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比洛芬酯联合舒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手术后静脉镇痛的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氟比洛芬酯联合舒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手术后静脉镇痛的研究马玉华;张凯
【摘要】目的:比较剖宫产手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中氟比洛芬酯联合舒芬太尼与单纯舒芬太尼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剖宫产手术术后行PCIA患者58例,随机均分为两组.舒芬太尼组(A组)术后镇痛给予舒芬太尼250μg/250ml;氟舒芬组(B组)术后镇痛给予舒芬太尼125μg+氟比洛芬酯150mg/250 ml.两组PCIA泵的设置维持量0.4 ml/h,单次负荷剂量1.6ml,锁定时间10 min.观察两组镇痛开始时及开始后2、4、8、24、48 h的疼痛评分、生命体征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术后镇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B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A组(P <0.05).结论:氟比洛芬酯联合舒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手术后PCIA的镇痛效果与单纯舒芬太尼组相似,但不良反应明显降低.
【期刊名称】《内蒙古医学杂志》
【年(卷),期】2012(044)007
【总页数】3页(P795-797)
【关键词】氟比洛芬酯;舒芬太尼;镇痛
【作者】马玉华;张凯
【作者单位】兴安盟人民医院麻醉科,内蒙古乌兰浩特 137400;兴安盟人民医院麻醉科,内蒙古乌兰浩特 1374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14
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凯纷)是一种以脂微球为药物载体的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
药物进入体内靶向分布到手术部位及炎症部位,氟比洛芬酯从脂微球中释放出来,水
解生成氟比洛芬,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发挥镇痛作用。

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价氟
比洛芬酯与阿片类药物舒芬太尼合用进行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效果及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ASA I级,择期剖宫产手术患者58例,术前肝肾功能正常,无凝血功能异常,无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过敏史,未使用诺氟沙星、依诺沙星、诺美沙星等喹诺酮类抗生
素者,随机均分为两组。

1.2 麻醉方法
两组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

蛛网膜下腔给予0.125%布比卡因6~8 ml,麻醉维持:
蛛网下腔给予0.125%布比卡因6~8 ml,硬膜外腔按需追加2%利多卡因3~5 ml。

手术结束时静脉给予托烷盐酸格拉司琼3 mg。

镇痛方案。

患者拔除硬膜外导管后静脉连接镇痛泵,开始疼痛治疗。

A组术后镇痛
给予舒芬太尼250 μ g/250 ml;B 组术后镇痛给予舒芬太尼125 μ g+氟比洛芬酯150 mg/250 ml。

两组镇痛泵(爱朋ZZB-I型全自动注药泵)设置均为背景剂量0.4 ml/h,单次负荷量1.6 ml,PCIA锁定时间均为10 min。

监测。

记录镇痛开始时及镇痛后2、4、8、24、48 h的疼痛评分、生命体征和不
良反应发生率。

疼痛程度采用VAS评分:0分表示无痛,10分表示无法忍受的剧烈
疼痛。

研究结束时统计PCA按压次数,舒芬太尼用量。

不良反应记录:恶心、呕吐、头晕、嗜睡、面色潮红、皮肤瘙痒、尿潴留、便秘、呼吸抑制、异常出血等。

对严重镇痛不全患者(8分以上)及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时,改变镇痛治疗方案,对症处理。

1.3 统计分析
计量数据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t检验和χ2检验。

2 结果
两组患者BP、HR、SpO2及体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镇痛情况:镇痛开始及镇痛
后2、4、8、24、48 h两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两组镇痛开始后24、48 h内总按压次数及有效按压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4、48 h舒芬太尼的用量B组分别为(25.0±9.4)μ g和(49.9±19.0)μ g,明显少于A 组的(61.0±31.0)μ g和(100.4±44.8)μ g(P <0.05)。

不良反应:A组恶心18例(31.0%)、呕吐6例(10.3%)、头晕 3例(5.1%);B组恶心
9例(15.5%)、呕吐3例(5.1%),A组明显多于B组(P<0.05)。

3 讨论
术后疼痛及机体对手术创伤的应激反应是影响患者术后康复的重要因素,因此术后
镇痛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

