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中容易受伤的十大部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动中容易受伤的十大部位
运动中容易受伤的十大部位
第一名膝盖
膝盖损伤占所有运动损伤的55%,涉及的运动包括跑步、自行车、游泳、足球、篮球、排球等。
建议应常更换运动鞋及鞋垫;运动场地要软一点;多进行锻炼四头肌的力量练习;膝盖一旦感觉不适,至少休息两天,可以服用一些抗炎药物。
第二名肩部
约20%的运动损伤会涉及到肩部,比如错位、扭伤和拉伤等。
肩伤在网球、游泳、举重、棒球和排球中最常见,症状主要有疼痛、僵硬、无力等。
建议平时应多活动肩部;受伤后,先冷敷受伤部位,再压迫及抬高受伤部位。
第三名脚踝
脚踝扭伤在足球、曲棍球、篮球和排球运动中最为常见,在跑、跳及快速转动运动中几乎难以避免。
常见症状包括:肿胀、疼痛及行走障碍等。
建议运动前应充分活动脚踝并戴护踝器具;受伤后要先冷敷,但休息别超过1天,轻微活动会让脚踝伤痊愈更快。
第四名肘部
肘部损伤占所有运动损伤的7%。
反复反手击球会造成肘部肌腱损伤,导致网球肘、高尔夫肘。
建议加强前臂训练,如屈腕、反转手腕及捏橡皮球等,提高手臂摆动技巧,运动时戴上护肘等;受伤后及时冷敷。
第五名肌肉
热身不足、疲劳、柔韧性差、体虚都会导致各种肌肉拉伤。
最常见的拉伤部位包括腘绳肌和小腿肌肉。
建议运动前后做拉伸练习;疲劳时不要运动;肌肉拉伤的治疗包括冷
敷及药物治疗;受伤后及时冷敷。
第六名腰部
自行车、高尔夫、网球及棒球等运动中,更容易发生腰痛。
建议运动前一定要热身;腰椎间盘突出和坐骨神经痛尽量不要选择以上运动。
第七名胫骨
胫骨疼痛由胫骨内侧肌肉发炎所致,常发生于不经常运动的人群。
原因包括运动强度增加过快、运动鞋过旧、硬地跑跳等。
建议运动鞋要舒适;拉伸、强度逐渐加大;受伤后及时冷敷。
第八名腹股沟
跑动过程中突然改变方向,就很容易造成腹股沟损伤,症状有剧痛、肿胀,有时伴有皮下淤血。
建议运动前适当拉伸腹股沟肌肉;运动强度逐渐加大;避免动作过快过猛;受伤后及时冷敷。
第九名脑部
脑部损伤常发生于足球、滑雪、篮球等运动中,轻者只遭受皮肉之苦,严重的可能导致脑震荡,大部分患者数周或数月后恢复,但多次发作则会造成永久性损伤。
建议做好预防工作,由于脑部的特殊性及重要性,一旦发生脑部损伤,及时就医,谨遵医嘱。
第十名跟腱
锻炼过度、炎症和疼痛就会导致急性跟腱炎,在涉及跑跳动作项目的运动员中最为常见。
建议加强小腿肌肉的拉伸和锻炼;受伤后及时冷敷。
标记研究高中足球运动员在训练中受伤问题及应对
足球运动是一项身体锻炼效果较好的体育运动,近些年随着欧美国家足球事业的兴起,也带动了我国的足球热潮。
高中阶段的运动员存在着较高的创伤引发率,主要是因为足球运动的对抗性较强,而高中阶段运动员的身体还未完全发育好,合理的'冲撞在极快的速度下也会产生较强的冲击力,增加了高中运动员的伤病概率,因此要分析身
体损伤及预防的措施,让运动员科学合理的开展足球运动。
一、浅析高中足球运动员运动训练中常见损伤
高中阶段足球运动员掌握的运动知识以及伤病预防知识较少,再加上足球运动的激烈性注定了伤病的多发,由此高中足球运动员存在着较多的身体损伤情况。
当前高中阶段足球运动员最常见的伤病就是踝关节的伤病,这种伤病常常是因为运动员喜欢用脚外侧踢球而引起,在技术动作不规范的前提下,就容易导致巨腓前韧带的损伤。
其次,运动前准备活动不充分的情况下,如果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急剧收缩或牵引肌肉,就很容易引发腿部肌肉的拉伤,并且还可以用手触摸到受伤部分肌肉出现索条状硬块,还常常伴有皮下出血或局部肿胀等现象。
膝关节也是高中运动员常见损伤之一,由于膝关节结构的复杂性,损伤的部分也通常含有内外侧副韧带、前后十字韧带或是内外侧的半月板,其中任意一个部位出现损伤都会导致运动员膝关节的重大伤病,使得膝关节不足以支撑高强度的运动冲击,从而影响到运动员的身体运动机能[1].
