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一轮复习 第14课时 走向多极化的世界政治格局限时规范训练 人民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4课时走向多极化的世界政治格局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1961年9月,南斯拉夫总统铁托说:“当我们走上独立的道路而不同两个对立阵营的国家集团结盟的时候,当我们反对分裂世界的政策和拒绝这个政策所带来的一切时,我们选择了一条艰苦的道路。
”这条“艰苦的道路”就是( )。
A.“求同存异”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多边外交” D.独立、自主、非集团化
解析在美苏两大阵营对峙的冷战时期,南斯拉夫采取了不结盟的政策,即不同苏美两个超级大国结盟,实行独立、自主、非集团化的外交政策。
答案 D
2.(2013·桐乡模拟)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说:“在经济领导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的那种挑战”。
尼克松说的“他们”指的是
( )。
A.中国和苏联B.苏联与东欧
C.欧共体与日本D.不结盟运动
解析题干材料显示的是在经济领域与美国进行竞争,再结合时间“1971年”,可以判断是欧共体和日本,这是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三足鼎立”局面,故选C。
七十年代的中国、东欧和不结盟运动,都无经济实力与美国相抗衡,排除A、B、D三项。
答案 C
3.(原创题)《欧洲史》中写道,“二战后……仿佛只有欧洲建设速度加快尚可保证本大陆的稳定……欧洲观念就是领导阶层精英人物的观念,这种看法由来已久。
”其中“欧洲观念”带来的影响是( )。
A.推动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B.彻底消除了西欧国家间的矛盾
C.标志着欧洲完全摆脱美国控制
D.使欧洲国家经济实力超过了美国
解析材料中的“欧洲观念”是指欧洲成立欧洲共同体,加强了欧洲国家间经济、政治的联系,推动了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故选A。
B项错在“彻底消除”,C项错在“完全
摆脱”,D项错在“超过”,皆排除。
答案 A
4.(2013·无锡模拟)2011年3月19日法英美展开对利比亚的军事行动,利比亚多处军事和民用目标遭到导弹袭击,造成平民伤亡,建筑设施严重毁坏。
这表明
( )。
A.世界形势是和平与动荡并存
B.美国极力构筑单极世界
C.多极化格局的形成很漫长
D.霸权主义仍在影响和平
解析根据题干提示“法英美展开对利比亚的军事行动”说明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仍然是影响国际局势紧张的主要因素。
答案 D
5.(2013·江苏如东四校联考)1984年7月,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指出:“面向21世纪,在日本人一致同意前提下,大胆触动过去意见纷纭或回避触及的问题,重新形成统一看法,以促进日本作为一个国家和民族在世界上堂堂正正地前进,推动国家的发展。
”这表明日本( )。
①企图摆脱雅尔塔体系的束缚②奉行相对独立的外交政策③积极谋求世界政治大
国地位④政府将正视历史,勇担责任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②③④
解析④无法从材料体现,且中日关系发展的一个关键就是日本对侵华历史的态度问题。
答案 A
6.(2013·南京模拟)据中新网2012年2月18日报道:“日本政府认为,日本来自中东地区的石油40%会通过霍尔木兹海峡,一旦伊朗封锁该海峡,将对日本的能源供应造成严重影响。
同时,日本有必要向在霍尔木兹海峡周围展开的美军舰队提供协作支援……日本政府正在计划向霍尔木兹海峡派遣一支海上自卫队舰队。
”该报道不能证明日本( )。
A.与美争夺石油资源B.维护与美战略同盟
C.谋求政治大国地位D.力图维护国家利益
解析从材料中“日本有必要向在霍尔木兹海峡周围展开的美军舰队提供协作支援”可知B、D两项表述正确;从“日本政府正在计划向霍尔木兹海峡派遣一支海上自卫队舰队”可知C项表述正确。
A项符合题意。
答案 A
7.(2013·潍坊质检)某位学者认为:世界性的意识形态斗争逐渐减弱,代之而起的将是经济流通、无止境地解决技术问题、环境问题,以及品味微妙的消费者需求之满足。
上述说法应出现于( )。
A.《权利法案》颁布时B.罗斯福新政实施中
C.十月革命成功时D.东欧剧变及苏联解体后
解析意识形态斗争逐渐减弱主要是在苏联解体后,题干出现了全球化的趋势加强带来的变化,故选D。
答案 D
8.(2013·苏南四校检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有关报告指出:“发展中国家解决温饱需要130亿美元,而欧美每年饲养宠物的支出为170亿美元;发展中国家妇女正常生育需要120亿美元,相当于欧美妇女每年购买香水的费用;1975~1997年发明治疗热带传染病新药仅有13种,而同期却发明了1 223种减肥新药。
”上述这些材料足以表明( )。
①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巨大②全球经济资源没有能够得到合理的
利用③发达国家厉行节约是解决发展中国家穷困问题的重要途径④加快发展中国家发展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课题
A.①②B.①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
解析由题干材料可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差距在拉大,加快发展中国家应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课题。
由“传染病新药”和“减肥新药”的比例可知经济资源利用不合理。
故①②④正确,③表述错误。
答案 C
9.(2013·德州模拟)下表为“1980~1993年中国与日本、美国、苏联的贸易额(单位:百万美元)”造成这种变化的直接国际因素是( )。
时间1980年1993年
日本9 201 39 066
美国 4 813 27 660
苏联492 ——
A.中国多边外交政策B.世界多极化的形成
C.两极对峙格局瓦解D.中国综合国力提升
解析注意题干中的限制“直接国际因素”和关键信息“1993年”,再结合苏联贸易额到1993年为零,很容易想到苏联的解体,也就是两极格局的瓦解,故选C。
A、D两项是国内原因;世界多极化处于形成阶段,不能说形成,排除B。
答案 C
10.(原创题)奥巴马曾表示,“美国不寻求遏止中国,欢迎一个强大、繁荣、成功和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的中国。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中国已经主宰了世界的发展
B.美国希望与中国共同合作,主宰世界
