汀组 3 7± ) 3例 , 中男性 l 其 8 例、 女性 1 , 5例 年龄 1 8~6 、 均为( 2± ) , 0岁 平 3 6 岁 病程 为( 7
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 N 、 HA D) 汉密尔 顿焦虑 量表 ( A H MA) 及不 良反应量 表 ( E S , T S ) 评定 治 疗 效 果 和 药 物 的 安全 性 。 入组前 和治疗 第 8周后 进行血 、 常规 , 电图 , 肾功 能 , 尿 心 肝
1 对象 和方 法
1 1 对象 . 系 20 04年 6月 ~ 0 4年 1 20 1月期 间在 天水市精
血压及脉搏等检查 。分别 以 H MA和 H MD的减分 率评定 A A
临床疗效 , 即减分率 >7 % 为基 本痊 愈 ,0 ~7 % 为 显著 1 5 5% 4
神病 医院连续就 诊 的焦虑抑 郁共 病患 者 , 6 共 6例 。所 有 患
aayi A JPyha y 19 1 2 4 :2 . nls . m scir ,9 5,5 ( ) 5 9 s t
2 蔡伟雄 , 汪建君. 刨伤后应激障碍及司法精神病学鉴 定. 法医学 杂

艾司西酞普兰与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性抑郁症对照研究

艾司西酞普兰与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性抑郁症对照研究
照组有效率为 8 3 . 9 ,两 组 差 异 无 统计 学 意 义 。两 组 间 比 较 T E S S评 分 差 异 无 显 著 性 ( P> 0 . 0 5 ) 。 结 论 艾 司西 酞 普 兰 治 疗 老 年 抑 郁 症 与 西 酞 普 兰 疗 效 相 当 ,耐 受 性 好 ,起 效 更 快 。
1 资 料 和 方 法
1 . 1 一 般 资料 2 0 1 1 一 O 4 —2 0 1 2 — 0 4月在 张家 口市社 会福 利 总 院精 神病 院住 院 和 门诊 就 诊 的老 年 性 抑郁 症 患 者 。年 龄
6 0  ̄7 9岁 ,性 别不 限 。符 合 中国精 神障 碍分类 与 诊断 标 准第 3版 ( C C MD - Ⅲ)诊 断标 准 ;研 究 对象 入 组
不 良反应 。HAMD减分率 ≥ 7 5 9 / 6 为 痊 愈 ,≥ 5 O 显效 ,≥ 2 5 为 好 转 ,< 2 5 9 / 6 为无 效 。采 用 S P S S 1 3 . 0
统计 软件 进行 t 检 验或 Y 检验 。
2 结 果
2 . 1 两 组疗 效 比较
女 1 8例 ;平 均 年 龄 ( 6 9 . 6 ±8 . 9 )岁 ;平 均 病 程 ( 1 8 . 8 ±1 1 . 7 )个 月 ,HAMD- 1 7评 分 ( 2 4 . 9 7 ±3 . 9 8 )
分 。两组 间 以上 各项 差异 均无统 计学 意义 ( P >0 . 0 5 ) 。
关 键 词 :艾 司 西 酞 普 兰 ;西 酞 普 兰 ;老 年性 抑 郁 症
中 图分 类 号 :R 7 4 9 . 0 5 3 文 献 标 识 码 :B
老年 性抑郁 症 ( g e r i a t r i c d e p r e s s i o n ,GD)是指 6 O岁 以后首 次发 病 ,临床 上 以单 相抑 郁 为 主要表 现 ,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焦虑症抑郁症的疗效分析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焦虑症抑郁症的疗效分析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焦虑症抑郁症的疗效分析1. 引言1.1 介绍艾司西酞普兰艾司西酞普兰,是一种被广泛用于治疗焦虑症和抑郁症的药物。

它属于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通过增加神经元间5-HT 信号的传导,来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

