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对色谱法测定组氨酸的含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离子对色谱法测定组氨酸的含量
摘要目的:建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组氨酸含量的方法。
方法:选用Copsil C18色谱柱,流动相:乙腈-阴离子型离子对试剂;流速:1.0 ml/min,
进样体积:20μl,柱温:30℃,检测波长:205nm。
结果:线性相关系数为
0.99986,定量限0.8ng,检测限0.08ng,回收率在98 %~102 %之间。
结论:方
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组氨酸的含量测定。
关键词:组氨酸,离子对色谱法,含量测定
组氨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元,具有极其重要的生理功能。
被认为是一种人类必需的氨基酸,主要是对于儿童。
其
含量测定方法有电位滴定法、茚三酮比色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氨基酸分析仪等。
目前,高效液相色谱法使用最为广泛,但由于大多数氨基酸本身没有紫外吸收和荧光反应,需要对
样品进行衍生处理将其转化为有紫外吸收和荧光的物质,所
以此方法操作复杂,用时长。
因此在需要建立一种简便可行
的检测方法。
组氨酸含有咪唑基,在紫外光末端有吸收,且
属弱碱性氨基酸,可采用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法直接测定其
含量。
本方法使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填充柱为分析柱,
乙腈-阴离子型离子对试剂为流动相的离子对色谱法测定组氨酸的含量。
1 实验部分
1 主要仪器和试剂
1.1 仪器
高效液相色谱仪(Agilent 1200)、色谱柱、电子分析天平、酸度计
1.2 试剂
组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精氨酸、赖氨酸均为(工作标
准品,Sigma-Aldrich),腺嘌呤、胞嘧啶、胞苷均为(试剂,Sigma-Aldrich),乙腈、磷酸为色谱纯,辛烷磺酸钠(离子对试剂,麦克林)、三乙胺(分析纯,广州化
学试剂厂),水为超纯水
2 实验步聚
2.1 含量测定色谱条件和系统适用性试验色谱柱: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
胶(Sagix:Copsil C18,规格5 µm×4.6 mm×250mm),流动相:称取辛烷磺酸钠2.16g,硫酸铵4.4g,加水900ml溶解,加入三乙胺2ml,用磷酸调pH至3.0,
经0.22μm水系滤膜过滤,取滤液与乙腈以90∶10(V/V)混匀。
流速为
1.0ml/min,进样体积:20 µl,柱温:30 ℃,检测波长:205 nm,运行时间:
30 min。
理论塔板数以组氨酸计算,应不低于2000。
2.2 对照品溶液(100 ng/µl):取组氨酸对照品约10 mg,精密称定,用水
稀释并定容至100ml,摇匀,经0.45μm水系滤膜过滤。
2.3 供试品溶液:取组氨酸成品,精密称取100mg,用水溶解并定容至
100ml,摇匀;精密吸取10.0ml,用水稀释至100ml,摇匀,经0.45μm水系滤
膜过滤。
3 方法考察
3.1 专属性试验分别配制组氨酸、可能的核苷类和氨基酸类杂质溶液
(腺嘌呤、胞嘧啶、胞苷;丙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精氨酸、赖氨酸),进
行保留时间定位,再配制一份含上述物质的混合溶液,按组氨酸含量测定方法进
行测定,计算组氨酸与前后各组分的分离度,进行专属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方
法中组氨酸(保留时间约6.4min)与相邻组分的分离度均>1.5。
该方法专属性良好。
在此色谱条件下,对照品、样品、杂质的色谱图。
见图1
图1
3.2 检测限、定量限
配制一系列不同浓度的组氨酸标准溶液,按组氨酸含量测定方法进行测定,以信噪比约3倍时的浓度确定方法的检测限,以信噪比为约10倍时的浓度确定方法的定量限。
当组氨酸浓度为0.004ng/μl时其色谱峰信噪比S/N=3,即检测限为0.08ng。
当组氨酸浓度为0.04ng/μl时其色谱峰信噪比S/N=10,即定量限为0.8ng。
3.3 线性与范围
精密称取组氨酸对照品,配制成1000ng/μl贮备液,再吸取适量的贮备液稀释成以下浓度:LOQ、10ng/μl、50ng/μl、80ng/μl、100ng/μl、
120ng/μl、150ng/μl,按组氨酸含量测定方法进行测定,记录色谱图峰面积,以浓度对峰面积绘制标准曲线。
得线性回归方程为:y=38.40846x-
3.07344 r2=0.99986(见图2)结果表明组氨酸浓度LOQ、10ng/µl -
150ng/µl 范围内与峰面积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
见图2
图2
3.4 重复性试验
取一批组氨酸成品,平行配制6份供试品溶液溶液,进行含量测定,得平均
含量为99.7%,RSD%(n=6)为0.10%,方法重复性良好。
3.5 准确度试验
取组氨酸对照品,按100%含量测定浓度(约100ng/µl)平行配制6份溶液,按组氨酸含量测定方法进行测定,记录色谱图峰面积;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
组氨酸的样品回收率均在98.0-102.0%范围内,平均回收率为99.96%,回收率RSD%(n=6) =0.20%。
表1 准确度
编号实测浓度
(ng/µl)
(250ng/µl)
回收
率(%)
平均值
(%)
RSD
(%)
准确度-1100.4471100.0
17
99.960.20
准确度-2100.8746100.0
94
准确度-3100.6598100.2
29
准确度-4100.176399.70
8
准确度-5100.383399.75
5
准确度-6100.624599.98
5
3.6 耐用性试验
取重复性项下的同批次的组氨酸成品,分别改变流动相中的乙腈比例(8%和12%)、改变流速(0.9ml/min和1.1ml/min)、改变流动相pH
(pH=2.8和pH=3.2)、改变柱温(25℃和35℃)的条件下进行含量检测,组氨酸保留时间一致,含量结果符合要求。
2 结论
2.1 通过本次试验得出,组氨酸与相邻组分的分离度符合专属性要求,组氨酸浓度与峰面积呈线性关系,其线性方程可作为定量依据,专属性、检测限、定量限、线性、重复性、准确度(回收率)、耐用性试验等符合要求。
2.2 方法研究表明,该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作为组氨酸含量的测定。
参考文献
1 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通则9101)
2 黄莹,氨基酸检测方法综述[J].海峡药学,2005,16(6):206 .
3 卢利宁,徐庆阳,谢希贤,组氨酸检测方法探讨,天津科技大学生物工
程学院,天津,300457
4 刘海坤,周瑞赐,周静林,等用库伦滴定法测定组氨酸的研究[J].分析
化学,1986,(1):51-54
指导专家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