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围手术期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效果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围手术期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效果
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围手术期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临床
效果,以期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带来福音。
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2月—2013
年12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为40例。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则施行临床护理路径护理。
从并发症、住院时间、
住院费对效果进行评定和比较。
结果观察组并发症例数、住院时间、住院费用
均比对照组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明显缩短了住院时间,费用有所降低,且并发症也较少,值
得推广。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围手术期临床护理路径
【中图分类号】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6-0154-02
急性心肌梗死是急诊室较为常见的病症,发病患者的病情较重,病死率高。
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关键在于及早开通患者体内的梗死血管,恢复心
肌灌注,挽救患者的生命。
近年来,国内外医疗机构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有
了长足的进展,研究表明,影响患者梗死血管开通的主要因素有发病至急诊时间、确诊所需时间、接诊时间等,这之中除了发病至急诊时间外,其他环节的时间均
有急诊室人员所完成[1]。
临床护理路径则是通过医院各个部门、专家结合疾病和
治疗方法制定出的治疗护理模式,该模式能够明显缩短患者住院的时间、减少住
院费用,自实施以来效果非常显著。
对此,本文通过对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的研究,旨在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具体信息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研究选取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80例急性心
肌梗死患者,其中男76例,女44例,患者年龄35~78岁,平均年龄(58.2±8.5)岁。
研究在征得患者及其家属同意的情况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
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入院时间以及病理状况等方面相比,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具体信
息如下。
1.2.1 入院后护理密切观察和记录患者病情改变情况,特别是心电图变化。
准备好手术之前的所有准备,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可以帮助树立其治疗
信心,主动配合治疗。
同时以语言劝解仍处于负性情绪下的患者,讲解治疗时所
要做到的配合。
1.2.2 手术护理手术之前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让其了解到介入治疗的操作
过程和目的,指导其手术之后的卧位。
术后的护理也需考虑在内,尤其是对恶性
心律失常、低血压反应、胸痛等不良反应,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
对手
术切口给予弹力绷带,防止切口有出血症状。
同时观察双足背动脉搏动,对留置
鞘管的患者确保固定完好。
对于处于焦躁不安、不配合的患者,我们建议约束其
上肢。
1.2.3 手术之后护理持续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做好手术切口的护理,讲解急性心肌梗死的基础知识,让患者能够做到自我护理。
1.2.4 即将出院交代出院用药、其余注意事项,做好饮食方面的指导,嘱咐其出院后进行康复训练。
让患者填写我院自行制定的满意调查表,询问患者对此次治疗的满意度[2]。
1.3 观察内容研究主要观察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和满意度。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采用均值±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 结果
2.1 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5%,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组别例数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满意度(%)
观察组 40 20 18 2 95
对照组 40 8 24 8 80
P值 <0.05 <0.05
2.2 其余比较项目观察组并发症例数、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比对照组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比较
组别例数并发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
观察组 40 12 9.16±3.2 57688±1982
对照组 40 27 11.34±5.2 75182±2351
P值 <0.05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较为突然,病情发展快,患者的早期病死率高,研究资料表明,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病例多在病发后1h内猝死,致死原因多为致命性心律失常。
所以实施护理是保证治疗有效率、降低死亡率的必要保证,本文采用的临床护理路径可以充分调动患者主观能动性,使其配合治疗,表1显示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护理,说明临床护理路径可以减少医患纠纷。
表2则提示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有效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且并发症少。
临床护理路径是目前较为新型的护理模式,仍需相关人士的进一步研究,我们也期望此次研究能够为相关人士提供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于乐,王建辉,常文红.259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病人急诊行PCI术后并发症的护理[J].护理研究,2011,25(11):2984-2986.
[2] 陈湘玉,沈红,曹巧兰,等.护理路径在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绿色通道中的效能初探[J].护理研究,2010,24(3):790-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