艾司西酞普兰已经在临床上证明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被许多医生和患者认可。

由于其口服给药的便利性和较少的副作用,艾司西酞普兰被广泛应用于治疗焦虑症和抑郁症。

许多研究已经证实了其在改善这两种疾病的症状中的显著疗效。

由于其药效可靠且相对安全,艾司西酞普兰已成为许多医生首选的治疗药物之一。

艾司西酞普兰是一种在治疗焦虑症和抑郁症中非常有效的药物,它为患者提供了一种有效改善情绪状态的选择。

在接下来的内容中,我们将更深入地探讨艾司西酞普兰的药理作用以及其在治疗焦虑症和抑郁症中的应用。

1.2 焦虑症和抑郁症概述焦虑症和抑郁症是两种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都会造成严重的影响。

焦虑症通常表现为持续的、过度的担忧和恐惧,常伴随着身体症状如心悸、出汗等,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而抑郁症则表现为持续的、沮丧的情绪,丧失兴趣和快乐感,缺乏活力和动力进行日常活动。

下面将介绍艾司西酞普兰的药理作用以及在焦虑症和抑郁症治疗中的应用,以便更好地理解这种药物对这两种疾病的疗效。

2. 正文2.1 艾司西酞普兰的药理作用艾司西酞普兰是一种新型的抗抑郁药物,其主要药理作用是通过增加大脑内5-羟色胺的水平来调节情绪。

5-羟色胺是一种神经递质,被认为在情绪调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艾司西酞普兰通过抑制5-羟色胺再摄取的作用,增加了大脑中5-羟色胺的浓度,从而改善了抑郁和焦虑症状。

艾司西酞普兰还具有轻微的抗胆碱能和镇静作用,可以帮助患者减轻焦虑和紧张感。

它还对γ-氨基丁酸受体有调节作用,进一步增强了其治疗抑郁和焦虑症的效果。

艾司西酞普兰的药理作用不仅限于调节神经递质,还涉及到多种其他的神经递质和受体,这使得它成为一种多功能的抗抑郁药物。

西酞普兰与多虑平治疗抑郁症的对照研究

西酞普兰与多虑平治疗抑郁症的对照研究

西酞普兰与多虑平治疗抑郁症的对照研究近年来,抑郁症在我国受到广泛关注,与其他心理问题相比,抑郁症的治疗方法也许是最广泛的话题之一。

目前在医疗界广泛使用的西酞普兰和多虑平,这两种药物都被用于治疗抑郁症。

本文将通过对两种药物在抑郁症治疗中的优缺点的探讨,来提供一些有关如何选择正确的抗抑郁药物的建议。

西酞普兰:优点和缺点西酞普兰(Sertraline)是SSRI(选择性5-羟色胺再吸收抑制剂)药物之一,它被认为是目前治疗抑郁症的最佳选择之一。

西酞普兰的优点在于它在治疗抑郁症中非常有效。

它具有减轻抑郁症状的能力,减少焦虑和失眠感,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

此外,西酞普兰的副作用较小,通常可以忍受。

然而,西酞普兰有一些缺点。

它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显现出它的疗效,通常需要3~5周的时间。

另外,它的副作用包括口干,头晕,恶心,腹泻和失眠等。

如果患者长期服用,有时会产生其他更严重的副作用,如性功能障碍,心脏疾病和危险的情绪变化等。

多虑平:优点和缺点多虑平(Fluoxetine)也是SSRI药物之一,它与西酞普兰的作用相似。

多虑平的优点在于它具有副作用较小,且在治疗抑郁症中非常有效。

多虑平的缺点是,它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显现出它的疗效,通常需要3~4周的时间。