二、浅析高中足球运动员运动训练伤病预防策略
(一)运动前准备活动充分拉伸筋骨
人身体的血液循环与肌肉运动都有着一定的生理规律,往往突然的激烈运动或是在激烈运动中突然停下,都会对人的身体造成强烈的伤害,通常是关节程度的伤害,严重时也可能会伤及筋骨,导致运动员足球技能的培训效果大打折扣。
在高中足球运动员进行运动训练之前,应当先让运动员进行一系列的科学拉抻筋骨活动,促进运动员身体中的血液循环,以便充分开展运动前的准备活动。
在准备活动中,运动员要注意拉抻身体过程的科学性,要确保从头部到手腕到腿部到脚踝都能够进行适当的舒缓活动,充分唤醒身体各部分细胞组织的活跃程度,科学分析证明,科学的运动前准备活动,能够有效减缓运动员在剧烈运动过程中的身体损伤程度,并且在高强度的运动训练后,还能够迅速缓解周身的疲劳程度,继而从技术层面降低运动员的伤病出现率[2].同时,准备活动的充分性还能够带动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的身体灵活度,继而在运动中能够有效控制身体平衡,减少伤病的出现
频率。
(二)合理控制运动量以及运动时间
在高中足球运动员的运动训练过程中,为了有效避免身体伤病的出现,教师应当注意合理制定运动实践的教学计划,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每位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情况,以便合理制定运动教学的内容。
在运动员开展运动训练的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好运动员进行各项目训练的任务量,做到根据人体运动机能情况,依次安排任务量由多到少的运动环节,以便在运动员精力最充沛的阶段开展强度较大的训练,等到产生疲劳感时,再降低运动的训练量,让运动员能够在运动中逐渐恢复平稳的呼吸和心跳,尽快驱散身体周边的疲劳感。
其次,教师还要注意结合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经常容易出现的伤病,合理安排训练的时间,避免运动员经受过长的运动训练过程,促使运动员的足球技巧和身体素质都能在训练与休息的循环内得到提升,并且有效避免运动员身体严重性结构性伤病的出现。
(三)增强足球运动中专项培养力度
通常在足球教学训练过程中,教师会有意增加对运动员攻防技术的练习频率,以及教学比赛中犯规动作的介绍总结。
足球运动过程中的情况往往瞬息万变,不仅犯规的形式多种多样,而且犯规对运动员造成的伤害情况也不尽相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有意识增加对运动员专项项目的培养力度。
高中阶段不少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出现都是因为专项技能的掌握情况太差,而足球运动的技术又比较复杂,在处理球的过程中又要完成急转急停快速奔跑等一系列动作,再加上一些技术动作的完成还建立在激烈的身体对抗基础上,运动技术的不到位就会导致运动员在其中任意环节中出现伤病,由此教师要注意培养运动员的身体控制能力、对抗处理能力、被犯规时自我保护等专项技术,在过程中不断增强学生身体的灵活度和柔韧性,逐步提升学生在运动训练过程中的肢体平衡性以及动作柔韧度,使得运动员具有良好的专项素质,进而在变相运球等技术训练的过程中,避免出现运动损伤的情况。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运动员在足球运动中确实容易出现各种不同的伤病,而且伤病的引发原因和表现形式也不尽相同。
在开展足球运动训练前,要注意让运动员充分进行运动前的身体拉抻等准备活动,调动运动员身体的运动机能。
合理掌控运动员的运动训练任务量及训练时间,在休息与锻炼的科学进行中逐步提升运动员的足球技能,还要在专项技能的培训中逐渐养成运动员的足球专业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