由于剖宫产手术术后疼痛较剧烈,患者体内儿茶酚胺等
物质的增多对剖宫产手术后的恢复极为不利[1],因此控制产后手术疼痛很重要。


良好的术后镇痛有利于呼吸、循环的稳定,减少术后心肺并发症和深静脉血栓等并
发症的发生,从而促进患者的恢复[2]。

以往绝大多数麻醉医生使用PCIA选择的药
物以吗啡、芬太尼等阿片类药物为主,镇痛作用强,但头晕、恶心、呕吐及排尿困难
等不良反应发生率高,尤其是易于发生过度镇静和呼吸、循环抑制[3]。

硬膜外置管
镇痛还有可能引起患者腰痛,不好护理,容易脱管导致的镇痛失败等缺点。

有研究证
实应用氟比洛芬酯联合芬太尼用于开腹术后PCIA安全有效,且不良反应少[4]。


芬太尼是芬太尼类纯u型阿片受体激动剂,与u受体亲和能力是芬太尼的7~10倍,镇痛作用约比芬太尼强5~10倍,镇痛持续时间是芬太尼的2倍,是目前作用于人体最强效的镇痛药之一,可用于术中麻醉和术后急性疼痛的治疗。

但其亦具有一般阿
片类药物相似的副作用,主要包括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瘙痒、镇静,头晕和尿潴
留等。

本研究单独应用对心脏抑制较轻的舒芬太尼进行镇痛效果良好,而恶心、呕
吐等不良反应仍偏多,而联合应用氟比洛芬酯,获得了满意的镇痛效果且不良反应明
显减少。

氟比洛芬酯是氟比洛芬的前体药。

为一种新型静脉用制剂,由脂微球和其包裹的氟
比洛芬酯组成。

它可以选择性地浓集在手术切口、肿瘤部位和血管损伤部位,从而
改变药物的体内分布,具有靶向治疗作用。

作为新型药物载体系统,脂微球对其包裹
的药物药效影响主要有3个方面[5]:①靶向性。

使包裹的药物在炎症部位聚集,从而增强药效;②控制包裹药物的释放,使药效持续时间更长;③易于跨越细胞膜,从而促进包裹药物的吸收,进一步缩短起效时间。

氟比洛芬酯可以选择性蓄积在炎症组织及
血管损伤部位,从而使药物可以靶向聚集在手术部位及炎症部位,更好地发挥镇痛作用,并且减少了相关并发症[6]。

虽然非选择性环氧化酶(COX)抑制药理论上可以抑
制血小板聚集,但研究证实,术后氟比洛芬酯持续应用并没用增加凝血异常的发生,对血小板功能也无明显的抑制,提示氟比洛芬酯联合芬太尼镇痛治疗并不增加术后出
血的危险性。

在本院剖宫产术镇痛的应用得到了产科医生、患者及家属的广泛认可。

大量术后镇痛研究表明非甾体类抗炎药可以减少手术创伤后的痛觉反应,发挥镇痛
作用,减少阿片类药物用量,在联合镇痛中具有重要作用[7]。

本研究中两组患者术后镇痛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氟比洛芬酯联合舒芬太尼组镇痛配方中减少了舒芬太尼用量,患者恶心、呕吐和头晕、过度镇静、呼吸抑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单纯舒芬
太尼组,提示应用氟比洛芬酯联合舒芬太尼的镇痛方案,在减少阿片类药物用量的基
础上,能达到与单用舒芬太尼相当的镇痛作用且减少了不良反应发生率。

而且促进
功能恢复,也符合现代临床麻醉所倡导的靶向镇痛,舒适镇痛的理念。

[参考文献]
【相关文献】
[1]庄心良,曾因明,陈伯銮.现代麻醉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 764.
[2]Vaughn RS.Pain relief after horaeotomy[J].Br J Anaesth,2001,87:681-683.
[3]Grond S,Hall J,Spacek A,et al.Iontophoretic transdermal system using fentanyl compared with 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 using morphine for postoperative pain man-agement[J].Br J Anaesth,2007,98:806-815.
[4]张海滨.浅谈氟比洛芬酯注射液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J].中华临床新医学,2006,6:458-459.
[5]Burian M,Geisslinger G.COX-dependent mechanisms involved in the antinociceptive action of NSAIDs at central and peripheral sites[J].Pharmacol Ther,2005,107:139-154.
[6]段砺瑕,李晓玲.氟比洛芬酯注射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J].中国新药杂志,2004,13:851-852.
[7]Rocca GD,Chiarandini P,Pietropaoli P.Analgesia in PAcu: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J].Curr Drug Targets,2005,6:781-78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