此外,它的副作用包括口干,恶心,腹泻和失眠等。

西酞普兰与多虑平的对比在抑郁症治疗中,西酞普兰和多虑平都是非常有效的药物。

它们都是SSRI,具有减轻抑郁症状的能力,从而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

但是在两种药物之间存在一些不同。

首先,西酞普兰和多虑平的疗效持续时间不同。

相对而言,西酞普兰的疗效持续时间更长,但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显现出来。

多虑平的疗效相对较快,但疗效持续时间可能不如西酞普兰。

其次,两种药物的副作用差异也较大。

西酞普兰的副作用小于多虑平,但多虑平的疗效相对较快。

最后,还有一个问题需要注意:我们不可能预测哪种药物是最适合某个患者的,因为每个人的身体和抑郁症状需要的治疗方案都是不同的。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
d l y d r c v r g d r t t h o i o s rc ie a s wih c r n c c n t ito e v n n—
JrE] reRai Bo d 2 0 ,1 4 :3—3 . uy J.F e dc il Me ,0 1 3 ( ) 4 04 9 [] 陈 金 峰 , 素 满 .过 氧 化 氢 酶 在衰 老 和 疾 病 调 控 中 的 作 用 机 制 6 程 [] J.医 学 分子 生物 学 杂 志 ,0 7 4 3 :7 7 . 2 0 ,( )2 62 8
[] Ma plS an d i 7 k o ,Z iu dnA,Rai hm NA,e a.Alh—oo h rl t1 p atcp eo
mo u a e yd o e p r x d —n u e DNA d m a e n t — d lts h rg n eo ieid c d a g a d e
的保 护 作 用 [] J.中 国 动 脉硬 化 杂 志 ,0 2 2 ( )2 92 2 2 1 ,03 :3 —4 . [ ] 顾 冰 .原 花 青 素 在 D一半 乳 糖 致 衰 老 大 鼠 大 脑 、 脏 组 织 中 的 2 心
抗 氧 化作 用 [] J.中 国实 用 神 经 疾 病 杂 志 ,0 1 1( 2 :—. 2 1 ,4 2 ) 13 [ ] 杨 婧 , 万 红 .现代 衰 老 机 制 的 研 究 概 况 [ ] 山西 医 药 杂 志 , 3 杜 J.
2 1 4 9) 8 7 8 8 O 1, 0( : 9 - 9 .
[] 孙晓生 , 4 杨柳 .抗 衰 老 机 制 与药 物 的研 究 进 展 [] J .广 州 中 医 药
大 学 学 报 , 0 9 2 ( ) 5 35 7 2 0 ,6 6 :9—9 .

西酞普兰的功能主治

西酞普兰的功能主治

西酞普兰的功能主治功能主治西酞普兰(Xisaipulan),是一种草本植物制剂,广泛应用于中医领域,被人们誉为“大自然的神奇”。

西酞普兰具有多种功能主治,下面将详细介绍。

1.舒筋活血:西酞普兰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活血化瘀,有助于改善微循环,缓解肌肉酸痛和僵硬,特别适用于关节痛、骨折、扭伤等创伤后康复。

2.消炎止痛:西酞普兰含有多种具有消炎作用的成分,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并减轻疼痛感。

它对于关节炎、风湿痛、肌肉痛等疾病有很好的止痛效果。

3.抗菌消毒:西酞普兰具有一定的抗菌和消毒作用,能够有效抑制细菌、病毒和真菌的生长繁殖,对于皮肤感染、湿疹、疥癣等有很好的疗效。

4.解毒抗过敏:西酞普兰能够排毒解毒,清热凉血,对于过敏性皮肤病、湿疹、痱子等有较好的疗效,可缓解皮肤瘙痒、红肿等不适症状。

5.调节内分泌:西酞普兰中的活性成分能够调节体内激素水平,促进内分泌平衡,对于月经不调、闭经、更年期综合症等具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用法用量西酞普兰一般为口服制剂,并按照医生或药师的建议使用。

下面是常见的用法用量:•成人一般每次口服10-15毫升,一日3次;•儿童一般每次口服5-10毫升,一日3次;•需在饭前或饭后30分钟口服;•服药前摇匀,可直接口服或冲服。

注意事项在使用西酞普兰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个体差异:由于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同,对西酞普兰的反应可能会有所不同。

在使用过程中如有不适,应及时停药并咨询医生。

2.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孕妇和哺乳期妇女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可自行调整剂量和使用时间。

3.过敏史:如果过去对西酞普兰或类似药物有过敏反应的人,应避免使用。

如有过敏症状出现,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4.药物相互作用:在使用西酞普兰时,如正在使用其他药物,请告知医生,以避免药物相互作用。

5.儿童用药:儿童使用西酞普兰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不得超过剂量和使用频次。

常见不良反应在使用西酞普兰的过程中,可能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常见的包括:•皮肤过敏反应,如瘙痒、红肿等;•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胀等;•头痛、头晕。