C.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D.美国放弃了对中国的敌视政策
解析题干材料反映出在当今多极化政治形势发展下,美国在寻求政治伙伴的无奈之举,故C项理解正确。
“中国主宰世界发展”说法错误,排除A;奥巴马并非寻求与中国共同主宰世界,中国的对外政策是永不称霸,故B错误;中美两国在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方面仍有分歧,故D中的“放弃了”有误。
答案 C
11.(2013·扬州调研)某论文的中心词主要有“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苏联解体”。
此论文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
A.美国霸权地位的崩溃B.世界格局多极化的趋势
C.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D.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解析本题可通过对材料有效信息的提取,综合归纳进行分析。
A项不符合史实;C 项反映世界经济发展形势和本题政治主题无关;D项说法错误,世界多极化仍在形成过程中,本题正确的选项是B项。
答案 B
12.(原创题)国际关系研究学者徐坚认为:“由数量众多的国家组成、影响和作用与日俱增的中间力量层正在崛起和壮大,推动世界格局日益朝着一种两头小、中间大的新型结构发展。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新型结构”使得世界稳定性大大降低
B.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一超”局面已不复存在
C.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已经建立起来
D.“新型结构”是指多极化的进一步发展
解析当今世界格局的发展就是多极化的发展,题干材料所说的“新型结构发展”就是多极化趋势的进一步发展,故选D。
多极化的发展能使世界稳定性大大增强,排除A;
当今世界局势,“一超”局面仍然存在,排除B;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还未建立起来,排除C。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3.(原创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和苏联就进入了这种令人不快的二元关系之中。
从1945年起,外交和意识形态的利害和思想冲突就开始了……
——[美]帕尔默著《近现代世界史》材料二亨利·基辛格曾注意到:“21世纪的国际体系……将至少包括六个主要的强大力量——美国、欧洲、中国、日本、俄国,也许还有印度——以及大量中等国家和小国。
”
基辛格提到的六个主要强大力量属于五个十分不同的文明,此外,还存在着一些重要的伊斯兰国家,它们的战略位置、庞大的人口和(或)石油资源,使得它们在世界事务中具有影响力。
——[美]萨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
世界秩序的重建》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外交和意识形态的利害和思想冲突”最终导致了
什么局面?具体表现如何?(6分)
(2)材料二反映的实质问题是什么?对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8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到材料二变化的原因。
(6分)
解析第(1)问,回答有关“冷战”的内容。
第(2)问,回答多极化及其影响。
第(3)问,从政治、经济等方面组织答案。
答案(1)局面:美苏“冷战”格局。
表现:美国实施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和建立“北约”;苏联成立经济互助合作委员会和“华约”。
(2)实质:多极化趋势加强。
影响: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推动建立公
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促进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但多极化趋势并未消除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地区冲突和恐怖活动。
(3)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美国经济实力下降,超级大国地位削弱;欧盟、日本、
俄罗斯、中国、其他发展中国家等多种政治力量不断发展壮大。
14.(2013·三门峡调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20世纪末,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令人瞩目。
请你观察下列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图1反映的历史信息是什么?造成这种局面的基本因素有哪些?(5分)
(2)有人认为在图1反映的局势下,“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
火药味”,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5分)
(3)图2反映的历史信息是什么?根据图2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世界多极化趋势表现的认识。
(10分)
解析第(1)问,图1是关于古巴导弹危机的漫画,反映的是美苏争霸,两极格局,其因素则从国际力量对比的变化来阐述。
第(2)问,考查两极格局(冷战)下的国际关系,即全面“冷战”、局部“热战”,列举相关史实即可。
第(3)问,考查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从图2中反映出俄英法对抗美国,反映政治格局多极化的趋势。
答案(1)信息:美苏争霸(或两极格局)。
原因:美国综合国力强大;二战后苏联军事力量和政治地位空前提高;西欧国家衰落;美苏战时同盟破裂。
(2)欧洲冷战:北约与华约的对抗;西德与东德的对立;马歇尔计划与经互会的对峙等。
(答出两点即可)亚洲热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
(3)信息:两极格局解体;一超多强局面出现;美国的霸权主义政策受到诸强国的制约。
表现: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极力构建单极世界;欧洲一体化进程取得重大进展;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俄罗斯经济状况好转,国际地位改善;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及影响日益提高等。
(答出四点即可)。