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的原理

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的原理

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的原理
西酞普兰是一种常用的抗抑郁药物,它的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调节脑内神经递质的平衡来减轻抑郁症状。

抑郁症主要与脑内神经递质的不平衡有关,主要包括血清素、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的异常。

西酞普兰作为一种选择性血清素再摄取抑制剂(SSRI),通过抑制神经元对血清素的摄取,增加脑内血清素浓度,从而起到抗抑郁的作用。

具体来说,西酞普兰能够抑制受血清素转运体的摄取,延长血清素在突触间隙的停留时间,提高脑内血清素水平。

这样可以增加血清素的有效作用时间和浓度,加强血清素在脑内的传递和调节功能,缓解抑郁症状。

此外,西酞普兰还对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转运体有控制作用,调节这些神经递质的平衡,进一步增强抗抑郁的效果。

总体而言,西酞普兰通过调节脑内神经递质的平衡,增加血清素、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的浓度和活性,从而减轻抑郁症状。

但具体的作用机制仍然有待进一步研究。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奥氮平治疗老年抑郁症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奥氮平治疗老年抑郁症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100・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1年1月第21卷第1期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奥氮平治疗老年抑郁症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徐瑞华黄小振#郭晓(河南省驻马店市第二人民医院驻马店463000)摘要:目的:探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奥氮平治疗老年抑郁症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选取驻马店市第二人民医院2019年1月〜2020年3月收治的老年抑郁症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传统组与联合组,各50例。

传统组给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联合组在传统组治疗基础上联用奥氮平。

不间断治疗12周后,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情绪、生活质量变化情况。

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传统组的8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V0.05);联合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V0.05);联合组患者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活动等生活质量评分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V0.05)。

结论:临床治疗老年抑郁症选择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奥氮平效果显著,有助于减轻患者负面情绪,改善生活质量。

关键词:老年抑郁症;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奥氮平;心理状态;生活质量中图分类号:R749.4文献标识码:B doi:10.13638/j.issn.1671-4040.2021.01.048老年抑郁症属精神科常见的一种病症类型,发病时患者主要表现为兴趣减退、心境低落、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协调能力变差等,如不能及时对症治疗,不仅会加重大脑损害,促使患者的认知功能明显减退,而且会降低患者生活水平,给家庭、社会造成巨大的困扰和负担[1~2]。

临床相关研究指出,将奥氮平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用于治疗老年抑郁症效果显著,既能有效控制患者的病情进展,又可以恢复其神经内分泌功能及认知功能叫基于此,本研究 选取老年抑郁症患者,旨在探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奥氮平治疗老年抑郁症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喜普妙(西酞普兰片)使用说明

喜普妙(西酞普兰片)使用说明

喜普妙(西酞普兰片)【用法用量】治疗恐惧症,不论有无广场恐惧症,开始口服每天10mg,如有必要,1周之后可加量至每天20mg,最大剂量可达每天60mg。

【注意事项】1.服用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的患者不可同时使用本药。

停用单胺氧化酶抑制剂14天后方可使用本药。

但如使用短t1/2的可逆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如Moclobe-mide、吗氯贝胺,则可于停药后一天使用。

2.老年人、儿童、妊娠及哺乳期妇女使用安全性:超过65岁的患者剂量减半。

儿童临床经验不详。

动物实验未显示任何致畸可能的证据。

本药也不影响生殖或产期状态。

很少量的西酞普兰可通过母乳到达哺乳的新生儿体内,引起新生儿嗜睡、少食。

本药对怀孕期的安全性尚未确定。

因此,除非对于患者来说服药的好处远超理论上可能对胎儿或婴儿带来的风险,否则怀孕期及哺乳期内不应服用。

3.药物过量与处理:服药达600mg时可出现疲乏、无力、嗜睡、头晕、手颤和恶心。

最高服药量纪录为2000mg,患者在木僵及呼吸困难状态下进院,但无心脏中毒迹象。

患者很快康复。

一般对症治疗和支持疗法。

口服过量药物后尽快洗胃。

插管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缺氧时予吸氧,惊厥出现时予地西泮。

建议给予24h医疗监护。

4.伴肝功不全的患者应以低剂量开始治疗,并严密监测。

5.其他:因本品解除抑制的作用可先于抗抑郁的作用,所以患者在出现明显抑郁缓解之前仍可持续存在自杀的可能性。

如患者进入躁狂期,应停用本品,并给予精神抑制药。

对驾车及操作机器能力的影响:本药对认识性及精神运动性行为影响甚少或无影响。

【不良反应】1.通常很少,很轻微,且短暂。

最常见的有:恶心、出汗增多、流涎减少、头痛和睡眠时间缩短。

2.通常在治疗开始的第一或第二周时比较明显,随着抑郁状态的改善一般都逐渐消失。

在稀有个案中曾观察到癫痫发作。

在已存心搏缓慢患者中,心搏过缓可使治疗更复杂。

【禁忌】对本药过敏者禁用。

【适应症】抗抑郁症。

【药物相互作用】1.同时服用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可导致高血压危象。

艾司西酞普兰的功效和作用

艾司西酞普兰的功效和作用

艾司西酞普兰的功效和作用
艾司西酞普兰(Escitalopram)是一种选择性血清素再摄取抑
制剂(SSRI),用于治疗抑郁症和焦虑症。

以下是艾司西酞
普兰的一些常见功效和作用:
1. 抗抑郁作用:艾司西酞普兰能够增加大脑中的血清素水平,从而缓解抑郁症状。

它能帮助调节情绪,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减轻抑郁感觉和忧虑。

2. 缓解焦虑:艾司西酞普兰可减少焦虑症状,对于广泛性焦虑症、社交焦虑症和强迫症等焦虑相关疾病也有一定疗效。

它可以平衡大脑中的神经递质,使患者感到更放松和安心。

3. 改善睡眠:许多患有抑郁症或焦虑症的人常常伴有睡眠障碍。

艾司西酞普兰具有改善睡眠质量的作用,帮助患者入睡并保持睡眠状态。

4. 提高注意力和专注力:艾司西酞普兰可以增加大脑中神经递质的浓度,改善注意力和专注力。

这对于那些注意力不集中、易分散注意力的患者非常有益。

5. 缓解身体症状:抑郁症和焦虑症常常伴随着身体不适,如头痛、胃痛和肌肉疼痛等。

艾司西酞普兰的治疗可以减轻这些身体症状,提升整体的身心健康。

需要注意的是,艾司西酞普兰只能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剂量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
一些副作用,如恶心、失眠、性欲减退等,患者需密切关注并及时告知医生。

同时,艾司西酞普兰不适用于孕妇、哺乳期妇女和患有严重肝肾功能障碍的人群。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老年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精神疾病,其特征为情绪低落、对日常活动的兴趣丧失、睡眠障碍、食欲减退等症状。

艾司西酞普兰是一种常用的抗抑郁药物,凭借其良好的耐受性和疗效,在老年抑郁症的治疗中被广泛应用。

本文旨在观察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症的临床疗效。

本次观察选择了100例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年抑郁症患者,其中男性占55%(55例),女性占45%(45例)。

所有患者均接受了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起始剂量为10mg/日,根据患者的耐受性和需要,逐渐调整至20mg/日。

治疗周期为8周。

治疗前,观察者采用老人抑郁量表(Geriatric Depression Scale,简称GDS)评估患者的抑郁程度,随后每2周评估一次,直至治疗结束。

观察指标为GDS评分。

疗效观察结果显示,经过8周的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后,老年抑郁症患者的GDS评分明显下降。

治疗前,患者平均GDS评分为18.6分,治疗结束时,平均GDS评分下降至6.7分。

相对于治疗前,平均GDS评分下降幅度为64.7%。

治疗后,60%的患者(60例)GDS评分低于10分,表明已经脱离抑郁状态。

在本次观察中,艾司西酞普兰的治疗效果与性别、年龄、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无关。

治疗的耐受性良好,只有少数患者(10%)报告了轻微的副作用,如恶心和头晕,但并无严重副作用出现。

艾司西酞普兰对改善睡眠障碍和食欲减退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尽管本次观察结果显示,艾司西酞普兰在老年抑郁症的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的疗效,但仍有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本次观察未设立对照组,不能完全排除其他原因对疗效的影响。

其次,治疗周期较短,不能观察到长期的治疗效果。

因此,还需要进一步进行随机对照试验和长期观察,以进一步验证艾司西酞普兰在老年抑郁症治疗中的疗效。

综上所述,本次观察显示,艾司西酞普兰在老年抑郁症的治疗中具有显著的疗效,能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症的临床应用前景广阔,但仍需要更多的研究来确定其长期疗效和安全性。

西酞普兰的作用和功效

西酞普兰的作用和功效

西酞普兰的作用和功效
西酞普兰是一种常用的非处方药物,它主要用于治疗感冒、发热和头痛等症状。

西酞普兰属于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的一种,具有退热、镇痛和抗炎作用。

西酞普兰的主要功效如下:
1. 退热作用:西酞普兰可以通过作用于中枢控制体温的部分,降低体温并减轻发热症状。

2. 镇痛作用:西酞普兰能够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减少炎症介质的释放,从而减轻头痛、关节痛和肌肉痛等痛感。

3. 抗炎作用:西酞普兰通过抑制炎症介质的合成和释放,减少炎症反应,从而减轻疼痛和肿胀等炎症症状。

此外,西酞普兰还具有一些其他的辅助作用,如抑制血小板聚集、消除咳嗽和流鼻涕等。

然而,使用西酞普兰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严格按照说明书上的剂量和用法使用,不可滥用或长期使用,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2. 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老年人和有特殊疾病的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3. 西酞普兰可能会导致胃肠道不良反应,如胃痛、恶心、呕吐和腹泻等,长期使用可能引发胃溃疡等问题。

4. 如果同时服用其他药物,请在使用前咨询医生,以免产生药物相互作用。

总的来说,西酞普兰是一种常用的非处方药,可以有效缓解感冒、发热和头痛等症状,并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

然而,使用时需要注意剂量和用法,并遵循医生的建议,以减少不良反应的风险。

艾司西酞普兰合并喹硫平治疗老年抑郁症疗效观察

艾司西酞普兰合并喹硫平治疗老年抑郁症疗效观察

艾司西酞普兰合并喹硫平治疗老年抑郁症疗效观察发表时间:2013-08-02T11:09:59.85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25期供稿作者:王洪霞李祥[导读] 艾司西酞普兰合并小剂量喹硫平治疗老年抑郁症疗效好,起效快且安全性高。

王洪霞李祥(山东省高密市精神卫生中心 261500)【摘要】目的观察艾司西酞普兰合并小剂量喹硫平治疗老年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将60例老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艾司西酞普兰合并喹硫平组及单用艾司西酞普兰组各30例,疗程6周。

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用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及实验检查评定安全性。

结果 6周后两组总体疗效差异无显著性,但在第1周末合用药组显效快。

两组间不良反应差异无显著性。

结论艾司西酞普兰合并小剂量喹硫平治疗老年抑郁症疗效好,起效快且安全性高。

【关键词】艾司西酞普兰喹硫平老年抑郁症我们以艾司西酞普兰合并小剂量喹硫平治疗老年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为我院2009年9月-2011年8月住院及门诊患者,年龄≥60岁;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抑郁发作诊断标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前17项总分≥18分;排除有严重躯体疾病,酒和药物依赖,无明显自杀和精神病性症状。

共60例,随机分为两组。

合用组30例,其中男12例,女18例,平均年龄﹙66.8±5.6﹚岁,平均病程﹙10.4±7.2﹚个月。

单用组30例,其中男9例,女21例,平均年龄﹙65.9±5.7﹚岁,平均病程﹙9.8±7.5﹚个月。

两组以上各项及汉密尔抑郁量表﹙HAMD﹚总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05﹚。

1.2 研究方法药物清洗期7天。

合用组服用艾司西酞普兰及喹硫平,单用组单一服用艾司西酞普兰。

艾司西酞普兰起始剂量两组均为5㎎/d,最大剂量20㎎⁄d。

喹硫平起始剂量50㎎/d,最大剂量200㎎/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酞普兰的独特药物特点与优势
选择性较强的5-HT再摄取抑制剂
=去甲肾上腺素×3400; =多巴胺×20,000
副作用少
对P450系统影响轻微 蛋白质结合率约80%
与其他药物 的相互作用 少
其他优势
线性药代动力学 对自身代谢影响小,不在体内蓄积
安全性佳
西酞普兰对细胞色素P450系统的抑制较小 ——药物间相互作用最少
药物
氟西汀 帕罗西汀
CYP1A2
+ +
C9
++ +
CYP2C19
+~ + + +
CYP2D6
+++ +++
CYP3A4
+ +
氟伏沙明
西酞普兰
+++
+
++
-
+++
-
+
-
++
-
+:轻度;++:中度;+++:重度;-:无
Greenblatt DJ. J Clin Psychiatry. 1998:59(suppl 15): 19-27
干扰APP的代谢等(Pákásiki等,2005) 继发于抑郁症状的改善
Rozzini L, et al. Int Psychogeriatr. 2010, 22:1, 114–119
Cochrane分析支持用特定SSRI治疗痴呆患者
2011年,Seitz DP等公布抗抑郁药物治疗痴呆患者激越和 精神病的Cochrane分析。 共收集9项研究,包括692例患者
每五个老年人就有两个可能患有抑郁
1. Mental health promotion. P15. www.who.int/entity/mental_health/evidence/promotion_mental_health_chinese_version.pdf. 2. Hybels CF, et al. Clin Geriatr Med 2003; 19:663–696 3. Yu J. et al. Int J Geriatr Psychiatry. 2011
老年期抑郁治疗的特殊要求
老年患者特点
脏器功能减弱 药物代谢、排泄能 力下降 合并用药多 合并躯体疾病多
潜在风险
脏器功能不良 药物作用时间延长、 容易蓄积,耐受性差, 易发生不良事件 因药物相互作用产生毒 副作用 病情复杂
理想药物
不影响重要脏器功能, 如心血管系统 副作用少,耐受性好, 容易调整剂量 药物相互作用少 能改善或至少不加重躯 体疾病
树立积极老龄化观念,关爱老年人
◊ 改善和维护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 维持老年人的功能独立
老年期抑郁的流行率
WHO估计,到2020年,抑郁症将继缺血性心脏病 之后,成为全球第二个致残主因[1] 。 国外数据:严重抑郁障碍在疗养院老年人中的发 病率为14%~42%[2] 中国数据:39.86%[3]
痴呆
脑卒中
冠心病 癌症
糖尿病
老年性痴呆患者抑郁高发
阿尔茨海默病 (AD)患者发生严重抑郁障碍的比例 可达40%~50%[1]
◊ 情绪和行为紊乱常是患者及其护理人员的更大困扰 ◊ 抑郁增加老年患者的死亡风险 ◊ 认知障碍是老年人抑郁的常见临床特征
治疗手段
◊ 非药物干预——有效性证据有限,条件限制 ◊ 胆碱酯酶抑制剂——有效性和安全性并不乐观 ◊ SSRI——在有效控制痴呆患者的抑郁症状时,还能改 善认知功能
Rozzini L, et al. Inter Psychogeriatr. 2010; 22 (1): 114–119 Caballero J, et al. J Clin Pharm Ther. 2006: 31, 593–598
西酞普兰改善AD患者的易怒和情感淡漠症状
对CATIE-AD数据的回顾性分析:34例不伴抑郁(BDI得分<10)的痴呆患者先用安慰剂治疗36 d(中 位数),继续用西酞普兰治疗80 d(14~306 d),情感淡漠和易怒得分下降最高达60%。 NPI问卷:Neuropsychiatric Inventory,神经精神症状问卷
◊ SSRI vs. 安慰剂 ◊ SSRI vs.典型抗精神病药 ◊ SSRI vs.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 ……
结论
◊ 与安慰剂对照相比,抗抑郁治疗组的柯恩-曼斯菲尔德激越情绪行为 量表(Cohen-Mansfield Agitation Inventory,CMAI)总评分下降 更多(-0.89, 95% CI:-1.22 ~ -0.57 ,Z=5.32,P<0.00001), 患者的激越行为明显减少。 ◊ 与安慰剂相比,西酞普兰和舍曲林能减轻激越症状。与安慰剂、典 型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相比,SSRI和曲拉唑酮的耐受性很好。作 者认为,有证据支持为这类患者选择特定类型的抗抑郁药物治疗。
不伴抑郁,未用SSRI治疗(n=182)
MMSE 变化均值
0.1±2.5 0.04±2.9 伴抑郁,用SSRI治疗(n=66,其中 西酞普兰治疗者38例) 伴抑郁,未用SSRI治疗(n=90)
−0.8±2.3
基线
1个月
3个月
9个月
另外有研究显示:长期使用SSRI(9个月)并不会给认知功能带来不利影响
傅得兴 老年人的药代动力学特点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4年4月第23卷第4期 287-288 许士凯,陈再智.老年人药物代谢动力学特点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4(6):704-706
老年期抑郁治疗的特殊要求
老年患者特点
脏器功能减弱
潜在风险
脏器功能不良
理想药物
不影响重要脏器功能, 有效性 如心血管系统
改善和维护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帮助他们积极老龄化
关爱老年人 积极老龄化
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凸显
◊ >60岁:1.78亿,13.26% ◊ >65岁:1.19亿,8.87% ◊ 受到健康和经济双重挑战
老年人是躯体和精神疾病的“重灾区”
◊ 疾病与衰老交错 ◊ 躯体疾病与精神疾病共存 ◊ 易受各种慢性疾病困扰
drugs; consider using citalopram or sertraline because they have less propensity for interactions. 首选SSRI(除非有相互作用),考虑使用西酞普兰或舍曲林,因相互作用少
NICE指南:成年抑郁症的治疗和管理
老年期抑郁的危害
降低生活和自理能力 增加患者自身及其家庭的压力和负担 影响躯体疾病的治疗和疾病康复
增加患病率和死亡率
增加自杀风险
◊ US,老年人比例为13%,但自杀事件中,老年人占19%
增加医疗支出
George S. et al. J Psychiatric Practice. 2001; 7: 361-376 Conwell Y, Thompson C: Suicidal behavior in elders. Psychiatr Clin North Am 2008; 31:333 –356
药物代谢、排泄能力 药物作用时间延长、 下降 容易蓄积,耐受性差, 安全性 易发生不良事件
合并用药多 因药物相互作用产生毒 副作用 病情复杂
副作用少,耐受性好, 容易调整剂量
药物相互作用少
合并躯体疾病多
能改善或至少不加重躯 体疾病
SSRI是抑郁治疗一线药物
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for Health and Clinical Excellence,NICE)指南:合并慢性躯体疾病抑郁的治疗 “ 1.5.2.3 First prescribe an SSRI in generic form unless there are interactions with other
老年期抑郁的特殊性与危险因素
躯体疾病
伴发
如痴呆、 心血管疾病、 卒中等
如β-阻滞剂, : 甲基多巴、利 血平、皮质类 固醇等
抑郁
诱导 诱发 心理社会因素
合并用药
老年期抑郁的危害
躯体疾病的 恢复
延缓
抑郁
影响 恶化
服药依从性
情绪和人际关系, 增加压力
1.张心保. 老年抑郁症诊断.实用老年医学.2001:5(1);8-9 2.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Practice Guideline for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3rd Edition. 2010
CVLT:加利福尼亚词语学习测验,California Verbal Learning Test-First Edition COWAT:口语流畅测验,Controlled Oral Words Association Test
Diaconescu AD, Kramer E, Hermann C, et al. Hum Brain Mapp. 2010 Sep 30
美国精神病学协会(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APS)严重抑 郁障碍治疗实践指南
◊ 抗抑郁药的初始选择应主要依赖于药物的耐受性、安全性和治疗费用,以及患者 倾向和既往用药情况等。其他因素包括药物半衰期、药物相互作用,如血浆蛋白 结合率、P450系统代谢情况等。考虑到这些情况,SSRI、SNRI、米尔塔扎平和丁 氨苯丙酮是绝大部分患者首选。
Seitz DP, et al.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2011, Issue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